第三章 盜墓之王
關燈
小
中
大
霍桑和陸離教授相識于幾年前,那時,他們在一片麥苗青青的農田裡用小鏟子挖掘,一個當地的小孩問,你們找什麼呢?
小孩得到的回答是:我們在找一個國家!
中國曆史上有過一個叫“夜郎”的國家,“夜郎自大”這個成語就是從此而來,陸離教授邀請國際專家學者組團進行考察,霍桑當時就是專家團隊的領導者,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夜郎”國文化遺址被首次确認。
霍桑一下飛機就看到了一輛軍用越野車,陸離教授從車中走出來,兩個鬓發泛白的老人的手握在一起。
陸離教授:“霍桑老師……” 霍桑:“你叫我什麼?” 陸離教授微微一怔,随即改口道:“隊長!” 霍桑哈哈大笑,向陸離教授介紹了朵拉。
朵拉說:“陸叔叔,你的司機力氣好大!” 一個戴墨鏡的男人,穿着迷彩服,肩上沒有軍銜,他一隻手拎起兩個行李包,另一隻手提起兩個沉甸甸的鋁合金密碼箱,放到車上之後,陸離教授介紹說:“臨風,中國特種部隊教官,也擔任我們此次秦始皇陵考古隊的護衛。
” 臨風微笑,露出潔白的牙齒,他主動向霍桑問好,并且和朵拉握手。
朵拉感到自己的小手被一隻強有力的大手握住了,她皺了皺眉,趕緊将手縮了回來。
霍桑:“陸教授,那兩個箱子就是我送你的禮物。
” 陸離教授:“是什麼?” 霍桑:“兩箱泥土!” 陸離教授:“看上去很珍貴。
” 霍桑:“那是80多個國家的泥土樣本,我采集了很多年。
” 越野車絕塵而去,秦始皇陵越來越近,那是封土形成的一座山,每過一年,就矮一點,車内的四人都看着那座山沉默不語。
車子進入軍事禁區,經過三重崗哨,在秦始皇陵山下的博物館前停下,考古隊地面指揮中心也設在這裡,十幾位頂尖的科學家、曆史學家、土木工程學家、文物修複專家嚴陣以待。
一個簡短的歡迎儀式過後,陸離教授向霍桑展示了此次考古的高科技設備。
陸離教授拿出一個手表形狀的東西,這是一個立方體計算機,可以戴在手腕上。
然後,陸離教授打開一個精緻的小盒子,拿起一個遙控設備,一隻金燦燦的機器蜜蜂從盒中飛起,飛出窗戶,又從門内飛進來,盤旋幾圈,落進盒子裡。
這隻機器蜂攜帶有危險氣體探測儀和無線攝像頭,它會探明墓穴裡的情況顯示在立方體計算機屏幕上,确定沒有危險後考古人員再進入。
陸離教授又拿出一雙鞋,這鞋底其實是T形探針,可以探測土壤,水,岩石的數據然後傳遞給計算機進行分析。
接下來,陸離教授展示了一種航标燈,這種燈也具有光線測量的功能,還有一種叫做“捆仙索”的繩子,配有“回”字扣、彈射器和岩釘。
防水袋裡是考古必備的裝備:千斤頂、撬棍、平鏟、毛刷、指北針、匕首、紙筆、膠袋。
最後,陸離教授重點展示了本次考古隊的防化服,無菌玻璃罩裡放着一套白色的衣服。
陸離教授介紹說,密閉頭盔中有無線通話和供氧裝置,衣服一共三層,内衣層又輕又軟,配備有生理監控系統的腰帶,可測定心率,體溫等生理情況,内衣上排列有大量的聚氯乙烯細管,由背包上的生命保障系統來調節控制溫度;中間是密封的約束層,一個成年人每天需要吸入氧氣750克,約束層可以提供2500克的壓縮氧氣,足以使考古人員在沒有氧氣的地方呆上三天;外層由一種叫“特氟隆”的合成纖維制成,防水、隔熱、抗輻射。
陸離教授說:“史記記載秦始皇陵‘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我們也探測到‘汞異常’現象,這件防化服可以保證我們的安全。
” 朵拉說:“我相信,穿上這件衣服,可以在北極冰層下面的海水裡睡覺。
” 霍桑問:“這種防化服共有幾件?” 陸離教授回答:“七件!” 霍桑說:“這也意味着我們的隊員是七個人,其他人隻能呆在地面的指揮中心。
” 陸離教授說:“你是隊長,由你挑選吧。
” 霍桑的目光掃過衆人,每個人都躍躍欲試,對于這些各領域頂級的專家來說,進入秦始皇陵是夢寐以求的事。
女隊醫背上醫療急救箱,攝像師菊師傅扛上專業的攝像器材,臨風也将自己的背包放在面前,大家自覺的排成一隊等待挑選,沒有人說話,每個人臉上的神情即緊張又激動。
霍桑看着陸離教授說:“你今年50歲了吧,如果我不讓你進入秦始皇陵,你會不會恨我?” 陸離教授說:“老師,我會的,因為您似乎忘記了自己的年齡,剛過完七十歲生日。
” 霍桑點點頭,表示同意,然後他拍了拍女隊醫和攝像師菊師傅的肩膀,女隊醫和菊師傅高興的歡呼起來,考古過程中的影像資料極其珍貴,此次考古危險重重,隊醫也必不可少。
霍桑走到臨風面前,從背包裡拿出一包東西:“定向爆破炸藥,據說這種炸藥可以炸出一個規則的圓形?” 臨風面無表情。
霍桑又取下臨風肩上的槍,“這把槍是你自己改裝的嗎,M16突擊步槍槍托,伽利爾彈鼓,L85A1槍管,樣
霍桑一下飛機就看到了一輛軍用越野車,陸離教授從車中走出來,兩個鬓發泛白的老人的手握在一起。
陸離教授:“霍桑老師……” 霍桑:“你叫我什麼?” 陸離教授微微一怔,随即改口道:“隊長!” 霍桑哈哈大笑,向陸離教授介紹了朵拉。
朵拉說:“陸叔叔,你的司機力氣好大!” 一個戴墨鏡的男人,穿着迷彩服,肩上沒有軍銜,他一隻手拎起兩個行李包,另一隻手提起兩個沉甸甸的鋁合金密碼箱,放到車上之後,陸離教授介紹說:“臨風,中國特種部隊教官,也擔任我們此次秦始皇陵考古隊的護衛。
” 臨風微笑,露出潔白的牙齒,他主動向霍桑問好,并且和朵拉握手。
朵拉感到自己的小手被一隻強有力的大手握住了,她皺了皺眉,趕緊将手縮了回來。
霍桑:“陸教授,那兩個箱子就是我送你的禮物。
” 陸離教授:“是什麼?” 霍桑:“兩箱泥土!” 陸離教授:“看上去很珍貴。
” 霍桑:“那是80多個國家的泥土樣本,我采集了很多年。
” 越野車絕塵而去,秦始皇陵越來越近,那是封土形成的一座山,每過一年,就矮一點,車内的四人都看着那座山沉默不語。
車子進入軍事禁區,經過三重崗哨,在秦始皇陵山下的博物館前停下,考古隊地面指揮中心也設在這裡,十幾位頂尖的科學家、曆史學家、土木工程學家、文物修複專家嚴陣以待。
一個簡短的歡迎儀式過後,陸離教授向霍桑展示了此次考古的高科技設備。
陸離教授拿出一個手表形狀的東西,這是一個立方體計算機,可以戴在手腕上。
然後,陸離教授打開一個精緻的小盒子,拿起一個遙控設備,一隻金燦燦的機器蜜蜂從盒中飛起,飛出窗戶,又從門内飛進來,盤旋幾圈,落進盒子裡。
這隻機器蜂攜帶有危險氣體探測儀和無線攝像頭,它會探明墓穴裡的情況顯示在立方體計算機屏幕上,确定沒有危險後考古人員再進入。
陸離教授又拿出一雙鞋,這鞋底其實是T形探針,可以探測土壤,水,岩石的數據然後傳遞給計算機進行分析。
接下來,陸離教授展示了一種航标燈,這種燈也具有光線測量的功能,還有一種叫做“捆仙索”的繩子,配有“回”字扣、彈射器和岩釘。
防水袋裡是考古必備的裝備:千斤頂、撬棍、平鏟、毛刷、指北針、匕首、紙筆、膠袋。
最後,陸離教授重點展示了本次考古隊的防化服,無菌玻璃罩裡放着一套白色的衣服。
陸離教授介紹說,密閉頭盔中有無線通話和供氧裝置,衣服一共三層,内衣層又輕又軟,配備有生理監控系統的腰帶,可測定心率,體溫等生理情況,内衣上排列有大量的聚氯乙烯細管,由背包上的生命保障系統來調節控制溫度;中間是密封的約束層,一個成年人每天需要吸入氧氣750克,約束層可以提供2500克的壓縮氧氣,足以使考古人員在沒有氧氣的地方呆上三天;外層由一種叫“特氟隆”的合成纖維制成,防水、隔熱、抗輻射。
陸離教授說:“史記記載秦始皇陵‘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我們也探測到‘汞異常’現象,這件防化服可以保證我們的安全。
” 朵拉說:“我相信,穿上這件衣服,可以在北極冰層下面的海水裡睡覺。
” 霍桑問:“這種防化服共有幾件?” 陸離教授回答:“七件!” 霍桑說:“這也意味着我們的隊員是七個人,其他人隻能呆在地面的指揮中心。
” 陸離教授說:“你是隊長,由你挑選吧。
” 霍桑的目光掃過衆人,每個人都躍躍欲試,對于這些各領域頂級的專家來說,進入秦始皇陵是夢寐以求的事。
女隊醫背上醫療急救箱,攝像師菊師傅扛上專業的攝像器材,臨風也将自己的背包放在面前,大家自覺的排成一隊等待挑選,沒有人說話,每個人臉上的神情即緊張又激動。
霍桑看着陸離教授說:“你今年50歲了吧,如果我不讓你進入秦始皇陵,你會不會恨我?” 陸離教授說:“老師,我會的,因為您似乎忘記了自己的年齡,剛過完七十歲生日。
” 霍桑點點頭,表示同意,然後他拍了拍女隊醫和攝像師菊師傅的肩膀,女隊醫和菊師傅高興的歡呼起來,考古過程中的影像資料極其珍貴,此次考古危險重重,隊醫也必不可少。
霍桑走到臨風面前,從背包裡拿出一包東西:“定向爆破炸藥,據說這種炸藥可以炸出一個規則的圓形?” 臨風面無表情。
霍桑又取下臨風肩上的槍,“這把槍是你自己改裝的嗎,M16突擊步槍槍托,伽利爾彈鼓,L85A1槍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