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麼原因,我的心裡依然有一種不祥之兆,林子素,問你一個問題,你相信詛咒嗎?”
林子素走到了外邊的樹叢邊,月光照在他的臉上,他輕聲地說:“我隻相信我自己。
” 張開搖了搖頭,說:“我要是有你這麼自信就好,你鑰匙拿好了嗎?” 林子素把一串鑰匙拿在手上在他面前一晃,說:“我們走吧。
” 張開走出了這棟小樓,跟在林子素的身後,他摸了摸自己的心跳,慶幸自己還活着。
在樹間的小路裡,張開好不容易才看見了天上的月亮,那月亮的顔色是那麼的凄冷。
他們走出了研究所的大門,然後把門關好。
張開騎上了他的助動車,用嘶啞的嗓音對林子素說:“我先走了,再見。
” 他發動了車子,然後疾駛而去,在這條死一般寂靜的小馬路上,一長串助動車的聲音緩緩回蕩着。
林子素看着他遠去,嘴角裡流露出的盡是輕蔑。
然後他又回過頭去看了看考古研究所大門裡的那棟小樓,眼睛像某種夜行動物那樣發出銳利的目光。
深秋的風襲來,林子素拎着他的黑色皮包緩緩離開了這裡。
天就快亮了 已經是後半夜了,文好古從一個小小的瞌睡中醒來,他知道自己已經不再是二十年前那個能夠通宵在古墓裡考古作業的年輕人了。
他歎了一口氣,重新看了看窗外的夜色,杯子裡的茶已經涼了,他拿起熱水瓶又重新沖了一次。
他輕輕地抿了一口濃茶,這股濃郁的茶水通過喉管進入他的體内,剛剛小憩時做的那個夢又浮現在他眼前——他夢見了張開。
文好古的額頭終于沁出了汗珠,這隻是一個夢而已,他從來不相信夢的,甚至不相信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可是,此刻的他卻有些緊張。
濃茶讓他有了一些精神,他又拿起了那本學術刊物,已經看到最後幾頁了,在考古學動态報道裡,他看到了這樣一篇文章,标題是《羅布泊欲哭無淚:樓蘭古迹遭盜掘》。
這個題目讓文好古心裡觸動了什麼,他輕聲地念出了一段段文字—— 專家來到樓蘭城中,吃驚地看到新近盜掘的四處深約一米、直徑兩米左右的大坑,分别在“三間房”和“民居”附近,其中一個大坑就直接挖在一間房子正中。
“三間房”是城中規格最高的建築,考古專家認為這裡是當時的官衙。
自從斯文·赫定發現樓蘭古城并在三間房的牆角下發掘出大量珍貴的癙盧文書以後,來自日本的橘瑞超,英國的斯坦因都曾在這裡大肆挖掘,并将文物帶運出國。
這些文物後來被博物館收藏,在國際上興起了“樓蘭學”的熱潮。
文物管理部門似乎過于相信了羅布泊地區惡劣的氣候和難行的荒漠就足以承擔起“禁止進入”的責任,故而迄今并未采取過有效的主動性防範。
據有關人士介紹:循規蹈矩、虔誠地想去樓蘭古城拜谒、考察的人士會自覺遵從有關“禁區”的規定,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請,當然少不了交納昂貴的費用而獲準進入。
但事實上隻需一輛吉普車,帶足水、食物和油料,順着清晰的、已經深約半米的車轍印,就能把車開到樓蘭城中任何一個地方。
米蘭遺址是一個面積廣大的區域,遺址中主要包括米蘭城郭、兩座佛寺及墓地。
在沿城牆、佛寺的牆基處,東一個西一個的大坑随處可見。
米蘭屬古樓蘭國的地域,漢代曾在這裡屯田,一種有争議的說法認為這裡是樓蘭國遷都後的新國都。
這裡曾發現過絕妙的壁畫《帶翼天使》,以及公元八至九世紀的吐蕃藏文木牍;這裡是揭示樓蘭古國神秘興衰的重要史迹,也是史記中少見的吐蕃與西域交流的證明。
營盤古城、佛塔及墓地的營盤遺址,位居古絲綢之路的“樓蘭道”,在絲綢之路地位非常重要。
這裡曾發現了漢晉時代的絹、绮、絲繡、織金錦、漢代鐵鏡、具有中亞藝術風格的麻質面具、波斯安息王朝的玻璃器以及具有希臘羅馬藝術風格的各類毛紡織品等文物。
因為新修218國道而沿古墓區開辟出一條便道,營盤遺址因此幾乎造成毀滅性的破壞。
從墓穴中挖出的屍骨散落墓旁,棺材闆被拆得七零八落,被盜掘出的骷髅甚至就擺在路邊。
當地人告訴記者,盜墓者通常成群結隊,開着卡車,直言不諱地說要挖棺材,國外有收藏者指名要這裡的彩色棺材。
營盤墓地遺址的範圍較大,在庫魯克塔格山脈的幾條溝谷中,據說盜墓者目前已經将地勢較低、較易到達的墓地基本盜完,他們認為高級的墓葬在地勢較高的地方,是今後的“工作重點“。
“古墓溝太陽墓”已幾乎無法看出其“太陽”的墓葬形制,原本呈太陽光芒狀的七圈胡楊木及中心處的墓穴遭受了不止一次的挖掘。
在鐵闆河附近的一些墓穴中,有的地方被挖出三米深的墓坑,并挖出甬道直通墓穴;或者從墓穴頂直接開洞盜取随葬物。
在羅布荒漠中,埋藏着大量這樣彌足珍貴的文物古迹,有些至今不為人所知。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僅在這一地區的“古墓溝”和“樓蘭古城”分别進行過為期不足一個月的清理工作。
即便如此,得到的發現已足以震驚世界。
在古墓溝太陽墓地,出土了距今三千八百年、為印歐人種的“樓蘭美女”;在樓蘭古城,出土了大量的漢文簡紙文書。
這為了解古羅布泊地區的居民問題、人種問題,以及中央政府對西域地區的經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考古證據。
“營盤遺址”出土的漢晉時代的“營盤美男”,是因為墓地遭到嚴重破壞不得不進行“保護性發掘”,即便是這種“保護性發掘”,也基本上隻是對已被破壞古墓的墓穴清理。
“樓蘭古城”出土的距今約4000年的印歐人種嬰兒幹屍和漢晉時代的彩色棺材,其實并非考古發現,而是公安部門破獲文物盜賣案時案犯交代是在這些地方盜掘而得的。
不曾想這種考古發現的公布,竟為黑道的文物商、盜墓者提供了更明确的線索。
過去,羅布泊地區的風沙天氣是這些遺址最主要的破壞力量,現在,人禍大于天禍。
文好古沒有讀完這篇文章,就把刊物合了起來,他仰起頭,眼眶裡似乎有些濕潤。
其實,這篇文章裡的大多數内容他都清楚。
十幾年來,他一直關注着全國各地的文物盜掘現象,特别是新疆。
幾乎每當新疆地區發生盜掘文物的事件,他都能通過特殊的渠道在第一時間得知内部消息,每次這種消息傳來,他的心頭都會一陣顫抖。
他又意味深長地說了一遍——“人禍大于天禍”。
文好古清楚,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每一個人都有盜墓的嫌疑,樓蘭考古的先驅者斯文·赫定與斯坦因的所作所為,又何嘗不是一種盜墓賊式的行為呢?自瑞典人斯文·赫定于1900年3月28日在羅布淖爾荒原上發現樓蘭古城,次年開始發掘,到現在已經整整一百年了。
在此之前和之後來到這片地區的還有沙俄的普爾熱瓦爾斯基、科茲洛夫,瑞典的貝格曼,美國的亨廷頓,英國的斯坦因,日本的橘瑞超等。
當年的西方與日本幾乎都有人來到羅布泊,或進入樓蘭古城,發覺附近古墓。
樓蘭自然無法免除被一次又一次發掘、搜掠、文物被攜走的命運。
那個時代中國學者裡有幸進入樓蘭考察的隻有黃文弼、陳宗器兩人,那是在中國學術界堅決抗争後組成了“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他們作為中方團員,才取得了這一機遇。
作為考古學家和探險家,斯文·赫定與斯坦因的開拓确實值得尊敬,但是他們在使自己名垂青史的同時又在對遺址進行着巨大的破壞和掠奪。
如果沒有他們的發現,今天的樓蘭和附近的遺址,恐怕依舊完好無損地保存在那裡,沒有人會去破壞這些遺址,因為這筆巨大的财富并不屬于今天的任何人,隻屬于我們的祖先。
在那篇學術刊物的封底,文好古看到了一幅他再熟悉不過了的圖片,那是一幅彩色的壁畫,畫着七個帶着翅膀的小天使。
這七個歐洲古典式的小天使們都睜着大眼睛靈活地注視着前方,小小的唇部微微收斂,簡直美到了極緻。
1907年,在新疆的米蘭遺址,這幅壁畫使得大名鼎鼎的斯坦因目瞪口呆,他立刻聯想到了古希臘少女美麗的畫像,這些來自西方世界的天使形象竟然被請進了沙漠南沿的佛教殿堂中,充當了佛法的守護者與宣傳者。
文好古靜靜地看着這幅圖片,在他許多年前親眼看到這幅壁畫的時候也曾震驚萬分。
而現在,他想到了那雙眼睛,壁畫裡大而明亮的眼睛也正注視着他。
天就快亮了。
将是又一場解剖 星期日清晨的小馬路上原本應該十分清冷,現在卻擠了許多人,還不斷有路邊的行人和附近的居民向這邊圍攏過來。
但是警察阻攔住了他們,畫出了一道标志線,擺出了隔離欄,好在這條馬路上平時就沒有多少車輛,行人和車輛可以從一百米外另一條平行的馬路繞行,不會引起交通堵塞。
葉蕭沒有開那輛局裡的桑普,而是攔了出租車直接從家裡趕來。
他跳下車門,出示了刑偵科的證件,跨進了隔離欄。
一陣秋風吹過,他有些涼,活動了一下筋骨,然後走到了一名老警官的面前。
“小葉,你怎麼來了?早飯吃過了嗎?”老警官顯然還與葉蕭不熟,說了一些客套話。
“老法師,我吃過早飯了。
我剛才聽說這裡出了案子,就來看看,因為我負責的一起案子就是在這附近發生的。
死者是什麼情況?” “還不知道姓名和身份,是一個男人,年齡大約在三十五歲至四十歲之間,個子不高,一米六五左右,穿一件黑色的夾克衫,藏青色褲子。
死者被發現時頭東腳西躺在馬路右側,左側一輛助動車倒在地上,而且還未熄火。
當時附近沒有車輛,是一個路過的行人發現了他,報案時間是清晨六點零十分。
從現場分析來看,助動車上沒有碰擦受損的痕迹,死者身上也沒有血迹和明顯的外傷,地上也未發現有交通事故的痕迹,應該不會是一起撞車的事故。
可能是死者自己從車上摔下來的,摔下來的原因還不清楚,至于死因是不是摔倒在地上所緻還有待進一步檢驗。
”老警官幾乎以書面報告式的語言介紹完了情況,這種功夫讓葉蕭很欽佩。
“我能看一看嗎?” “當然。
”老警官把葉蕭帶到了死者的死亡現場,周圍有人在忙着攝像,還有人在收集指紋。
葉蕭看着地上的死者,他覺得有些奇怪,死者如果是從助動車上摔下來一條腿應該被助動車壓住的。
而死者距離助動車有大約兩米的距離,而且死者是仰天朝上的。
這樣的姿勢很奇怪,如果是跳下車以後走了兩步再摔倒應該朝
” 張開搖了搖頭,說:“我要是有你這麼自信就好,你鑰匙拿好了嗎?” 林子素把一串鑰匙拿在手上在他面前一晃,說:“我們走吧。
” 張開走出了這棟小樓,跟在林子素的身後,他摸了摸自己的心跳,慶幸自己還活着。
在樹間的小路裡,張開好不容易才看見了天上的月亮,那月亮的顔色是那麼的凄冷。
他們走出了研究所的大門,然後把門關好。
張開騎上了他的助動車,用嘶啞的嗓音對林子素說:“我先走了,再見。
” 他發動了車子,然後疾駛而去,在這條死一般寂靜的小馬路上,一長串助動車的聲音緩緩回蕩着。
林子素看着他遠去,嘴角裡流露出的盡是輕蔑。
然後他又回過頭去看了看考古研究所大門裡的那棟小樓,眼睛像某種夜行動物那樣發出銳利的目光。
深秋的風襲來,林子素拎着他的黑色皮包緩緩離開了這裡。
天就快亮了 已經是後半夜了,文好古從一個小小的瞌睡中醒來,他知道自己已經不再是二十年前那個能夠通宵在古墓裡考古作業的年輕人了。
他歎了一口氣,重新看了看窗外的夜色,杯子裡的茶已經涼了,他拿起熱水瓶又重新沖了一次。
他輕輕地抿了一口濃茶,這股濃郁的茶水通過喉管進入他的體内,剛剛小憩時做的那個夢又浮現在他眼前——他夢見了張開。
文好古的額頭終于沁出了汗珠,這隻是一個夢而已,他從來不相信夢的,甚至不相信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可是,此刻的他卻有些緊張。
濃茶讓他有了一些精神,他又拿起了那本學術刊物,已經看到最後幾頁了,在考古學動态報道裡,他看到了這樣一篇文章,标題是《羅布泊欲哭無淚:樓蘭古迹遭盜掘》。
這個題目讓文好古心裡觸動了什麼,他輕聲地念出了一段段文字—— 專家來到樓蘭城中,吃驚地看到新近盜掘的四處深約一米、直徑兩米左右的大坑,分别在“三間房”和“民居”附近,其中一個大坑就直接挖在一間房子正中。
“三間房”是城中規格最高的建築,考古專家認為這裡是當時的官衙。
自從斯文·赫定發現樓蘭古城并在三間房的牆角下發掘出大量珍貴的癙盧文書以後,來自日本的橘瑞超,英國的斯坦因都曾在這裡大肆挖掘,并将文物帶運出國。
這些文物後來被博物館收藏,在國際上興起了“樓蘭學”的熱潮。
文物管理部門似乎過于相信了羅布泊地區惡劣的氣候和難行的荒漠就足以承擔起“禁止進入”的責任,故而迄今并未采取過有效的主動性防範。
據有關人士介紹:循規蹈矩、虔誠地想去樓蘭古城拜谒、考察的人士會自覺遵從有關“禁區”的規定,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請,當然少不了交納昂貴的費用而獲準進入。
但事實上隻需一輛吉普車,帶足水、食物和油料,順着清晰的、已經深約半米的車轍印,就能把車開到樓蘭城中任何一個地方。
米蘭遺址是一個面積廣大的區域,遺址中主要包括米蘭城郭、兩座佛寺及墓地。
在沿城牆、佛寺的牆基處,東一個西一個的大坑随處可見。
米蘭屬古樓蘭國的地域,漢代曾在這裡屯田,一種有争議的說法認為這裡是樓蘭國遷都後的新國都。
這裡曾發現過絕妙的壁畫《帶翼天使》,以及公元八至九世紀的吐蕃藏文木牍;這裡是揭示樓蘭古國神秘興衰的重要史迹,也是史記中少見的吐蕃與西域交流的證明。
營盤古城、佛塔及墓地的營盤遺址,位居古絲綢之路的“樓蘭道”,在絲綢之路地位非常重要。
這裡曾發現了漢晉時代的絹、绮、絲繡、織金錦、漢代鐵鏡、具有中亞藝術風格的麻質面具、波斯安息王朝的玻璃器以及具有希臘羅馬藝術風格的各類毛紡織品等文物。
因為新修218國道而沿古墓區開辟出一條便道,營盤遺址因此幾乎造成毀滅性的破壞。
從墓穴中挖出的屍骨散落墓旁,棺材闆被拆得七零八落,被盜掘出的骷髅甚至就擺在路邊。
當地人告訴記者,盜墓者通常成群結隊,開着卡車,直言不諱地說要挖棺材,國外有收藏者指名要這裡的彩色棺材。
營盤墓地遺址的範圍較大,在庫魯克塔格山脈的幾條溝谷中,據說盜墓者目前已經将地勢較低、較易到達的墓地基本盜完,他們認為高級的墓葬在地勢較高的地方,是今後的“工作重點“。
“古墓溝太陽墓”已幾乎無法看出其“太陽”的墓葬形制,原本呈太陽光芒狀的七圈胡楊木及中心處的墓穴遭受了不止一次的挖掘。
在鐵闆河附近的一些墓穴中,有的地方被挖出三米深的墓坑,并挖出甬道直通墓穴;或者從墓穴頂直接開洞盜取随葬物。
在羅布荒漠中,埋藏着大量這樣彌足珍貴的文物古迹,有些至今不為人所知。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僅在這一地區的“古墓溝”和“樓蘭古城”分别進行過為期不足一個月的清理工作。
即便如此,得到的發現已足以震驚世界。
在古墓溝太陽墓地,出土了距今三千八百年、為印歐人種的“樓蘭美女”;在樓蘭古城,出土了大量的漢文簡紙文書。
這為了解古羅布泊地區的居民問題、人種問題,以及中央政府對西域地區的經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考古證據。
“營盤遺址”出土的漢晉時代的“營盤美男”,是因為墓地遭到嚴重破壞不得不進行“保護性發掘”,即便是這種“保護性發掘”,也基本上隻是對已被破壞古墓的墓穴清理。
“樓蘭古城”出土的距今約4000年的印歐人種嬰兒幹屍和漢晉時代的彩色棺材,其實并非考古發現,而是公安部門破獲文物盜賣案時案犯交代是在這些地方盜掘而得的。
不曾想這種考古發現的公布,竟為黑道的文物商、盜墓者提供了更明确的線索。
過去,羅布泊地區的風沙天氣是這些遺址最主要的破壞力量,現在,人禍大于天禍。
文好古沒有讀完這篇文章,就把刊物合了起來,他仰起頭,眼眶裡似乎有些濕潤。
其實,這篇文章裡的大多數内容他都清楚。
十幾年來,他一直關注着全國各地的文物盜掘現象,特别是新疆。
幾乎每當新疆地區發生盜掘文物的事件,他都能通過特殊的渠道在第一時間得知内部消息,每次這種消息傳來,他的心頭都會一陣顫抖。
他又意味深長地說了一遍——“人禍大于天禍”。
文好古清楚,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每一個人都有盜墓的嫌疑,樓蘭考古的先驅者斯文·赫定與斯坦因的所作所為,又何嘗不是一種盜墓賊式的行為呢?自瑞典人斯文·赫定于1900年3月28日在羅布淖爾荒原上發現樓蘭古城,次年開始發掘,到現在已經整整一百年了。
在此之前和之後來到這片地區的還有沙俄的普爾熱瓦爾斯基、科茲洛夫,瑞典的貝格曼,美國的亨廷頓,英國的斯坦因,日本的橘瑞超等。
當年的西方與日本幾乎都有人來到羅布泊,或進入樓蘭古城,發覺附近古墓。
樓蘭自然無法免除被一次又一次發掘、搜掠、文物被攜走的命運。
那個時代中國學者裡有幸進入樓蘭考察的隻有黃文弼、陳宗器兩人,那是在中國學術界堅決抗争後組成了“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他們作為中方團員,才取得了這一機遇。
作為考古學家和探險家,斯文·赫定與斯坦因的開拓确實值得尊敬,但是他們在使自己名垂青史的同時又在對遺址進行着巨大的破壞和掠奪。
如果沒有他們的發現,今天的樓蘭和附近的遺址,恐怕依舊完好無損地保存在那裡,沒有人會去破壞這些遺址,因為這筆巨大的财富并不屬于今天的任何人,隻屬于我們的祖先。
在那篇學術刊物的封底,文好古看到了一幅他再熟悉不過了的圖片,那是一幅彩色的壁畫,畫着七個帶着翅膀的小天使。
這七個歐洲古典式的小天使們都睜着大眼睛靈活地注視着前方,小小的唇部微微收斂,簡直美到了極緻。
1907年,在新疆的米蘭遺址,這幅壁畫使得大名鼎鼎的斯坦因目瞪口呆,他立刻聯想到了古希臘少女美麗的畫像,這些來自西方世界的天使形象竟然被請進了沙漠南沿的佛教殿堂中,充當了佛法的守護者與宣傳者。
文好古靜靜地看着這幅圖片,在他許多年前親眼看到這幅壁畫的時候也曾震驚萬分。
而現在,他想到了那雙眼睛,壁畫裡大而明亮的眼睛也正注視着他。
天就快亮了。
将是又一場解剖 星期日清晨的小馬路上原本應該十分清冷,現在卻擠了許多人,還不斷有路邊的行人和附近的居民向這邊圍攏過來。
但是警察阻攔住了他們,畫出了一道标志線,擺出了隔離欄,好在這條馬路上平時就沒有多少車輛,行人和車輛可以從一百米外另一條平行的馬路繞行,不會引起交通堵塞。
葉蕭沒有開那輛局裡的桑普,而是攔了出租車直接從家裡趕來。
他跳下車門,出示了刑偵科的證件,跨進了隔離欄。
一陣秋風吹過,他有些涼,活動了一下筋骨,然後走到了一名老警官的面前。
“小葉,你怎麼來了?早飯吃過了嗎?”老警官顯然還與葉蕭不熟,說了一些客套話。
“老法師,我吃過早飯了。
我剛才聽說這裡出了案子,就來看看,因為我負責的一起案子就是在這附近發生的。
死者是什麼情況?” “還不知道姓名和身份,是一個男人,年齡大約在三十五歲至四十歲之間,個子不高,一米六五左右,穿一件黑色的夾克衫,藏青色褲子。
死者被發現時頭東腳西躺在馬路右側,左側一輛助動車倒在地上,而且還未熄火。
當時附近沒有車輛,是一個路過的行人發現了他,報案時間是清晨六點零十分。
從現場分析來看,助動車上沒有碰擦受損的痕迹,死者身上也沒有血迹和明顯的外傷,地上也未發現有交通事故的痕迹,應該不會是一起撞車的事故。
可能是死者自己從車上摔下來的,摔下來的原因還不清楚,至于死因是不是摔倒在地上所緻還有待進一步檢驗。
”老警官幾乎以書面報告式的語言介紹完了情況,這種功夫讓葉蕭很欽佩。
“我能看一看嗎?” “當然。
”老警官把葉蕭帶到了死者的死亡現場,周圍有人在忙着攝像,還有人在收集指紋。
葉蕭看着地上的死者,他覺得有些奇怪,死者如果是從助動車上摔下來一條腿應該被助動車壓住的。
而死者距離助動車有大約兩米的距離,而且死者是仰天朝上的。
這樣的姿勢很奇怪,如果是跳下車以後走了兩步再摔倒應該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