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徑分岔的花園》
關燈
小
中
大
現在最迫切的問題是:弗格森教授為什麼要在飛機上,把這本《博爾赫斯小說集》送給春雨呢?天知道,除非跑到地獄裡去問他。
她翻開了書頁,先翻到全書目錄頁,這裡收入了博爾赫斯的19部短篇小說。
在博爾赫斯一生創作的衆多小說中,這19篇隻是一小部分,但是他最著名的精華,比如《沙之書》、《南方》、《圓形廢墟》、《巴别圖書館》。
沒有精神再閱讀這些文字了,況且春雨知道自己幾乎沒有讀懂的可能。
她隻能随意地翻了翻,忽然翻出了一枚書簽。
這是一枚泛黃了的小書簽,沒有商标和廣告性的文字,隻印着一個吹着“蓬蓬頭”的男人的黑白照片。
不,不是“蓬蓬頭”,隻是一頭灰白的亂發,削瘦的臉上有着一雙睿智的眼睛,皺紋簇擁着唇上的胡須。
雖有些其貌不揚,但氣度卻是非凡。
終于,春雨認出了這個男人——愛因斯坦。
毫無疑問,誰都不會認錯這張臉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她還從來沒見過印着科學家頭像的書簽,不過想想也不奇怪,弗格森教授是著名的科學家,說不定愛因斯坦就是他的偶像,用愛因斯坦頭像的書簽也就很正常了。
書簽夾着的這一頁是第119頁,正好是一篇小說的開頭,這篇小說的名字是《THEGARDENOFFORKINGPATHS》 這個題目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小徑分岔的花園》。
奇怪的老頭寫的奇怪的名字。
雖然是英文版本的小說,但春雨還是看進去了——主人公居然是一個中國人,博爾赫斯用第一人稱的叙述方式,以中國人的視角和口吻說話。
《小徑分岔的花園》的故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英國說起……. 這是一篇奇異又神秘的小說,如果你此前已經讀過它的話,那麼我向你表示欽佩及祝賀;如果你很不幸還沒有讀過這篇小說,建議你馬上去買一本《博爾赫斯小說集》,或者從網上下載也可以,隻要你能讀懂它。
回到英國,倫墩,旋轉門飯店,319室,春雨的指尖,這本綠封面的書,第119~128頁。
45分鐘的閱讀過去了,當小說主人公中國人“YuTsun”,在“無限悔恨和厭倦”中結束了全部自述時,春雨仿佛也跟着他的靈魂一同走上了絞刑架。
好像閱讀了天條戒律,她合起手中的書本。
這不是屬于這個世界的故事,她甚至希望自己完全沒有看懂這篇小說。
但是,她知道自己的心靈确實被打開了一道口子,那是博爾赫斯老頭用一把智慧的阿根廷鑿子鑿開的。
在老人早已看不見的眼睛裡,射出兩道深邃的目光,通過這個口子射入了她的靈魂最深處。
春雨不敢解釋,也許一切的解釋都毫無意義,因為文本的存在已是奇迹。
呆坐了幾分鐘後,她終于挪動了一下身子,因為突然想起了一個名字—— 昨天下午,在維多利亞精神病院裡,她和龍舟見到了一個叫斯科特的病人,幾年前曾經與高玄深入接觸過。
斯科特昨天怎麼說來着?他說當年高玄到英國來,為了尋找一次大戰時期一個中國間諜,那個中國人為德國刺探軍情,1916年被以間諜罪處以絞刑。
斯科特還煞有介事地說,這個秘密可能“關系到上千萬人的生命”,讓春雨搞不清這是真的?還是精神病人的臆語? 但最要緊的是,斯科特寫出了那個中國間諜的名字—— YuTsun 現在,請你再往上倒回去看幾十行,你發現了嗎? 博爾赫斯的小說《小徑分岔的花園》的主人公是個中國人,小說裡他的名字叫“YuTsun”。
小說主人公的身份就是間諜:一個為德國服務的中國間諜,1916年被英國軍情部門逮捕。
整篇小說就是YuTsun被捕後的回憶筆錄,最後他被判處了絞刑。
斯科特說的高玄所要尋找的YuTsun=《小徑分岔的花園》裡的YuTsun 假設這并非精神病人的瘋話,那麼高玄為何要尋找博爾赫斯小說中的人物呢? 除非——《小徑分岔的花園》的故事是真實的,YuTsun在曆史上也确有其人。
春雨摸了摸自己的心口,驚恐萬分地看着窗外。
九十年前那個中國男人的臉龐,仿佛正貼在窗玻璃上。
那就是高玄要尋找的人嗎? 低頭喘出幾口氣,悶在房裡是想不出答案的。
她随即打開筆記本電腦,給遠在萬裡之外的本人寫了一封電郵,将剛才發現的這件事詳細地講述了一遍。
她現在要求得遠程支持,也隻有這樣她才不會感到單槍匹馬。
然後,春雨又撥通了一個倫敦本地的手機号碼。
電波瞬間飛出了旋轉門……. 格林尼治時間2005年5月29日下午3點 鈴聲響起來了。
龍舟從自己的臂彎中擡起頭來,睜開迷迷糊糊的雙眼,心頭一陣狂跳。
伸手在台子上摸了好一會兒,終于從一堆廢紙中找到了手機。
面前是一台IBM筆記本電腦,液晶屏上閃
她翻開了書頁,先翻到全書目錄頁,這裡收入了博爾赫斯的19部短篇小說。
在博爾赫斯一生創作的衆多小說中,這19篇隻是一小部分,但是他最著名的精華,比如《沙之書》、《南方》、《圓形廢墟》、《巴别圖書館》。
沒有精神再閱讀這些文字了,況且春雨知道自己幾乎沒有讀懂的可能。
她隻能随意地翻了翻,忽然翻出了一枚書簽。
這是一枚泛黃了的小書簽,沒有商标和廣告性的文字,隻印着一個吹着“蓬蓬頭”的男人的黑白照片。
不,不是“蓬蓬頭”,隻是一頭灰白的亂發,削瘦的臉上有着一雙睿智的眼睛,皺紋簇擁着唇上的胡須。
雖有些其貌不揚,但氣度卻是非凡。
終于,春雨認出了這個男人——愛因斯坦。
毫無疑問,誰都不會認錯這張臉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她還從來沒見過印着科學家頭像的書簽,不過想想也不奇怪,弗格森教授是著名的科學家,說不定愛因斯坦就是他的偶像,用愛因斯坦頭像的書簽也就很正常了。
書簽夾着的這一頁是第119頁,正好是一篇小說的開頭,這篇小說的名字是《THEGARDENOFFORKINGPATHS》 這個題目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小徑分岔的花園》。
奇怪的老頭寫的奇怪的名字。
雖然是英文版本的小說,但春雨還是看進去了——主人公居然是一個中國人,博爾赫斯用第一人稱的叙述方式,以中國人的視角和口吻說話。
《小徑分岔的花園》的故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英國說起……. 這是一篇奇異又神秘的小說,如果你此前已經讀過它的話,那麼我向你表示欽佩及祝賀;如果你很不幸還沒有讀過這篇小說,建議你馬上去買一本《博爾赫斯小說集》,或者從網上下載也可以,隻要你能讀懂它。
回到英國,倫墩,旋轉門飯店,319室,春雨的指尖,這本綠封面的書,第119~128頁。
45分鐘的閱讀過去了,當小說主人公中國人“YuTsun”,在“無限悔恨和厭倦”中結束了全部自述時,春雨仿佛也跟着他的靈魂一同走上了絞刑架。
好像閱讀了天條戒律,她合起手中的書本。
這不是屬于這個世界的故事,她甚至希望自己完全沒有看懂這篇小說。
但是,她知道自己的心靈确實被打開了一道口子,那是博爾赫斯老頭用一把智慧的阿根廷鑿子鑿開的。
在老人早已看不見的眼睛裡,射出兩道深邃的目光,通過這個口子射入了她的靈魂最深處。
春雨不敢解釋,也許一切的解釋都毫無意義,因為文本的存在已是奇迹。
呆坐了幾分鐘後,她終于挪動了一下身子,因為突然想起了一個名字—— 昨天下午,在維多利亞精神病院裡,她和龍舟見到了一個叫斯科特的病人,幾年前曾經與高玄深入接觸過。
斯科特昨天怎麼說來着?他說當年高玄到英國來,為了尋找一次大戰時期一個中國間諜,那個中國人為德國刺探軍情,1916年被以間諜罪處以絞刑。
斯科特還煞有介事地說,這個秘密可能“關系到上千萬人的生命”,讓春雨搞不清這是真的?還是精神病人的臆語? 但最要緊的是,斯科特寫出了那個中國間諜的名字—— YuTsun 現在,請你再往上倒回去看幾十行,你發現了嗎? 博爾赫斯的小說《小徑分岔的花園》的主人公是個中國人,小說裡他的名字叫“YuTsun”。
小說主人公的身份就是間諜:一個為德國服務的中國間諜,1916年被英國軍情部門逮捕。
整篇小說就是YuTsun被捕後的回憶筆錄,最後他被判處了絞刑。
斯科特說的高玄所要尋找的YuTsun=《小徑分岔的花園》裡的YuTsun 假設這并非精神病人的瘋話,那麼高玄為何要尋找博爾赫斯小說中的人物呢? 除非——《小徑分岔的花園》的故事是真實的,YuTsun在曆史上也确有其人。
春雨摸了摸自己的心口,驚恐萬分地看着窗外。
九十年前那個中國男人的臉龐,仿佛正貼在窗玻璃上。
那就是高玄要尋找的人嗎? 低頭喘出幾口氣,悶在房裡是想不出答案的。
她随即打開筆記本電腦,給遠在萬裡之外的本人寫了一封電郵,将剛才發現的這件事詳細地講述了一遍。
她現在要求得遠程支持,也隻有這樣她才不會感到單槍匹馬。
然後,春雨又撥通了一個倫敦本地的手機号碼。
電波瞬間飛出了旋轉門……. 格林尼治時間2005年5月29日下午3點 鈴聲響起來了。
龍舟從自己的臂彎中擡起頭來,睜開迷迷糊糊的雙眼,心頭一陣狂跳。
伸手在台子上摸了好一會兒,終于從一堆廢紙中找到了手機。
面前是一台IBM筆記本電腦,液晶屏上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