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十八日
關燈
小
中
大
我來到了圖書館。
今天的天氣依然陰冷,比起往常的擁擠不堪,今天顯得有些清靜了。
我先在圖書館的電腦查書系統裡查找關于清東陵以及同治皇帝的書籍,特别是與惠陵有關的。
然後我來到了參考資料閱覽室,這裡的人比較少,或許能找到一些網上所沒有的東西。
我象個沒頭蒼蠅一樣在浩如煙海的史料中尋找着,我翻閱着各種記載着同治皇帝生平的書,找到了一些我感興趣的内容——同治十一年,籌備皇帝大婚,西太後慈禧選定的皇後年僅十四歲,滿洲正黃旗鳳秀之女,姓富察氏,是滿洲八大貴族之一,世代均出将入相。
而東太後慈安選定的皇後為吏部尚書蒙古正藍旗人崇绮的女兒阿魯特氏,崇绮是同治四年的一甲一名狀元,官拜翰林院編修,“立國二百數十年,滿蒙人試漢文或授修撰者,止崇绮一人,士論榮之”,阿魯特氏比同治大兩歲。
同治并沒有看中自己親生母親慈禧為他挑選的皇後,而是選擇了慈安挑選的阿魯特氏。
這令慈禧大為惱火,但同治始終堅持自己的選擇,并在東太後的支持下終于如願以償。
最後阿魯特氏被冊封為皇後,富察氏被冊封為慧妃。
大婚後,雖然皇帝與皇後一直情投意合,但是慈禧始終從中阻撓,屢屢對皇後發難。
在一些民間傳說中,同治與皇後被慈禧強行分離了開來,于是年輕的皇帝耐不住寂寞,偷偷跑出宮去尋花問柳,染上了花柳病,又不敢聲張,耽誤了治療,結果由禦醫來會診的時候已經晚了,最後同治皇帝在痛苦中架崩,卒年還不到二十歲。
而至于皇後阿魯特氏,在皇帝死後更加受盡了慈禧的欺淩,可能是因為慈禧認為這個不中意的皇後克死了自己唯一的兒子。
阿魯特氏感到了絕望,于是在同治死後才幾個月的光緒元年二月二十日在宮中吞金自殺,年方二十一歲。
光緒五年,同治皇帝與皇後合葬于倉促完工的惠陵。
我還看到一個細節,在葬禮中,吏部主事吳可讀觸景生情,想起皇帝與皇後短暫的一生,不禁倍感命運弄人。
返京途中,他夜宿薊州,輾轉難眠,竟然決心以死相谏,在服毒自殺前,寫下一首絕命詩:“回頭六十八年中,竟往空談愛與忠。
杯土已封皇帝頂,前星欲祝紫微宮。
相逢老輩寥寥甚,到處先生好好同。
如同孤魂思戀所,五更風雨薊門東。
” 在圖書館白色柔和的燈光下,我看着這些文字,免不了下意識地發出幾聲歎息。
又過了許久,當我決定離開的時候,我在一本書的目錄裡發現了一條“第九章1945年東陵的災難”。
怎麼是1945年,孫殿英盜墓不是在1928年嗎?我翻到了這一章節——原來在抗日戰争期間日本軍隊和僞滿洲國曾對
今天的天氣依然陰冷,比起往常的擁擠不堪,今天顯得有些清靜了。
我先在圖書館的電腦查書系統裡查找關于清東陵以及同治皇帝的書籍,特别是與惠陵有關的。
然後我來到了參考資料閱覽室,這裡的人比較少,或許能找到一些網上所沒有的東西。
我象個沒頭蒼蠅一樣在浩如煙海的史料中尋找着,我翻閱着各種記載着同治皇帝生平的書,找到了一些我感興趣的内容——同治十一年,籌備皇帝大婚,西太後慈禧選定的皇後年僅十四歲,滿洲正黃旗鳳秀之女,姓富察氏,是滿洲八大貴族之一,世代均出将入相。
而東太後慈安選定的皇後為吏部尚書蒙古正藍旗人崇绮的女兒阿魯特氏,崇绮是同治四年的一甲一名狀元,官拜翰林院編修,“立國二百數十年,滿蒙人試漢文或授修撰者,止崇绮一人,士論榮之”,阿魯特氏比同治大兩歲。
同治并沒有看中自己親生母親慈禧為他挑選的皇後,而是選擇了慈安挑選的阿魯特氏。
這令慈禧大為惱火,但同治始終堅持自己的選擇,并在東太後的支持下終于如願以償。
最後阿魯特氏被冊封為皇後,富察氏被冊封為慧妃。
大婚後,雖然皇帝與皇後一直情投意合,但是慈禧始終從中阻撓,屢屢對皇後發難。
在一些民間傳說中,同治與皇後被慈禧強行分離了開來,于是年輕的皇帝耐不住寂寞,偷偷跑出宮去尋花問柳,染上了花柳病,又不敢聲張,耽誤了治療,結果由禦醫來會診的時候已經晚了,最後同治皇帝在痛苦中架崩,卒年還不到二十歲。
而至于皇後阿魯特氏,在皇帝死後更加受盡了慈禧的欺淩,可能是因為慈禧認為這個不中意的皇後克死了自己唯一的兒子。
阿魯特氏感到了絕望,于是在同治死後才幾個月的光緒元年二月二十日在宮中吞金自殺,年方二十一歲。
光緒五年,同治皇帝與皇後合葬于倉促完工的惠陵。
我還看到一個細節,在葬禮中,吏部主事吳可讀觸景生情,想起皇帝與皇後短暫的一生,不禁倍感命運弄人。
返京途中,他夜宿薊州,輾轉難眠,竟然決心以死相谏,在服毒自殺前,寫下一首絕命詩:“回頭六十八年中,竟往空談愛與忠。
杯土已封皇帝頂,前星欲祝紫微宮。
相逢老輩寥寥甚,到處先生好好同。
如同孤魂思戀所,五更風雨薊門東。
” 在圖書館白色柔和的燈光下,我看着這些文字,免不了下意識地發出幾聲歎息。
又過了許久,當我決定離開的時候,我在一本書的目錄裡發現了一條“第九章1945年東陵的災難”。
怎麼是1945年,孫殿英盜墓不是在1928年嗎?我翻到了這一章節——原來在抗日戰争期間日本軍隊和僞滿洲國曾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