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田躍進,又一個不眠夜。

     1995年8月8日,子夜,12點。

     公安局辦公室,夜風搖晃木質的窗戶,燈光在地闆上不停晃動。

     南明路兇殺案現場的少年,終于向警察們開口說話。

     “一隻惡鬼!” 老樓的房間裡沉默許久,誰都不敢率先打破寂靜。

    田躍進手托下巴,凝視少年的臉龐,似乎有些微小的變形。

     兩分鐘後,少年說了第二句話:“我……我……餓!” 他說餓了! 田躍進激動地喊道:“快點去買吃的!” 十分鐘後,警察小王從公安局附近的夜排檔回來,兩隻手裡提了好多烤雞肉串、幹炒牛河、冷面和冷馄饨—大家都很餓了。

     老田撩起冷面吃起來,同時以眼角餘光瞥着少年,正值青春發育期的孩子,怎經得起一天一夜的饑餓。

     少年狼吞虎咽吃了不少,最後喝下一口水,看着田躍進的眼睛說:“我真的看到了!” “好,我們都信你,孩子。

    ”田躍進耐着性子半蹲在少年跟前,“第一步,先告訴我,你是誰?” “我是—”他難受地搖搖頭,好不容易擠出一句話,“我是我媽媽的兒子。

    ” 這句廢話證明了田躍進的判斷。

    不過,被害人看起來那麼年輕,怎麼會有一個開始長喉結的兒子? “你叫什麼名字?” “秋收—秋天的秋,收獲的收。

    ” 這名字倒蠻好聽。

    他知道被害人有個十三歲的兒子,跟随父親在老家讀中學—現在知道了他的名字:秋收。

    早上在案發現場的隔間裡,還發現一個裝着中學課本的背包。

     “你什麼時候來上海的?” “昨晚八點,我一個人坐火車到的。

    媽媽到車站來接我,坐公交車回到雜貨店。

    ” 田躍進明白了:“放暑假來看媽媽?” “是。

    ” 怪不得派出所說死者獨自居住,附近居民也從沒見過這少年。

     “你們幾點到的雜貨店?” “晚上……十點半。

    ”少年的普通話很标準,看來在學校學習不錯,不像好些農村孩子滿口鄉音,“媽媽跟我聊了很久,幫我整理後面的小房間,還準備了一副新的竹席。

    晚上十一點多,有人敲響了外面的卷簾門—” 少年說到這停頓了,老田冷靜地說:“别害怕!我們都在你身邊。

    ” “外面下着很大的雨,媽媽一個人出去看了看,又匆忙回來,讓我待在隔間裡别動。

    她的神色奇怪,看上去有些緊張又有些興奮,但肯定不是害怕。

    ”這孩子的觀察力很強,會注意各種小細節,“她叫我不要發出任何聲音,就當自己不存在。

    我乖乖地躲在隔間,媽媽把小門關緊。

    很快,我聽到一陣腳步聲,然後是輕微的說話聲。

    但隔着一道門,好像還在貨架外面,所以一個字都沒聽清。

    ” “男人的聲音?” “是!又過了一會兒,可能隻有幾分鐘,我聽到媽媽叫了一聲,但聲音不是很響。

    我有些擔心,卻不敢開門。

    接着,我聽到拖鞋蹬地闆的聲音,還有媽媽的喘氣聲。

    我終于急了,要拉開門,門卻紋絲不動,我才明白媽媽把門反鎖了,她幹嗎要這麼做呢?”少年再度流下兩行眼淚,“隔間原本有窗戶,但被鐵欄杆封死,外面糊着畫報遮擋光線。

    我沒法從窗戶爬出去,隻能用手指點破畫報,挖出兩個小孔,眼睛正好可以看出去……我……我看到……” 他說不下去了,老田及時地說:“嗯,我已經注意到畫報上的兩個洞眼了。

    ” 這是想讓他回到正常情緒,客觀回憶當時的情景,不要讓悲傷完全占領大腦,漏掉什麼重要細節。

     “我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一隻惡鬼!” “好,一隻惡鬼!”老田無奈地搖搖頭,“我們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