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真是個奇怪的動物
關燈
小
中
大
。
比如,當我坐在這醫院走廊的拐角處,一隻手搭在木條長椅的椅背上,以漫不經心的神态警惕地觀察着這走廊上的每一種動靜時,我曾問自己,你在做什麼呀? 而這狩獵者的角色是我自己要來的。
昨天,當呂曉娅指給我看那把移在她床前的木椅和地上的煙灰時,我就知道這絕不是來看望她的人留下的現場。
因為這不合常情,即使呂曉娅當時午睡正香,來看望的人也會等到她醒來。
如有急事要走,也會留下禮物或者字條什麼的。
我對呂曉娅說,這事先不要告訴院方,鬧得衆人皆知,那神秘的人就不敢再來了。
你暫時裝成什麼也沒發生,我從明天起在暗中監控,一定要抓住那個裝神弄鬼的家夥。
我之所以産生這個願望,是我自從陪伴表弟住院以來,這裡發生的事确實太奇怪了。
半夜後走廊有吓人的腳步聲,有莫名其妙的哭聲,還有宋青看見的白臉女人,在沒有充分的證據之前,我不敢說都是假的。
而呂曉娅病房中出現的這一神秘來客,地上的煙灰都是證據确鑿。
我首先肯定的是,這是人,而凡是人搗的鬼都能破獲,我覺得自己有能力來做這事。
中午1點,各病房的病人都開始午睡。
我在走廊拐彎處的長椅上坐下,從這裡可以觀察到整條走廊上的動靜,如果有什麼人走動,甚至進了某間病房,這絕逃不脫我的視線。
事實上,走廊長久的空無一人,其間出現過一個病人上衛生間,這病人還正輸着液,他的家屬舉着輸液瓶跟着他走。
為什麼不用便盆呢?人的習慣真是頑強,我知道有的人躺在床上是尿不出來的,除非他病重已動彈不得,除非他要死了,那時怎麼尿都不重要。
坐得無聊,我便在走廊上慢慢踱步。
路過呂曉娅的病房時,我從虛掩的門縫往裡看了看,呂曉娅已經熟睡,一條豐腴的腿伸在被單外面,一切正常。
我一直走到走廊的最外面,這裡是一大間寬敞的觀察室,裡面睡着生命垂危的病人,有護士在房内走動。
我知道這裡實行24小時監護,我看見床上的病人都被插滿各種管子,輸血、輸液、輸氧、引流等等,這是人們對生命的最後抗争與關懷。
我盡量不去想以後的結局。
夜裡,走廊上經常響起的運屍車滾動的聲音使我們知道,又一個人走了。
有人講過,人死前會看見有人進來給自己帶路。
當然這隻是一種傳說,因為凡死去的人都不能說話,誰又能來證明這事呢?如果按這種假設推斷,呂曉娅房中出現的神秘客會是這種帶路人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這種帶路人一定不會抽煙。
我自個兒笑了一下,為頭腦中這些混亂的想法好笑。
我覺得在這裡呆久了,人沒法不混亂。
我重新坐回走廊的拐角處。
我想,呂曉娅午睡時為什麼也要脫得那樣幹淨呢?也許還是習慣,就像那個舉着輸液瓶也要上衛生間的人一樣,習慣讓人不好違背。
隻有死亡不是人的習慣,但人必須接受,因為那幾乎就是命令,人都得服從的。
胡思亂想之中,清潔工小夏的拖布已經碰到了我的腳尖。
我說,中午還要打掃一次走廊啊?小夏說中午清靜,拖幹淨後的走廊沒人踩,亮堂堂的,看着舒服。
小夏個子不高,胖乎乎的,典型的農村女孩子。
我随口問道,回過家嗎?她說剛回去過一次,還去看了秦麗的墳呢。
我想起那個前23床的病姑娘,記起她壓在床墊下的日記本還在我這裡藏着,而我和呂曉娅都還在想着她記述的在夜裡看見白臉女人站在床前的怪事。
我一下子沒有了語言,感到我和這死者已經有了某種說不清楚的牽連。
我知道清潔工小夏是秦麗的同鄉,但沒想到他們住家挨得那樣近。
我說,秦麗運回家鄉去葬了?小夏說,是骨灰。
聽秦麗她媽說,這骨灰還不知道是不是她女兒的呢。
這讓我迷惑,怎麼回事,我問道,骨灰還會有假?小夏說,秦麗她媽趕到這裡的火葬場,看着女兒燒了後很久沒取上骨灰,你知道火葬場是很忙的,等了有兩個小時,取上骨灰剛要走,有人過來說他們取錯了,該是另一罐。
這樣就換了一罐。
秦麗她媽不識字,後來這罐上确實貼着秦麗的名字,但就因為這一調換,秦麗她媽回到家就病倒了,躺在床上哭着說,她女兒也許就沒死,這骨灰是假的。
唉,人老了,沒辦法。
後來,村上有人給她媽說,秦麗就不該在城裡燒,應該運回來,隔村前段時間正好死了一個未婚男人,如果讓他們結個陰婚,葬在一起,到陰間也有個照顧。
并且,對方還會給她媽一大筆錢呢。
沒想到20來歲的小夏還知道這古老的“陰婚”的習俗。
我說,還是燒了幹淨,真要陰婚,秦麗不會同意的。
小夏說,也是,聽老家的人說,以前人搞陰婚,都是找的無名女屍。
這段奇怪的對話讓我心裡别扭,尤其是“無名女屍”那個詞,不知道觸動了我的什麼神經。
我望着空蕩
比如,當我坐在這醫院走廊的拐角處,一隻手搭在木條長椅的椅背上,以漫不經心的神态警惕地觀察着這走廊上的每一種動靜時,我曾問自己,你在做什麼呀? 而這狩獵者的角色是我自己要來的。
昨天,當呂曉娅指給我看那把移在她床前的木椅和地上的煙灰時,我就知道這絕不是來看望她的人留下的現場。
因為這不合常情,即使呂曉娅當時午睡正香,來看望的人也會等到她醒來。
如有急事要走,也會留下禮物或者字條什麼的。
我對呂曉娅說,這事先不要告訴院方,鬧得衆人皆知,那神秘的人就不敢再來了。
你暫時裝成什麼也沒發生,我從明天起在暗中監控,一定要抓住那個裝神弄鬼的家夥。
我之所以産生這個願望,是我自從陪伴表弟住院以來,這裡發生的事确實太奇怪了。
半夜後走廊有吓人的腳步聲,有莫名其妙的哭聲,還有宋青看見的白臉女人,在沒有充分的證據之前,我不敢說都是假的。
而呂曉娅病房中出現的這一神秘來客,地上的煙灰都是證據确鑿。
我首先肯定的是,這是人,而凡是人搗的鬼都能破獲,我覺得自己有能力來做這事。
中午1點,各病房的病人都開始午睡。
我在走廊拐彎處的長椅上坐下,從這裡可以觀察到整條走廊上的動靜,如果有什麼人走動,甚至進了某間病房,這絕逃不脫我的視線。
事實上,走廊長久的空無一人,其間出現過一個病人上衛生間,這病人還正輸着液,他的家屬舉着輸液瓶跟着他走。
為什麼不用便盆呢?人的習慣真是頑強,我知道有的人躺在床上是尿不出來的,除非他病重已動彈不得,除非他要死了,那時怎麼尿都不重要。
坐得無聊,我便在走廊上慢慢踱步。
路過呂曉娅的病房時,我從虛掩的門縫往裡看了看,呂曉娅已經熟睡,一條豐腴的腿伸在被單外面,一切正常。
我一直走到走廊的最外面,這裡是一大間寬敞的觀察室,裡面睡着生命垂危的病人,有護士在房内走動。
我知道這裡實行24小時監護,我看見床上的病人都被插滿各種管子,輸血、輸液、輸氧、引流等等,這是人們對生命的最後抗争與關懷。
我盡量不去想以後的結局。
夜裡,走廊上經常響起的運屍車滾動的聲音使我們知道,又一個人走了。
有人講過,人死前會看見有人進來給自己帶路。
當然這隻是一種傳說,因為凡死去的人都不能說話,誰又能來證明這事呢?如果按這種假設推斷,呂曉娅房中出現的神秘客會是這種帶路人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這種帶路人一定不會抽煙。
我自個兒笑了一下,為頭腦中這些混亂的想法好笑。
我覺得在這裡呆久了,人沒法不混亂。
我重新坐回走廊的拐角處。
我想,呂曉娅午睡時為什麼也要脫得那樣幹淨呢?也許還是習慣,就像那個舉着輸液瓶也要上衛生間的人一樣,習慣讓人不好違背。
隻有死亡不是人的習慣,但人必須接受,因為那幾乎就是命令,人都得服從的。
胡思亂想之中,清潔工小夏的拖布已經碰到了我的腳尖。
我說,中午還要打掃一次走廊啊?小夏說中午清靜,拖幹淨後的走廊沒人踩,亮堂堂的,看着舒服。
小夏個子不高,胖乎乎的,典型的農村女孩子。
我随口問道,回過家嗎?她說剛回去過一次,還去看了秦麗的墳呢。
我想起那個前23床的病姑娘,記起她壓在床墊下的日記本還在我這裡藏着,而我和呂曉娅都還在想着她記述的在夜裡看見白臉女人站在床前的怪事。
我一下子沒有了語言,感到我和這死者已經有了某種說不清楚的牽連。
我知道清潔工小夏是秦麗的同鄉,但沒想到他們住家挨得那樣近。
我說,秦麗運回家鄉去葬了?小夏說,是骨灰。
聽秦麗她媽說,這骨灰還不知道是不是她女兒的呢。
這讓我迷惑,怎麼回事,我問道,骨灰還會有假?小夏說,秦麗她媽趕到這裡的火葬場,看着女兒燒了後很久沒取上骨灰,你知道火葬場是很忙的,等了有兩個小時,取上骨灰剛要走,有人過來說他們取錯了,該是另一罐。
這樣就換了一罐。
秦麗她媽不識字,後來這罐上确實貼着秦麗的名字,但就因為這一調換,秦麗她媽回到家就病倒了,躺在床上哭着說,她女兒也許就沒死,這骨灰是假的。
唉,人老了,沒辦法。
後來,村上有人給她媽說,秦麗就不該在城裡燒,應該運回來,隔村前段時間正好死了一個未婚男人,如果讓他們結個陰婚,葬在一起,到陰間也有個照顧。
并且,對方還會給她媽一大筆錢呢。
沒想到20來歲的小夏還知道這古老的“陰婚”的習俗。
我說,還是燒了幹淨,真要陰婚,秦麗不會同意的。
小夏說,也是,聽老家的人說,以前人搞陰婚,都是找的無名女屍。
這段奇怪的對話讓我心裡别扭,尤其是“無名女屍”那個詞,不知道觸動了我的什麼神經。
我望着空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