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鑰匙
關燈
小
中
大
海東青慢吞吞的喝完了碗裡的粥,不動聲色的問了句:“老爺子,您故事裡的這位先生,是您父親在哪兒遇到的?”
陳老爺子也沒多想,口齒不清的說:“北邊兒荒山吧,俺爹還帶俺上去看過,荒到現在還是那樣,就在那白沙地後面的山頭上。
” “那裡就是墓地所在?”我心裡嘀咕了起來:“但胖叔不是沒看出來嗎?” 想到這裡,我下意識的看了看胖叔,隻見他一臉恍然大悟般的念叨個不停,聲音很小,也聽不清他是在念叨些什麼玩意兒。
飯後,我們三個人回了房間,開始商議起了接下來的行動。
“晚上再去山上找找,陳老爺子說的那地方,恐怕是真有點玄機在下面。
”胖叔此時的普通話格外标準,拿着圓珠筆在一張白紙上比劃着,先是在紙上畫出了一個山峰,又在山峰下畫了幾個圓,一邊畫着,胖叔一邊給我解釋道:“我一直都忽略了齾破能夠隐藏的這一點,雖然隐藏齾破的這種本事已經失傳,可當初的大清朝說不準還真有人會。
” “你們看。
”胖叔指了指山峰前方的四條直線:“這是我們見到的白沙地。
” 話音一落,胖叔樂呵呵的點了支煙,給我們說起了他的推測。
古人大多都有一個毛病,就是在一些“大工程”的地方得做些現場記錄,以供後人明白這些工程是怎麼修建的,是那些人修的,是哪個大人物下的命修的這些東西。
除開皇陵墓葬之外,許多古代遺迹都有石碑或者是石刻、壁畫等等,以記錄當時他們修建這遺迹的情況。
我們拿回來的石碑不簡單,那石碑中的“我”,很可能就是刻下這石碑的人。
漢白玉石碑肯定不會毫無理由的扔在荒山裡埋着,更不會有人閑着蛋疼弄個岐歾陣保護這東西,之所以它埋在那兒,很有可能就因為努爾哈赤假陵的位置也在那兒。
聯系上陳老爺子所說的故事跟失常的岐歾陣,恐怕我們要找的地方已經離我們不遠了。
“後面的内容都被鑿了,具體是什麼内容,我也猜不到,但我能猜到一點。
”胖叔嘿嘿笑着,從背包裡把那塊漢白玉石碑給拿了出來,又将那枚乒乓球大小的石珠子放到了桌上,一字一句的說:“這是鑰匙。
” 我皺着眉頭拿起石珠看了看,心裡暗暗琢磨着胖叔所說的鑰匙是什麼意思。
其實這石珠在我看起來就跟普通的鵝卵石差不多,質地也跟石碑一樣是漢白玉,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出有什麼奇特的地方。
但當我放在台燈下仔細的看了看,心中頓時一喜。
這石珠的表面有層隐隐約約的花紋,一看就知道是人為刻上去的,刻得都很淺,也很密集。
湊近了一看才發現,這些并不隻是“花紋”那麼簡單...... “符頭,符膽.....”我嘀嘀咕咕的看着石珠,喃喃自語似的說:“我草....這可真是技術活....刻了這麼多符咒上去.....那人絕對是個搞微雕的大師.....” 一邊說着,我伸手就将石珠遞給了胖叔:“胖叔,你能看出這些符咒是幹嘛的嗎?” “看不出。
”胖叔的語言模式貌似又給切換回去了,隻見他龇着牙花子擺弄着石珠,搖搖頭:“雖然看不出四撒(是啥)内容,可餓覺得,這四(是)一把鑰匙。
” “你是說.....老爺子跟咱們說過的那種鑰匙?”我有點不敢相信,畢竟老爺子說的“鑰匙”很是玄乎,看着這刻着符咒的石珠,我壓根就聯想不上。
合葬之風,源自于新石器時代,大多都是同一家族的人合葬,或是一男方與妻妾合葬。
夫婦死後的合葬之風則起源于西周,盛行于西漢之後。
這合葬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是容易的事兒,但對某些達官權貴可就不容易了。
大多權貴死後墓藏重寶,為避免被外人盜取,便特地請來了道士,讓他們用陰陽術數保護墓中的财寶,甚至是布下極其危險的陣局,基本上屬于誰進了墓誰就得死。
可他們光想到了前面,卻萬萬沒想到後面。
等到幾十年後自己老婆也死了,要與自己的屍首遺骨進行合葬了,布在墓地之外的陣局便成了難題。
陣局可不是電燈泡,哪能任由你想開就開想關就關? 想讓陣局暫時失效的辦法是沒有的,除非是把陣局給廢了,或者是破開陣局的一部分強行進去,選擇前者的人幾乎沒有,選擇後者的很多。
選後者破開陣局,這也是一個不太聰明的選擇。
墓主跟親人合葬之後,墓裡的陣局就屬于殘次品了,後人要是想破這局那叫一個輕松。
但若是一開始不布局,而是等親人與自己合葬之後再布局,那些權貴反而有點心裡沒底。
俗話說得好,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要是那些盜墓賊趁着自己還沒跟家人合葬,在陣局未布的時候他們就鑽了進去,把墓裡的财寶給搬了個幹淨..... 從某種角度來說,道士的服務還是很人性化的,為了給顧客解憂,他們就研究出了“鑰匙”這種東西。
持有鑰匙,則不會觸發墓中陣局
” “那裡就是墓地所在?”我心裡嘀咕了起來:“但胖叔不是沒看出來嗎?” 想到這裡,我下意識的看了看胖叔,隻見他一臉恍然大悟般的念叨個不停,聲音很小,也聽不清他是在念叨些什麼玩意兒。
飯後,我們三個人回了房間,開始商議起了接下來的行動。
“晚上再去山上找找,陳老爺子說的那地方,恐怕是真有點玄機在下面。
”胖叔此時的普通話格外标準,拿着圓珠筆在一張白紙上比劃着,先是在紙上畫出了一個山峰,又在山峰下畫了幾個圓,一邊畫着,胖叔一邊給我解釋道:“我一直都忽略了齾破能夠隐藏的這一點,雖然隐藏齾破的這種本事已經失傳,可當初的大清朝說不準還真有人會。
” “你們看。
”胖叔指了指山峰前方的四條直線:“這是我們見到的白沙地。
” 話音一落,胖叔樂呵呵的點了支煙,給我們說起了他的推測。
古人大多都有一個毛病,就是在一些“大工程”的地方得做些現場記錄,以供後人明白這些工程是怎麼修建的,是那些人修的,是哪個大人物下的命修的這些東西。
除開皇陵墓葬之外,許多古代遺迹都有石碑或者是石刻、壁畫等等,以記錄當時他們修建這遺迹的情況。
我們拿回來的石碑不簡單,那石碑中的“我”,很可能就是刻下這石碑的人。
漢白玉石碑肯定不會毫無理由的扔在荒山裡埋着,更不會有人閑着蛋疼弄個岐歾陣保護這東西,之所以它埋在那兒,很有可能就因為努爾哈赤假陵的位置也在那兒。
聯系上陳老爺子所說的故事跟失常的岐歾陣,恐怕我們要找的地方已經離我們不遠了。
“後面的内容都被鑿了,具體是什麼内容,我也猜不到,但我能猜到一點。
”胖叔嘿嘿笑着,從背包裡把那塊漢白玉石碑給拿了出來,又将那枚乒乓球大小的石珠子放到了桌上,一字一句的說:“這是鑰匙。
” 我皺着眉頭拿起石珠看了看,心裡暗暗琢磨着胖叔所說的鑰匙是什麼意思。
其實這石珠在我看起來就跟普通的鵝卵石差不多,質地也跟石碑一樣是漢白玉,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出有什麼奇特的地方。
但當我放在台燈下仔細的看了看,心中頓時一喜。
這石珠的表面有層隐隐約約的花紋,一看就知道是人為刻上去的,刻得都很淺,也很密集。
湊近了一看才發現,這些并不隻是“花紋”那麼簡單...... “符頭,符膽.....”我嘀嘀咕咕的看着石珠,喃喃自語似的說:“我草....這可真是技術活....刻了這麼多符咒上去.....那人絕對是個搞微雕的大師.....” 一邊說着,我伸手就将石珠遞給了胖叔:“胖叔,你能看出這些符咒是幹嘛的嗎?” “看不出。
”胖叔的語言模式貌似又給切換回去了,隻見他龇着牙花子擺弄着石珠,搖搖頭:“雖然看不出四撒(是啥)内容,可餓覺得,這四(是)一把鑰匙。
” “你是說.....老爺子跟咱們說過的那種鑰匙?”我有點不敢相信,畢竟老爺子說的“鑰匙”很是玄乎,看着這刻着符咒的石珠,我壓根就聯想不上。
合葬之風,源自于新石器時代,大多都是同一家族的人合葬,或是一男方與妻妾合葬。
夫婦死後的合葬之風則起源于西周,盛行于西漢之後。
這合葬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是容易的事兒,但對某些達官權貴可就不容易了。
大多權貴死後墓藏重寶,為避免被外人盜取,便特地請來了道士,讓他們用陰陽術數保護墓中的财寶,甚至是布下極其危險的陣局,基本上屬于誰進了墓誰就得死。
可他們光想到了前面,卻萬萬沒想到後面。
等到幾十年後自己老婆也死了,要與自己的屍首遺骨進行合葬了,布在墓地之外的陣局便成了難題。
陣局可不是電燈泡,哪能任由你想開就開想關就關? 想讓陣局暫時失效的辦法是沒有的,除非是把陣局給廢了,或者是破開陣局的一部分強行進去,選擇前者的人幾乎沒有,選擇後者的很多。
選後者破開陣局,這也是一個不太聰明的選擇。
墓主跟親人合葬之後,墓裡的陣局就屬于殘次品了,後人要是想破這局那叫一個輕松。
但若是一開始不布局,而是等親人與自己合葬之後再布局,那些權貴反而有點心裡沒底。
俗話說得好,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要是那些盜墓賊趁着自己還沒跟家人合葬,在陣局未布的時候他們就鑽了進去,把墓裡的财寶給搬了個幹淨..... 從某種角度來說,道士的服務還是很人性化的,為了給顧客解憂,他們就研究出了“鑰匙”這種東西。
持有鑰匙,則不會觸發墓中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