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葬生基 活人墓

關燈
邺城,今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一帶是三國時的邺城所在,也是傳聞中曹操下葬之地。

    當年曹操擊敗袁紹後營建邺都,修建了銅雀、金鳳、冰井三台,到如今隻留金鳳台基址保存較好,南北長一百二十米,東西長七十一米米,高達十二米,銅雀台基址僅存一東南角。

     邺城西倚太行,北臨漳河、滏陽河,南臨洹水、淇水,是古代從山東到西北,從中原到幽燕的必經之地,扼河北咽喉,自古以來就有“天下之腰膂”的美稱。

    風水來說,正是倚山臨水,一龍四取水之地。

    古人建城必靠山,必尋龍脈,龍脈即是山,中國龍脈皆出昆侖,昆侖也有“龍祖”之稱。

     昆侖山出華夏三大幹龍,以長江和黃河為界,長江以南的幹龍叫南幹龍,長江和黃河夾送的幹龍叫中幹龍,黃河北面的幹龍叫北幹龍。

    三大幹龍同是昆侖山南龍的分枝,而邺城西的太行山,便屬北幹龍。

    看來曹操說不定還真把陰宅建在了此處。

     到了臨漳縣,我便和兩個“神經病”一頭鑽進了大山深處,開始所謂的踩盤子。

    而老朱因為體肥行動緩慢,而被打成了“編外人員”,留在北京隻負責到時給我們銷贓。

     話說一進大山,便分不出個東南西北了,這種大山裡頭十分貧瘠,除了我們三個“神經病”再也找不到第四個人。

     一整天滿山轉悠,愣是毫無眉目。

    這座山頭翻那座山頭,直走得雙腳起泡,渾身無力,就是沒有找到一處看上去有帝王之象的風水寶地。

    要知道,若想找到曹操墓,這樣随意瞎找是不行的,唯有先找出帝王相配的風水,才能确定那裡是否有曹操墓。

     一晃眼,在山裡就呆了一個星期,轉過的山頭不知道有多少座了。

    期間也路過了深山之中的一個村落,記得當時有一老者,見我們往山裡走,那老者就把我們三人給喊住了,問我們這是要上哪去呀? 老胡告訴他,我們三人是寫書的作者,今日進山想浏覽一下山中風光,把這種山間人文元素寫入書中。

     話說這老胡也真夠不要臉的,除了我,他們二人哪裡像是文化人呀,說是土匪興許還更有人信。

     不過這都是題外話,那老者聽說我們要進山,于是便急忙跑了過來,勸我們沒事别進山,山裡危險。

     這下胖子就開口了:“老伯,你可别吓咱這三個文化人呀,這山裡有啥危險呀,是有狼呢,還是老虎呀?”話雖然這樣說,但是看他那樣子,顯然是希望山裡有隻老虎,正好順帶着把老虎給弄回家,反正販賣老虎和販賣冥器都是差不多的罪。

     老伯說:“野獸倒沒有,總之沒事别輕易進山,就是進山也得天黑前趕回來。

    ” 老胡說了一聲謝謝,也不再搭理他了,拉着我就往前走。

     可能老伯是看出我們不信他的勸言吧,所以見我們走後,還沖我們身後喊道:“年輕人,進山後千萬不要去将軍山,那兒很邪門的。

    ” 聽到聲後老伯的話,三人都愣了一下,胖子嘟囔一聲:“去他大爺的,故意說這些來吓胖爺嗎?” “也許他說的是真的。

    ”說實話,我倒真把老伯這話當回事,必竟這種茫茫大山中還是小心的好。

     “不會吧,你可别吓我?”胖子突然就有些擔心了起來。

     可能老胡怕我們打退堂鼓吧,所以說:“怕啥怕呀,大不了咱們就不去老頭所說的将軍山了呗。

    三個大活人,難道還怕鬼呀,而且咱們這中間還有一位大師呢。

    ” 老胡都這樣說了,胖子也就不再出聲了,于是開始将此事擱到一邊,安心趕起了路。

    不過我心裡卻犯嘀咕了,這大山裡頭沒有一個人影,進了大山後鬼知道哪是将軍山啊。

     就這樣,帶着心慮在山裡又轉了兩天,眼前依舊是望不盡的大山,處處貧瘠,根本就沒有什麼能葬帝王的風水寶地。

    此時胖子也開始抱怨了,有點打退堂鼓的想法,問老胡:“老胡,實在不行咱就先回城裡再做打算吧?這都轉悠好幾天了,胖子我都快受不了了。

    ” 的确,上山時帶來的各種肉食早就沒了,隻剩下蘿蔔白菜,胖子哪裡會受得了呀。

     老胡自然非常明白胖子所吐的苦是何意,他瞪着胖子罵道:“隻知道吃,等咱們真把曹操這倒黴家夥的墓給摸到了,到時還不是山珍海味要什麼有什麼。

    這會兒就受不了了,看來你真是注定了是一個窮苦命!” “窮你妹,你全家都窮鬼……”胖子從地上揀起一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