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古墓裡的古玉

關燈
我老胡是兇多吉少了。

    我老胡看得上的兄弟不多,雖然咱們認識不過一兩日,但我卻認你這個兄弟。

    這樣吧,這裡我頂着,你快些離開吧,别因為我們而害了你。

    ” 先不說我能不能逃得掉,也先不說我們這一兩日來的生死交情,單就說我這個人的性格,那也不是見死不救扔下朋友逃跑的人啊?當下我便說:“既然你都說咱們是兄弟了,你覺得我像那種落單而逃的人嗎?” 說完,我便向前一步,對那名男子說:“想來你是魯班門人吧,在下茅山密宗弟子,大家都是同道中人,可否給在下一個面子,放過我兄弟一馬。

    若你想取古玉,等他們先将古玉将于你們所說的冷爺,然後你再去取之,何必為難于兩個辦事之人呢!” 男子說:“你倒說的在理,若是換成别的事情,我自然看在同是玄門的份上,放過你們一次。

    但是事關古玉,也莫怪我太過無情了,此玉我是必将拿到手不可的。

    不過我一直苦于法無傳承,隻要你願意做我的徒弟的話,我可以放你一馬。

    ” 我無奈的苦笑了一下,我相信爺爺所說的,眼前這個人不是一般的人,要想在他手裡逃脫還真的不是易事,必竟人家敢一人來綁我們三人的票,就能看出他是有十足的把握。

     不過要我做他的徒弟,我自然是想都不去想。

    先不說我已經是茅山掌門了,就算我是茅山普通弟子,我也不會跟着這種惡人狼狽為奸的。

    而且入魯班門下,那可是沒有好果子吃的,因為魯班法那可是絕法。

     所謂“絕法”是指絕後之法,即修習此法的,隻要修成了,必然絕後,無論修習之前還是之後你有沒有後代。

    如我們村有一位學魯班法的人,他曾生過不少孩子,卻無一人存活。

    正因為如此,《魯班書》的下冊扉頁多書有“閱此書者,做也斷子絕孫,不做也斷子絕孫!”的字樣。

    在民間是絕無人敢亂看《魯班書》的。

     由于是“絕法”,關系人生大事,而中國的傳統又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故其傳法儀式别具特色。

    拜師地點多選在荒郊野外,六耳不聞之地,師在前邊走,徒弟在後邊跟着,師會突然發問:“前面有人沒得?”意謂要修此法,必将絕後,對不起祖宗,也就不認祖宗了。

    徒弟想學,要答:“沒得!”師再問:“後頭有人沒得?”意謂絕後,不再有後代,徒弟應答:“沒得!”這樣之後,表明徒弟不怕絕後,一心習法,師方可傳授。

    正是由于習此法者絕後,所以這類人在民間又被稱為“一世人”,意謂無祖無後,獨身一人。

     也正是以上原因,所以少有人去學習此法,也難道眼前這個人這麼想收我為徒了。

     也許有人會問,茅山及道家就不會絕後了嗎?其實之前就曾說過了,凡是術法道功,竊運天機,習者有會有礙的!道家也有一句叫作“陰陽三代滅,道師三代絕”的老話,意思是說習道之人也是會有絕後的,但是沒有魯班那麼恐怖。

    對于道家,隻要積德善,陰德有了,自然會有後。

     言歸正轉,既然對方不願放過我們,一心想要古玉,于是我便回頭看向老胡,問道:“古玉真有那麼重要嗎?” 老胡明白我的意思是指古玉跟性命相比,他點點頭說:“若我們不将古玉帶回去的話,我們也難逃一死,你是不知道冷面閻王的厲害。

    而且這次在古墓中,我們損失了一個兄弟,這古玉的酬勞到時還得給死去那位兄弟做安家費呢。

    ” 我點點頭,算是明白了。

    也就是說,古玉如果不交的話,眼前這關難過,如果交出去的話,冷爺那關也難過,而且還順帶着讓死在古墓中的那名兄弟白死了。

    我心想,看來眼下也隻有一拼了。

     這時老胡說:“要拿古玉,就放馬過來吧!” “果然是自尋死路!”男子一怒,接着便看到并沒有撲将過來。

    而是指決一打,然後便對着老胡的方位點了過去…… 我一看這,頓時吓得不輕,這他娘的不就是傳說中的陰五百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