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古老的國度

關燈
穆王第一個帶回來的,因為西王母的青睐,所以他可以弄到一些東西,但是他離開了西王母的領地返回周之後,就再也沒有來過。

    很可能,連他本人對這些信息都是一知半解,沒有完全領會。

     我也不知道這是真話還是老安的說辭,反正談到最後,對那些青銅,我還是沒有一點了解。

     在匈奴人的記載中,元突就在附近,但是我們隻有概念,對于其它就一無所知了,不清楚具體位置。

    這就要一步一步的去尋找,在那種群山起伏的崎岖中尋找一個消失的古國的痕迹,并不是件輕松的事。

    随着尋找的深入,已經完全沒有什麼道路,到後來車子幾乎開不動了,需要徒步。

    老安把保良還有另外一個同伴留在外面,讓他們照看車輛以及物資,剩下的七個人繼續尋找着。

     我們沒有多餘的人員,每個人都得超負荷的背着自己所需的食物,水,以及其它一些東西。

    給養消耗完的時候就得回去補充,所以不可能走的特别遠。

    這種尋找其實很可能沒有任何結果的,老安也擔心這些,徒步尋找了三五天之後,他催促大家加快速度。

     “我真的快不起來了。

    ”範團不能當面抱怨,隻能背後跟我小聲的嘀咕嘀咕,蘇小蒙沒什麼體力,兩個人的負擔幾乎全都由範團一個人背着,那背包紮實的幾乎和他本人一樣碩大。

     就在我們感覺尋找沒有希望的時候,意外的發現了一條河。

    這是一條不大的河,完全由附近雪峰線之上的積雪融化彙聚,根據地理位置來分析,它很可能是格爾木河的一條支流。

    一條河并不意味什麼,但是隻要認真一想就會明白,有水的地方才可能存在蓬勃的生機,古代的文明,大多發源于大江大河流域附近。

    昆侖山苦寒荒僻,當年的元突古國如果要生存發展,就離不開水源。

     我們馬上決定沿着河行走,而且速度相當快,大概一天半之後,我遠遠的望到了一片好像沉陷在地平線之下的綠色。

     在昆侖絕地中,那種連成一片的植物綠簡直就是一種奇觀。

    在自然條件的限制下,昆侖域内的植物一共一百來種,低矮的灌木是最常見的高等植物,絕對不可能長到一放眼一片翠綠的程度。

     再走下去,形勢就一目了然了。

    昆侖是地質活動相當頻繁活躍的地區,很多年前的造山運動構造了昆侖山脈的主體,而且留下了一些“副産品”。

    那條不知名的河順着地勢從一個巨大的山間峽谷中間流過,峽谷相當大,如同一個狹長型的盆地。

    有水的滋潤,再加上盆地内溫度稍高,植被竟然相當繁茂。

    站在峽谷入口的河邊,就能看到裡面一片密不透風的老林。

    事實上,峽谷至少在地平線之下十幾二十米的地方,我們在這裡看見的全部都是大樹的樹冠。

     隊伍興奮起來,雖然還不能确定這是不是元突古國的遺址,但有合适的生存條件,即便遺址不在此處,也距離不會特别遠。

     從峽谷的入口進入,要随着河走過一道三四十度左右的坡。

    真正站在峽谷的入口處,感受到的是一種形容不出的奇觀。

    峽谷中間郁郁蔥蔥,成片的植被圍繞着河流生長,有的大樹不知道多少年了,因為需要陽光,它們拼命生長,樹冠距離地表十幾二十米。

    清水,綠地,老藤,古樹,就像荒漠中的綠洲。

     峽谷入口邊的幾棵大樹粗的四五個人都合抱不過來,範團在這裡找到了自信,站在樹的旁邊,他顯得很苗條。

    我們也累的夠嗆,老安讓人弄點吃的。

    如果是在荒山戈壁灘上,人根本就沒有什麼心情,但是此刻不一樣了,情緒總是根據環境在細微變化着的。

    幾個人就在旁邊準備生火,還有的想去河裡弄兩條魚。

     範團累的吐血,丢下背包動都不想動了,我不跟那些人攪合,和範團一起休息。

    那邊火堆還沒有燒旺,一陣很奇怪的嗡嗡聲驟然在頭頂響起。

     “飛機?”範團一陣茫然,擡頭就去看。

     “别扯了。

    ”我立即否定,但是用心聽聽,那陣嗡嗡聲真的好像人站在地面時聽到從半空飛過的飛機引擎聲。

     “你聽嘛。

    ”範團擡着頭左右張望,不能否定上空是不是有偶然經過的飛機,但是那陣聲音聽起來距離很近。

     我和範團站在原地擡頭到處看,嗡嗡聲好像不是來自同一個方向的,四面八方蜂擁而來,聽起來讓人有點心慌。

     不到一分鐘時間,我突然聽見身後的範團“哎”了一聲,叫聲中充滿了倉促。

    但是回過頭的時候,他竟然就不見了。

     我心裡一緊,餘光随即瞟向周圍,範團消失的非常徹底,那麼一個二百多斤的大胖子,竟然憑空而飛一樣,無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