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無念的動機
關燈
小
中
大
看着是兩個孩子在搞惡作劇,我心裡的火随即就滅了下來,自認倒黴,擡手擦掉臉上的泥巴。
看的出來,無念老和尚的确很慈祥,平時對這兩個小家夥缺少管束。
“不許胡鬧。
”無念老和尚似笑非笑的看着那個又粗又壯的熊孩子,嘴上在微微的呵斥,眼睛裡卻隻有關愛。
“失手失手。
”熊孩子咧着嘴笑,走到他旁邊的時候,我很想錘他一頓。
那個瘦瘦的孩子擡頭看着我,沒有什麼表情,他不像别的同齡人一樣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周圍任何新鮮的事物或者人有探索的**,他很平靜,尚顯稚嫩的眼神中充斥着從容和淡定。
我不是個眼光很毒的人,不過看到他的時候,我心裡就有種感覺,這個孩子長大之後,絕對是個人物。
無念老和尚之前經常遠遊,不過自從有這兩個孩子之後,他出門的次數明顯減少,每次外出總是心裡不甯,過段時間就要回來看看。
我不知道這次他要在家裡呆多久,望着那些茅草小屋時,我忍不住想起了青青。
我有些矛盾了,我希望這次特殊的旅行可以有所收獲,但想到青青,我的心就在隐隐的作痛。
我暫時在這裡住了下來,跟無念老和尚之間的交談每天都在進行,話題五花八門。
他可能已經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僧人了,但又不算是修行的居士,但他的生活平和淡雅,有一種自然的韻味。
每天清晨,我們兩個會在小屋門外的木墩子上喝茶聊天,無念老和尚說話并不故作高深,佛家至真的禅理隻能由心感悟,如果說出來的話,那就沒有什麼意義了,這種東西不能言傳身教。
“能問個事情嗎?”我忍了幾天,終于忍不住了,這天早上喝茶的時候,開口問他:“你?今年有多大歲數了?” 如果是以前的話,我會毫不猶豫的猜測無念老和尚大概七八十歲的樣子,就算保養的好,必定也在百歲之内。
但我經曆或者目睹了一些過去無法想象的事,思維也随之産生了改變,或者說是一種拓展。
對于無念老和尚的年紀,我不敢再妄下結論。
“年歲,隻是個數字,别無其它。
”無念老和尚用泥爐沏茶,清香四溢。
“我猜,你一定很大了吧?”我自己判斷,無念老和尚毫無疑問的和法台寺或者說長生觀有很深的淵源:“長生觀,最早追求的不就是長生之道?” “長生,長生......”無念老和尚沏茶的手頓時停在半途,那一刻,他的眼神中又出現了那種迷茫:“什麼才是長生,不死不滅,脫六道輪回?人活一世,無論長短,若是順心,一天就已足夠,若是凄苦,百年千年,不覺得太長了嗎?” 他好像不願意過多的讨論這個問題,我也适時的閉上嘴巴,開始喝茶。
無念喜歡苦丁,但我喝不慣那個味道,一口茶下肚,就忍不住皺了皺眉頭。
“好苦。
” “若不知苦,何來的甜?”無念老和尚自己也喝了一口,道:“半生苦,半生甜,五味混雜,酸甜苦辣,可謂圓滿。
” “有道理。
”我聽着他的話,再喝茶的時候,那味道仿佛就不是很苦了。
我在想,如果這一輩子順風順水,沒有什麼波折坎坷,或許會讓旁人很羨慕,但是在自己終老時,回憶過去,卻會猛然發現,自己的這一生,似乎連一件值得記憶的事情都沒有。
大概在這裡住了七八天之後,我和無念老和尚之間的話題,漸漸的又轉到了長生觀上。
又是一個早上,他開口對我說了關于周穆王的那些傳聞,我不是第一次聽到這種傳聞,但那樣的傳聞從無念老和尚嘴裡說出來,就讓人忍不住相信,都是真的。
他講的跟老神棍講的差不多,大同小異,隻不過他的話語厚重,更有真實感。
從周穆王西遊開始,之後産生的長生觀,又從長生觀上說到了巨子。
長生觀的巨子可以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人,那已經不僅僅代表着一個團體的領袖,更代表着許多秘密的淹沒沉浮。
長生觀起源道家,興盛于佛門,宗教不可避免的對他們産生了一定的影響,所以在擇選巨子時,有一個很緊要的因素,那就是緣。
緣這個東西,其實很難說是怎麼回事。
佛家講究因果,他們相信今世的果,皆因前世的因,對于一些看似由天注定的東西,他們堅信。
當年法台寺内成年的僧人,每三年都要進行一次特殊的遠遊,遠遊的地點不定,但目的都是相同的:尋找機緣。
這種機緣其實決定着巨子的
看的出來,無念老和尚的确很慈祥,平時對這兩個小家夥缺少管束。
“不許胡鬧。
”無念老和尚似笑非笑的看着那個又粗又壯的熊孩子,嘴上在微微的呵斥,眼睛裡卻隻有關愛。
“失手失手。
”熊孩子咧着嘴笑,走到他旁邊的時候,我很想錘他一頓。
那個瘦瘦的孩子擡頭看着我,沒有什麼表情,他不像别的同齡人一樣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周圍任何新鮮的事物或者人有探索的**,他很平靜,尚顯稚嫩的眼神中充斥着從容和淡定。
我不是個眼光很毒的人,不過看到他的時候,我心裡就有種感覺,這個孩子長大之後,絕對是個人物。
無念老和尚之前經常遠遊,不過自從有這兩個孩子之後,他出門的次數明顯減少,每次外出總是心裡不甯,過段時間就要回來看看。
我不知道這次他要在家裡呆多久,望着那些茅草小屋時,我忍不住想起了青青。
我有些矛盾了,我希望這次特殊的旅行可以有所收獲,但想到青青,我的心就在隐隐的作痛。
我暫時在這裡住了下來,跟無念老和尚之間的交談每天都在進行,話題五花八門。
他可能已經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僧人了,但又不算是修行的居士,但他的生活平和淡雅,有一種自然的韻味。
每天清晨,我們兩個會在小屋門外的木墩子上喝茶聊天,無念老和尚說話并不故作高深,佛家至真的禅理隻能由心感悟,如果說出來的話,那就沒有什麼意義了,這種東西不能言傳身教。
“能問個事情嗎?”我忍了幾天,終于忍不住了,這天早上喝茶的時候,開口問他:“你?今年有多大歲數了?” 如果是以前的話,我會毫不猶豫的猜測無念老和尚大概七八十歲的樣子,就算保養的好,必定也在百歲之内。
但我經曆或者目睹了一些過去無法想象的事,思維也随之産生了改變,或者說是一種拓展。
對于無念老和尚的年紀,我不敢再妄下結論。
“年歲,隻是個數字,别無其它。
”無念老和尚用泥爐沏茶,清香四溢。
“我猜,你一定很大了吧?”我自己判斷,無念老和尚毫無疑問的和法台寺或者說長生觀有很深的淵源:“長生觀,最早追求的不就是長生之道?” “長生,長生......”無念老和尚沏茶的手頓時停在半途,那一刻,他的眼神中又出現了那種迷茫:“什麼才是長生,不死不滅,脫六道輪回?人活一世,無論長短,若是順心,一天就已足夠,若是凄苦,百年千年,不覺得太長了嗎?” 他好像不願意過多的讨論這個問題,我也适時的閉上嘴巴,開始喝茶。
無念喜歡苦丁,但我喝不慣那個味道,一口茶下肚,就忍不住皺了皺眉頭。
“好苦。
” “若不知苦,何來的甜?”無念老和尚自己也喝了一口,道:“半生苦,半生甜,五味混雜,酸甜苦辣,可謂圓滿。
” “有道理。
”我聽着他的話,再喝茶的時候,那味道仿佛就不是很苦了。
我在想,如果這一輩子順風順水,沒有什麼波折坎坷,或許會讓旁人很羨慕,但是在自己終老時,回憶過去,卻會猛然發現,自己的這一生,似乎連一件值得記憶的事情都沒有。
大概在這裡住了七八天之後,我和無念老和尚之間的話題,漸漸的又轉到了長生觀上。
又是一個早上,他開口對我說了關于周穆王的那些傳聞,我不是第一次聽到這種傳聞,但那樣的傳聞從無念老和尚嘴裡說出來,就讓人忍不住相信,都是真的。
他講的跟老神棍講的差不多,大同小異,隻不過他的話語厚重,更有真實感。
從周穆王西遊開始,之後産生的長生觀,又從長生觀上說到了巨子。
長生觀的巨子可以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人,那已經不僅僅代表着一個團體的領袖,更代表着許多秘密的淹沒沉浮。
長生觀起源道家,興盛于佛門,宗教不可避免的對他們産生了一定的影響,所以在擇選巨子時,有一個很緊要的因素,那就是緣。
緣這個東西,其實很難說是怎麼回事。
佛家講究因果,他們相信今世的果,皆因前世的因,對于一些看似由天注定的東西,他們堅信。
當年法台寺内成年的僧人,每三年都要進行一次特殊的遠遊,遠遊的地點不定,但目的都是相同的:尋找機緣。
這種機緣其實決定着巨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