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天屍脈(1)

關燈
除非動手,否則上去也無用了。

     随後,老道士一臉嚴肅地盯着我看:你要記住,天屍四脈都不簡單,即便當初我師傅與師弟都在的時候,也很忌憚。

    這種傳承久遠的家族,底蘊很深,不到萬不得已,不能得罪。

    上次擊傷五行堂主問話,已算得罪,如果這時再沖上去,便一發不可收拾,再無緩和之地。

     我點點頭,想起魏家那幾個看似普通的老頭,以及如皇宮一般的宅子。

     那噶木在不在上面?我又問。

     老道士搖頭說:不确定,行屍氣息混雜,難以察覺銅甲屍的味道。

    倘若有天師道的高人就好了,以他們的手段,必可以輕易分辨銅甲屍。

     那我們……等? 老道士嗯了一聲,與我一起找個樹林,随後他掏出幾張用朱砂畫好的符咒,捏起法咒輕喝一聲:天地五行,地掩萬靈,隐! 幾張符咒飄落在地,我沒感覺到任何改變,而老道士則老神自在的端坐在地上看着前方大山。

    這老頭,是不是晃蕩我。

    嘀咕着,我也蹲下來跟他一起看山。

     你既然不能确認噶木在這,幹嘛還突然跑過來。

    蹲着無聊的時候,我問。

     老道士說之前通過五行堂主感應到噶木的位置,在趕來的時間裡,五行堂主的位置移動了不少。

    所以他必須要上山才能确認,可丹藥被人破掉,什麼也感應不到了。

     或許,噶木在我們來之前就離開了。

     又或者,他其實根本沒上山,五行堂主在見過他之後才來到這裡。

     但不可否認,這是這段時間以來,我們最接近噶木的時候。

     這山是不是有什麼名堂?我剛才靠近的時候,聞到一股和行屍同樣的臭味。

     嗯,這是行屍脈的駐地。

    老道士說:自天屍四脈分家而立後,行屍一脈選了這裡作為家族栖息之地。

    這裡靠山靠水,地勢凹窪,屬難得的聚陰之地,對煉制行屍很有幫助。

    行屍一脈僅存的一隻金翎屍,就藏在山下陰氣最重的地方。

     金翎屍?那是什麼? 老道士解釋說:行屍要成,首要屍變。

    這種屍變非活屍變,而是剛死不久因怨氣留存或特殊刺激而成的。

    簡單的來說,與電影裡的僵屍很像,但活動卻比電影中順暢許多,根本不需要蹦跳。

    行屍身兼皮厚,在月夜下可吸收星月精華修煉,更可結成很多種行屍陣法。

    這就是為什麼行屍力量和軀體都不如銅甲屍和天屍,卻仍能占據四脈之一的原因。

    那天見到的五行屍陣隻是其中之一,少了金土兩屍,剩下三隻根本算不得陣。

     但也正因為如此,四大脈中,以行屍脈人最多。

     清末時,是一段亂世,死了不少人。

    所以行屍脈大舉出動,收取合适的屍體,更引出不少亂子。

    那時的僵屍吸血案,就是由此而被百姓傳聞。

     也正因為行屍脈當時與清朝接觸最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響,才把行屍分為紅藍白金四翎。

     紅翎屍自然最弱,金翎最強,若由金翎屍結成屍陣,無論哪一種,都非一兩隻銅甲屍可對抗。

    即便天屍主脈的天屍,也僅能對陣三隻金翎屍。

    不過,行屍脈如今隻剩下一隻金翎屍,大勢已去。

    但其它三脈的情況也差不多,否則的話,行屍一脈早被鐘家收回去了。

     我點點頭,心裡卻翻江倒海。

    沒想到清朝鬧出的有名僵屍事件,竟然是行屍一脈外出收屍所為。

    人言可畏,而且我倒覺得,那時必定有清政府支持。

    否則的話,以天師道,龍虎山,茅山等道派的力量,滅掉行屍脈還不是小菜一碟。

    即便天屍四脈合而為一,恐怕也對抗不了這麼多降妖除魔的門派吧。

     說起茅山派,上次與行屍脈在小院裡打鬥,我好似聽到有一人請了茅真君,那不是茅山拍的始祖嗎。

     對此,老道士也不甚清楚,估計又是一段秘史。

     我們在山下等了很久,從山上偶爾能見到下來一兩人。

     我等的有些焦急,便提議讓老道士抓個舌頭回來問話。

    但老道士說,行屍級别越高,就越能掌控其它行屍。

    而行屍一脈人屍一體,驚動金翎屍,怕是很難收場。

     或許,這也是魏家為何不願出手對付噶木的原因。

    老道士說:倘若噶木真的以屍王将銅甲屍推至頂級,那魏家必定願意以任何代價換取噶木回歸家族。

    而魏家,也将以兩隻頂級銅甲屍的大勢,直逼主脈鐘家。

     那四大脈要是按實力來說的話,怎麼排?我好奇地問。

    因為四大脈中,還有一脈老道士始終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