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黃河龍王

關燈
大王雖然隻是條尺把長的小蛇,但在這種大場面中卻是不慌不忙,會端着架子,像個尊貴的人物,趾高氣揚,不緊不慢,緩緩爬上木盤,翹首盤繞在盤中央,等着百姓鳴炮緻敬,歌功頌德,最後讓幾個人擡着它入住黃大王廟。

     還有人說,黃大王喜歡山西羅羅腔,所以就要在廟中演幾天。

    在享受了幾天供奉後,黃大王就會自動消失,這時候洪水也會詭異地退卻。

     與黃河大王對應的,叫作黃河将軍。

    黃河将軍的地位不高,任何一個黃河大王随便就可以将其他人、物封成将軍。

    黃河将軍的化身是大蛇、巨蟒,曆來被河官認為是不祥之物。

    要是在堵黃河口時遇到了黃河将軍,大家立刻會垂頭喪氣,士氣先低了一半。

    說來也怪,在黃河上堵口子時,要是遇到黃河将軍,這口子十有八九是堵不住的。

     最後一個黃河大王比較獨特,也很神秘。

    他是六大王之首,名号為金龍四大王。

     這是最莫名其妙的一個黃河大王,他不僅不是治水的功臣,也不是黃河中的傳奇人物,甚至壓根兒就和黃河沒什麼關系。

    但是,這金龍大王不僅地位最高,也是神威最着,朝野供奉最多最廣的一個大王。

     金龍大王姓謝名緒,是東晉謝安太傅的後代,為南宋末年謝太後的侄兒。

    因元軍攻占了臨安,他投苕溪自盡,後多顯神通。

    因其在兄弟中排行老四,故被朱元璋封為“金龍四大王”。

     在《敕封大王将軍紀略》一書中,是這樣記述的:明軍将領傅友德在徐州黃河的呂梁洪段和海牙蠻子率領的元軍展開決戰,當時元軍在上遊,明軍在下遊。

    暴雨傾盆,元軍順流而下,把明軍打得節節敗退。

    這時候一個金甲神人出現,大手一揮,黃河水立刻倒灌,大淹元軍,最終成就了朱元璋的雄圖霸業。

    朱元璋稱帝後,将其冊封為金龍大王。

     這就讓人很難理解了,這簡直就像是神話傳說嘛,怎麼也能成為鼎鼎大名的黃河大王? 在當時,我怎麼也不明白,為什麼這些鬼怪傳奇一般的事情也被煞有介事地記錄在了書裡。

    這分明就是一本志怪小說,竟然還被曆代河官當成治黃寶典,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我加入黃委會之後,經常下到基層,去黃河邊尋訪老河工,詢問他們一些黃河資料;也尋訪民間高人,看看能否得到一些治黃經驗,好徹底根治黃患。

    但是好多祖祖輩輩生活在黃河上的老河工卻壓根兒不理睬我們,更有好多人對我們冷嘲熱諷,看我們的眼神就像看傻子一樣。

     這些人祖祖輩輩生活在黃河邊,哪家沒幾個人死在水裡?但他們就是信黃河,膜拜黃河,非但不想着根治黃河,壓根兒就連治黃的心都沒有。

    不管我們怎麼擺事實、講科學,他們都信奉黃河中住着黃河大王,所以要建大王廟,用五牲供奉,認為隻要讨得黃河大王歡心,就會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你要是問他們,為什麼黃河大王接受了供奉還要發大水,他們就會跟你賭咒發誓,說這都是因為政府渾蛋,今年打仗明年打仗,惹得黃河龍王不高興,當然要降災。

    不過黃河大王收的都是心不誠的人,真正心誠的人,就算是在水底下待個半天一天也沒事。

     現在說起這些事情來,可能大家覺得有點兒荒謬,但當時确實是這樣。

    後來,我也問過黃委會的鐵嘴張對于黃河大王與黃河禁忌的看法。

    他狠狠吸了幾口煙,眯着眼看着波濤洶湧的黃河水,說:“石頭,你比曆史上的秦始皇、李世民怎麼樣?”我說:“這個當然不能比。

    ” 他又問我:“那你比古代的司馬光、王安石怎麼樣?”我撇了撇嘴,說:“那肯定也比不過呀!”他悠悠地吐出一口煙,說:“他們這些人都治不了黃河,你覺得你能治得了黃河嗎?”我一下子愣住了。

     我還真沒考慮過這個問題。

    古人翻江倒海,無所不能。

    秦始皇陵更是鑿山而建,氣象非凡。

    可是,他們為什麼就單單治不了這條黃河呢? 我看着鐵嘴張,希望他能給我一個答案。

     他卻感慨了一聲,說:“黃河自古多水患,十年有九年發大水。

    你看看黃河邊的人,好多都是逃難過來的。

    從河南到陝西,再到徐州,黃河水發到哪裡,人就逃到哪裡。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