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黃河屍王
關燈
小
中
大
有一條陰水,那條陰水一邊連着仙界,一邊連着地獄,這陰水中鋪的就是這鬼隕。
猴子眼睛一亮,忙請教謝教授昆侖山陰水的事情。
謝教授搖搖頭,說他也是在古籍上看到的一些叙述,傳說昆侖山對面有一座玉山,裡面有一個鬼窟,鬼窟中居住着一個人面獸牙的惡鬼,那惡鬼就是西王母最原始的形象。
至于昆侖山,古籍上的記載都很缥缈,傳說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山上有牛角、豹紋、聲吠如犬的狡,還有紅羽食魚的三青鳥,這些都太過缥缈,不足為信了。
黃曉麗也說,謝教授為何認為這是鬼隕呢? 謝教授說,隕石來到地球時,絕大部分都會在大氣層摩擦掉,隻有很少的隕石能落到地球上。
鬼隕很罕見,又有這樣古怪的念力,所以曆代帝王都會千方百計收集天下的鬼隕,放在王陵中,擊殺盜墓者。
像我們見到的這個巨大的鬼隕石棺,隻有傳說中昆侖山的陰水中才有。
猴子卻着急了,自告奮勇去找隊長,讓我們在這裡等着他的好消息。
我在那兒陪着謝教授閑聊。
謝教授博古通今,很有學問。
他說自宋朝到現在,黃河遷徙改道有一千六百多次,幾乎每年都要折騰一次,黃河古道的區域也是越來越大,很難下定論了。
嚴格意義上說,黃河和中國早就融入到了一起,怎麼也分不開了。
嚴格來說,中國人的曆史,其實就是一部和黃河的鬥争史。
從秦朝開始,就開始設都水使者、河堤使者,專管黃河河務。
西漢設河堤谒者;唐朝設水部;宋朝為都水監;明代為總理河道;清朝各省巡撫兼理河務;民國設河務局,後來就成立了黃河水利委員會,就是你們現在所在的黃委會了。
兩人也都感慨着,中國人對于黃河是又敬又愛,黃河泛濫,人或成魚鼈,但是又都在各處修建黃河大王廟,希望黃河大王保佑風調雨順,既希望可以治黃控黃,又将黃河稱為母親,看作中華文明的源頭,這感情也真夠複雜的。
正說着話,猴子頭上頂着我那個大白烏龜殼子沖進來了。
他滿身泥水,活脫脫像隻泥猴子,一進來就将烏龜殼扔在地上,說别提多倒黴了。
他回去一說,隊長以為他宣傳封建迷信,差點把他铐起來。
好說歹說,隊長才同意叫人去推那黑棺。
那狗日的鬼隕沉得邪乎,一連叫了十幾個人,費了牛勁,才将它給推到黃河裡去,希望那破玩意再也不要被沖回來了。
謝教授站了起來,連聲道謝,說我們這次将這黑棺沉入黃河中,起碼能保得當地平安幾十年,真算得上一件大功德了! 猴子被他說得也有些不好意思,在那兒踢着烏龜殼子,嘿嘿傻笑。
我趕緊撿起龜殼,叫道:“好你個猴子,我這寶貝,被你小子當成雨傘啦!” 猴子撇撇嘴說:“就這破龜殼,也就能當把傘用!” 謝教授這時見了龜殼,他往上托了托眼鏡,仔細看着那龜殼上古怪的紋路,一句話都不說。
我們不知道他在這龜殼上能看出什麼花來,也沒敢打擾他。
他看了足足有十分鐘,才擡起頭來,滿臉凝重,問我:“這副龜甲,是從哪裡得來的?” 猴子說:“你問這個大王八殼子呀,這不就是從黃河裡扒出來的嘛!” 謝教授追問着:“當時還有沒有其他什麼東西?” 猴子想了想,點點頭,說:“有,有,老粗的一條大鐵鍊子呢!” 謝教授愣住了,說:“鐵鍊子?” 猴子得意地說:“不隻是鐵鍊子,那鐵鍊子上還綁着東西呢!” 謝教授緊張地問:“什麼東西?” 猴子得意地說:“這你肯定猜不到了,我告訴你,那是一條龍!” 謝教授一時臉色大變,再也沒說話。
我見謝教授有些不對勁,忙岔開話題,說:“謝教授,您學問大,幫我瞧瞧,這個白龜殼子,就是從那個洞裡順出來的!” 謝教授才緩過來一口氣,說他覺得白色的烏龜殼有些不尋常,所以随口問問,沒什麼意思。
我當時也沒多想,這時猴子見謝教授見多識廣,問我有沒有帶那幾塊玉佩,趕緊給謝教授鑒定一下,說不定還能值幾個錢,以後好換吃的。
金子寒留給我的幾塊玉佩,我回到鄭州後,也請教了幾位懂行的師傅,他們都看不出這玉的出處,隻說是塊古玉,其他的就看不出來了。
我就找了塊布,将那幾塊玉佩包住,随身帶着,想着說不定能碰見誰,能幫我看看,這時聽猴子一說,便趕緊拿出來,讓謝教授幫我看看。
謝教授拿起玉佩看了幾眼,便說道:“這是件玉質佩件,色澤古樸,花紋大氣開闊,應是唐代之前之物,應該是古代皇族下葬時的口含……不過,咦——”他猛然一愣,仔細看了看那玉佩,接着又看了看另外幾塊玉佩,邊看邊搖頭,不住說着奇怪。
我見他神色不對,忙問他怎麼了。
他盯住我看了足足有一分鐘,一句話沒說,看得我心裡直發毛。
我結結巴巴地問他:“謝……謝教授,這個,這個玉佩有問題嗎?” 謝教授說:“你這些玉佩是全的嗎?” 我說:“不是全的,還少了幾塊。
” 他點點頭,沒說話。
我見他神色嚴肅,便問他這些玉佩到底是做什麼用的,能不能給我講講? 謝教授說:“這東西倒不是個常見的物件,叫做七竅塞,古代一些大有身份的人,為了安定魂魄,要用玉塞住七竅,兩耳、兩眼、兩鼻孔、一口。
這種古玉比較少見,一般人用不了,隻有皇室或将相等極有身份之人下葬時,才會用它。
” 我聽說這玉佩是禦用之物,也是暗暗得意,想着等山窮水盡時,還能将這幾塊玉佩換點全國糧票,估計能吃個幾年。
不過謝教授卻站了起來:“說,你這玉佩有問題。
” 我問:“有什麼問題?是不是少了?” 謝教授意味深長地說:“不是少了,是多了一個。
” 我一下愣住了。
金子寒當時明明将玉佩分成了兩份,我們兩個各拿一份,肯定是少了才對,怎麼能多了一個呢? 謝教授看着那幾塊玉佩,猛然站起身來,不顧外面還在下雨,死活要走。
我和猴子苦勸不住,給他雨傘他又不要,說這次還是硬請假來的,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過來還傘,還是淋雨回去吧。
最後還是猴子想了個折中的辦法,讓謝教授也學他,頂着大龜殼回去,到地方後把龜殼直接扔掉就行。
我雖然有些不舍,但也不好說什麼,便順水推舟将這白龜殼送給謝教授,送他出了門。
謝教授走後,我和猴子也回去了。
走出很遠後,我回過頭去,發現黃曉麗還站在門口,一直看着我。
我也發現,黃曉麗經常會失神地望着我的背影,一看就是半天,好像在回憶着什麼。
有時候被我發覺後,她立刻擺出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讓我覺得很古怪。
有時候,我也會有一種錯覺,她看的那個人也許并不是我。
那個晚上,我正在熟睡中,就聽見外面突然傳來一聲尖叫,我迷迷糊糊翻了個身,外面又是一連串的尖叫聲,最後就是一陣撕心裂肺的号叫聲,仿佛幾百人一起尖叫一樣,震得整個棚子嗡嗡響。
我哪還敢再睡,小心翼翼爬起來,偷偷扒着門縫一看,當時吓得頭發都豎起來了,差點就叫起來。
這時大雨早停了,慘白的月光透下來,黃河灘上一片清亮,就看見黃河上浮起了一層薄薄的白霧,白霧在河灘上彌散開來,霧氣中影影綽綽,我揉了揉眼,看見遠處的河灘上仿佛站了幾十個人,真的有人!這些人有的光着身子,有人隻穿了褲衩,一個個頭發蓬亂,直勾勾地望着天空,對着月亮号叫着。
這些人竟然都是挖河的河工,他們一個個目光呆滞,表情猙獰,發出野獸一般的号叫聲,讓我不由打了個寒噤。
我心中突然冒出了一個古怪的想法:這
猴子眼睛一亮,忙請教謝教授昆侖山陰水的事情。
謝教授搖搖頭,說他也是在古籍上看到的一些叙述,傳說昆侖山對面有一座玉山,裡面有一個鬼窟,鬼窟中居住着一個人面獸牙的惡鬼,那惡鬼就是西王母最原始的形象。
至于昆侖山,古籍上的記載都很缥缈,傳說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山上有牛角、豹紋、聲吠如犬的狡,還有紅羽食魚的三青鳥,這些都太過缥缈,不足為信了。
黃曉麗也說,謝教授為何認為這是鬼隕呢? 謝教授說,隕石來到地球時,絕大部分都會在大氣層摩擦掉,隻有很少的隕石能落到地球上。
鬼隕很罕見,又有這樣古怪的念力,所以曆代帝王都會千方百計收集天下的鬼隕,放在王陵中,擊殺盜墓者。
像我們見到的這個巨大的鬼隕石棺,隻有傳說中昆侖山的陰水中才有。
猴子卻着急了,自告奮勇去找隊長,讓我們在這裡等着他的好消息。
我在那兒陪着謝教授閑聊。
謝教授博古通今,很有學問。
他說自宋朝到現在,黃河遷徙改道有一千六百多次,幾乎每年都要折騰一次,黃河古道的區域也是越來越大,很難下定論了。
嚴格意義上說,黃河和中國早就融入到了一起,怎麼也分不開了。
嚴格來說,中國人的曆史,其實就是一部和黃河的鬥争史。
從秦朝開始,就開始設都水使者、河堤使者,專管黃河河務。
西漢設河堤谒者;唐朝設水部;宋朝為都水監;明代為總理河道;清朝各省巡撫兼理河務;民國設河務局,後來就成立了黃河水利委員會,就是你們現在所在的黃委會了。
兩人也都感慨着,中國人對于黃河是又敬又愛,黃河泛濫,人或成魚鼈,但是又都在各處修建黃河大王廟,希望黃河大王保佑風調雨順,既希望可以治黃控黃,又将黃河稱為母親,看作中華文明的源頭,這感情也真夠複雜的。
正說着話,猴子頭上頂着我那個大白烏龜殼子沖進來了。
他滿身泥水,活脫脫像隻泥猴子,一進來就将烏龜殼扔在地上,說别提多倒黴了。
他回去一說,隊長以為他宣傳封建迷信,差點把他铐起來。
好說歹說,隊長才同意叫人去推那黑棺。
那狗日的鬼隕沉得邪乎,一連叫了十幾個人,費了牛勁,才将它給推到黃河裡去,希望那破玩意再也不要被沖回來了。
謝教授站了起來,連聲道謝,說我們這次将這黑棺沉入黃河中,起碼能保得當地平安幾十年,真算得上一件大功德了! 猴子被他說得也有些不好意思,在那兒踢着烏龜殼子,嘿嘿傻笑。
我趕緊撿起龜殼,叫道:“好你個猴子,我這寶貝,被你小子當成雨傘啦!” 猴子撇撇嘴說:“就這破龜殼,也就能當把傘用!” 謝教授這時見了龜殼,他往上托了托眼鏡,仔細看着那龜殼上古怪的紋路,一句話都不說。
我們不知道他在這龜殼上能看出什麼花來,也沒敢打擾他。
他看了足足有十分鐘,才擡起頭來,滿臉凝重,問我:“這副龜甲,是從哪裡得來的?” 猴子說:“你問這個大王八殼子呀,這不就是從黃河裡扒出來的嘛!” 謝教授追問着:“當時還有沒有其他什麼東西?” 猴子想了想,點點頭,說:“有,有,老粗的一條大鐵鍊子呢!” 謝教授愣住了,說:“鐵鍊子?” 猴子得意地說:“不隻是鐵鍊子,那鐵鍊子上還綁着東西呢!” 謝教授緊張地問:“什麼東西?” 猴子得意地說:“這你肯定猜不到了,我告訴你,那是一條龍!” 謝教授一時臉色大變,再也沒說話。
我見謝教授有些不對勁,忙岔開話題,說:“謝教授,您學問大,幫我瞧瞧,這個白龜殼子,就是從那個洞裡順出來的!” 謝教授才緩過來一口氣,說他覺得白色的烏龜殼有些不尋常,所以随口問問,沒什麼意思。
我當時也沒多想,這時猴子見謝教授見多識廣,問我有沒有帶那幾塊玉佩,趕緊給謝教授鑒定一下,說不定還能值幾個錢,以後好換吃的。
金子寒留給我的幾塊玉佩,我回到鄭州後,也請教了幾位懂行的師傅,他們都看不出這玉的出處,隻說是塊古玉,其他的就看不出來了。
我就找了塊布,将那幾塊玉佩包住,随身帶着,想着說不定能碰見誰,能幫我看看,這時聽猴子一說,便趕緊拿出來,讓謝教授幫我看看。
謝教授拿起玉佩看了幾眼,便說道:“這是件玉質佩件,色澤古樸,花紋大氣開闊,應是唐代之前之物,應該是古代皇族下葬時的口含……不過,咦——”他猛然一愣,仔細看了看那玉佩,接着又看了看另外幾塊玉佩,邊看邊搖頭,不住說着奇怪。
我見他神色不對,忙問他怎麼了。
他盯住我看了足足有一分鐘,一句話沒說,看得我心裡直發毛。
我結結巴巴地問他:“謝……謝教授,這個,這個玉佩有問題嗎?” 謝教授說:“你這些玉佩是全的嗎?” 我說:“不是全的,還少了幾塊。
” 他點點頭,沒說話。
我見他神色嚴肅,便問他這些玉佩到底是做什麼用的,能不能給我講講? 謝教授說:“這東西倒不是個常見的物件,叫做七竅塞,古代一些大有身份的人,為了安定魂魄,要用玉塞住七竅,兩耳、兩眼、兩鼻孔、一口。
這種古玉比較少見,一般人用不了,隻有皇室或将相等極有身份之人下葬時,才會用它。
” 我聽說這玉佩是禦用之物,也是暗暗得意,想着等山窮水盡時,還能将這幾塊玉佩換點全國糧票,估計能吃個幾年。
不過謝教授卻站了起來:“說,你這玉佩有問題。
” 我問:“有什麼問題?是不是少了?” 謝教授意味深長地說:“不是少了,是多了一個。
” 我一下愣住了。
金子寒當時明明将玉佩分成了兩份,我們兩個各拿一份,肯定是少了才對,怎麼能多了一個呢? 謝教授看着那幾塊玉佩,猛然站起身來,不顧外面還在下雨,死活要走。
我和猴子苦勸不住,給他雨傘他又不要,說這次還是硬請假來的,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過來還傘,還是淋雨回去吧。
最後還是猴子想了個折中的辦法,讓謝教授也學他,頂着大龜殼回去,到地方後把龜殼直接扔掉就行。
我雖然有些不舍,但也不好說什麼,便順水推舟将這白龜殼送給謝教授,送他出了門。
謝教授走後,我和猴子也回去了。
走出很遠後,我回過頭去,發現黃曉麗還站在門口,一直看着我。
我也發現,黃曉麗經常會失神地望着我的背影,一看就是半天,好像在回憶着什麼。
有時候被我發覺後,她立刻擺出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讓我覺得很古怪。
有時候,我也會有一種錯覺,她看的那個人也許并不是我。
那個晚上,我正在熟睡中,就聽見外面突然傳來一聲尖叫,我迷迷糊糊翻了個身,外面又是一連串的尖叫聲,最後就是一陣撕心裂肺的号叫聲,仿佛幾百人一起尖叫一樣,震得整個棚子嗡嗡響。
我哪還敢再睡,小心翼翼爬起來,偷偷扒着門縫一看,當時吓得頭發都豎起來了,差點就叫起來。
這時大雨早停了,慘白的月光透下來,黃河灘上一片清亮,就看見黃河上浮起了一層薄薄的白霧,白霧在河灘上彌散開來,霧氣中影影綽綽,我揉了揉眼,看見遠處的河灘上仿佛站了幾十個人,真的有人!這些人有的光着身子,有人隻穿了褲衩,一個個頭發蓬亂,直勾勾地望着天空,對着月亮号叫着。
這些人竟然都是挖河的河工,他們一個個目光呆滞,表情猙獰,發出野獸一般的号叫聲,讓我不由打了個寒噤。
我心中突然冒出了一個古怪的想法: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