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仇(1)
關燈
小
中
大
唐朝末年,青州有個刺史丁好冠,嗜好美食,尤其喜歡生吃猴腦。
偏巧在柳州城外有一座靈猿山,山中有上萬猕猴。
丁好冠剛一上任就頒發告示,若能活捉成年猕猴上繳官府,可抵其半年租稅。
告示一出,獵戶們紛紛上山捕捉猕猴獻給官府。
有段時間衙門繳來的猴子實在太多,公堂上都堆滿了猴籠子,一時成為笑談,老百姓背地裡都戲稱丁好冠為丁猴官。
轉眼到了中秋節,丁好冠忽然大發請柬,邀請城裡的名流紳士到自己府中赴宴賞月,宴席的主菜就是猴腦。
那些富紳們開始還不敢下箸,在丁好冠的再三邀請之下,才略加品嘗,哪知這一品嘗,隻覺入口爽滑,無比美味,紛紛贊不絕口。
從此以後,青州城裡富紳們紛起效仿,吃猴腦為風,一時間青州城裡猴子售價飛升,丁好冠就将牢中關押的猕猴拿到市面上出售,大發了一筆橫财。
這樣過了兩年多,靈猿山猴子數量銳減,幾近絕迹,獵戶們常常兩三月都捕不到一隻猴子。
丁好冠大發雷霆,嚴令獵戶每三個月至少上繳一隻猕猴,若不能按時完成,輕則杖責,重則下獄,獵戶們叫苦不疊,隻能冒險攀上峭壁峻嶺去捉,墜崖身亡的事屢見不鮮。
這日,差役禀報說有個張姓獵戶帶着隻猴子前來交差。
丁好冠大喜,忙傳張獵戶上堂,卻見一個妙齡女子牽着隻幼猴款步上前,跪下說道:“民女張小妹叩見刺史大人。
” 丁好冠奇道:“你一個弱女子,也能登山捉猴?”張小妹說道:“回禀大人,這猴子是我哥哥張阿大捉來的,他為了捉猴在山上守候數日,中了風寒,無法面見大人,才叫民女前來繳猴。
” 丁好冠見那猴子身體瘦小,顯然還未成年,皺眉道:“這隻猴子太小不合規格,但念你哥哥卧病在床,就再寬限一個月,到時若不能捉得大猴,本官絕不寬容。
”張小妹點頭稱是,說道:“這靈猿山上猴子逐漸稀少,很難捕捉,這些天我哥哥在山中苦待,突然觸動靈機,想出種捉猴的機關,畫成圖紙,還請大人過目。
” 丁好冠一聽來了勁,說道:“你呈上來給本官看看。
”張小妹從懷中取出一卷紙,遞了上去,丁好冠打開一看,裡面卻是一片空白,他心知不妙,隻聽張小妹一聲厲喝:“哥哥,妹妹為你報仇了!”說着,她從袖中取出一柄匕首向丁好冠刺了過來,丁好冠忙側身讓過,“哧”地一聲,匕首刺破官服,擦着皮肉而過。
此時,衆衙役一哄而上,将張小妹按在地上。
丁好冠驚魂未定,一拍驚堂木喝道:“大膽張小妹,你受何人指使,快快招來!” 張小妹咬牙切齒,恨恨道:“你害得我家破人亡,我隻恨不能食你肉喝你血,今日行刺不行,落在你手上,隻求速死。
”原來這張小妹自小父母雙亡,是哥哥張阿大靠打獵将她一手養大。
張小妹在家接些縫洗雜事,日子倒也過得去,後來靈猿山上猴子日漸稀少,張阿大好幾個月沒能捉到猴子,被丁好冠重責了五十大闆,卧床不起,眼看期限又到,張阿大隻得帶傷進山,苦苦找了五天才捉到這麼隻幼猴,他滿心歡喜,哪想在下山途中,失足掉下山澗,不幸身亡。
張小妹聞訊,含淚帶着這隻幸免于難的幼猴前來刺殺丁好冠,為兄報仇。
丁好冠大怒,命人将張小妹打得死去活來,關進了死牢。
回府後,丁好冠發現臂上有一道淺淺的血痕,便草草包
偏巧在柳州城外有一座靈猿山,山中有上萬猕猴。
丁好冠剛一上任就頒發告示,若能活捉成年猕猴上繳官府,可抵其半年租稅。
告示一出,獵戶們紛紛上山捕捉猕猴獻給官府。
有段時間衙門繳來的猴子實在太多,公堂上都堆滿了猴籠子,一時成為笑談,老百姓背地裡都戲稱丁好冠為丁猴官。
轉眼到了中秋節,丁好冠忽然大發請柬,邀請城裡的名流紳士到自己府中赴宴賞月,宴席的主菜就是猴腦。
那些富紳們開始還不敢下箸,在丁好冠的再三邀請之下,才略加品嘗,哪知這一品嘗,隻覺入口爽滑,無比美味,紛紛贊不絕口。
從此以後,青州城裡富紳們紛起效仿,吃猴腦為風,一時間青州城裡猴子售價飛升,丁好冠就将牢中關押的猕猴拿到市面上出售,大發了一筆橫财。
這樣過了兩年多,靈猿山猴子數量銳減,幾近絕迹,獵戶們常常兩三月都捕不到一隻猴子。
丁好冠大發雷霆,嚴令獵戶每三個月至少上繳一隻猕猴,若不能按時完成,輕則杖責,重則下獄,獵戶們叫苦不疊,隻能冒險攀上峭壁峻嶺去捉,墜崖身亡的事屢見不鮮。
這日,差役禀報說有個張姓獵戶帶着隻猴子前來交差。
丁好冠大喜,忙傳張獵戶上堂,卻見一個妙齡女子牽着隻幼猴款步上前,跪下說道:“民女張小妹叩見刺史大人。
” 丁好冠奇道:“你一個弱女子,也能登山捉猴?”張小妹說道:“回禀大人,這猴子是我哥哥張阿大捉來的,他為了捉猴在山上守候數日,中了風寒,無法面見大人,才叫民女前來繳猴。
” 丁好冠見那猴子身體瘦小,顯然還未成年,皺眉道:“這隻猴子太小不合規格,但念你哥哥卧病在床,就再寬限一個月,到時若不能捉得大猴,本官絕不寬容。
”張小妹點頭稱是,說道:“這靈猿山上猴子逐漸稀少,很難捕捉,這些天我哥哥在山中苦待,突然觸動靈機,想出種捉猴的機關,畫成圖紙,還請大人過目。
” 丁好冠一聽來了勁,說道:“你呈上來給本官看看。
”張小妹從懷中取出一卷紙,遞了上去,丁好冠打開一看,裡面卻是一片空白,他心知不妙,隻聽張小妹一聲厲喝:“哥哥,妹妹為你報仇了!”說着,她從袖中取出一柄匕首向丁好冠刺了過來,丁好冠忙側身讓過,“哧”地一聲,匕首刺破官服,擦着皮肉而過。
此時,衆衙役一哄而上,将張小妹按在地上。
丁好冠驚魂未定,一拍驚堂木喝道:“大膽張小妹,你受何人指使,快快招來!” 張小妹咬牙切齒,恨恨道:“你害得我家破人亡,我隻恨不能食你肉喝你血,今日行刺不行,落在你手上,隻求速死。
”原來這張小妹自小父母雙亡,是哥哥張阿大靠打獵将她一手養大。
張小妹在家接些縫洗雜事,日子倒也過得去,後來靈猿山上猴子日漸稀少,張阿大好幾個月沒能捉到猴子,被丁好冠重責了五十大闆,卧床不起,眼看期限又到,張阿大隻得帶傷進山,苦苦找了五天才捉到這麼隻幼猴,他滿心歡喜,哪想在下山途中,失足掉下山澗,不幸身亡。
張小妹聞訊,含淚帶着這隻幸免于難的幼猴前來刺殺丁好冠,為兄報仇。
丁好冠大怒,命人将張小妹打得死去活來,關進了死牢。
回府後,丁好冠發現臂上有一道淺淺的血痕,便草草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