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霧鎖深山
關燈
小
中
大
那個熱情的大叔口才不錯,滔滔不絕地向我介紹各處奇峰、怪石、瀑布、深潭,在這些奇景之中,又以花橋、虹溪、怪圈最奇。
花橋在楊源鄉坂頭村口,是明朝的一個進士衣錦還鄉時建造的,因三層主樓翹檐朝天似蓮花狀所以得名。
那是一座樓閣式風雨橋,橋頂鬥拱、橋廊、神龛及八十根橋廊柱上繪有桃園結義、嶽母刺字等曆史故事,花鳥壁畫,楹聯書法近百幅。
在橋的第二、三層樓挂有風鈴,遇風叮當作響,可以根據東西兩邊鈴響來預測晴雨。
更為奇特的是,在橋孔中央石縫間伸出兩把黝黑的寶劍尖,要發大水時寶劍尖會自動增長十幾公分,天氣晴朗了又縮回去,據說是為了防止上遊的一條龍趁着大水出走,把它鎮在這兒。
虹溪位于洞宮山中部麒麟岩下,長十餘公裡,寬約三米,赭紅色的河床如刀削斧劈一般平坦,在這麼長的河床上沒有任何石子泥沙。
據說曾經有一個烏龜精和一條蛇精在洞宮山搶地盤,旱澇災害連年不斷,百姓苦不堪言,後來有仙人收了龜精和蛇精,并用神牛、神犁從洞宮山起沿峽谷一直犁到屏南,變成了現在的虹溪和鴛鴦溪。
洞宮山的峽谷中有八塊岩石,石上布滿了二百八十多個形狀規則、大小各異的同心圓。
令人不解的是,在這條數公裡長的峽谷中,隻有這八塊岩石上有同心圓圖案,且這八塊岩石非常堅硬,風鑽在上面彈跳也隻能留下些白點。
沒人知道這些圓圈是怎麼來的,有人說是外星人留下的,有人說是古越族人的圖騰,有人說是火山爆發形成,衆說紛纭,撲朔迷離 盡管準導遊大叔介紹得很生動,很傳奇,我卻沒多大興趣,大叔你留着忽悠遠來的客人吧,我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對山山水水已經麻木了。
把一些像動物和人的石頭與神話捆綁起來,牽強附會,隻是為了吸引遊客,石頭其實還是石頭。
雖然我現在相信有鬼怪神仙了,卻絕對不信這些石頭是神仙或者妖怪變成,跟神仙沒有半毛錢關系。
“大叔,聽說以前這裡有土匪,你知道土匪窩在哪兒嗎?” 大叔愣了一下:“有啊,但是那兒沒什麼好看的。
” 我信口胡扯:“我太公以前打土匪犧牲了,我想到他當年打土匪的地方去看一看,你能告訴我怎麼走嗎?” 大叔開始指手畫腳給我講怎麼走,并講了一些土匪的故事,不過他的故事都是道聽途說來的,有些誇張,沒有什麼有用的線索。
我在小店住了一夜,第二天出發時變成陰天了,寒風刺骨,地上積水的地方已經結成了冰。
我有些擔憂,怕接下來會連續陰雨天氣,千算萬算,忘了看天氣預報了。
不過天氣預報也不報這兒,山區天氣變化快,縣城裡陰天這裡也有可能下雨。
我按照準導遊大叔的指點前進,沿途無心欣賞風景,心是挂念的隻是土匪的寶藏,哪怕隻找到幾件珠寶,以現在的行情也是一大筆錢,這個年就能過得舒心了。
上山沒有什麼像樣的路,山路崎岖又陡峭,背着一個沉甸甸的大包,我走得氣喘籲籲,脫了大衣還是走出汗來。
喵太一直不緊不慢地跟在我身邊,走得很輕松,對路邊出現的小動物毫不理會,大概是為了保持形象吧?有時我真覺得它像那種頭可斷血可流,頭發不能亂的絕世劍客,相當有個性。
上午十點多,我終于找到了被稱為土匪窩的地方,結果大失所望,這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山洞,滿地碎石,洞也不深,不能容納數以百計的人生活,作為土匪的老巢也不夠隐蔽,不可能是當年的土匪窩。
我百思不得其解,難道現在的地名與以前不一樣了?幾十年過去了,有很多地方确實與當年不一樣了,比如太婆沒有說這兒有水庫,現在山下卻有一個很大的水庫,淹沒了許多地方,洞宮村還因此搬遷了。
也許是當年曾經有一股土匪在這兒駐紮過,或者是太婆離開洞宮山後,殘餘的土匪曾經在這兒停留過,所以留下了土匪窩的名字。
隻有一些沿用已久的地名,或是在行政和地圖上有确定的地名才會固定的,除此之外的山崖、峽谷、深潭、瀑布、奇石之類的,都是村民們随意取的,在不同的村子裡可能叫法不一樣,以前的叫法也可能與現在不一樣,所以太婆所說的土匪窩,一定不是現在村民們稱為土匪窩的地方。
其實我要找的并不是土匪窩,而是“藏寶圖”指示的地方,但是頭疼的是我根本看不懂這張圖。
這裡的山突兀高聳,到處是深澗絕壁,從這座山望那座山近在眼前,想要走
花橋在楊源鄉坂頭村口,是明朝的一個進士衣錦還鄉時建造的,因三層主樓翹檐朝天似蓮花狀所以得名。
那是一座樓閣式風雨橋,橋頂鬥拱、橋廊、神龛及八十根橋廊柱上繪有桃園結義、嶽母刺字等曆史故事,花鳥壁畫,楹聯書法近百幅。
在橋的第二、三層樓挂有風鈴,遇風叮當作響,可以根據東西兩邊鈴響來預測晴雨。
更為奇特的是,在橋孔中央石縫間伸出兩把黝黑的寶劍尖,要發大水時寶劍尖會自動增長十幾公分,天氣晴朗了又縮回去,據說是為了防止上遊的一條龍趁着大水出走,把它鎮在這兒。
虹溪位于洞宮山中部麒麟岩下,長十餘公裡,寬約三米,赭紅色的河床如刀削斧劈一般平坦,在這麼長的河床上沒有任何石子泥沙。
據說曾經有一個烏龜精和一條蛇精在洞宮山搶地盤,旱澇災害連年不斷,百姓苦不堪言,後來有仙人收了龜精和蛇精,并用神牛、神犁從洞宮山起沿峽谷一直犁到屏南,變成了現在的虹溪和鴛鴦溪。
洞宮山的峽谷中有八塊岩石,石上布滿了二百八十多個形狀規則、大小各異的同心圓。
令人不解的是,在這條數公裡長的峽谷中,隻有這八塊岩石上有同心圓圖案,且這八塊岩石非常堅硬,風鑽在上面彈跳也隻能留下些白點。
沒人知道這些圓圈是怎麼來的,有人說是外星人留下的,有人說是古越族人的圖騰,有人說是火山爆發形成,衆說紛纭,撲朔迷離 盡管準導遊大叔介紹得很生動,很傳奇,我卻沒多大興趣,大叔你留着忽悠遠來的客人吧,我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對山山水水已經麻木了。
把一些像動物和人的石頭與神話捆綁起來,牽強附會,隻是為了吸引遊客,石頭其實還是石頭。
雖然我現在相信有鬼怪神仙了,卻絕對不信這些石頭是神仙或者妖怪變成,跟神仙沒有半毛錢關系。
“大叔,聽說以前這裡有土匪,你知道土匪窩在哪兒嗎?” 大叔愣了一下:“有啊,但是那兒沒什麼好看的。
” 我信口胡扯:“我太公以前打土匪犧牲了,我想到他當年打土匪的地方去看一看,你能告訴我怎麼走嗎?” 大叔開始指手畫腳給我講怎麼走,并講了一些土匪的故事,不過他的故事都是道聽途說來的,有些誇張,沒有什麼有用的線索。
我在小店住了一夜,第二天出發時變成陰天了,寒風刺骨,地上積水的地方已經結成了冰。
我有些擔憂,怕接下來會連續陰雨天氣,千算萬算,忘了看天氣預報了。
不過天氣預報也不報這兒,山區天氣變化快,縣城裡陰天這裡也有可能下雨。
我按照準導遊大叔的指點前進,沿途無心欣賞風景,心是挂念的隻是土匪的寶藏,哪怕隻找到幾件珠寶,以現在的行情也是一大筆錢,這個年就能過得舒心了。
上山沒有什麼像樣的路,山路崎岖又陡峭,背着一個沉甸甸的大包,我走得氣喘籲籲,脫了大衣還是走出汗來。
喵太一直不緊不慢地跟在我身邊,走得很輕松,對路邊出現的小動物毫不理會,大概是為了保持形象吧?有時我真覺得它像那種頭可斷血可流,頭發不能亂的絕世劍客,相當有個性。
上午十點多,我終于找到了被稱為土匪窩的地方,結果大失所望,這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山洞,滿地碎石,洞也不深,不能容納數以百計的人生活,作為土匪的老巢也不夠隐蔽,不可能是當年的土匪窩。
我百思不得其解,難道現在的地名與以前不一樣了?幾十年過去了,有很多地方确實與當年不一樣了,比如太婆沒有說這兒有水庫,現在山下卻有一個很大的水庫,淹沒了許多地方,洞宮村還因此搬遷了。
也許是當年曾經有一股土匪在這兒駐紮過,或者是太婆離開洞宮山後,殘餘的土匪曾經在這兒停留過,所以留下了土匪窩的名字。
隻有一些沿用已久的地名,或是在行政和地圖上有确定的地名才會固定的,除此之外的山崖、峽谷、深潭、瀑布、奇石之類的,都是村民們随意取的,在不同的村子裡可能叫法不一樣,以前的叫法也可能與現在不一樣,所以太婆所說的土匪窩,一定不是現在村民們稱為土匪窩的地方。
其實我要找的并不是土匪窩,而是“藏寶圖”指示的地方,但是頭疼的是我根本看不懂這張圖。
這裡的山突兀高聳,到處是深澗絕壁,從這座山望那座山近在眼前,想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