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歸鄉

關燈
事情的出現太過突兀了,我甚至都已經快忘記了這個人的存在——我的師公,那個老神仙。

    自古以來,都有三界的傳說,這些東西都是相互依存的,有鬼就有仙,也正好映襯了一物降一物的說法,所以我在證實了這一切其實都是人為的時候,就已經打心眼兒裡懷疑了那個老頭的話,當時在我心頭留下的那邊天外高人形象幾乎蕩然無存。

     但是不管老道士如何,這個小道士每一次的出場都給人非常空靈的感覺,那氣場簡直足到家了,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人騎着一隻牛比開一輛凱迪拉克還要拉風,特别是他臉上的閑适淡然,都會讓人感覺這是九天之外來的一個神子啊!估計放在古代就要被放在道觀裡供奉起來承受世間煙火。

     我絲毫不懷疑,如果今天九兩在大街上胖揍他一頓,一定會引起騷動,跟神仙比,警察算什麼?我老大是元始天尊! 題外話就暫且不提,這個老道士其實在之前我根本就沒有聽說過,上一次的拜訪也是因為師父的演戲,所以自然而然的,我就認為他同樣是師父戲的一個角色,在整個局的地位跟面包虎子基本相同。

     那麼他之前對我說的話,也絕對是師父早就安排好的。

     那麼,這一次的紙條呢?是師父安排的?還是他自己決定的? 我想明白了這一點,卻無從選擇,因為我隻能被牽着鼻子走,除此之外沒有任何辦法,用一句俗話來說,這或許叫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我明明知道這可能是師父下一步的算計,我卻不得不按照他的算計來。

     這或許也是他算好的東西,我别無選擇。

     看到我糾結于此,不知道是否按照紙條上的話去回一趟河南老家,九兩就勸我道:我看你真是的有強迫症,所有的事兒都往陰謀上去想,好,我理解你,你的身邊被一個個陰謀環繞着讓你不得不這樣做,那你就可有換個角度去思考問題,百敬孝為先這句話總是沒錯的,你權當回去看看你的父母就行了不是? 九兩這麼一說,讓我重新拉到了回憶裡,上一次回家,又是在幾年前? 當年已經略顯佝偻的父親,如今已經白發了吧? 事到如今,他原諒了當年浪費了他一輩子苦心的我了麼? 想到這裡,我忽然對歸鄉有了一種迫切,這種迫切無關這個謎團,無關答案,無關陰謀,隻是一個在外漂泊的遊子對家鄉親人的那種迫切的盼望,我之前一直不回家,不是因為不想家,而是當年的立志出鄉關,學未成名怎能還? 用一個通俗的話來說,當年年少輕狂的豪情大破天,牛逼吹大發了,現在怎麼有臉回去?可是我的父母,他們真的是要這些麼? 我甚至想,不管師父抱着什麼樣的目的,他隻要還在提醒我盡孝,就不應該是一個壞到家的人。

     身邊有一個特權人員真是是一件極方便的事兒,我甚至都不用自己去買票,九兩就訂好了兩張火車票,為什麼是兩張呢?用她的話來說就是害怕我死在老家,誰說這次讓我回去不是師父計劃的讓我交代後事的意思? 三天後,我們到了河南平頂山,這個煤城,我曾經生活了将近二十年的地方,改革開放對于内地的影響真的不大,相對于南方的日新月異,平頂山幾乎跟我幾年前離開時沒有多大變化,出了車站,我們坐上了開往我家所在小山村的巴車,一路上車颠的人反胃,加上車上的衛生真的不敢恭維,讓我這個不暈車的人在下車的時候都接近嘔吐。

     因為家鄉緊挨水庫,當的上是山清水秀,九兩一瞬間就癡迷了此地的風景,我對此一笑置之,城裡人欣賞山水,鄉下人哪個不是羨慕高樓大廈? 我站在水壩上,俯瞰壩下的村莊,跟老神棍師父多少學了點風水堪輿的皮毛,此時看到村子的環繞,忽然發現整個山村,有一種龍盤虎踞的地勢,緊挨一個小山,這邊靠着一個水庫,也正映襯了風水上說的依山傍水,頗為不俗,隻是不知道我們村兒,什麼時候出一個可以光宗耀祖的人物。

     離鄉多年我的變化非常的大,我本以為村子裡的人都認不出我來了,畢竟我春門的時候,是一個再沒那麼鄉村非主流的少年,現在成功不成功不敢說,起碼表面看來也是半個成功人士,誰知道村子裡人都竟然認出了我,還跟我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