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八千裡路客棧

關燈
沒有任何線索,這個事,我看還是從長計議吧?”張國忠似乎也有點兒猶豫,“況且此人号稱是袁紹一的徒弟,尚且如此下場,咱們去了恐怕……” “國忠啊,你這個人咋歲數越大膽越小呢?你沒聽毅城說嗎,那個,姓童的自己身上就有東西!祖宗上帶下來的,都他娘的成煞了,我看他那點兒毛病,八成是自己身上的玩意弄的……”老劉頭一臉的不以為然,“再說了,有左輔上仙随行,有啥妖魔鬼怪不得繞着走?你怕啥?” “劉先生,我記得有人跟我說,投了凡胎,就是凡夫俗子,與常人無異……”秦戈依舊很認真。

     “你個老小子就不能少說兩句嗎!”老劉頭急了…… 大理古城,人民路。

     董老闆開的客棧,名日“八千裡路雲和月”,在大理古城也算是小有名氣,因為名字長叫着不方便,同條街的其他店家一般都稱其“八千裡路”客棧。

    董老闆本人是山東人,也有一股子典型的山東人性格,熱情直率有啥說啥。

    按董老闆的話說,客棧所在的這套小院,在大理古城而言算是相當有來頭的院落,當年杜文秀建立大理政權之初,此院落曾一度是杜文秀的臨時作戰指揮部所在,後來幾經征戰,大理政權趨于鞏固,此宅便被杜文秀賞給了麾下一線猛将平東大将軍馬榮,直至起義失敗,大理城破後,此宅又被清軍主帥岑毓英賞給了一位副将,後被副将贈給一位前清文人開設書館,據說民國著名革命志士,曾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副主任的熊雄,也是從這個院子走出去的。

     在老劉頭的印象中,客棧這玩意兒,應該是類似于老北京炸醬面館那種前店後廠食宿一體的店面,方桌條凳,再找幾個跑堂的站在門口吆喝才對,結果一進這個“八千裡路”客棧可着實是長了見識,原來客棧還可以這麼開:整個“客棧”可以說是一套由二層建築圍合的四合院,整個院子的面積約莫有一百米見方,擺着不少假山和綠植;院子當中挖了一個大概四五平米大小的人工池塘,養着錦鯉種着睡蓮,池子邊上擺了把大号太陽傘,傘下面則是躺椅和茶桌;四周建築相鄰兩側全是二層客房,進院正對面的一側純木質古建築被改造成了開放式的大堂,而另一側則是免費的咖啡座,面向院内的整面牆壁己被改造成了玻璃幕牆,若坐在屋裡,透過玻璃幕牆擡頭就能看到院裡的景觀。

    趁張國忠在前台登記的工夫,老劉頭一屁股坐在了池塘邊的躺椅上,還真能找回點當初在孫亭家豪宅的遊泳池邊上曬太陽養膘的感覺。

     說實在的,此時此刻張國忠可是沒什麼心思附庸風雅,一門心思隻想趕緊把事解決之後回天津盯兒子學習。

    跟前台打過招呼之後,董老闆直接把張國忠帶到了童國虎開的房間裡。

     “這小子到底去了哪兒?”進入房間,張國忠一眼就注意到了一個足有一人高的登山背包,整個背包鼓鼓囊囊也不知道裝了什麼,伸手一拎少說六七十斤的分量。

    “他離開客棧有多久了?”張國忠問董老闆。

     “不多一禮拜吧……”按董老闆的話說,這童國虎雖然外表不濟,但人倒不像壞人,待人接物彬彬有禮,也很是熱心腸,還幫客棧修過房子。

     此人去年就來過一趟大理,預付了兩個多月的房租,卻隻有一個月是住在店裡,另一半時間則外出去向不明,“上次來,他也是外出過很長時間,比這次要長不少,電話也打不通,我們還以為他出事了,當時還報警了,結果他自己又回來了。

    我們問他去哪兒了,他說是去登山了,但上次他可沒拿這麼多東西……” “登山?”張國忠皺着眉頭拉開了登山包的拉鍊,開始一件一件往外掏東西。

     “國忠,怎麼樣,有啥線索沒有?”此時老劉頭和秦戈一前一後也走進了房間,“看看這小子都帶啥回來了?”見張國忠在翻童國虎的包裹,老劉頭甚是關心。

    “暫時沒有……”張國忠搖了搖頭,隻見童國虎這大包裡裝的似乎全是專業級的登山野營器材,從頭到尾沒發現像王冠的東西:單人帳篷、睡袋、繩索、折疊鏟、工具、一些剩餘的食品和藥品以及一些基本的法器,甚至還有一把類似于藏刀的短刀,壓砣牛皮質地的刀鞘上鑲滿了松石、珊瑚珠這類藏味十足的飾品,看上去不像是中原的物件。

     “他還有一個包!”董老闆不知道從哪兒又拎出了一個小一點的斜挎包,打開一看,裝的全是錢包、鑰匙、一次性内衣諸如此類的這些貼身小件,讓張國忠倍感意外的是,竟然從包裡找到了一本美國護照,翻開一看還就是童國虎本人的,敢情此人竟然是美國國籍。

     “上仙,這小子是你老鄉啊!”接過童國虎的護照,老劉頭也翻開看了看,貌似除了中國以外,這童國虎還去過不少國家。

     “這是什麼?”張國忠又從包裡掏出了一個看上去挺先進的設備,乍一看像手機,有屏幕帶按鈕,卻比手機要大上不少,分量也要更重一些。

     “喲?”董老闆接過了儀器好一陣擺弄,“這是Trimble的手持式GPS定位儀!定位精度可以精确到半米左右,好幾萬一台啊,這大哥真夠專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