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實話

關燈
把一樣的真家夥”而已。

     當着王亞東的面,張國義佯裝自己也酷愛日本刀,想讓王亞東幫忙再搞一把并表示願意出高價。

    按張毅城的設想,如果這刀真不是好來的,既然王亞東能搞一把,自然也能搞到第二把,但沒想到這王亞東還就是不上套,一口咬定這刀就是祖傳的,自己搞不來。

    按王亞東的說法,自己的爺爺當年是遊擊隊的,這把刀的來曆是爺爺骁勇善戰,從日本兵的手裡繳獲的。

     說實話,倘若隻對于張國義而言,這種初級的謊言沒準兒就騙過去了,但若想用這種臆想出來的瞎話騙張毅城,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雖說試卷上考的曆史,張毅城會的不多,但那些試卷上不考的曆史,張毅城可着實是知道不少,尤其是抗戰時期的曆史,在老爹張國忠的影響下,對于這段時期的曆史尤其是一些冷門的地方戰史,張毅城可以說是沒少惡補。

    按張毅城的了解,日本軍人确實有佩刀的習慣,但并不是人人佩刀,武士刀這種東西在日本軍隊尤其是陸軍來說是不可能人手裝備一把的,佩刀的軍人大都是軍官,且至少是佐官(校級軍官)軍銜。

    被張毅城指出破綻之後,王亞東聲稱口誤,說其實是他爺爺從一名日本軍官手裡繳獲的,但對于軍官姓甚名誰卻說不出來。

     在這世界上,有一個普遍真理:說謊的人,如果第一句謊言被識破了,就要編造更多的謊言去圓對于那些兵荒馬亂的古代正史,張毅城并不太熟悉,而這王亞東卻偏偏哪壺不開提哪壺,把謊話編到了張毅城最為熟悉的那一小段冷門野史裡。

    以張毅城對河北地區抗戰史的了解,當初滄州地區最有名的抗戰英雄是回民支隊老大馬本齋,指揮的最富傳奇色彩的康莊戰鬥,前後一共殲滅了五十來個敵人還都是僞軍,這就已經名垂青史了,你爺爺又不姓馬,哪來那麼多日本軍官讓你收繳武士刀? 見王亞東不上套,張國義幹脆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事:飯局。

     酒桌上,張國義把多年來苦心修煉的勸酒套詞的本事發揮到了極緻,一人一斤“鐵獅子”下肚之後,幹脆又拿出三千塊錢現金塞給了王亞東。

    要說“人窮志短、馬瘦毛長”這話一點不假,這位玩股票賠到賣房的王衰男,似乎實在是難以抗拒這紅彤彤的印着主席頭像的革命貨币,借着酒勁幹脆就把實情說了,這把日本刀原來根本就不是什麼正宗的“祖傳”,而是盜墓盜來的。

     王亞東所謂盜墓,并不是類似扛着洛陽鏟偷偷打盜洞那種雞鳴狗盜式的盜墓,而是明火執仗地公開挖墳。

    按王亞東的話說,其父王實奎在文革時曾經擔任過本地造反派的高層領導,當時在滄州郊區有個“林善人墳地”,是解放前大财主林嘯曾一家的祖墳,因為年久,一些老一點的墳冢早就找不到墳頭了,唯獨林嘯曾的兒子林學義的墳冢建得格外恢弘,這也正好成了造反派破四舊的對象。

    當時林嘯曾家族可是滄州革命的首要打倒目标,一些激進分子便提議挖了林學義的墳,但因為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堅決反對,所以便沒人真敢動手去挖。

    此時滄州有個流氓叫胡萬全,外号胡亂竄,借着造反派鬧事的機會便帶着人偷着把墳挖了,後來人武部門接到民兵對胡萬全私自挖墳的舉報,并反映給了市革委會,革委會準備以“脫離組織擅自行動”的罪名批鬥胡萬全,胡萬全一害怕,便想用這把武士刀賄賂當時的造反派領導也就是王亞東的父親王實奎以求免罪,這把刀,就是胡萬全從林學義的墳裡挖出來的。

    據說這胡萬全也沒挖出什麼值錢東西,這把刀就算最值錢的了。

     “武士刀,是從林學義的墳裡挖出來的?”聽王亞東這麼一說,張毅城就更納悶了,“那個林學義是什麼來頭?” “小兄弟,這我可就不清楚了……”王亞東喝得滿臉通紅,“不過我聽說他林家是武術世家,我們滄州是武術之鄉,自古以來就是出武術家的地方,他林家發迹,據說也是因為祖上功夫好,但這林學義具體什麼情況,我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