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慶泰劍

關燈
回到屋裡,老劉頭用皮尺将這“長情劍”重新量了一遍。

    閱讀最新章節請鎖定鐵鏽被去除後,寶劍劍長1o2公分,刃長71公分,寬僅2.9公分,尺寸上足足比剛才的鏽疙瘩苗條的一圈,分量上也比剛才輕了一些,畢竟砸了一層的鐵鏽下去。

     碘鎢燈的強光下,張國忠拿着用放大鏡辨認了足足兩個小時,在将刻在劍刃上的篆字大體上看明白,原來這些字果真不是什麼裝飾,而是此劍的真實身世,在劍柄處,張國忠還找到了兩個被祥龍花紋包圍的篆字:慶泰,似乎是這把劍的真實名字。

     劍身所刻篆字内容如下: 太祖洪武十一年夏,吾以大洪山逍遙洞仙露萃神劍獻聖上,聖悅,封孺人,賜金三百,銀兩千,賜名「斷念」,概佩于禦史馮佑林,斬龔學由于兖州。

     永樂二年秋,聖上遣禦史袁占忠授吾鑄劍之職,須以太子承駕之用,夫自古造刃者,介以聖命為大耀,吾知此責之重,會當逍遙洞仙露萃劍以報聖恩。

     然,逍遙洞仙露實乃天賜,集之月不滿斛,萃一劍須仙露廿斛,吾當三年鑄一劍之念以報聖恩。

    永樂三年秋,吾感體痛,索太醫切之,醫曰:不複載矣。

    吾大恸,非悲死也,悲夫縱死而聖恩不達,欲尋馮佑林複聖實情以求聖寬,吾妻楊孟氏聞之曰:不如鑄幼刃于其中,後補其寸面聖何如?遂以仙露十五斛萃幼劍以為基,後以補之,見此文者,乃會吾之緣,是以知己也 大概意思是說: 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78年)夏天,我用大洪山*逍遙洞内的露水萃了一把神劍獻給皇上,皇上很高興,封了我一個(七品)官位,并賜給我三百兩黃金和兩千兩白銀,并給這把劍賜名“斷念”,禦史馮佑林拿着(斷念劍),在兖州斬了(貪官)龔學由。

     永樂二年(公元14o4年)秋天,皇上派禦史袁占忠找到我,派給我鑄劍的差事,(這把劍)将用于太子登基,古往今來,鑄劍的匠人都視皇帝的委托為最高榮耀,我知道這件事責任重大,便準備再以逍遙洞的露水萃劍以報答皇上(的信任)。

     可是,逍遙洞的露水是上天所賜,一個月都收集不滿一斛,而萃一把劍需要二十斛的水,所以我做好了耗費三年時間鑄劍的準備,以報答皇上的恩德,永樂三年秋天,我感到身體疼痛,找了一名太醫(為我)診脈,太醫說,活不過一年了。

    (聽到這個消息後)我大哭了一場,不是怕死,而是怕不能完成皇上的托付,想找到禦史馮佑林,把實際情況告訴皇上,以求皇上的寬恕,我妻子楊孟氏(聽完我的想法)說,不如鑄造一把小尺寸的(劍)為基礎,等你死後(由我)為你将尺寸補齊,怎麼樣?此後,我(趁還在世)以十五斛露水萃了一把(尺寸稍小的)劍,見到這篇(刻文)的人,一定是與我有緣的人,必定是我的知己 “按這上面說的,這把長情劍……不,應該是慶泰劍,的确是一裡一外兩把劍,裡邊這把,才是楊古雲鑄劍的真實水平”張國忠端起寶劍點了點頭,俨然一副占了大便宜的表情,這可好,白落了把寶劍,還跟古代的鑄劍宗師成了知己了。

     “看來這楊古雲對她媳婦的水平也挺有信心啊?”老劉頭關上碘鎢燈,一個勁的捋自己那兩撇八字胡,“國忠啊,按劍上刻的,這楊古雲還鑄過一把叫‘斷念’的劍,而且還有禦史用這把劍殺過貪官?” “是啊……”此時的張國忠,對這把劍顯然有點愛不釋手。

     “你說洞裡那東西,會不會是被‘斷念’劍斬了的那個龔學由?”老劉頭眼珠滴溜溜亂轉,“因為這兩把劍都是楊古雲所鑄,所以會怕屋及烏,連這把劍也一塊怕了?” “這……不大可能吧……”張國忠一皺眉,“師兄你自己動腦子想想有這種可能嗎?” “是不大可能……”老劉頭自己也樂了,天底下貌似還沒有這麼“識貨”的怨孽。

     “我明天打電話問問這把劍的來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