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遊方道人

關燈
李光則假借幫梁氏伸冤的名義打聽到了張聰遷祖墳的事。

     聽梁氏一說張聰遷墳的事,李光立即聯想到了前幾年三個衙役因為埋趙金舟屍皮而慘死的事,對于街頭巷尾那些鬼鬼神神的傳說,李光向來是将信将疑,但這兩件事未免也太古怪了吧?從大牢出來後,李光又拜訪了負責驗屍的二百五仵作張孟誠,按張孟誠的分析,曾善兒與李光死時頸骨寸斷,力道之大可以說是前所未見,行兇者肯定是功夫了得,至少也得練過“鷹爪功”、“鐵砂掌”之類的功夫,像梁鐘寶這種街頭混混應該不會有這麼大的力氣,聽到這,這李光覺心理便猜的差不多了,縱使張聰有仇家,其小妾曾善兒也不會與那些江湖大俠有什麼瓜葛,之所以能讓人把頸骨掐斷,唯一的解釋便是行兇者被鬼神附體,看來那些在襄陽府傳了幾十年的謠言似乎是真的,趙金舟的冤魂果然沒散…… 其實,作為李光而言,但凡還有什麼别的辦法能殺張文庸,便絕對不會打這些鬼鬼神神的主意,但眼下确實已經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了,眼看着自己就要下台,一旦新任通判審查以前的公文,自己的死期可就到了,事到如今也隻能死馬當活馬醫,把寶壓在這些鬼鬼神神上,倘若真能把鬼神招來天衣無縫的幹掉這個張文庸,再上任新知府再替換手下,這一整套流程走下來至少也得一年,這麼長的時間就算不夠堵窟窿,至少也夠遠走高飛隐姓埋名的。

    而就在李光因想出辦法而沾沾自喜的時候,問題又來了,要怎麼弄才能讓鬼神去害張文庸呢?難不成去把趙金舟的屍皮挖出來埋到張文庸家院裡,别說自己壓根就不知道趙金舟的标本埋在哪,就算知道,這麼幹恐怕先死的人也是自己啊。

     說來也巧,就在李光由喜轉憂,硬着頭皮去張聰家附近勘察線索的時候,一個遊方道人的舉動引起了李光的注意,此人先是在張聰家左右轉了半天,見得鐵鎖高懸後便一個勁的與鄰居打聽此戶人家的去向,見此情形,李光趕忙上前施禮,并将張聰遷墳之後的遭遇悉數告訴了這個遊方道人,聽李光說完,老道也是一陣歎氣,說此宅妖氣彌漫必有惡鬼作祟,本想替其除妖鎮鬼掙點辛苦錢的,沒想到人都被官府拿了。

     聽道士這麼一說,李光自然大喜過望,趕忙把老道請到了自己家裡并擺了一桌上等酒菜,借着酒勁,李光把前幾年由趙金舟的标本所引發的一系列死亡案例全都告訴了老道,并表明了自己此時的處境與自己打算殺張文庸的想法。

     一聽要殺人而且還是朝廷命官,這道士也是一陣猶豫,最後這李光一咬牙,幹脆吐血開出了紋銀三千兩的天價酬金,明晃晃的銀票擺在桌子上簡直就是霞光萬道瑞彩千條,要說這個數目在當時而言可絕對是一筆巨款*,新建一個與少林寺同等規模的道觀都夠了,你丫不是老惦記掙辛苦錢麼?我讓你一次性把八輩子的辛苦錢都掙出來,有道是有錢能使鬼推磨,一個遊方道人哪見過三千兩銀子?看在銀票的份上,這老道半推半就的也就答應了…… —————————————————————— 注解*: 通判:官職名,在知府之下掌管糧運、家田、水利和訴訟等事項。

     明朝時銀子的價值概念:三千兩銀子在明朝價值幾何?網絡上流行的核算方式為以古今的米價為換算标準,明永樂年五兩銀子就可以買到約一噸大米,以現在每噸大米3500塊左右的批發價折算,一兩銀子在明永樂年的價值約為人民币七百元,三千兩就是210萬人民币,但事實卻未必如此,古代沒有化肥農藥,沒有聯合收割機更沒有袁隆平這類超級水稻專家去發明高産品種,所以那時的大米應該比現在更具含金量,而且現在的米價是歸國家調控的,并不能完全體現大米的客觀價值,所以說一兩銀子七百塊的“彙率”僅為非常保守的參考對比,其實際價值要遠高于這個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