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殄文

關燈
過了一個禮拜,張國忠也沒緩過來,看着馬真人生前住的屋子裡那堆破爛陳設,心裡總有一種說不出愧疚。

     然而,愧疚歸愧疚,趙樂那個火熾局還是要挖掉以絕後患。

    跟李隊長商議後,兩人帶着三十多個壯勞力來到了墳地。

     張國忠身先士卒,周圍的村民起初也是有點心虛,但看着張國忠挖了半天啥事沒有,也開始動手了。

     這個墓看似一個普通墳頭,但挖到一尺以下,土都變成了紅的,看來是混了“赤硝”的土,看來這個朱棣對這個趙樂可真夠下本的,按《茅山術志》記載,赤硝是一種相當昂貴的材料,一兩赤硝在明朝的價格大概在紋銀一百二十兩左右,按現在這個墓的規格,無論如何沒個上百萬兩銀子打發不下來。

     這個墓和先前的清水局與黑雲局又很大不同,大體是按照明朝的一品官員的規格修的,挖到一半,李隊長甚至嫌人不夠,又打發兒子回村找了二十來口子,大半個村的勞動力整整挖了一天,才算把主墓室挖開,足足是一個三十平米見方的大坑,不過耳室和配室都小的可憐,充其量也就算是擺設了。

     和起初想象的一樣,墓主棺旁邊還有一個坐棺,但坐棺上裂出了很大一個口子,像是新裂的,看樣子是馬真人破三煞局的時候留下的。

     幾個村民從墓室中拖出了主棺,和普通的棺材沒什麼特别,但棺材正面鑲着一塊石闆,石闆上是龍虎鬥的圖案,巨龍纏住了猛虎,最終将猛虎壓在了下面。

    從石闆圖案的内容看,這趙樂似乎真的有謀反的企圖,而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這龍壓虎的圖案,應該就是朱棣最終尋求心理上快感的表現,在趙樂被幹掉的最後一刻,還不忘提醒他:虎是永遠鬥不過龍的…… 四個村民一人一角,一較力,吱呀一聲棺材蓋應聲而開,棺内放着一具保存完好的幹屍。

     這具幹屍,和傳統意義上的幹屍不太一樣,在十三陵景區,曾經展覽過天然風幹的幹屍,屍身呈黃褐色,而這具幹屍整個屍身呈黑灰色,看似不是因地質原因形成的,而是仿佛被燒過一樣,雖說棺内四壁的赤硝也有幹燥劑的功能,但絕沒可能将一具屍體弄成這個顔色。

     棺材内沒有任何陪葬品,幹屍脖子上沒有任何痕迹,身上也沒有任何受傷的迹象,看來是被賜毒酒或白绫而死的,屍身沒穿衣服,頭頂卻帶了一頂官帽,這似乎也是朱棣為尋求心理上的快感故意安排的, 仔細看了一番以後,幹屍的腹部的一個淺色凸起,吸引了張國忠的注意。

    腹部不應該是有骨骼的地方,這個是什麼呢?用龍鱗匕首小心翼翼的割開了幹屍的腹部,張國忠找到一個小瓷瓶,大概有食指粗細,長度和火柴盒差不多,大概是趙樂臨死前吞下肚子的,已經與腹部的肉皮融為一體了。

     拿着小瓷瓶,張國忠端詳了半天,“莫非朱棣殺趙樂就是為了這個?”張國忠自語… “國忠啊,找着啥值錢玩意啦?”李富貴扯着嗓子喊。

     “沒啥…”張國忠把瓷瓶偷偷放進兜裡,繼續觀察屍體。

    周圍村民忙着撿柴火,亂哄哄誰也沒注意張國忠在幹嘛。

     一陣大火過後,幹屍被付之一炬。

    晚上,張國忠在家裡削掉蠟封,打開了小瓷瓶。

     “乖乖…”一副地圖呈現在張國忠面前。

    制作地圖的薄絲就像現代包奶糖用的糯米紙一樣薄,幾近透明但卻韌性十足,是裹成卷塞進瓷瓶中的。

    當時馬王堆漢墓剛剛出土不久,素紗禅衣等文物還處于保密狀态(馬王堆漢墓一共出土了兩件“素紗禅衣”,長度均為1.3米,重量分别為48克、49克,薄如蟬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曾經有專家利用當代最先進的紡織技術進行仿制,但運用當代頂尖技術制作的赝品重量為55克,始終比原裝貨差了一截。

    傳說發掘時還出土了一件僅重20克的,絕對是稀世珍寶,但被人偷了,後來偷盜者歸案,其母害怕此物成為孩子犯罪的證據,便将這件稀世國寶一把火燒了。

    後來該偷竊者被判處死刑,其母因包庇罪也被判刑,但無論如何,這件稀世珍寶都不可能重現于世了。

    此事僅為傳說),但單就畫這幅地圖的材料看來,這種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