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你來我往
關燈
小
中
大
廟,隻不過廟裡面供奉的神靈很是古怪,反正我是認不出來,那孩子還是把樹枝恭敬的擺在供桌上,和昨天并無兩樣。
而這回我又被迫随着那個孩子一直回到他家,他的家裡并不富裕,到晚上的時候,孩子的父親回來,和孩子的母親商量,我才知道這個爸爸是一個柴夫,每日砍柴為生,這個孩子是家裡的獨子但是是一個啞巴,不會說話,這個家雖然貧窮,卻還是一個比較溫馨的三口之家。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這個孩子依舊每天撿柴,一天供到道觀裡,一天供奉到另一個不知名的神廟裡,這樣過了很久,那個孩子一點點長大,直到有一天,這個已經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再也沒有來過森林,也不再有人去廟裡供奉。
而我還是像傻子一樣動彈不得,隻能無奈的任其擺布,很快我又被驅使着走進道觀,那裡面還是一樣的破敗,那些木頭還是靜靜的呆在那裡,證實着曾經有一個孩子存在,破敗的神像則毫無變化,全然不理會世上的變遷。
一個雨夜,一個渾身濕透的年輕人,闖進平靜的廟裡,那個年輕人面容清秀,身背書囊,放下書囊後,看着那些木頭,高興的笑了,然後一邊跪在地上拜谒道:“廟中的神祇啊,學生榮開,進京趕考,遇上大雨,在此歇息,此地這麼多木柴,想來是神靈顯靈,祝我順利,弟子将來若能高中,必重修此廟,并入道修行,請神靈慈悲庇佑。
” 說完把那些木柴拿來,壘在一起點火,脫了衣服坐在那裡烤火,第二天一早便起身離去,廟裡又恢複了平靜。
不知又過了多久,有一天廟外傳來一陣鞭炮鑼鼓聲,我本想出去看看,奈何卻動彈不了,隻得作罷,外面一個身着紅袍的年輕人走了進來,滿面春風得意,看起來已經高中了的樣子,不久前的落魄書生,現在卻已經金榜題名,回來還願。
沒有多久,這廟就被重新整修,破敗的神像得以重修,唯一被丢棄的隻有那些被孩子苦心撿取的木枝,他們被無情的丢棄了,觀中還有了道人在此修行,那個當了官的年輕人還在此皈依,并親手抄寫了《道德經》,送到觀中。
而我又被那股力量影響,到了之前還很精緻的那個廟裡,那裡面還是一樣的精緻,但是比起被精修的那座道觀來說卻差了不少,那些木頭也無人打理,幹枯在神台上,無人打理。
不知過了多久,又是一個雨夜像之前那座道觀一樣,闖進一個年輕人,幾乎就是第一次的翻版那樣,也許了相似的願,也用木柴來烤火,然後便離去,上京趕考去了。
因為我動不了,我還在想這座廟也很快就要被修繕起來了吧,這一次還沒等我驗證,又轉換場景,我又到了一個新的地方,隻是這一回卻很繁榮,很興盛,之前那個在廟中許願的年輕人此時正跨馬遊街,春風得意,好不快活。
我一直跟着他遊街完,晚上的時候這個年輕人坐着轎子到了一座府邸,這座府邸外面寫着榮府,有人把守,還有官府門前才會有的石獅子,年輕人下轎後,一個人走到府中,一直走到正廳。
一個已過中年的男人在那裡端着茶碗,悠然的品茶,雖然歲月蹉跎,年紀上變了許多,可我還是一眼看出,那中年人便是之前高中的那個榮開。
年輕人走進去後,躬身行李拜谒道:“老師,學生得老師教授,才能有此高中的機會,學生來此便是感謝老師的。
” 榮開很是和藹,笑了笑,扶起年輕人道:“于楓,我也沒有幫你什麼,如不是你的文章得到了聖上賞識,你也無法高中,在此為師先恭喜你了,也囑咐你兩件事,第一件便是為官要清廉,能為百姓做主才是好官啊,第二件,為師信仰三清,常讀道德,若有機會,你也應多讀此書,内容博大,不遜于五經四書,還請善待修道之人,也算報答為師了。
” “老師教授,學生謹記。
” 于是那個叫于楓的年輕人,便從此開始了信仰道教的行動,山野中那座古怪神祇的廟宇便被遺忘了。
忽然間,我四周又開始人來人往,好像一下又變回了開始的那樣,隻是我卻注意到,來往的人群中,有三個我認識的,一個是那個撿木頭的孩子,一個是後來的榮開,一個是于楓,三個人都在不停的走,走着走着,忽然臉都變了,那個撿柴的孩子變成了我的模樣,那個榮開變作了江楚,那個于楓化作了易楓的模樣。
而這回我又被迫随着那個孩子一直回到他家,他的家裡并不富裕,到晚上的時候,孩子的父親回來,和孩子的母親商量,我才知道這個爸爸是一個柴夫,每日砍柴為生,這個孩子是家裡的獨子但是是一個啞巴,不會說話,這個家雖然貧窮,卻還是一個比較溫馨的三口之家。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這個孩子依舊每天撿柴,一天供到道觀裡,一天供奉到另一個不知名的神廟裡,這樣過了很久,那個孩子一點點長大,直到有一天,這個已經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再也沒有來過森林,也不再有人去廟裡供奉。
而我還是像傻子一樣動彈不得,隻能無奈的任其擺布,很快我又被驅使着走進道觀,那裡面還是一樣的破敗,那些木頭還是靜靜的呆在那裡,證實着曾經有一個孩子存在,破敗的神像則毫無變化,全然不理會世上的變遷。
一個雨夜,一個渾身濕透的年輕人,闖進平靜的廟裡,那個年輕人面容清秀,身背書囊,放下書囊後,看着那些木頭,高興的笑了,然後一邊跪在地上拜谒道:“廟中的神祇啊,學生榮開,進京趕考,遇上大雨,在此歇息,此地這麼多木柴,想來是神靈顯靈,祝我順利,弟子将來若能高中,必重修此廟,并入道修行,請神靈慈悲庇佑。
” 說完把那些木柴拿來,壘在一起點火,脫了衣服坐在那裡烤火,第二天一早便起身離去,廟裡又恢複了平靜。
不知又過了多久,有一天廟外傳來一陣鞭炮鑼鼓聲,我本想出去看看,奈何卻動彈不了,隻得作罷,外面一個身着紅袍的年輕人走了進來,滿面春風得意,看起來已經高中了的樣子,不久前的落魄書生,現在卻已經金榜題名,回來還願。
沒有多久,這廟就被重新整修,破敗的神像得以重修,唯一被丢棄的隻有那些被孩子苦心撿取的木枝,他們被無情的丢棄了,觀中還有了道人在此修行,那個當了官的年輕人還在此皈依,并親手抄寫了《道德經》,送到觀中。
而我又被那股力量影響,到了之前還很精緻的那個廟裡,那裡面還是一樣的精緻,但是比起被精修的那座道觀來說卻差了不少,那些木頭也無人打理,幹枯在神台上,無人打理。
不知過了多久,又是一個雨夜像之前那座道觀一樣,闖進一個年輕人,幾乎就是第一次的翻版那樣,也許了相似的願,也用木柴來烤火,然後便離去,上京趕考去了。
因為我動不了,我還在想這座廟也很快就要被修繕起來了吧,這一次還沒等我驗證,又轉換場景,我又到了一個新的地方,隻是這一回卻很繁榮,很興盛,之前那個在廟中許願的年輕人此時正跨馬遊街,春風得意,好不快活。
我一直跟着他遊街完,晚上的時候這個年輕人坐着轎子到了一座府邸,這座府邸外面寫着榮府,有人把守,還有官府門前才會有的石獅子,年輕人下轎後,一個人走到府中,一直走到正廳。
一個已過中年的男人在那裡端着茶碗,悠然的品茶,雖然歲月蹉跎,年紀上變了許多,可我還是一眼看出,那中年人便是之前高中的那個榮開。
年輕人走進去後,躬身行李拜谒道:“老師,學生得老師教授,才能有此高中的機會,學生來此便是感謝老師的。
” 榮開很是和藹,笑了笑,扶起年輕人道:“于楓,我也沒有幫你什麼,如不是你的文章得到了聖上賞識,你也無法高中,在此為師先恭喜你了,也囑咐你兩件事,第一件便是為官要清廉,能為百姓做主才是好官啊,第二件,為師信仰三清,常讀道德,若有機會,你也應多讀此書,内容博大,不遜于五經四書,還請善待修道之人,也算報答為師了。
” “老師教授,學生謹記。
” 于是那個叫于楓的年輕人,便從此開始了信仰道教的行動,山野中那座古怪神祇的廟宇便被遺忘了。
忽然間,我四周又開始人來人往,好像一下又變回了開始的那樣,隻是我卻注意到,來往的人群中,有三個我認識的,一個是那個撿木頭的孩子,一個是後來的榮開,一個是于楓,三個人都在不停的走,走着走着,忽然臉都變了,那個撿柴的孩子變成了我的模樣,那個榮開變作了江楚,那個于楓化作了易楓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