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生生世世

關燈
他們兩個的故事,發生在唐朝的時候了,那個時候正是貞觀盛世,太宗以黃老之道,無為之法治國,國家日漸昌盛,那個時候的天下算是很盛平,在這種盛世之下,在現在的川蜀之地有一戶大戶人家。

     這戶大戶人家姓韓,家中隻有一個獨子,叫韓鳴,那家大戶人家世代經商,買賣茶葉,家境很是不錯,對于這唯一的獨子看管很嚴,期望也很高,在古代一戶不愁吃喝的人家裡需要擔心的也就兩件事,一件便是自己家的男兒能否高中科舉,光宗耀祖,二就是希望自己家裡早日延續後代,尤其是獨苗的韓家更是如此,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但是韓鳴卻沒有順他父母的心意,反倒是癡迷求仙問道,李唐時期,因李姓立國,為了得民心自認為太上後人,并尊奉道家之祖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所以那個時期道教得到了國家的支持,全力發展。

     迷戀長生之道的貴族并不在少數,但是韓鳴卻是極為的迷戀,甚至已經到了不思富貴,男女的地步了,他的父母當然不可能看着他們兒子真的去修仙問道,所以就強自為自己的兒子許下一門親事。

     那個年代成婚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不需要孩子自己來選擇,所以雖然韓鳴抵死不從,這門婚事還是這麼訂下來了,于是那位和他定親的女子也風風光光的嫁進了韓家,成為了韓鳴的妻子。

     那個嫁進來的女子家裡也很是富裕,姓胡,而那個女子的名字就叫胡蝶,那個年代女子不求有才,隻求賢惠,能聽丈夫的話,能夠管理好一個家,這位胡蝶姑娘雖然不懂什麼琴棋書畫,對于三從四德之類的卻也爛熟于心。

     對于這個癡迷仙道的丈夫也一直很是順從,加上兩家家境都很是富庶,倒也不愁吃穿,就這麼男的執着求仙,女的安心侍奉的日子一直過去了七年。

     七年的時間卻一逝而過,世事無常,七年的時間也出了不少事,先是胡家敗落,胡蝶的哥哥帶着全家人離開老家僅剩胡蝶一人,後來韓家更是得罪了權貴,韓鳴的父母遭遇殺身之禍,韓家一落千丈,家仆四散。

     原本殷實的兩人一下就變得無比孤單了,因為韓鳴的執着,沒能留下一男半女,而胡蝶是千金小姐,從未幹過重活,而韓鳴更是手無縛雞之力,隻懂得和人談經論道的迂腐書生,如果不是那時代着實太平,人也心善,他們兩人得人救濟,可能沒多久就曝屍荒野了。

     家庭遭逢如此聚變,韓鳴絲毫不覺,反倒認為這是上天給他的考驗,是他成仙之路的開始,于是打算一封休書休了妻子,自己去上山求道。

     讓人沒想到的是,嫁進韓家的七年時間,不但沒有磨盡胡蝶的耐心,反倒讓胡蝶對韓鳴生出了一種傾慕之心,甚至一心寄托在韓鳴身上不願離去,然後在兩人糾纏不清的情況下韓鳴找上道觀,想要求道出家,沒想到的是,道觀的道長告訴韓鳴,他雖然苦心,卻沒有絲毫的仙緣,并不适合求仙問道,更有塵緣牽絆,不能逃離。

     反倒是那一直不離不棄跟着韓鳴的胡蝶讓山上的道長很是欣喜,道長說這位胡蝶姑娘實乃福澤深厚,有大造化之人,如果能皈依道門,潛心修行,将來必能得成仙道,永離塵寰。

    胡蝶忠心丈夫,自然不願意求道。

     兩人一人有心成仙,無奈緣法不夠,一人無心仙道卻具足仙緣,就像命運給他們兩人開的玩笑一樣,那個時候道士并不出家,可以在家修行,所以那道長便收了韓鳴為記名弟子,傳了他一些存思和符箓之法,讓他自己修行,并且囑咐他,将來一定要帶着胡蝶修仙,如果胡蝶有所成就,自然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韓鳴雖然不滿妻子比自己更有仙緣,但是如此間接的成仙之路,他也很開心,于是帶着自己的妻子下山去了,兩人找了處無人的深山,搭建了茅草屋,在那裡面過起了,無拘無束的修仙生活。

     但就像那個道長所說的一樣,韓鳴沒有仙緣,終究逃脫生死輪回,在山上五年多之後,一次巧合韓鳴居然被狐妖懾服,然後破了功行,吸了陽氣,如果不是胡蝶出手相救,他或許就落一個魂魄遊離的日子。

     那個道長也确實沒有看錯,五年的時間,胡蝶的修為已經很高了,但是她的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