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天瞬實業,銷售的産品以飲料為主,規模不太大,屬于台灣數百家中型公司裡的一份子,目前打算申請股票上櫃,正手忙腳亂的動起來,準備在最快的時間内讓公司符合申請的标準。
六十年前從三坪大的店面賣涼水,青草茶起家,後來正式成立公司之後以彈珠汽水主打市場,深受兒童歡迎,在穩紮穩打的保守經營下,公司發展堪稱一路順風,當全台灣大多數人還在啃菜脯配地瓜飯度三餐時,他們家已經能每天吃白飯,并奢侈的配上一盤肉了。
在那個年代,土地非常便宜,天瞬企業的創辦人張天順也沒有什麼厲害的投資想法,反正賺了錢就買地,這是中國人永遠不變的執着,有土斯有财嘛,老先生的想法是絕對不去跟人争那種一坪叫價上千元的黃金地段,對他而言,所謂的都市計劃區沒什麼意義,同樣花上萬元買地,他喜歡看到買來的是一大片土地,而不是連蓋間廁所都勉強的市中心畸零地。
有錢就買地,買了就出租給人蓋廠房、或租給人耕種,也不轉賣,樂孜孜的作着他的大地主夢,一二十幾年前幸運搭上了台灣經濟高棄發展的機會,在新竹學園區成立時,張家的土地有一部分正位于其中,讓他們霎時從一個生活水平算是小康偏上的人家,搭火箭直線升等為台灣古昌裕族群裡的一員。
突然有了那麼多錢,讓已經習慣了把日子過得锱铢必較、勤儉節約、餐桌上有魚有肉就覺得很幸福的張家人,好長一陣子都覺得難以适應,不知道該怎麼把自己的心态從一個生活還過得去的小生意人嘴臉,給轉變成富豪氣質。
這真是若惱萬分哪,所以他們最先做的,就是把那一大堆錢拿去增建工廠,增加生産線,開發多樣飲料品項。
然後,就開始在台北買土地,蓋房子,舉家搬了上來,因為有錢人都住台北的嘛。
身為暴發戶,最怕的倒不是太多錢會引來旁人的觊觎,隻怕讓人瞧不起,背後議論紛紛說什麼守财奴、土财主的因為那是事實,所以更怕人說,所以張家開始學着在物質上享受,吃穿好住好,總之每一種會讓别人看在眼底的行為,都不可以漏氣就是了。
張天順老爺子總是邊揮霍邊心痛,而他的獨生子張宏年也跟他一樣,節儉慣了,面對着一大堆錢,總想着放在銀行生利息,再不然就擴大賺錢,要叫他花錢,簡直是在要他的命。
幸好張富士通年的夫人性格正常,她出身自殷實古昌農人家,本身雖然不熱衷揮霍給别人看,但倒也很能享受錢财帶來的好處,在家裡還沒因為土地而暴富時,日子就過得很舒坦,好質料的衣服、營養均衡的飲食全都由她去打理。
有她這樣的母親,她下面的四個孩子當然一出生就過着衣食無缺的生活,吃喝玩樂都是盡量用最好的反正錢那麼多,不花在孩子身上,又能花到哪裡去?他們一家子對投資理财沒概念,對那些奢華的珠寶隻覺得貴得太離譜,加上本身不識貨,也就不湊這個風雅了,他們張家人,除了買地之外,就隻買金條,一切都朝最實際的方面去處理,對于一大堆人上門推銷什麼古董字畫、海外基金、股票投資等等,都無法接受,他們難以理解被吹捧炒作出來的東西有什麼價值可言。
這就是張品曜所出生的家庭。
他上有兩個哥哥,下有一個妹妹,打他們出生時,就過着比别人富足很多的生活,加上祖父與父親老在親友來訪時,端出勞力士表、名牌西裝皮鞋等現寶,把一切為了門面而置辦的東西都呈現出來,就為了博得那些親友們羨慕的眼光,從中得到深深的滿足,并一再印證自己是别人眼中有錢人的事實。
這樣的生活模式,讓張家四兄妹一度真的以為自己家裡是全台灣最有錢的! 後來上貴族中學之後,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那些真正殷實的世家子弟眼中,他們四兄妹就隻是口袋裡放個幾百、幾千塊零用錢就自以為腰纏萬貫的土包子。
可一開始,他們對此卻是渾然不覺的。
他們在同學身上知道了全台灣比他們家有錢的人排一大串,可卻在很久很久之後才知道,那些人在背後高嘲他們是沒見過世面的田僑仔,才那麼一點點家底,實在連暴發戶也構不上的。
那些表面對他們微笑的同學,其實心中對他們充滿了輕蔑,就算不輕蔑的,也會冷淡的保持距離。
在他們自以為與同學相處得極為友好、已經加入這些富家公子的世界,成為同一種人上人時,根本看不出來,那些人對他們隻是禮貌的應付,而且看他們的眼光,就像在看什麼滑稽的甘草人物。
也許,永遠不知道真相會比較幸福。
或者,知道了真相,但認命,也是不錯的。
張品曜不知道兩個哥哥有沒有察覺像他們這樣的身家、以及一點也不貴族又自為以貴族的舉止,在那所頂極貴族學校裡,是格格不入的存在、是被暗中排擠的。
他之所以知道,是國中三年級時,他與李想吵架,被李想一語道破,一讓他毫無防備的經曆了生平第一個巨大的打擊,那種難堪,那麼血淋淋、熱辣辣的痛,教他隻想讓眼前的一切跟他一同毀滅! 難以承愛的打擊在于:他竟是由李想直言,才弄清楚自己心中
六十年前從三坪大的店面賣涼水,青草茶起家,後來正式成立公司之後以彈珠汽水主打市場,深受兒童歡迎,在穩紮穩打的保守經營下,公司發展堪稱一路順風,當全台灣大多數人還在啃菜脯配地瓜飯度三餐時,他們家已經能每天吃白飯,并奢侈的配上一盤肉了。
在那個年代,土地非常便宜,天瞬企業的創辦人張天順也沒有什麼厲害的投資想法,反正賺了錢就買地,這是中國人永遠不變的執着,有土斯有财嘛,老先生的想法是絕對不去跟人争那種一坪叫價上千元的黃金地段,對他而言,所謂的都市計劃區沒什麼意義,同樣花上萬元買地,他喜歡看到買來的是一大片土地,而不是連蓋間廁所都勉強的市中心畸零地。
有錢就買地,買了就出租給人蓋廠房、或租給人耕種,也不轉賣,樂孜孜的作着他的大地主夢,一二十幾年前幸運搭上了台灣經濟高棄發展的機會,在新竹學園區成立時,張家的土地有一部分正位于其中,讓他們霎時從一個生活水平算是小康偏上的人家,搭火箭直線升等為台灣古昌裕族群裡的一員。
突然有了那麼多錢,讓已經習慣了把日子過得锱铢必較、勤儉節約、餐桌上有魚有肉就覺得很幸福的張家人,好長一陣子都覺得難以适應,不知道該怎麼把自己的心态從一個生活還過得去的小生意人嘴臉,給轉變成富豪氣質。
這真是若惱萬分哪,所以他們最先做的,就是把那一大堆錢拿去增建工廠,增加生産線,開發多樣飲料品項。
然後,就開始在台北買土地,蓋房子,舉家搬了上來,因為有錢人都住台北的嘛。
身為暴發戶,最怕的倒不是太多錢會引來旁人的觊觎,隻怕讓人瞧不起,背後議論紛紛說什麼守财奴、土财主的因為那是事實,所以更怕人說,所以張家開始學着在物質上享受,吃穿好住好,總之每一種會讓别人看在眼底的行為,都不可以漏氣就是了。
張天順老爺子總是邊揮霍邊心痛,而他的獨生子張宏年也跟他一樣,節儉慣了,面對着一大堆錢,總想着放在銀行生利息,再不然就擴大賺錢,要叫他花錢,簡直是在要他的命。
幸好張富士通年的夫人性格正常,她出身自殷實古昌農人家,本身雖然不熱衷揮霍給别人看,但倒也很能享受錢财帶來的好處,在家裡還沒因為土地而暴富時,日子就過得很舒坦,好質料的衣服、營養均衡的飲食全都由她去打理。
有她這樣的母親,她下面的四個孩子當然一出生就過着衣食無缺的生活,吃喝玩樂都是盡量用最好的反正錢那麼多,不花在孩子身上,又能花到哪裡去?他們一家子對投資理财沒概念,對那些奢華的珠寶隻覺得貴得太離譜,加上本身不識貨,也就不湊這個風雅了,他們張家人,除了買地之外,就隻買金條,一切都朝最實際的方面去處理,對于一大堆人上門推銷什麼古董字畫、海外基金、股票投資等等,都無法接受,他們難以理解被吹捧炒作出來的東西有什麼價值可言。
這就是張品曜所出生的家庭。
他上有兩個哥哥,下有一個妹妹,打他們出生時,就過着比别人富足很多的生活,加上祖父與父親老在親友來訪時,端出勞力士表、名牌西裝皮鞋等現寶,把一切為了門面而置辦的東西都呈現出來,就為了博得那些親友們羨慕的眼光,從中得到深深的滿足,并一再印證自己是别人眼中有錢人的事實。
這樣的生活模式,讓張家四兄妹一度真的以為自己家裡是全台灣最有錢的! 後來上貴族中學之後,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那些真正殷實的世家子弟眼中,他們四兄妹就隻是口袋裡放個幾百、幾千塊零用錢就自以為腰纏萬貫的土包子。
可一開始,他們對此卻是渾然不覺的。
他們在同學身上知道了全台灣比他們家有錢的人排一大串,可卻在很久很久之後才知道,那些人在背後高嘲他們是沒見過世面的田僑仔,才那麼一點點家底,實在連暴發戶也構不上的。
那些表面對他們微笑的同學,其實心中對他們充滿了輕蔑,就算不輕蔑的,也會冷淡的保持距離。
在他們自以為與同學相處得極為友好、已經加入這些富家公子的世界,成為同一種人上人時,根本看不出來,那些人對他們隻是禮貌的應付,而且看他們的眼光,就像在看什麼滑稽的甘草人物。
也許,永遠不知道真相會比較幸福。
或者,知道了真相,但認命,也是不錯的。
張品曜不知道兩個哥哥有沒有察覺像他們這樣的身家、以及一點也不貴族又自為以貴族的舉止,在那所頂極貴族學校裡,是格格不入的存在、是被暗中排擠的。
他之所以知道,是國中三年級時,他與李想吵架,被李想一語道破,一讓他毫無防備的經曆了生平第一個巨大的打擊,那種難堪,那麼血淋淋、熱辣辣的痛,教他隻想讓眼前的一切跟他一同毀滅! 難以承愛的打擊在于:他竟是由李想直言,才弄清楚自己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