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陸雅晴在街上閑蕩。
這決不是一個适宜于壓馬路的日子,天氣好熱,太陽好大,曬得人頭昏昏,脖子後面全是汗。
偏偏這種不适宜出門的下午,卻又有那麼多的人不肯待在家裡,都跑到街上來穿來穿去,把整個西門町都擠得人碰人,人挨人。
連想看看櫥窗都看不清楚。
真搞不懂這些台北市的人,好端端的為什麼都從家裡往外跑?總不成每個人都像她一樣,家裡有個和她同年齡的“繼母”?唉!想起李曼如,陸雅晴就忍不住歎了口氣。
曼如不是壞女孩,她善良真摯聰明而美麗。
問題隻在于,天下漂亮的小夥子那麼多,她都不嫁,偏偏選擇了雅晴的父親。
這時代是怎麼啦?少女不愛少男,卻愛中年男人。
可是,話說回來,這也不能怪曼如,父親才四十二歲,看起來頂多三十五,又高又帥又文質彬彬。
有成熟的韻味,有人生的經驗,有事業的基礎……難怪曼如會為父親傾倒,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決然的嫁進陸家。
對父親來說,這婚姻是個充滿柔情蜜意,熾烈熱情的第二個春天,因為他已經整整鳏居了八年了。
可是,對雅晴來說,卻有一肚子苦水,不知能向何人訴說? 家裡忽然多了個“小媽媽”,小到當雅晴的姐姐都不夠大。
她連稱呼李曼如都成了問題,當然不能叫媽媽,叫阿姨也不成,最後變成了沒有稱呼,見了面彼此“客客氣氣”的瞪眼睛虛僞的強笑,然後沒話找話說。
父親在場的時候更尴尬,曼如常常忘形的和父親親熱,雅晴看在眼裡,說有多别扭就有多别扭。
父親注意到她的“别扭”,就也一臉的不自在。
忽然間,雅晴就了解到一件事實,以前父女相依為命的日子已成過去,自從曼如進門,她在家裡的地位已成多餘。
這個家,她是再也待不下去了。
雅晴并不怪父親,也不怪曼如,不知從何時開始,雅晴就成了個“宿命論者”。
她相信每人都有自己的命運,你鬥不過命。
而且,在心底的底層,她雖然懊惱父親的婚姻,卻也有些同情父親和曼如。
她知道他們兩個都急于要讨她的好,又不知從何着手。
她知道父親對她有歉意,其實是不必須的。
曼如對她也同樣有種不必須的歉意。
不管怎樣,這種情緒上的問題使他們越來越隔閡,也越來越難處了。
這個家,是再也待不下去了。
尤其,是發生今天的事以後。
今天的事是怎樣發生的呢? 陸雅晴停在一家服裝店的櫥窗外面,瞪視着櫥窗裡幾件最流行的時裝。
她微歪着頭,心不在焉的沉思着。
她手裡拎了個有長帶子的帆布手袋,櫥窗裡也有這種手袋,和衣服配色應用。
感謝父親在事業上的成功,使她的服裝用品也都走在時代的前端。
真的,感謝!她咬咬牙蓦然把手袋用力一甩,甩到背上去。
手袋在空中劃了個小小的弧度,打在後面一個人的身上,才落在自己的肩頭。
後面的人叽咕了一句什麼,她回頭看看,輕蹙着眉,那是個好年輕的男人!她把已到嘴邊的道歉又咽了回去。
沒好氣的猛一甩頭,男人看什麼女人服裝?是的,今天的事就出在女人的時裝上。
父親去歐洲一星期,今晨才到家,箱子一打開,雅晴已經習慣性的沖過去又翻又挑又看,一大堆真絲的襯衫和肩頭吊帶的洋裝使她欣喜如狂,她抱起那些衣服就大喊大叫的嚷開了:“爸!你真好!你的眼光是第一流的!” 空氣似乎凝固了。
她猛然擡頭,才發現父親又僵又古怪的表情,和曼如那一臉的委屈。
突然,她明白了。
今年不是去年,不是前年,不是以往那許許多多父親出國歸來的日子。
這不是買給她的!頓時間,她覺得一股熱潮直沖上臉龐,連胸口都發熱了。
她倉促的站起身,抛下那堆衣服,就直沖進自己的卧室。
她聽到父親在身後一疊連聲的呼喊着: “雅晴,是給你的呢!怎麼啦?真的是給你的呢!爸給你挑的呢!”如果父親不這樣“特别”的解釋,她還會相信總有幾件屬于自己,但是,父親越說,她越不願去碰那些衣服了。
尤其,曼如是那樣沉默在自己的委屈中。
她幾乎可以代曼如“受傷”了,“受傷”在父親這幾句情急的“呼喊”裡。
一時間,她為自己難過,為曼如難過,也為父親難過了。
總之,這個家是再也不能待下去了。
她凝視櫥窗,輕歎了口氣。
這個遊蕩的下午,她已經不知道歎了多少聲氣了。
太陽已漸漸落山,暮色在不知不覺間遊來,她用手指無意識的在櫥窗玻璃上劃着,覺得無聊透了。
櫥窗玻璃上有自己面孔的模糊反影,瘦削的瓜子臉龐,零亂的披肩長發,格子長袖襯衫……她瞪視着這個反影,突然怔了怔。
有件事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在自己的反影後面,有另一張臉孔的反影,模糊而朦胧,一張男人的臉!她想起剛剛自己用手袋打到的那個人,是同一個人嗎?她不知道。
怎麼會有男人看女人服裝看得發了癡?這時代神經病多,八成精神有問題,自己也站得腿發酸了,是不是精神也有問題呢?走吧!總不成對着這幾件衣服站到天黑。
她轉過身子,沿着成都路,繼續向前走去。
慢吞吞的,心不在焉的,神思恍惚的。
一隻手懶洋洋的扶着手袋的背帶。
那帶子總往下滑,自己的肩膀不夠寬。
她又把手袋一甩,背在背上,用大拇指勾着帶子。
有家書店的櫥窗裡放了一本書《第二個春天》,哈!應該買來送給爸爸,她停下了,望着那本書傻笑。
忽然,她再度一怔,櫥窗玻璃上,又有那張年輕
這決不是一個适宜于壓馬路的日子,天氣好熱,太陽好大,曬得人頭昏昏,脖子後面全是汗。
偏偏這種不适宜出門的下午,卻又有那麼多的人不肯待在家裡,都跑到街上來穿來穿去,把整個西門町都擠得人碰人,人挨人。
連想看看櫥窗都看不清楚。
真搞不懂這些台北市的人,好端端的為什麼都從家裡往外跑?總不成每個人都像她一樣,家裡有個和她同年齡的“繼母”?唉!想起李曼如,陸雅晴就忍不住歎了口氣。
曼如不是壞女孩,她善良真摯聰明而美麗。
問題隻在于,天下漂亮的小夥子那麼多,她都不嫁,偏偏選擇了雅晴的父親。
這時代是怎麼啦?少女不愛少男,卻愛中年男人。
可是,話說回來,這也不能怪曼如,父親才四十二歲,看起來頂多三十五,又高又帥又文質彬彬。
有成熟的韻味,有人生的經驗,有事業的基礎……難怪曼如會為父親傾倒,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決然的嫁進陸家。
對父親來說,這婚姻是個充滿柔情蜜意,熾烈熱情的第二個春天,因為他已經整整鳏居了八年了。
可是,對雅晴來說,卻有一肚子苦水,不知能向何人訴說? 家裡忽然多了個“小媽媽”,小到當雅晴的姐姐都不夠大。
她連稱呼李曼如都成了問題,當然不能叫媽媽,叫阿姨也不成,最後變成了沒有稱呼,見了面彼此“客客氣氣”的瞪眼睛虛僞的強笑,然後沒話找話說。
父親在場的時候更尴尬,曼如常常忘形的和父親親熱,雅晴看在眼裡,說有多别扭就有多别扭。
父親注意到她的“别扭”,就也一臉的不自在。
忽然間,雅晴就了解到一件事實,以前父女相依為命的日子已成過去,自從曼如進門,她在家裡的地位已成多餘。
這個家,她是再也待不下去了。
雅晴并不怪父親,也不怪曼如,不知從何時開始,雅晴就成了個“宿命論者”。
她相信每人都有自己的命運,你鬥不過命。
而且,在心底的底層,她雖然懊惱父親的婚姻,卻也有些同情父親和曼如。
她知道他們兩個都急于要讨她的好,又不知從何着手。
她知道父親對她有歉意,其實是不必須的。
曼如對她也同樣有種不必須的歉意。
不管怎樣,這種情緒上的問題使他們越來越隔閡,也越來越難處了。
這個家,是再也待不下去了。
尤其,是發生今天的事以後。
今天的事是怎樣發生的呢? 陸雅晴停在一家服裝店的櫥窗外面,瞪視着櫥窗裡幾件最流行的時裝。
她微歪着頭,心不在焉的沉思着。
她手裡拎了個有長帶子的帆布手袋,櫥窗裡也有這種手袋,和衣服配色應用。
感謝父親在事業上的成功,使她的服裝用品也都走在時代的前端。
真的,感謝!她咬咬牙蓦然把手袋用力一甩,甩到背上去。
手袋在空中劃了個小小的弧度,打在後面一個人的身上,才落在自己的肩頭。
後面的人叽咕了一句什麼,她回頭看看,輕蹙着眉,那是個好年輕的男人!她把已到嘴邊的道歉又咽了回去。
沒好氣的猛一甩頭,男人看什麼女人服裝?是的,今天的事就出在女人的時裝上。
父親去歐洲一星期,今晨才到家,箱子一打開,雅晴已經習慣性的沖過去又翻又挑又看,一大堆真絲的襯衫和肩頭吊帶的洋裝使她欣喜如狂,她抱起那些衣服就大喊大叫的嚷開了:“爸!你真好!你的眼光是第一流的!” 空氣似乎凝固了。
她猛然擡頭,才發現父親又僵又古怪的表情,和曼如那一臉的委屈。
突然,她明白了。
今年不是去年,不是前年,不是以往那許許多多父親出國歸來的日子。
這不是買給她的!頓時間,她覺得一股熱潮直沖上臉龐,連胸口都發熱了。
她倉促的站起身,抛下那堆衣服,就直沖進自己的卧室。
她聽到父親在身後一疊連聲的呼喊着: “雅晴,是給你的呢!怎麼啦?真的是給你的呢!爸給你挑的呢!”如果父親不這樣“特别”的解釋,她還會相信總有幾件屬于自己,但是,父親越說,她越不願去碰那些衣服了。
尤其,曼如是那樣沉默在自己的委屈中。
她幾乎可以代曼如“受傷”了,“受傷”在父親這幾句情急的“呼喊”裡。
一時間,她為自己難過,為曼如難過,也為父親難過了。
總之,這個家是再也不能待下去了。
她凝視櫥窗,輕歎了口氣。
這個遊蕩的下午,她已經不知道歎了多少聲氣了。
太陽已漸漸落山,暮色在不知不覺間遊來,她用手指無意識的在櫥窗玻璃上劃着,覺得無聊透了。
櫥窗玻璃上有自己面孔的模糊反影,瘦削的瓜子臉龐,零亂的披肩長發,格子長袖襯衫……她瞪視着這個反影,突然怔了怔。
有件事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在自己的反影後面,有另一張臉孔的反影,模糊而朦胧,一張男人的臉!她想起剛剛自己用手袋打到的那個人,是同一個人嗎?她不知道。
怎麼會有男人看女人服裝看得發了癡?這時代神經病多,八成精神有問題,自己也站得腿發酸了,是不是精神也有問題呢?走吧!總不成對着這幾件衣服站到天黑。
她轉過身子,沿着成都路,繼續向前走去。
慢吞吞的,心不在焉的,神思恍惚的。
一隻手懶洋洋的扶着手袋的背帶。
那帶子總往下滑,自己的肩膀不夠寬。
她又把手袋一甩,背在背上,用大拇指勾着帶子。
有家書店的櫥窗裡放了一本書《第二個春天》,哈!應該買來送給爸爸,她停下了,望着那本書傻笑。
忽然,她再度一怔,櫥窗玻璃上,又有那張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