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一部
涵妮
彩雲飛
風絮飄殘已化萍,泥蓮剛倩藕絲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記前生。
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悔多情,又到斷腸回首處,淚偷零。
納蘭性德 彩雲飛 冬夜的台北市。
孟雲樓在街上茫無目的的走着,雨絲飄墜在他的頭發上、面頰上、和衣服上。
夜冷而濕,霓虹燈在寒空中閃爍。
他走着,走着,走着……踩進了水潭,踩過了一條條濕濕的街道。
車子在他的身邊穿梭,行人掠過了他的肩頭,汽車在他身畔狂鳴……他渾然不覺,那被雨淋濕的面龐上毫無表情,咬緊了牙,他隻是一個勁兒的向前走着,向前走着,向前走着…… 仿佛要這樣子一直走到世界的盡頭。
車聲、人聲、雨聲、風聲……全輕飄飄的從他耳邊掠過去了,街燈、行人、飛馳的車輛……在他眼中隻是一些交織的光與影,沒有絲毫的意義。
他聽而不聞,視而不見,在他全部的意識和思維中,都隻有一個人影:涵妮。
都隻有一種聲音:琴聲。
一連串的音符,清脆的,叮叮咚咚的流瀉了出來,一雙白皙纖瘦的小手從琴鍵上飛掠過去,韓德爾的快樂的鐵匠,德伏紮克的幽默曲,杜布西的棕發女郎,李斯特的鐘,馬斯内的悲歌……一連串的音符,一連串的音符,疊印着涵妮的臉,涵妮的笑,涵妮的淚,涵妮的歌,涵妮的輕言細語……琴聲,涵妮,涵妮,琴聲……交織着,重疊着,交織着,重疊着,交織着,重疊着,交織着,重疊着…… “哦,涵妮!”他咬着牙喊,用他整個燒灼着的心靈來喊。
“哦,涵妮!”他一頭撞在一個行人的身上,那人拉了他一把,咒罵着說:“怎幺了?喝醉了酒?” 他是喝了酒,但是他沒醉,涵妮的影像如此清晰,他醉不了。
涵妮,涵妮,涵妮……他走着,跌跌沖沖的走着,涵妮,涵妮,涵妮,涵妮,涵妮,涵妮,涵妮,涵妮……兩道強烈的燈光對他直射了過來,刺痛了他的眼睛,一聲尖銳的煞車聲,他愕然的站住,瞪視着他面前的一輛計程車,那司機在叽哩咕噜的說些什幺?他不知道。
他腦子裡隻有琴聲和涵妮。
人群圍了過來,有人拉住了他。
“送他去警察局,他喝醉了酒。
” 這些人是做什幺的?他掙脫了那人的掌握,沖開了人群,有人在喊,他開始奔跑,茫無目的的奔跑,沒有意識的奔跑。
“抓住他!那個醉鬼!” 有人在嚷着,有人在追他,他拚命的跑,一片汽車喇叭聲,警笛狂鳴,人聲嘈雜,他沖開了面前攔阻的人群,琴聲奏得好響,是一陣快拍子的樂章,匈牙利狂想曲,那雙小手忙碌的掠過了琴鍵,叮叮咚咚的,叮叮咚咚的……他跑着,雨淋着,他滿頭的水,不知是雨還是汗,跑吧,跑吧,那琴聲好響好響…… 他撞在一堵牆上,眼前猛然湧起一團黑霧,遮住了他的視線,遮住了涵妮,他摔了摔頭,摔不掉那團黑霧,他的腳軟而無力,慢慢的倒了下去。
人群包圍了過來,有人在推他,他的面頰貼着濕而冷的地面,冰冰的,涼涼的,雨淋着他,卻熄滅不了他心頭那盆燃燒着的烈火。
他的嘴唇碰着濕濡的地,睜開眼睛,他瞪視着地面那些水光和倒影,五彩缤紛的,七顔六色的,閃閃爍爍的。
他想喊一句什幺,張開嘴,他卻是發出一聲啜泣的低喚:“涵妮!” 涵妮?涵妮在哪兒?像是有人給了他當頭一棒,他掙紮着站了起來,驚慌的茫然四顧,這才又爆發出一聲令人心魂俱碎的狂喊:“涵──妮!” 一九六三年,夏天。
經過了驗關,檢查行李,核對護照各種繁複的手續,孟雲樓終于走出了機場那間隔絕的檢驗室,跟随着推行李的小車,他從人堆裡穿了出去,擡頭看看,松山機場的大廳裡到處都是人,形形色色的,鬧哄哄的布滿在每個角落裡,顯出一片擁擠而嘈雜的氣象。
這幺多人中,沒有一張熟識的面孔,沒有一個熟悉的聲音。
想想看,僅僅在一小時之前,他還被親友們包圍在啟德機場,他那多愁善感的、軟心腸的母親竟哭得個唏哩嘩啦,好象生離死别一般,父親卻一直皺着個眉頭在旁邊叫:“這是怎幺的?兒子不過是到台灣去念大學,寒假暑假都要回來的,又不是一去不回了,你這樣哭個不停幹嘛?總共隻是一小時的飛行,你以為他是到月亮裡去嗎?”“我知道,我知道,”母親仍然哭着說:“隻是,這總是雲樓長成二十歲以來,第一次離開家呀!” “孩子總是要離開家到外面去闖的,你不能讓他在家裡待一輩子呀!” “我知道,我知道,”母親還是哭個不住:“隻是,隻是──我舍不得呀!”哎,母親實在是個典型的母親!那幺多眼淚,使他簡直不知道該怎幺辦才好,站在母親身邊的妹妹雲霓卻一個勁兒的對他作鬼臉,在他耳邊低低的說:“記住幫我辦手續,明年我和美萱都要去!” 美萱,她一直靜靜的站在一旁,帶着個微微的笑。
奇怪,兩年的交往,他一直對美萱沒有什幺特别深的感情,但是,在這離别前的一刹那,他反而感到一份淡淡的離愁,或者,是由于她眼底那抹憂郁,那抹關懷,又或者,是因為離别的場合中,人的感情總是要脆弱一些。
“記住,去了之後要多寫信回家,要用功念書,住在楊伯伯家要懂得禮貌,别給人家笑話!” 父親嚴肅的叮囑着,仿佛他是個三歲的孩子,他有些不耐。
母親的淚,父親的叮囑……這種局面讓他覺得尴尬而難挨,因此,上了飛機,他反而大大的松了一口氣。
而今,他站在台北的陽光之下了,九月的午後,陽光灼熱的曝曬着街道,閃爍得人睜不開眼睛來。
他站在松山機場的門口,從口袋裡摸出父親寫給他的,楊家的地址,仁愛路! 仁愛路在何方?楊家是不是準備好了他的到來?他們真的像信中寫的那幺歡迎他嗎?他有些懷疑,雖然每次楊伯伯到香港都住在他們家,但那隻是小住幾天而已,不像他要在楊家長住。
這個時代,“友情”似乎薄弱得很,盡管楊伯伯古道熱腸,那位從未謀面的楊伯母又會怎樣呢?收起了地址,他挺了挺背脊,别管他了!第一步,他要先到了楊家再說。
招手叫來了一輛計程車,他正準備把箱子搬進車中,一輛黑色的轎車忽然風馳電掣的駛了過來,車門立即開了,他一眼看到楊子明──楊伯伯──從車中跨了出來,同時,楊子明也看到了他,對他招了一下手,楊子明帶着滿臉真摯的喜悅,叫着說:“雲樓,幸好你還沒走,我來晚了。
” “楊伯伯,”雲樓彎了一下腰,高興的笑着,他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有熟人來接他,總比要他在陌生的城市裡找街道好些。
“我沒想到您會來接我。
” “不來接你怎幺行?你第一次來台北,又不認得路。
”楊子明笑着說,拍拍雲樓的肩膀:“你長高了,雲樓,穿上西裝完全是個大人樣子了。
” “本來就是大人了嘛!”雲樓笑着,奇怪所有的長輩,都要把晚輩當孩子看待。
“上車吧!”楊子明先打開了車子後面的行李箱,雲樓把箱子放了進去。
一面問:“楊伯伯,您自己開車?” “是的,”楊子明說:“你呢?會不會開?” “我有國際駕駛執照,”雲樓有點得意:“要不要我來開?” “改天吧!等你把路認熟了之後,台北的文通最亂,開車很難開。
” 坐進了車子,楊子明向仁愛路的寓所駛去,雲樓望着車窗外面,帶着濃厚的興趣,看着街道上那些形形色色的交通工具,闆車、三輪車、腳踏車、摩托車……你簡直計算不出來有多少種不同的車子,而且就這幺彼此穿梭縱橫的交馳着,怪不得楊子明說車子難開呢!擡頭看看街兩邊的建築,和香港也大大不同,尤其車子開到新生南路以後,這兒居然林立着不少獨門獨院的小洋房,看樣子,在台北住家要比在香港舒服得多呢! 楊子明一邊駕駛着車子,一邊暗暗的打量着坐在身邊的年輕人,寬寬的額角,明朗的大眼睛,沉思起來像個哲人,而微笑起來卻不脫稚氣。
孟振寰居然有這幺個出色的兒子!他心頭掠過一陣複雜的情緒,模糊的感到一層朦胧的不安,約他住在自己家裡,這到底是智還是不智? “爸爸媽媽好嗎?”他忽然想起這個早就該問的問題。
“你媽舍得你到台灣來?” “□,哭得個一塌糊塗,”雲樓不加思索的答複,許多時候,母親的愛對孩子反而是一種拘束,但是,母親們卻很少能體會到這一點。
“雲霓說她明年也要來。
”他接着說,完全忽略了自己的答話與楊子明的回話不符,他是經常這樣心不在焉的。
“雲霓嗎?”楊子明微笑的望着前面的街道。
“明年來了,讓她也住在我們家,我們屋子大人少,不知多久沒有聽到過年輕人的笑鬧之聲了,你們都來,讓我們家也熱鬧熱鬧。
” “可是,您不是也有位小姐嗎?”雲樓看了他一眼,不經心的問。
“你是指涵妮?”楊子明的語氣有些特别,眉頭迅速的皺攏在一起,什幺東西把他臉上的陽光全帶走了?雲樓有些訝異,自己說錯了什幺嗎?“她是……”楊子明把下面的話咽住了,要現在告訴他嗎?何必驚吓了剛來的客人?他輕咬了一下嘴唇,底下的話化為一聲無聲的歎息。
車子轉了個彎,駛進一條寬闊的巷子,停在一扇紅漆的大門前面。
“我們到了。
”楊子明按了按汽車喇叭。
“你先進去,我把車子開進車房裡去。
” 孟雲樓下了車,打量着那長長的圍牆,和圍牆上面伸出的榕樹枝桠,看樣子楊子明的生活必定十分富裕。
大門開了,開門的是個十八、九歲,面目清秀的下女,楊子明在車内伸頭喊:“秀蘭,把孟少爺帶到客廳裡坐,然後給我把車房門打開。
” “好的,先生。
”秀蘭答應着,孟雲樓奇怪着台灣的稱呼,傭人稱男主人是“先生”而不是“老爺”。
跟着秀蘭,他來到一個占地頗廣的花園裡,園内有一條碎石子路通向房子,路的兩邊整齊的種着兩排玫瑰,靠圍牆邊有着榕樹和夾竹桃。
在那幢二層樓房的左側,還有一個小小的荷花池,荷花池上架着個紅欄杆的小木橋,池邊種植着幾棵柳樹和木槿花。
整個說起來,這花園的布置融合了中式、西式,和日式三種風格,倒也别有情調。
沿着碎石子路,他走進了一間有落地大玻璃窗的客廳,垂着綠色的窗簾,迎面就是一層迷蒙的綠。
從大太
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悔多情,又到斷腸回首處,淚偷零。
納蘭性德 彩雲飛 冬夜的台北市。
孟雲樓在街上茫無目的的走着,雨絲飄墜在他的頭發上、面頰上、和衣服上。
夜冷而濕,霓虹燈在寒空中閃爍。
他走着,走着,走着……踩進了水潭,踩過了一條條濕濕的街道。
車子在他的身邊穿梭,行人掠過了他的肩頭,汽車在他身畔狂鳴……他渾然不覺,那被雨淋濕的面龐上毫無表情,咬緊了牙,他隻是一個勁兒的向前走着,向前走着,向前走着…… 仿佛要這樣子一直走到世界的盡頭。
車聲、人聲、雨聲、風聲……全輕飄飄的從他耳邊掠過去了,街燈、行人、飛馳的車輛……在他眼中隻是一些交織的光與影,沒有絲毫的意義。
他聽而不聞,視而不見,在他全部的意識和思維中,都隻有一個人影:涵妮。
都隻有一種聲音:琴聲。
一連串的音符,清脆的,叮叮咚咚的流瀉了出來,一雙白皙纖瘦的小手從琴鍵上飛掠過去,韓德爾的快樂的鐵匠,德伏紮克的幽默曲,杜布西的棕發女郎,李斯特的鐘,馬斯内的悲歌……一連串的音符,一連串的音符,疊印着涵妮的臉,涵妮的笑,涵妮的淚,涵妮的歌,涵妮的輕言細語……琴聲,涵妮,涵妮,琴聲……交織着,重疊着,交織着,重疊着,交織着,重疊着,交織着,重疊着…… “哦,涵妮!”他咬着牙喊,用他整個燒灼着的心靈來喊。
“哦,涵妮!”他一頭撞在一個行人的身上,那人拉了他一把,咒罵着說:“怎幺了?喝醉了酒?” 他是喝了酒,但是他沒醉,涵妮的影像如此清晰,他醉不了。
涵妮,涵妮,涵妮……他走着,跌跌沖沖的走着,涵妮,涵妮,涵妮,涵妮,涵妮,涵妮,涵妮,涵妮……兩道強烈的燈光對他直射了過來,刺痛了他的眼睛,一聲尖銳的煞車聲,他愕然的站住,瞪視着他面前的一輛計程車,那司機在叽哩咕噜的說些什幺?他不知道。
他腦子裡隻有琴聲和涵妮。
人群圍了過來,有人拉住了他。
“送他去警察局,他喝醉了酒。
” 這些人是做什幺的?他掙脫了那人的掌握,沖開了人群,有人在喊,他開始奔跑,茫無目的的奔跑,沒有意識的奔跑。
“抓住他!那個醉鬼!” 有人在嚷着,有人在追他,他拚命的跑,一片汽車喇叭聲,警笛狂鳴,人聲嘈雜,他沖開了面前攔阻的人群,琴聲奏得好響,是一陣快拍子的樂章,匈牙利狂想曲,那雙小手忙碌的掠過了琴鍵,叮叮咚咚的,叮叮咚咚的……他跑着,雨淋着,他滿頭的水,不知是雨還是汗,跑吧,跑吧,那琴聲好響好響…… 他撞在一堵牆上,眼前猛然湧起一團黑霧,遮住了他的視線,遮住了涵妮,他摔了摔頭,摔不掉那團黑霧,他的腳軟而無力,慢慢的倒了下去。
人群包圍了過來,有人在推他,他的面頰貼着濕而冷的地面,冰冰的,涼涼的,雨淋着他,卻熄滅不了他心頭那盆燃燒着的烈火。
他的嘴唇碰着濕濡的地,睜開眼睛,他瞪視着地面那些水光和倒影,五彩缤紛的,七顔六色的,閃閃爍爍的。
他想喊一句什幺,張開嘴,他卻是發出一聲啜泣的低喚:“涵妮!” 涵妮?涵妮在哪兒?像是有人給了他當頭一棒,他掙紮着站了起來,驚慌的茫然四顧,這才又爆發出一聲令人心魂俱碎的狂喊:“涵──妮!” 一九六三年,夏天。
經過了驗關,檢查行李,核對護照各種繁複的手續,孟雲樓終于走出了機場那間隔絕的檢驗室,跟随着推行李的小車,他從人堆裡穿了出去,擡頭看看,松山機場的大廳裡到處都是人,形形色色的,鬧哄哄的布滿在每個角落裡,顯出一片擁擠而嘈雜的氣象。
這幺多人中,沒有一張熟識的面孔,沒有一個熟悉的聲音。
想想看,僅僅在一小時之前,他還被親友們包圍在啟德機場,他那多愁善感的、軟心腸的母親竟哭得個唏哩嘩啦,好象生離死别一般,父親卻一直皺着個眉頭在旁邊叫:“這是怎幺的?兒子不過是到台灣去念大學,寒假暑假都要回來的,又不是一去不回了,你這樣哭個不停幹嘛?總共隻是一小時的飛行,你以為他是到月亮裡去嗎?”“我知道,我知道,”母親仍然哭着說:“隻是,這總是雲樓長成二十歲以來,第一次離開家呀!” “孩子總是要離開家到外面去闖的,你不能讓他在家裡待一輩子呀!” “我知道,我知道,”母親還是哭個不住:“隻是,隻是──我舍不得呀!”哎,母親實在是個典型的母親!那幺多眼淚,使他簡直不知道該怎幺辦才好,站在母親身邊的妹妹雲霓卻一個勁兒的對他作鬼臉,在他耳邊低低的說:“記住幫我辦手續,明年我和美萱都要去!” 美萱,她一直靜靜的站在一旁,帶着個微微的笑。
奇怪,兩年的交往,他一直對美萱沒有什幺特别深的感情,但是,在這離别前的一刹那,他反而感到一份淡淡的離愁,或者,是由于她眼底那抹憂郁,那抹關懷,又或者,是因為離别的場合中,人的感情總是要脆弱一些。
“記住,去了之後要多寫信回家,要用功念書,住在楊伯伯家要懂得禮貌,别給人家笑話!” 父親嚴肅的叮囑着,仿佛他是個三歲的孩子,他有些不耐。
母親的淚,父親的叮囑……這種局面讓他覺得尴尬而難挨,因此,上了飛機,他反而大大的松了一口氣。
而今,他站在台北的陽光之下了,九月的午後,陽光灼熱的曝曬着街道,閃爍得人睜不開眼睛來。
他站在松山機場的門口,從口袋裡摸出父親寫給他的,楊家的地址,仁愛路! 仁愛路在何方?楊家是不是準備好了他的到來?他們真的像信中寫的那幺歡迎他嗎?他有些懷疑,雖然每次楊伯伯到香港都住在他們家,但那隻是小住幾天而已,不像他要在楊家長住。
這個時代,“友情”似乎薄弱得很,盡管楊伯伯古道熱腸,那位從未謀面的楊伯母又會怎樣呢?收起了地址,他挺了挺背脊,别管他了!第一步,他要先到了楊家再說。
招手叫來了一輛計程車,他正準備把箱子搬進車中,一輛黑色的轎車忽然風馳電掣的駛了過來,車門立即開了,他一眼看到楊子明──楊伯伯──從車中跨了出來,同時,楊子明也看到了他,對他招了一下手,楊子明帶着滿臉真摯的喜悅,叫着說:“雲樓,幸好你還沒走,我來晚了。
” “楊伯伯,”雲樓彎了一下腰,高興的笑着,他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有熟人來接他,總比要他在陌生的城市裡找街道好些。
“我沒想到您會來接我。
” “不來接你怎幺行?你第一次來台北,又不認得路。
”楊子明笑着說,拍拍雲樓的肩膀:“你長高了,雲樓,穿上西裝完全是個大人樣子了。
” “本來就是大人了嘛!”雲樓笑着,奇怪所有的長輩,都要把晚輩當孩子看待。
“上車吧!”楊子明先打開了車子後面的行李箱,雲樓把箱子放了進去。
一面問:“楊伯伯,您自己開車?” “是的,”楊子明說:“你呢?會不會開?” “我有國際駕駛執照,”雲樓有點得意:“要不要我來開?” “改天吧!等你把路認熟了之後,台北的文通最亂,開車很難開。
” 坐進了車子,楊子明向仁愛路的寓所駛去,雲樓望着車窗外面,帶着濃厚的興趣,看着街道上那些形形色色的交通工具,闆車、三輪車、腳踏車、摩托車……你簡直計算不出來有多少種不同的車子,而且就這幺彼此穿梭縱橫的交馳着,怪不得楊子明說車子難開呢!擡頭看看街兩邊的建築,和香港也大大不同,尤其車子開到新生南路以後,這兒居然林立着不少獨門獨院的小洋房,看樣子,在台北住家要比在香港舒服得多呢! 楊子明一邊駕駛着車子,一邊暗暗的打量着坐在身邊的年輕人,寬寬的額角,明朗的大眼睛,沉思起來像個哲人,而微笑起來卻不脫稚氣。
孟振寰居然有這幺個出色的兒子!他心頭掠過一陣複雜的情緒,模糊的感到一層朦胧的不安,約他住在自己家裡,這到底是智還是不智? “爸爸媽媽好嗎?”他忽然想起這個早就該問的問題。
“你媽舍得你到台灣來?” “□,哭得個一塌糊塗,”雲樓不加思索的答複,許多時候,母親的愛對孩子反而是一種拘束,但是,母親們卻很少能體會到這一點。
“雲霓說她明年也要來。
”他接着說,完全忽略了自己的答話與楊子明的回話不符,他是經常這樣心不在焉的。
“雲霓嗎?”楊子明微笑的望着前面的街道。
“明年來了,讓她也住在我們家,我們屋子大人少,不知多久沒有聽到過年輕人的笑鬧之聲了,你們都來,讓我們家也熱鬧熱鬧。
” “可是,您不是也有位小姐嗎?”雲樓看了他一眼,不經心的問。
“你是指涵妮?”楊子明的語氣有些特别,眉頭迅速的皺攏在一起,什幺東西把他臉上的陽光全帶走了?雲樓有些訝異,自己說錯了什幺嗎?“她是……”楊子明把下面的話咽住了,要現在告訴他嗎?何必驚吓了剛來的客人?他輕咬了一下嘴唇,底下的話化為一聲無聲的歎息。
車子轉了個彎,駛進一條寬闊的巷子,停在一扇紅漆的大門前面。
“我們到了。
”楊子明按了按汽車喇叭。
“你先進去,我把車子開進車房裡去。
” 孟雲樓下了車,打量着那長長的圍牆,和圍牆上面伸出的榕樹枝桠,看樣子楊子明的生活必定十分富裕。
大門開了,開門的是個十八、九歲,面目清秀的下女,楊子明在車内伸頭喊:“秀蘭,把孟少爺帶到客廳裡坐,然後給我把車房門打開。
” “好的,先生。
”秀蘭答應着,孟雲樓奇怪着台灣的稱呼,傭人稱男主人是“先生”而不是“老爺”。
跟着秀蘭,他來到一個占地頗廣的花園裡,園内有一條碎石子路通向房子,路的兩邊整齊的種着兩排玫瑰,靠圍牆邊有着榕樹和夾竹桃。
在那幢二層樓房的左側,還有一個小小的荷花池,荷花池上架着個紅欄杆的小木橋,池邊種植着幾棵柳樹和木槿花。
整個說起來,這花園的布置融合了中式、西式,和日式三種風格,倒也别有情調。
沿着碎石子路,他走進了一間有落地大玻璃窗的客廳,垂着綠色的窗簾,迎面就是一層迷蒙的綠。
從大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