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送帕
關燈
小
中
大
運氣沒有那麼好吧?有人在宮中幾年不得見皇上一面,我這第一次進宮,居然就能得見天顔。
”李妍問:“還有多遠?” 我一臉沮喪:“遠是還遠着呢!我隻看到一個身材高健的男子和公主并肩而行,連面目都還未看清,可皇上既然是和公主一塊兒過來的,還有躲的必要嗎?”李妍幸災樂禍地笑起來:“那你就陪本宮接駕吧!公主肯定會為你好話說盡。
” 小謙撲騰着落在窗楞上,我一面解下他腿上縛着的絹條,一面道:“看看你的笨樣子,你們要減肥了,再胖下去就隻能整天在地上走來走去做兩隻不合格的瘦雞。
” 就着窗口的燈看着絹條: “‘阿布旦’是樓蘭人對自己土地的熱愛贊美之詞,意思類似于漢語中‘美麗富饒的土地’,但更多了一種家園戀慕之情。
‘阿布達勒’在樓蘭語中類似于‘叫化子’的意思,沒有家的人。
這些詞語從哪裡聽來的?看來你新招的西域歌舞女中有樓蘭人。
别再喂小謙和小淘吃雞蛋黃,再胖下去,沒法見鴿了。
” 我“噗嗤”一聲笑了出來,人太醜會沒法見人,原來鴿太醜也會沒法見鴿。
收好絹條,我抽了條絹帕出來,趴在窗前,發了會子呆,提筆寫道: “我現在正趴在窗口和你說話,你在幹什麼?我猜你一定在燈下靜靜看書。
我一擡頭就可以看見天上不停眨眼睛的星星,窗外的鴛鴦藤花開得正好,白的皎如玉,黃的燦如金,香氣清靜悠長,晚上睡覺時我也能聞到。
我已經摘了很多花放在竹籮裡曬着,這樣等到夏天過去,花兒謝掉時,我仍然可以撚幾朵幹花,熱水一沖就能看到水中鴛鴦共舞。
我今天去了皇宮,原本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才決定如此做,可話出口的一瞬我仍舊猶疑了。
李氏家族從漢高祖時代就是朝廷重臣,早有名将廣武君李左車,今有安樂侯李蔡和飛将軍李廣,曆經幾代帝王,在朝中勢力也是根深枝錯,軍中更是有不少李氏子弟,相對衛青的賤民出生和倚靠裙帶關系的崛起,朝中的文官更傾慕于李氏家族的豐儀,李妍怎麼可能會放棄這個對自己對抗衛氏有利的家族呢?我把選擇權看似交給了李妍,可我明白結果是一定的,李敢的一片癡心終隻會成為李妍在這場鬥争中的一把利器。
可我顧不了那麼多了,我隻希望對你有幫助,我隻要你高興,當大漢不再對西域各國用兵時,你眉宇間的愁是否可以消散?也許你的心可以真正自由,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再勉強自己……” 我握着毛筆靜靜看了好一會兒鴛鴦藤架,沖着藤架上的花朵笑起來,轉身把毛筆擱下,仔細疊好寫滿字的絹帕,打開鎖着的小竹箱,小心地把絹帕放進去,又檢查了一下樟腦葉是否還有味道。
“日子過得好快,轉眼間已經夏末,滿架的花越來越稀疏,已經沒有了白色,隻剩下零落幾點金黃。
今天我忽然覺得鴛鴦藤真的像紅塵中的一對情人,一對曾有波折,但最終幸福的情人。
一朵花先開,它會等着生命中另一朵開放,是不是很像一對未曾相遇的情人?待到另一朵花開,它已變黃,此時相遇,一朵白一朵黃,白金相映,枝頭共舞。
日随水去,它們相攜着變老,都變成了金色,最後也像生命的殒落,總會一朵更先離去,另一朵仍停留在枝頭,可是停留的花仍然在盡力怒放,因為生命隻有一次,它不可以辜負,而且它的綻放提醒着賞花人在它的身邊曾有另一朵美麗怒放過的花,當它也飄入風中時,我想在風中,在一個我看不到的地方另一朵花一定在靜靜等候它……” 已經秋天,綿綿細雨中,人無緣無故地多了幾分慵懶的情緒,常常胡思亂想。
聽公主說李妍為一直未能身懷龍種而煩惱,她的煩惱不僅僅是為了女人做母親的渴望。
如果沒有孩子,她的一切計劃都無從談起。
太子之位現在還虛懸,如果她能生一個男孩子,勢必會有一場奪嫡之争。
似乎一個女子不管有再多的寵愛,最後真正能确保一切的卻隻能靠自己的孩子。
看到李妍,除了敬佩,我會害怕這個女子,究竟要多強烈的恨意和愛意,才能讓一個女子把自己的一生甚至孩子的一生賭進一場生死之争中?我自問自己,我無論如何都做不到。
如果我有一個孩子,我絕對絕對不會讓他一出生就置身于一場戰争。
我雖然會如阿爹當年對我一樣,教他權謀機變,但我要讓他快活平安地長大,智謀機變隻是用來保護自己的幸福。
臉有些燒,連人還沒有嫁,竟然就想孩子的問題。
自問自己如果我這一生都不能有孩子呢?想了許久,都沒有定論,但看到屋外已經隻剩綠色的鴛鴦藤時,我想我明白了,生命很多時候在過程,不是每一朵花都會結子,但活過、怒放過,迎過朝陽,送過晚霞,與風嬉戲過,和雨打鬧過,生命已是豐足,我想它們沒有遺憾……
”李妍問:“還有多遠?” 我一臉沮喪:“遠是還遠着呢!我隻看到一個身材高健的男子和公主并肩而行,連面目都還未看清,可皇上既然是和公主一塊兒過來的,還有躲的必要嗎?”李妍幸災樂禍地笑起來:“那你就陪本宮接駕吧!公主肯定會為你好話說盡。
” 小謙撲騰着落在窗楞上,我一面解下他腿上縛着的絹條,一面道:“看看你的笨樣子,你們要減肥了,再胖下去就隻能整天在地上走來走去做兩隻不合格的瘦雞。
” 就着窗口的燈看着絹條: “‘阿布旦’是樓蘭人對自己土地的熱愛贊美之詞,意思類似于漢語中‘美麗富饒的土地’,但更多了一種家園戀慕之情。
‘阿布達勒’在樓蘭語中類似于‘叫化子’的意思,沒有家的人。
這些詞語從哪裡聽來的?看來你新招的西域歌舞女中有樓蘭人。
别再喂小謙和小淘吃雞蛋黃,再胖下去,沒法見鴿了。
” 我“噗嗤”一聲笑了出來,人太醜會沒法見人,原來鴿太醜也會沒法見鴿。
收好絹條,我抽了條絹帕出來,趴在窗前,發了會子呆,提筆寫道: “我現在正趴在窗口和你說話,你在幹什麼?我猜你一定在燈下靜靜看書。
我一擡頭就可以看見天上不停眨眼睛的星星,窗外的鴛鴦藤花開得正好,白的皎如玉,黃的燦如金,香氣清靜悠長,晚上睡覺時我也能聞到。
我已經摘了很多花放在竹籮裡曬着,這樣等到夏天過去,花兒謝掉時,我仍然可以撚幾朵幹花,熱水一沖就能看到水中鴛鴦共舞。
我今天去了皇宮,原本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才決定如此做,可話出口的一瞬我仍舊猶疑了。
李氏家族從漢高祖時代就是朝廷重臣,早有名将廣武君李左車,今有安樂侯李蔡和飛将軍李廣,曆經幾代帝王,在朝中勢力也是根深枝錯,軍中更是有不少李氏子弟,相對衛青的賤民出生和倚靠裙帶關系的崛起,朝中的文官更傾慕于李氏家族的豐儀,李妍怎麼可能會放棄這個對自己對抗衛氏有利的家族呢?我把選擇權看似交給了李妍,可我明白結果是一定的,李敢的一片癡心終隻會成為李妍在這場鬥争中的一把利器。
可我顧不了那麼多了,我隻希望對你有幫助,我隻要你高興,當大漢不再對西域各國用兵時,你眉宇間的愁是否可以消散?也許你的心可以真正自由,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再勉強自己……” 我握着毛筆靜靜看了好一會兒鴛鴦藤架,沖着藤架上的花朵笑起來,轉身把毛筆擱下,仔細疊好寫滿字的絹帕,打開鎖着的小竹箱,小心地把絹帕放進去,又檢查了一下樟腦葉是否還有味道。
“日子過得好快,轉眼間已經夏末,滿架的花越來越稀疏,已經沒有了白色,隻剩下零落幾點金黃。
今天我忽然覺得鴛鴦藤真的像紅塵中的一對情人,一對曾有波折,但最終幸福的情人。
一朵花先開,它會等着生命中另一朵開放,是不是很像一對未曾相遇的情人?待到另一朵花開,它已變黃,此時相遇,一朵白一朵黃,白金相映,枝頭共舞。
日随水去,它們相攜着變老,都變成了金色,最後也像生命的殒落,總會一朵更先離去,另一朵仍停留在枝頭,可是停留的花仍然在盡力怒放,因為生命隻有一次,它不可以辜負,而且它的綻放提醒着賞花人在它的身邊曾有另一朵美麗怒放過的花,當它也飄入風中時,我想在風中,在一個我看不到的地方另一朵花一定在靜靜等候它……” 已經秋天,綿綿細雨中,人無緣無故地多了幾分慵懶的情緒,常常胡思亂想。
聽公主說李妍為一直未能身懷龍種而煩惱,她的煩惱不僅僅是為了女人做母親的渴望。
如果沒有孩子,她的一切計劃都無從談起。
太子之位現在還虛懸,如果她能生一個男孩子,勢必會有一場奪嫡之争。
似乎一個女子不管有再多的寵愛,最後真正能确保一切的卻隻能靠自己的孩子。
看到李妍,除了敬佩,我會害怕這個女子,究竟要多強烈的恨意和愛意,才能讓一個女子把自己的一生甚至孩子的一生賭進一場生死之争中?我自問自己,我無論如何都做不到。
如果我有一個孩子,我絕對絕對不會讓他一出生就置身于一場戰争。
我雖然會如阿爹當年對我一樣,教他權謀機變,但我要讓他快活平安地長大,智謀機變隻是用來保護自己的幸福。
臉有些燒,連人還沒有嫁,竟然就想孩子的問題。
自問自己如果我這一生都不能有孩子呢?想了許久,都沒有定論,但看到屋外已經隻剩綠色的鴛鴦藤時,我想我明白了,生命很多時候在過程,不是每一朵花都會結子,但活過、怒放過,迎過朝陽,送過晚霞,與風嬉戲過,和雨打鬧過,生命已是豐足,我想它們沒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