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往事
關燈
小
中
大
怕地想趕緊跑,於單此時卻奇怪地不肯走,拽着我走出樹叢,臉色鐵青地靜靜立在阿爹和阏氏面前。
阿爹眼中幾分痛苦地看着於單和我,阏氏卻是神色平靜,冷淡地看了一會兒兒子,居然從我們身旁揚長而過,再未回頭。
我看看阿爹,再看看於單,起初莫名的害怕早已不見,此時隻剩不耐煩,跺着腳道:“你們看什麼看?又不是鬥蛐蛐,你盯着我,我盯着你,於單,你想知道什麼就問,阿爹,你想解釋什麼就說。
” 阿爹張了張嘴,剛想說話,於單忽然甩開我的手,一溜煙地人已經跑沒影。
阿爹深吸口氣,沉默地站了一會兒,牽起我向外行去:“讓你好好背書,怎麼又跑出來?” 我挽着他的胳膊,身子半吊在他的身上,隻用一隻腳一跳一跳地走着:“背書背得不耐煩,太子正好找我來玩,我就來了。
剛才為什麼阏氏要靠在你身上哭?太子為什麼那麼生氣?” 阿爹苦笑起來:“這些男女之事,現在講了你也聽不懂。
” “你不講,我更不可能懂,你不是老說我不通人情嗎?現在正是你現身教我的機會呀!” 阿爹揉了揉我的頭發,拉着我走到湖邊坐下,目光投注在湖面上,但眼睛内卻是一片空無蒼涼:“我和阏氏少年時就已經相識,那時她還不是什麼公主,隻是普通官宦人家的女兒,我也不是現在的我,而是一個一心想着建功立業的少年,我和她……我和她……” 我小聲替他說道:“‘維士與女,伊其相谑,贈之以芍藥’,你和她互相贈送了芍藥。
” 阿爹拍了下我的背說:“《詩經》還是讀懂了,我們雖互相贈送的不是芍藥,但意思卻是一樣。
” “那她怎麼如今做了單于的妻子?為什麼不做你的妻子?不是送了芍藥就該‘共效于飛’嗎?” 阿爹輕聲笑起來:“為什麼?該從大處說,還是從小處說?”他雖然在笑,可我卻聽得有些害怕,往他身邊靠了靠,頭埋在他膝蓋上。
“從國家民族大義來說,因為當年的漢朝打不過匈奴,為了百姓安甯、少死人,皇家就要和匈奴和親,卻又舍不得自己的女兒,所以從普通臣子的女兒中選容貌秀麗、才德出衆者封為公主,嫁給匈奴。
從我們自己說,我膽小怯懦,不敢抗旨帶着她流亡天涯,她也不能棄父母于不顧,所以她隻能做了單于的妻子。
若單于待她好,即使匈奴野蠻落後,不知禮儀,那也罷了,可單于卻是一個不懂賞花的人。
她哭隻是因為對自己命運的無奈。
太子生氣是想多了,也是因為他畢竟是匈奴人,很多事情無法體諒,無法明白他母親的痛苦。
”阿爹輕歎一聲,“如果我們再晚生幾年,趕上當今皇上親政,也許一切都會不一樣。
” 我覺得這話似乎聽着耳熟,想了好一會兒才想起兩年前,伊稚斜定親那天,他在山坡上感歎自己沒有早生幾年,不能和漢朝的皇上一争長短,隻能看着漢朝西擴。
一個漢朝的皇帝居然讓阿爹和伊稚斜一個想晚生,一個想早生。
阿爹看我凝神思索,問道:“聽懂了嗎?” “一半一半,你講的皇帝單于大漢匈奴的事情我聽懂了,可我還是不懂於單為什麼那麼生氣,回頭我再慢慢琢磨,我會勸於單不要生氣。
阿爹,你讓我背那些書冊,是不是不想讓我隻做花?” “嗯,沒有找人教你紡線織布裁衣刺繡,也沒有教給你煮飯灑掃,我也不知道對不對。
所有這些東西,她都會,但她卻在受欺負,朝堂上我可以盡力幫於單争取利益,後宮之事我卻有心無力。
” 我搖了搖阿爹的胳膊,仰頭看着他道:“我不做嬌柔的花,我做高大的樹,不會讓人欺負。
” 阿爹揉了揉我的頭發:“你的性子的确不像,可正因為你這個性子,我才更要你心思機敏、體察人心、能斷善謀,否則隻是一味好強,受不了他人的氣,卻又保護不了自己,那可真是不如把你丢回狼群中。
” 我低聲嘟囔道:“誰又想做人了?” 阿爹笑道:“又在腹诽我,你現在已經是人,再也回不到過去,就安心努力地做人吧!” 我默默想了會兒,忽然一喜:“等於單做了單于,阏氏是不是可以嫁給你?” 阿爹凝視着湖面,緩緩搖了搖頭:“等於單做了單于,我就帶你回中原,你既是我的女兒,自然不能在匈奴處長待,我隻教你寫漢字讀漢書,不肯讓你學匈奴的文字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她……她會做太後,於單是個孝順的孩子,她會過得很好。
” 我納悶地問:“為什麼不娶阏氏?你不想娶她嗎?匈奴可沒有漢人那麼多規矩,匈奴的阏氏可以再嫁的呀!” “一時的錯過,就是一生的錯過,人生中很多事情都沒有回頭的機會。
”阿爹近乎自言自語地說着。
我搖搖他的胳膊:“為什麼不可以回頭?” “等我們回到中原,你長大時再來問我。
”阿爹牽着我站起,“回吧!今天要做的功課一點兒都不許差,否則休想吃飯。
” 之後沒有到一年,軍臣單于意外去世…… 我突然站起,深吸幾口氣,凝視着東方初升的太陽。
原來我還是不能坦然回憶之後的一切,還是會被刺痛。
過去已如地上燃燒殆盡的篝火,隻剩烏黑的灰燼,可若想立即把灰燼掃去,又會一不小心就燙到手,不過總有冷卻的那天。
阿爹最後叮囑的話再次回響在耳邊:“玉謹,阿爹對不起你,以為可以一直看着你嫁人生子,可是如今……如今阿爹不能陪你回中原,你自己回去。
這次你是兔子,他人是狼,你要逃,拼命地逃,逃回中原你就安全了。
你一定要活着,答應阿爹,不管遇到什麼都要努力活着,快快樂樂地活着,阿爹唯一的心願就是你過得好……” 太陽快活地躍上大地,我迎着明麗的陽光輕聲道:“阿爹,我會過得很好、很快樂,你也要和阏氏快快樂樂的。
於單,你也是。
” 阿爹總是不願意我做狼,總是心心念念想讓我回漢朝,其實我不用逃到中原也很安全,在西域大地,沒有人能捉住如今的我,即使伊稚斜——匈奴帝國現今的單于。
阿爹眼中幾分痛苦地看着於單和我,阏氏卻是神色平靜,冷淡地看了一會兒兒子,居然從我們身旁揚長而過,再未回頭。
我看看阿爹,再看看於單,起初莫名的害怕早已不見,此時隻剩不耐煩,跺着腳道:“你們看什麼看?又不是鬥蛐蛐,你盯着我,我盯着你,於單,你想知道什麼就問,阿爹,你想解釋什麼就說。
” 阿爹張了張嘴,剛想說話,於單忽然甩開我的手,一溜煙地人已經跑沒影。
阿爹深吸口氣,沉默地站了一會兒,牽起我向外行去:“讓你好好背書,怎麼又跑出來?” 我挽着他的胳膊,身子半吊在他的身上,隻用一隻腳一跳一跳地走着:“背書背得不耐煩,太子正好找我來玩,我就來了。
剛才為什麼阏氏要靠在你身上哭?太子為什麼那麼生氣?” 阿爹苦笑起來:“這些男女之事,現在講了你也聽不懂。
” “你不講,我更不可能懂,你不是老說我不通人情嗎?現在正是你現身教我的機會呀!” 阿爹揉了揉我的頭發,拉着我走到湖邊坐下,目光投注在湖面上,但眼睛内卻是一片空無蒼涼:“我和阏氏少年時就已經相識,那時她還不是什麼公主,隻是普通官宦人家的女兒,我也不是現在的我,而是一個一心想着建功立業的少年,我和她……我和她……” 我小聲替他說道:“‘維士與女,伊其相谑,贈之以芍藥’,你和她互相贈送了芍藥。
” 阿爹拍了下我的背說:“《詩經》還是讀懂了,我們雖互相贈送的不是芍藥,但意思卻是一樣。
” “那她怎麼如今做了單于的妻子?為什麼不做你的妻子?不是送了芍藥就該‘共效于飛’嗎?” 阿爹輕聲笑起來:“為什麼?該從大處說,還是從小處說?”他雖然在笑,可我卻聽得有些害怕,往他身邊靠了靠,頭埋在他膝蓋上。
“從國家民族大義來說,因為當年的漢朝打不過匈奴,為了百姓安甯、少死人,皇家就要和匈奴和親,卻又舍不得自己的女兒,所以從普通臣子的女兒中選容貌秀麗、才德出衆者封為公主,嫁給匈奴。
從我們自己說,我膽小怯懦,不敢抗旨帶着她流亡天涯,她也不能棄父母于不顧,所以她隻能做了單于的妻子。
若單于待她好,即使匈奴野蠻落後,不知禮儀,那也罷了,可單于卻是一個不懂賞花的人。
她哭隻是因為對自己命運的無奈。
太子生氣是想多了,也是因為他畢竟是匈奴人,很多事情無法體諒,無法明白他母親的痛苦。
”阿爹輕歎一聲,“如果我們再晚生幾年,趕上當今皇上親政,也許一切都會不一樣。
” 我覺得這話似乎聽着耳熟,想了好一會兒才想起兩年前,伊稚斜定親那天,他在山坡上感歎自己沒有早生幾年,不能和漢朝的皇上一争長短,隻能看着漢朝西擴。
一個漢朝的皇帝居然讓阿爹和伊稚斜一個想晚生,一個想早生。
阿爹看我凝神思索,問道:“聽懂了嗎?” “一半一半,你講的皇帝單于大漢匈奴的事情我聽懂了,可我還是不懂於單為什麼那麼生氣,回頭我再慢慢琢磨,我會勸於單不要生氣。
阿爹,你讓我背那些書冊,是不是不想讓我隻做花?” “嗯,沒有找人教你紡線織布裁衣刺繡,也沒有教給你煮飯灑掃,我也不知道對不對。
所有這些東西,她都會,但她卻在受欺負,朝堂上我可以盡力幫於單争取利益,後宮之事我卻有心無力。
” 我搖了搖阿爹的胳膊,仰頭看着他道:“我不做嬌柔的花,我做高大的樹,不會讓人欺負。
” 阿爹揉了揉我的頭發:“你的性子的确不像,可正因為你這個性子,我才更要你心思機敏、體察人心、能斷善謀,否則隻是一味好強,受不了他人的氣,卻又保護不了自己,那可真是不如把你丢回狼群中。
” 我低聲嘟囔道:“誰又想做人了?” 阿爹笑道:“又在腹诽我,你現在已經是人,再也回不到過去,就安心努力地做人吧!” 我默默想了會兒,忽然一喜:“等於單做了單于,阏氏是不是可以嫁給你?” 阿爹凝視着湖面,緩緩搖了搖頭:“等於單做了單于,我就帶你回中原,你既是我的女兒,自然不能在匈奴處長待,我隻教你寫漢字讀漢書,不肯讓你學匈奴的文字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她……她會做太後,於單是個孝順的孩子,她會過得很好。
” 我納悶地問:“為什麼不娶阏氏?你不想娶她嗎?匈奴可沒有漢人那麼多規矩,匈奴的阏氏可以再嫁的呀!” “一時的錯過,就是一生的錯過,人生中很多事情都沒有回頭的機會。
”阿爹近乎自言自語地說着。
我搖搖他的胳膊:“為什麼不可以回頭?” “等我們回到中原,你長大時再來問我。
”阿爹牽着我站起,“回吧!今天要做的功課一點兒都不許差,否則休想吃飯。
” 之後沒有到一年,軍臣單于意外去世…… 我突然站起,深吸幾口氣,凝視着東方初升的太陽。
原來我還是不能坦然回憶之後的一切,還是會被刺痛。
過去已如地上燃燒殆盡的篝火,隻剩烏黑的灰燼,可若想立即把灰燼掃去,又會一不小心就燙到手,不過總有冷卻的那天。
阿爹最後叮囑的話再次回響在耳邊:“玉謹,阿爹對不起你,以為可以一直看着你嫁人生子,可是如今……如今阿爹不能陪你回中原,你自己回去。
這次你是兔子,他人是狼,你要逃,拼命地逃,逃回中原你就安全了。
你一定要活着,答應阿爹,不管遇到什麼都要努力活着,快快樂樂地活着,阿爹唯一的心願就是你過得好……” 太陽快活地躍上大地,我迎着明麗的陽光輕聲道:“阿爹,我會過得很好、很快樂,你也要和阏氏快快樂樂的。
於單,你也是。
” 阿爹總是不願意我做狼,總是心心念念想讓我回漢朝,其實我不用逃到中原也很安全,在西域大地,沒有人能捉住如今的我,即使伊稚斜——匈奴帝國現今的單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