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皇帝難為之二五

關燈
番外皇帝難為之二五 宋淮在迎駕的路上還在不停的思考,太子怎麼就來了浙閩呢?不是去西北了嗎? 王大人則思量,太子是如何來的浙閩呢?腳程也忒快了吧? 侍郎大人們暗道,果然是太子啊,神出莫測的。

     神出莫測的太子坐在帳中,待諸人行過禮,賜坐之後溫言道,“宋大人的消息也忒慢了,我這麼一大隊人來将軍府,你就不犯尋思,來的是什麼人?做什麼來着?我還想着宋大人給我個驚喜呢。

    結果宋大人完全沒察覺,警覺性不夠啊。

    ”說着還一幅極其失望的口吻。

     這是什麼變态心理啊!焉不啾的來了,不露一點風聲,其實是在等你來找,莫不是捉迷藏的意思?饒是宋淮宋大人也覺得太子殿下種種行為令人費解。

    隻是如今也不是研究太子費解之迹的時候,見太子似有不滿,忙道,“微臣本不知将軍府來客,倒是馬将軍,也不提醒微臣一聲,讓殿下空等這幾日,都是臣的罪過。

    ”宋淮并不知馬維也是受害者,心道這姓馬的外頭隻瞧着實誠罷了,這樣的大事,竟然都不暗示一聲。

    以宋淮之涵養也忍不住抱怨了馬維一句,推一下責任。

     明湛哈哈大笑,“馬将軍比宋大人更笨,我在他這裡吃住三天,他竟然一無所覺。

    ” 這事兒,除了明湛一個人歡喜,其他人想附和着笑笑都覺得笑不出來。

    王大人一馬當然起身,一撩官袍,曲膝跪在地上,一臉忠心,中氣十足,擲地有聲的開始進谏,“殿下何等貴重身份,這樣微服出行,千裡迢迢的,路上或有什麼萬一,要如何是好?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殿下當為國家為社禝為百姓珍重己身呐。

    ” “行啦,父皇都答應的。

    再說,如今國泰民安,能出什麼事?我這不平安到了嗎?”王老頭兒素來會挑毛病,明湛索性尋他個錯處,堵上他的嘴,省得他沒完沒了的啰嗦,于是一哂問道,“若是一個國家的官員嘴裡喊着天下太平,而儲君卻不敢離開護衛軍出行,這是真正的天下太平嗎?倒是你們,早早出門,怎麼還不如我腿腳快!” 王大人臉上一窘,“是臣等無用,在山西遇着風雪,走不得路,便在驿站停了三日,待雪停了,路又不好走,耽擱到了現在。

    ” “這就是了,我想着必是有個緣由。

    老天爺留客,也是沒法子的事,跟你們有用無用不搭邊兒。

    你們若是沒用,我做什麼派你們當欽差。

    ”明湛道,“以後縱使謙虛,也别說這種話了。

    你們自謙沒什麼,連帶着我也跟着沒面子。

    ” 王大人道了聲“是”,明湛歎口氣,指一指他,“還有這有事兒沒事兒‘撲通撲通’嗑頭的毛病,莫非你站着說話我就聽不明白了?起來起來,一把年紀的老遠的過來,本就辛苦,地上寒涼冷硬,怎麼還這樣不知保養?” 王大人嘴裡說着“禮不可廢”,從地上起身,心裡覺得太子殿下雖然口氣不大好,可真是體貼老臣哪。

     杭州城裡是的有行宮的,隻是事先也不知太子過來,平日裡隻是幾個老太監看守,難免荒疏。

    宋淮便道,“微臣想着行宮未曾準備接駕,想來一應家什用物都不齊全。

    今日過去,怕不周全。

    不若太子殿下暫且移駕總督府,臣即刻派人收拾行宮,待行宮一切妥當,微臣等再奉殿下移駕。

    ” “何必這樣麻煩,就打擾宋大人吧。

    ” 明湛這樣一說,宋淮滿心歡喜的謝恩,這可是天大的體面,把太子殿下伺候好了,比演武啥的更有益處。

     明湛又道,“我素來用度簡單,你也不必從哪裡想方設法的去給我弄什麼稀罕物什,我不喜歡那些虛排場。

    馬将軍這邊調五千過去護駕,一應防衛由馬将軍與宋總督、宋侍郎瞧着安排吧。

    近衛交給黎冰、陳盛。

    我在這裡花銷的銀兩,到最後報了帳給我,我行了印,介時随折子一道報予内務府,内務府自然會撥内帑下來。

    不必用你們浙閩的銀子了,也省得勞民傷财。

    ” 宋淮忙道,“太子賢明,實是百姓之福。

    ” 明湛不耐煩聽這些奉承,便起身準備去總督府。

     馬維素來是騎慣了馬的,還好将軍府自有規制,也是有馬車的,隻是長久不用,灰飛塵起的,即便立元元小說~網手打碼刷洗幹淨,也得有個晾幹的時間呢。

    明湛打量了馬維窘迫的神色半晌,過足了瘾,方道,“無妨,騎馬就是。

    飛飛,你與我共乘一騎。

    ” 王大人闆着臉問,“不知這位先生姓名?”阮鴻飛一直站在明湛身畔,王大人早瞧了他好幾眼,既不像朝中臣子,也不是侍衛打扮。

    太子在外,一切都得小心,王大人憂心君父,故有此一問。

     “飛飛是父皇給我的貼身侍衛,這一路多虧他方面周全。

    就是晚上睡覺,我離了他也睡不安穩。

    ”明湛大嘴一張,信口開河的給阮鴻飛編了個來曆,一面笑眯眯地轉頭看向阮鴻飛,問王大人,“我這麼在外頭明晃晃的騎馬,若是什麼地方‘咻’的射來一箭,或是什麼人暴起行刺……沒個高手在我身邊護着,出了事如何是好呢?你說對不對,王大人?” 說天下太平的是你,懼人行刺的又是你,王大人厚着臉皮弄明白了阮鴻飛的來曆,撂下一顆老心,奉承一句,“皇上與太子思慮周詳,勝臣萬千。

    ”閉嘴了。

     明湛過去拍了拍王大人的肩膀,歎道,“知道你是不放心……”話說一半,擡腿走了,倒叫王大人感動的紅了眼眶,想着太子殿下如今體恤臣下苦心,焉能不以死相報,忙急腳追了上去。

     明湛三言兩語,便令素來忠耿的王大人改變了對他的看法。

    以往王大人覺得太子殿下偶爾會幹些不着調的事(情書事件以及微服出行事件),現在卻給太子殿下找好了理由,年輕人嘛,偶爾跳脫也是有的。

    不過,在王大人看來,太子的确是有聖君之相。

     宋淮是個心眼兒多的人,出門時便暗示了貼心小厮去禀告夫人收拾院子,招待太子爺。

     待明湛這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到了總督府,總督府的正房已經騰了出來,一應用具都是新的,擺設都是挑了壓箱底兒的上上好的。

    明湛掃了一眼,道了聲“叨擾”。

    饒是元元小說~網手打日”的話來。

     明湛打發了衆人下去,他這次出來路遠,便沒帶方青何玉,好在如今有個搖光可以勉強充為近身,明湛還打趣搖光,“看你這個子,扮個小丫環也能糊弄過去的。

    ” 搖光氣道,“殿下隻說我矮,莫非殿下自己就高了?不信比一比,我個子比您還猛一些呢。

    ” “飛飛,你說我們誰高誰矮來着?”明湛過去同阮鴻飛并坐在榻上。

     “做什麼,高一點兒有什麼好處不成?”阮鴻飛優雅搗弄着一套紫砂茶具,心道,兩個小矮個兒比高,這有什麼好比的,遂漫不經心的說,“你們都還小呢,還得再長幾年,過幾再比吧。

    ” 明湛笑,“我年紀雖不大,奈何内心成熟,且輩份高。

    算了,何必跟小孩子計較。

    ” 搖光白了明湛一眼,對阮鴻飛道,“先生,我去看看下面的人。

    ”就下去了。

     明湛守在阮鴻飛身畔,看他在那小茶爐裡夾了幾塊兒銀霜炭,舀水煮茶,正想動一動手腳,就見陳盛進來回禀:浙閩巡撫、布政使、杭州知府……前來給太子殿下請安。

     反正是杭州數得上名号兒的離的近的都來了,明湛歎口氣,“讓宋淮安排晚上的宴會,不要奢靡。

    跟來請安的大人們說,我現有些累了,讓他們先喝兩杯熱茶,沒事的話歇一歇,有事的話就先回去忙,晚上一道吃飯吧。

    ” “好生啰嗦!”阮鴻飛轉頭對陳盛道,“傳太子殿下口谕,太子遠途而來,身體疲倦,免請安。

    晚上太子設宴,到時再見吧。

    ” 陳盛也覺得阮鴻飛的話更有氣勢,行了一禮,忙去回了。

     阮鴻飛待屋裡沒人的時候問明湛,“朝廷是不是沒銀子了?” “哪兒啊,有呢。

    ”明湛死要面子的不說實話,拍胸脯一幅充大款的派頭兒,“誰沒銀子,我也不能沒銀子呐。

    ” 阮鴻飛似笑非笑地看明湛一眼,“看你這不大工夫,已經說了兩次‘不要奢靡,崇尚簡樸’的話了,我以為庫裡沒銀子了呢,想着要不要幫襯你些。

    ” “銀子是死的,人是活的。

    ”明湛得知情人的好意,笑道,“真沒銀子我會跟你張嘴的。

    ” 阮鴻飛一臉看透人心的微笑,“這倒是,現成的金銀擺着。

    魚米之鄉,還能餓死人不成?” “李方那裡不會出差錯吧?”對付這些官員,明湛業務熟練,不過他是頭一遭跟海盜打交道,也不知李方根底,雖然飛飛素來可信,明湛仍忍不住想多打聽一二。

    元元小說~網手打 阮鴻飛淺笑,“你沒聽說過盜亦有道麼?到了李方這個地位,說話就不能跟放屁一樣了,何況他是當了我的面兒應承的。

    ”茶水已滾,冒出袅袅的白霧,翻手遞給明湛一盞,“這茶怎麼樣?” “還成。

    ”明湛也品不出個好歹,他對李方的興趣比對茶大的多了,而且話題已開,追問阮鴻飛,“昔日我聽說李方□擄掠,曾經把一個村子的人點了天燈……”惡名可不是一般大。

     “不是一個村子的人,是一家人而已。

    ”這些事,阮鴻飛還是清楚的,一笑道,“李方原本是福州什麼村兒的一個漁民出身,朝廷禁海,漁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