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皇帝難為之二十

關燈
宋淮在官場混迹了大半輩子,自認為對于為官一事已小有所成。

    *非常文學* 可是,自從皇上立了太子。

    宋淮發現,自己似乎又回到了剛入官場時,那種惶惑與懵懂。

    雖然宋大人算得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人物世情也算練達,可他不知道到底是西南人本身腦子跟帝都人不一樣,還是這位皇太子天生就特立獨行,不是凡人。

    種種心思,實在叫人琢磨不透。

     自高祖皇帝打下萬裡江山,承平之日起,從未有過南北軍對調之事。

    到了皇太子這裡,張張嘴皮兒就折騰起來。

    對調了還不算,接着又要搞什麼演武;搞演武還不算,更要派來欽差做裁判;欽差們折騰不能夠,他皇太子親自出馬,年也不過,跑西北去了。

     俄的神哪。

     若這位爺登了基,更不知要搞出千百種花樣來,像宋淮這種官場達人,都隐隐的頭痛欲裂。

     更讓他頭痛的是,海盜那邊兒不伺候了! 宋翔親自去分說還被抽了幾個耳光扔回了岸上,一副要翻臉的架式。

    宋淮隻恨當初竟與老虎謀皮,而今到了用人之際,這些該死的匪盜們卻漫天要起價來,實在該殺! 不過,現在也不是意氣用事之際,宋淮問周之源,“印章刻好了沒有?” 周之源從袖中取出一卷拟好的公文,遞了上去,“大人盡可放心,以假亂真,絕無問題。

    ” 宋淮瞧了瞧,點頭道,“讓宋翔給他們送去吧。

    ” “是。

    ” “先生。

    ”宋淮總有些隐隐不安,“你說太子因何去了西北?” 周之源略一思索便道,“依屬下看,太子怕近年就會登基了。

    ” 宋淮微驚,問的懇切,“先生細談。

    ” “如今皇太子雖冊立了,身份卻有些微妙。

    ”周之源拈須道,“上有皇上龍體康健,下有兩位嫡脈皇孫,而太子隻是皇上的侄子。

    ” 宋淮低聲道一句,“先前倒有傳說龍體不大妥當的。

    ” “大人,想那鎮南王府雄鋸西南兩百多年,就是當初肅宗皇帝想動他一動,都因此失了帝位。

    ”周之源歎道,“自此,鎮南王府便穩如磐石,再無人敢質疑它藩王之位。

    就太子而言,他本就是世子,且在西南那是他的地盤兒,上面坐王位是是他的生父。

    若無登基的把握,他何必留在帝都坐這夾心闆的位子。

    且鎮南王隻這一個嫡子,若不是兒子能更進一步,怕那邊兒也舍不得兒子留在帝都呢。

    再者說來,天下皆知,太子早有言在先,待皇孫成年便會将皇位讓于皇孫。

    不論真假,太子能說出這種話,就是安了皇上的心呢。

    要屬下說,怕是皇上那裡已有退位之心,所以這西北東南的都随着太子的心意來了。

    太子這次去西北,是想趁着皇上在位,國家安定,來收一收西北的軍心了。

    ” 宋淮往北一抱拳,惋歎道,“自皇上登基,便勤于政事,百姓安甯,吏治清明,百業興旺,打下這欣欣盛世,聖上正當壯年,我還想着服侍皇上至百年以後呢,哪裡料到……”說着這話,竟虎目含淚,頗有幾分傷感。

     周之源卻明顯更知老闆心思,宋淮是伺候慣了當今,将當今的脾氣秉性摸的通透,這官兒也做的順遂。

    如今眼瞅着就是皇太子掌事了,這位太子殿下别的不知如何,單看如今這頓折騰,就不是好相與的人。

    且不說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事兒,這樣愛折騰的人,定是不好糊弄的。

    故此,宋淮對于鳳景乾倒真起了幾分難舍之情。

     周之源附和道,“誰說不是呢。

    ”再一轉折,“隻是如今,大人也得有個主意了。

    ^/非常文學/^” “難啊。

    ”宋淮歎道,“太子這一去西北,頭籌必是西北得了。

    倒不如……”宋淮頭腦機伶,笑問,“先生說,不如我們浙閩官員聯名上書,請太子殿下也來浙閩一閱軍容如何?” 周之源斟酌道,“大人念頭兒是好的,隻是到底皇上在位。

    大人本是皇上的心腹之臣,如今……倒怕太子皇上多想呢。

    ”言下之意,老主子還在呢,你就急惶惶的巴結新主子,這樣朝秦暮楚的人,不但老主子心寒,莫非新主子就能瞧得上眼? “我一時焦急,倒是錯了念頭兒,虧得先生予我提了醒兒。

    ”宋淮絲毫不以為恥,淡淡一笑,“那就請朝中交好的同年上折請奏,便可脫此嫌疑。

    ” “大人所言極是。

    ” 宋淮心裡有了準頭兒,便安然起來,笑對周之源道,“那張手書的事兒,煩先生予宋翔親談吧。

    ” “屬下這就去辦。

    ” 宋翔是個很會打點的人,周之源這等總督身邊兒的大紅人自然不能落下的,早早的便将鋪号的幹股送了來,故此周之源在宋淮跟前兒常不着痕迹的為宋翔說上幾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