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皇帝難為之十四

關燈
姑母都是公主府與驸馬家相挨,這樣還略略方便些。

    帝都地方大了去,如三姐姐的府第與驸馬家,坐車就要小半個時辰,且不說有刁奴為難。

    另一方面想,日後三姐姐有了子嗣,孩子們每日要早起,夏天頂着烈日冬天冒着風雪的去給父親請安,當然,為了孝道,這是應該的。

    隻是也有長輩體恤晚輩之心呢。

    ” “為何此事我要與姑祖母說呢,一來您是宗室年高德韶的長輩,二來您性子清正,遇事比我們晚輩到底想的周全,再有嶽母、姑媽們也都是公主出身,我們一起來合計合計,到底怎麼改一改才好呢。

    ”明湛笑道,“我想了許久,想着公主府照樣存在,公主也不必住到婆家去,必竟公主身份高貴,讓婆家長輩每日來給她請安,也怪難為情的。

    不過,倒可以讓驸馬搬到公主府來。

    反正府裡一應下人都是咱們陪嫁過去的,也不用擔心他們偏着驸馬。

    宣召的事兒還是算了,女孩兒臉皮兒薄,就是喜歡怕也不好常常張嘴的。

    從人倫大義上考慮,公主矜持,驸馬不得宣召不能見公主。

    可驸馬正當青壯,也沒有苦守的道理,為了公主的顔面,沒有妾室,身邊兒還能沒有通房麼?我就舉個例子,像我大姐姐是給泰陽姑媽做兒媳婦,大姐夫人品端正,我聽大姐姐說就是在她有身孕的時候想給大姐夫收兩個通房,大姐夫都未允準。

    (當然,這其四爺的功勞就不知道了。

    )” “大姐姐私下對我講,她與大姐夫感情好,不忍大姐夫受委屈,雖然那兩個通房人選是大姐姐一手挑出來的,心裡也并不好過。

    待大姐夫拒絕了,她心裡真是開懷。

    ”明湛笑歎,“我想,普天下的女孩兒,心思都差不多。

    因宣召一事,公主見不到驸馬已是傷心;若再因此事,驸馬有了通房。

    公主們嘴上不在乎,心裡能不在乎麼?” 襄儀大長公主心道,女人以柔順為本,幾個小通房真不值得入公主的眼。

    明湛竟然有臉拿自己的姐姐興例,可見那淑儀郡主也是個好妨的,正想說上一兩句,明湛似不經意的笑言,“說起來,大姐姐的性子與安悅姑媽倒有些相像了。

    ” 襄儀大長公主心知自己女婿也是連半個通房都沒有的人,一時間,對泰陽長公主家的事倒不好置喙了。

     泰陽長公主笑道,“親侄女做了兒媳婦,何況淑儀上知老下知少,我隻當她親女兒一樣的待。

    什麼通房侍妾的,我早交待了你大姐夫,不看别人,我們家裡是再沒這個規矩的。

    如今家裡子孫繁茂,這都是我家紹明的福氣哪。

    ” 饒是泰陽長公主無炫耀之意,福昌長公主那顆心酸的都能擰出酸汁子來了。

    狐狸精,都是那狐狸精害了她的兒哪! 敬敏長公主雖與明湛交好,且還頂了嶽母的名兒,女兒無福,到底是憾事。

    心想,還是泰陽皇妹的運氣好,給兒子尚了淑儀郡主,如今雖是個郡主的銜兒,架不住與太子情份深呢,好日子在後頭呢。

     明湛接着說,“我是男人,并不太懂内眷之事。

    不過就是我自己,想着每日同老婆親近還要等着宣召,這心裡也不會好過的。

    姑祖母看是不是這個理兒呢?” 襄儀大長公主聽明湛口齒伶俐,說的天花亂墜,哪怕明湛這樣直晃晃的問過來,她也隻是委婉道,“我離帝都日久,年紀也大了,腦子也慢了。

    平日裡跟着太後吃吃喝喝的還行,我老了,這些個事,太子就别問我了。

    ” “唉,我聽着太子說的仿佛有道理,又覺着太宗皇帝仿佛有道理。

    唉,有刁奴辦刁奴,若乳母們都是壞的,也到不了這會兒了。

    ”襄儀大長公主自然不會與明湛硬碰硬,笑問,“太子說是吧?” “姑祖母有姑祖母的道理。

    ” “既然太子覺得老身說的有理,還是請太子殿下鄭重考慮此事!”襄儀大長公主正色道,“三公主受了委屈,要安撫要辦人,太子對姐妹手足素來友好,老身再沒有不放心的。

    隻是祖制不可輕動,太子三思而行吧!” 明湛并沒有應答,隻是唇角一勾,對着襄儀大長公主那張闆正的臉露出一個親切無比的溫柔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