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皇帝難為之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襄儀大長公主對于明湛提議她留在宮事,也十分不解。
畢竟衛王妃是明湛的親娘,有衛王妃坐陣的後宮,對于明湛,才是最穩妥的。
明湛不僅讓出宮務大權,還每日過來對襄儀大長公主獻殷勤,不論襄儀大長公主是不假辭色,還是面無表情,明湛都是笑嘻嘻的。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
有時候,俗話真是前人智慧的結晶。
饒是襄儀大長公主對于太子殿下這連番的示好也有些松動,私下問魏太後,“太子一直是這個脾氣麼?我以往聽說他脾氣可不大好,不是拿磚頭砸破了福昌家小子的頭麼?” 魏太後心裡不擱事兒,直接道,“都是福昌家小子做事兒不地道,險些坑了明豔。
這邊說要娶郡主,那頭兒通房丫頭大了肚子,嗯,明湛那會兒還小呢,有些,嗯,沖動。
” 襄儀大長公主還在皺着眉琢磨太子殿下的性情,魏太後忽然咯咯笑起來,轉頭對襄儀大長公主道,“明湛說的那笑話兒真好樂诶,我起碼得樂上三天。
”說着,拍大腿又是一陣歡樂的笑聲。
神哪,襄儀大長公主覺得自己都羨慕死魏太後了,世上怎麼會有這樣有傻福的人哪。
說起來,魏太後心理素質并不算好,遇事慌神兒,哭哭啼啼毫無主見,不過她有個讓許多人羨慕嫉妒恨的優點:天生的神經粗。
先帝時,多少千嬌百媚玲珑剔透的宮妃千種心腸萬般思量的盤算,就連方皇後也是耗盡了一世的心力,香消玉隕。
獨魏太後,這個空有一張漂亮皮囊的小宮女,她愚鈍到即便生了兩個兒子,方皇後也未把她當過做對手。
可是,她卻活了下來,一直活到兒子登基,母儀天下。
明湛已經找到了哄魏太後的方式,他每來天請安必定要給魏太後講個笑話。
以前,魏太後沒有聽笑話的習慣,主要原因是那些人講的她聽不大懂,也不覺得好笑。
明湛卻是專門兒撿了那些市井易懂的來哄老太太開心,一試果然奏效。
魏太後如今覺得自己就指着明湛一天一笑話活了。
襄儀大長公主回朝,本就是不大不小的一件事。
不過老太太不僅回來了,還一回來就住進了宮裡,掌管宮務。
敬敏長公主、泰陽長公主、福昌長公主通了氣兒,姐妹三人以給魏太後請安的名義,聯袂進宮探望她們唯一在世的姑媽。
“姑媽去了山上,整整兩年不肯回來,侄女們都想您了。
”這種場合向來是敬敏長公主先開口,既親熱又不失禮數。
福昌長公主素來嘴甜,笑着恭維一句,“姑媽愈發慈悲了。
” 泰陽長公主隻是靜默的坐在一旁,并不說話。
“我也覺得姑媽的精神比原來在帝都時還要好。
”敬敏長公主帶了幾分羨慕,“山上清靜,下次姑媽再禮佛,也叫上我,我跟您一道去。
” 襄儀大長公主笑,“你們一個個家裡事多的很,今天娶媳婦,明天嫁女兒的,哪裡離得了你們?我就是叫了,你們也沒空閑。
” 襄儀大長公主玩笑似的一句話,倒讓敬敏長公主與福昌長公主心頭一酸,這兩人,一個嫁女兒時女兒意外身亡,一個媳婦沒娶着兒子進了寺廟,各有各的傷心。
倒是泰陽長公主神色安然,心裡再次十二萬分的慶幸自己下手快,為兒子把淑儀郡主娶回了家。
媳婦不但一口氣為她生了兩個孫子一個孫女,管家性情都不錯,她們婆媳關系也非常好。
将來太子登基,媳婦的封号自然要更進一步,兒子也要進一步,就是嫡次孫,日後也可以封爵。
想自己守寡二十幾年,終于苦盡甘來,泰陽長公主唇角輕輕挑起了個微小的弧度。
兒媳婦要做公主自然好,而且又是太子的同父姐姐,自幼養在衛王妃膝下的,情份到底是不同的。
說起來,鎮南王府這幾個女孩兒,甯國郡主自然無人掠其鋒,接下來就輪到自己的兒媳婦了。
太子是不會虧待明豔的,不過這種公主開府的事兒非常要命,泰陽長公主當初就吃了極大的苦頭兒。
想到此處,泰陽長公主柔聲道,“安悅姐姐随着鄭姐夫去了江南,姑媽回來,見
畢竟衛王妃是明湛的親娘,有衛王妃坐陣的後宮,對于明湛,才是最穩妥的。
明湛不僅讓出宮務大權,還每日過來對襄儀大長公主獻殷勤,不論襄儀大長公主是不假辭色,還是面無表情,明湛都是笑嘻嘻的。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
有時候,俗話真是前人智慧的結晶。
饒是襄儀大長公主對于太子殿下這連番的示好也有些松動,私下問魏太後,“太子一直是這個脾氣麼?我以往聽說他脾氣可不大好,不是拿磚頭砸破了福昌家小子的頭麼?” 魏太後心裡不擱事兒,直接道,“都是福昌家小子做事兒不地道,險些坑了明豔。
這邊說要娶郡主,那頭兒通房丫頭大了肚子,嗯,明湛那會兒還小呢,有些,嗯,沖動。
” 襄儀大長公主還在皺着眉琢磨太子殿下的性情,魏太後忽然咯咯笑起來,轉頭對襄儀大長公主道,“明湛說的那笑話兒真好樂诶,我起碼得樂上三天。
”說着,拍大腿又是一陣歡樂的笑聲。
神哪,襄儀大長公主覺得自己都羨慕死魏太後了,世上怎麼會有這樣有傻福的人哪。
說起來,魏太後心理素質并不算好,遇事慌神兒,哭哭啼啼毫無主見,不過她有個讓許多人羨慕嫉妒恨的優點:天生的神經粗。
先帝時,多少千嬌百媚玲珑剔透的宮妃千種心腸萬般思量的盤算,就連方皇後也是耗盡了一世的心力,香消玉隕。
獨魏太後,這個空有一張漂亮皮囊的小宮女,她愚鈍到即便生了兩個兒子,方皇後也未把她當過做對手。
可是,她卻活了下來,一直活到兒子登基,母儀天下。
明湛已經找到了哄魏太後的方式,他每來天請安必定要給魏太後講個笑話。
以前,魏太後沒有聽笑話的習慣,主要原因是那些人講的她聽不大懂,也不覺得好笑。
明湛卻是專門兒撿了那些市井易懂的來哄老太太開心,一試果然奏效。
魏太後如今覺得自己就指着明湛一天一笑話活了。
襄儀大長公主回朝,本就是不大不小的一件事。
不過老太太不僅回來了,還一回來就住進了宮裡,掌管宮務。
敬敏長公主、泰陽長公主、福昌長公主通了氣兒,姐妹三人以給魏太後請安的名義,聯袂進宮探望她們唯一在世的姑媽。
“姑媽去了山上,整整兩年不肯回來,侄女們都想您了。
”這種場合向來是敬敏長公主先開口,既親熱又不失禮數。
福昌長公主素來嘴甜,笑着恭維一句,“姑媽愈發慈悲了。
” 泰陽長公主隻是靜默的坐在一旁,并不說話。
“我也覺得姑媽的精神比原來在帝都時還要好。
”敬敏長公主帶了幾分羨慕,“山上清靜,下次姑媽再禮佛,也叫上我,我跟您一道去。
” 襄儀大長公主笑,“你們一個個家裡事多的很,今天娶媳婦,明天嫁女兒的,哪裡離得了你們?我就是叫了,你們也沒空閑。
” 襄儀大長公主玩笑似的一句話,倒讓敬敏長公主與福昌長公主心頭一酸,這兩人,一個嫁女兒時女兒意外身亡,一個媳婦沒娶着兒子進了寺廟,各有各的傷心。
倒是泰陽長公主神色安然,心裡再次十二萬分的慶幸自己下手快,為兒子把淑儀郡主娶回了家。
媳婦不但一口氣為她生了兩個孫子一個孫女,管家性情都不錯,她們婆媳關系也非常好。
将來太子登基,媳婦的封号自然要更進一步,兒子也要進一步,就是嫡次孫,日後也可以封爵。
想自己守寡二十幾年,終于苦盡甘來,泰陽長公主唇角輕輕挑起了個微小的弧度。
兒媳婦要做公主自然好,而且又是太子的同父姐姐,自幼養在衛王妃膝下的,情份到底是不同的。
說起來,鎮南王府這幾個女孩兒,甯國郡主自然無人掠其鋒,接下來就輪到自己的兒媳婦了。
太子是不會虧待明豔的,不過這種公主開府的事兒非常要命,泰陽長公主當初就吃了極大的苦頭兒。
想到此處,泰陽長公主柔聲道,“安悅姐姐随着鄭姐夫去了江南,姑媽回來,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