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3
關燈
小
中
大
,他老婆一個公主銜兒是跑不掉的。
現在他家日子過的滋潤,莫非到時老婆升官兒,大家分居?!怎麼吃的消哦! 雖然還有反對的聲音,畢竟小多了,明湛掬一把淚,泣道,“今日我實在哀痛至極,無力再議,餘下的事,明日再說吧。
”下了朝之後,明湛足洗了三遍臉,眼睛上塗了消腫的藥膏,因為早朝實在賣力,早飯也比往常吃的多。
真是個神人哪。
鳳景乾看明湛像豬一樣呼噜呼噜的吃個沒完,特意給他夾了個油炸的酥點,笑道,“今天可是賣了膀子力氣,你這都是跟誰學的招術啊。
”說哭就哭,完全沒有任何先兆及情緒蘊釀,而且哭的那叫一個情真意切,不服都不行。
“劉備啊。
”明湛道,“事關祖制,講理是講不通的,隻得以情動人了。
我看史上擅長以情動人的就是劉玄德劉皇叔了,我這是牛刀小試。
” “那你還不趁熱打鐵把事情定下來。
” “不是還有個襄儀姑奶奶麼?你不是說她快回來了,她在宗室我想聽聽她的意見。
”明湛嘴裡鼓了兩下,咽下飯菜,又捧起粥碗道,“能有長輩支持,才算圓滿。
” “還算周全。
”鳳景乾滿意的笑笑,對着皇帝,一味是是是是行不通的。
明禮為什麼會敗在明湛手裡,倒不是倆人的智商真差多少,隻是明禮從不會說一個“不”字,他太習慣了聽從鳳景南的吩咐。
鳳景南或許喜歡這樣溫順的兒子,可惜,這樣的人是撐不起鎮南王府的。
明湛為什麼不當廷定下此事? 都說皇帝乾坤獨斷,其實這話說出來完全是坑人的。
天底下即便皇帝也大不過一個“理”字,當然,做皇帝也可以倒行逆施,不過,這樣的皇帝能做多久呢? 最終,反抗皇帝的是什麼人?從夏商周開始算,有多少皇帝是真的從泥地裡爬直來的呢?商湯是夏的諸侯,周侯……朝代更疊,并不是真正亡在百姓手裡,反而多是亡于權臣之手。
所以說,即便皇帝也要講理,一味不講理強幹,君視臣為草芥,臣視君如仇寇,這樣就是帝逼臣反了。
不但要講,還要講的人心服口服,要讓他們心甘情願的随着你的思路做事,而不是皇帝順着大臣的想法下命令。
明湛沒有趁熱打鐵,就是因為這塊鐵還不夠熱。
讀書人自幼受的是聖人的教導,家裡祠堂擺的是先祖的牌位,當然,金殿上一個個位高權重的大臣們自然不會是迂腐之輩,可這件事是明湛提議,鳳景乾一個字的口風都沒吐露,這個時候,是忠于太齤子還是等着皇上發話兒?所以,反對的聲音就格外大。
第一個回合,明湛要的并不是立竿見影的贊同,如果他一提議,立時百官擁戴。
那麼,鳳景乾這十幾年的皇帝都是白當了。
朝臣,有朝臣的顧慮。
他們當然想在太齤子身上投資,這是未來的君上,未來的榮華尊榮都在太齤子身上呢。
可現在的關鍵是,太齤子還不是皇帝,他們這樣朝秦暮楚,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投了太齤子的陣營,讓皇上怎麼想? 天子一怒,倒不必血流漂杵,隻要削爵罷官,遠遠的厭棄了你,這種後果就不是所有人都能承擔的。
不過,公主之事又不同于朝政。
有一部分人,是不必擔心會削爵罷官的,那就是驸馬的家族。
畢竟與皇帝是姻親,等閑皇帝不看驸馬的面子,也要看公主的面子。
而這些人,被明湛說們是十分期待公主誕下子嗣的。
這種想法非常現實,譬如那些遞減相襲的爵位,如果有一個身上流着皇家血統的子孫出現,那麼這個爵位可能平級承繼,再者,公主的兒子是可以賜爵的。
對于任何一個尚主的家族而言,公主誕下嗣子,都是再好不過的事。
這并無關軍國政要,故此,驸馬的家族是擁戴明湛的提議的。
隻要他們在朝上表态,那麼接下來,他們就要出力,譬如找一找相熟的朋友親戚,說一說革除舊弊的好處。
哪怕這些人不能真正的在朝廷上支持明湛,起碼在心底,他們不要反對這件事。
而明湛,還有後招。
這個後招,也很快到了。
年前,在五台山禮佛兩年的襄儀大長公主回到久違的帝都。
襄儀大長公主比魏太後年長,如今已将近七旬,頭發白如霜雪,眉眼厲肅靜。
她與魏太後的關系非常好,回到帝都,休息一日便遞牌子進宮給魏太後請安。
魏太後并不肯受襄儀大長公主的禮,還未待襄儀大長公主行禮,直接叫人扶上前,見襄儀大長公主精神矍爍,魏太後十分開心,笑道,“姐姐,我早盼着你呢。
我聽皇帝說你昨兒個才到帝都,這麼老遠的回來,怎麼不多歇幾日?” “沒事,我腿腳好着呢。
”襄儀大長公主接過宮女遞過的茶,喝了兩口問,“你還好吧?” “好,好。
”魏太後讓了茶讓點心,“姐姐,你最喜歡吃我做的綠豆糕,來,嘗嘗。
” 襄儀大長公主歎道,“你都什麼年紀了,怎麼還要親做點心,壽膳房是做什麼用的?咱們又不是外人,你這樣,我倒吃
現在他家日子過的滋潤,莫非到時老婆升官兒,大家分居?!怎麼吃的消哦! 雖然還有反對的聲音,畢竟小多了,明湛掬一把淚,泣道,“今日我實在哀痛至極,無力再議,餘下的事,明日再說吧。
”下了朝之後,明湛足洗了三遍臉,眼睛上塗了消腫的藥膏,因為早朝實在賣力,早飯也比往常吃的多。
真是個神人哪。
鳳景乾看明湛像豬一樣呼噜呼噜的吃個沒完,特意給他夾了個油炸的酥點,笑道,“今天可是賣了膀子力氣,你這都是跟誰學的招術啊。
”說哭就哭,完全沒有任何先兆及情緒蘊釀,而且哭的那叫一個情真意切,不服都不行。
“劉備啊。
”明湛道,“事關祖制,講理是講不通的,隻得以情動人了。
我看史上擅長以情動人的就是劉玄德劉皇叔了,我這是牛刀小試。
” “那你還不趁熱打鐵把事情定下來。
” “不是還有個襄儀姑奶奶麼?你不是說她快回來了,她在宗室我想聽聽她的意見。
”明湛嘴裡鼓了兩下,咽下飯菜,又捧起粥碗道,“能有長輩支持,才算圓滿。
” “還算周全。
”鳳景乾滿意的笑笑,對着皇帝,一味是是是是行不通的。
明禮為什麼會敗在明湛手裡,倒不是倆人的智商真差多少,隻是明禮從不會說一個“不”字,他太習慣了聽從鳳景南的吩咐。
鳳景南或許喜歡這樣溫順的兒子,可惜,這樣的人是撐不起鎮南王府的。
明湛為什麼不當廷定下此事? 都說皇帝乾坤獨斷,其實這話說出來完全是坑人的。
天底下即便皇帝也大不過一個“理”字,當然,做皇帝也可以倒行逆施,不過,這樣的皇帝能做多久呢? 最終,反抗皇帝的是什麼人?從夏商周開始算,有多少皇帝是真的從泥地裡爬直來的呢?商湯是夏的諸侯,周侯……朝代更疊,并不是真正亡在百姓手裡,反而多是亡于權臣之手。
所以說,即便皇帝也要講理,一味不講理強幹,君視臣為草芥,臣視君如仇寇,這樣就是帝逼臣反了。
不但要講,還要講的人心服口服,要讓他們心甘情願的随着你的思路做事,而不是皇帝順着大臣的想法下命令。
明湛沒有趁熱打鐵,就是因為這塊鐵還不夠熱。
讀書人自幼受的是聖人的教導,家裡祠堂擺的是先祖的牌位,當然,金殿上一個個位高權重的大臣們自然不會是迂腐之輩,可這件事是明湛提議,鳳景乾一個字的口風都沒吐露,這個時候,是忠于太齤子還是等着皇上發話兒?所以,反對的聲音就格外大。
第一個回合,明湛要的并不是立竿見影的贊同,如果他一提議,立時百官擁戴。
那麼,鳳景乾這十幾年的皇帝都是白當了。
朝臣,有朝臣的顧慮。
他們當然想在太齤子身上投資,這是未來的君上,未來的榮華尊榮都在太齤子身上呢。
可現在的關鍵是,太齤子還不是皇帝,他們這樣朝秦暮楚,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投了太齤子的陣營,讓皇上怎麼想? 天子一怒,倒不必血流漂杵,隻要削爵罷官,遠遠的厭棄了你,這種後果就不是所有人都能承擔的。
不過,公主之事又不同于朝政。
有一部分人,是不必擔心會削爵罷官的,那就是驸馬的家族。
畢竟與皇帝是姻親,等閑皇帝不看驸馬的面子,也要看公主的面子。
而這些人,被明湛說們是十分期待公主誕下子嗣的。
這種想法非常現實,譬如那些遞減相襲的爵位,如果有一個身上流着皇家血統的子孫出現,那麼這個爵位可能平級承繼,再者,公主的兒子是可以賜爵的。
對于任何一個尚主的家族而言,公主誕下嗣子,都是再好不過的事。
這并無關軍國政要,故此,驸馬的家族是擁戴明湛的提議的。
隻要他們在朝上表态,那麼接下來,他們就要出力,譬如找一找相熟的朋友親戚,說一說革除舊弊的好處。
哪怕這些人不能真正的在朝廷上支持明湛,起碼在心底,他們不要反對這件事。
而明湛,還有後招。
這個後招,也很快到了。
年前,在五台山禮佛兩年的襄儀大長公主回到久違的帝都。
襄儀大長公主比魏太後年長,如今已将近七旬,頭發白如霜雪,眉眼厲肅靜。
她與魏太後的關系非常好,回到帝都,休息一日便遞牌子進宮給魏太後請安。
魏太後并不肯受襄儀大長公主的禮,還未待襄儀大長公主行禮,直接叫人扶上前,見襄儀大長公主精神矍爍,魏太後十分開心,笑道,“姐姐,我早盼着你呢。
我聽皇帝說你昨兒個才到帝都,這麼老遠的回來,怎麼不多歇幾日?” “沒事,我腿腳好着呢。
”襄儀大長公主接過宮女遞過的茶,喝了兩口問,“你還好吧?” “好,好。
”魏太後讓了茶讓點心,“姐姐,你最喜歡吃我做的綠豆糕,來,嘗嘗。
” 襄儀大長公主歎道,“你都什麼年紀了,怎麼還要親做點心,壽膳房是做什麼用的?咱們又不是外人,你這樣,我倒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