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番外皇帝難為之八

關燈
是不用事先排練,一個眼神兒就能心意相通。

     “我不大了解朝廷的募兵制度,就跟兵部要了些資料以做了解,”明湛看了兵部尚書——顧嶽山一眼,“基本上是地方招募為主,然後換将不換兵,各地的兵基本上就在各地衛所或者大營呆着,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對吧?” 顧嶽山忙道,“殿下所言極是,大部分都是如此。

    ”明湛托起消食的茶喝了幾口,閑适的笑了笑,“我不喜歡這樣。

    父皇,不如換個法子,讓江南的兵去西北呆一段時間。

    南人如同這桃花釀一般,偏綿軟,雖為人精明,卻少了北方人的豪氣。

    軍人,要有殺伐之氣,不能讓南地的富庶養軟了骨頭。

    今年關外收成不錯,想來不會犯邊來搶,先少調換些,一萬人,如何?” 幾位大臣吃燒烤吃的挺舒坦,聽明湛這一席話,各自心思飛轉,盤算起來。

    殿下上來就要動兵力,所為何事? 倒是鳳景乾笑問,“你什麼時候動了這種心思的?” 是啊,總得有個緣由,皇上能問出來自然再好不過,幾人都豎起耳朵,準備聽明湛的解釋,哪知明湛湊到鳳景乾耳邊,悄聲嘀咕了幾句。

     鳳景乾笑,“既如此,就先試試吧。

    ” 李平舟是個坦蕩的人,心說,你這話都說一半兒了,還搞什麼神秘呢,笑道,“殿下若有妙計,說出來,也好讓臣等開開眼界。

    ” “尚且沒個準頭兒,不好跟你們說。

    ”明湛難得謙虛一回,他随意的拿起個茶盞,問徐叁,“徐大人,你是戶部尚書,這個茶碗在外頭能賣到多少銀子?” 徐叁斟酌道,“殿下,這樣的上好的薄胎汝窯瓷,一般是不單隻賣的,都是成套。

    這樣一套,起碼也要上千銀子。

    ”貢品,官窯裡頂頂好的東西,一年出多少套是有數的,向來是有價無市,一般官宦人家兒得一兩套輕易都舍不得用。

     明湛順勢喝口茶,笑道,“這樣的瓷器,在外頭不多見。

    若是一般的,上百兩、幾十兩的東西,市面兒上還是有的。

    在帝都,賣幾十兩的東西,坐着船到了别處,就能賣到幾百兩。

    徐大人是南人,蘇杭臨海處,朝廷為安全慮,海市開放有限。

    不是朝廷不想百姓賺銀子生活富足,實在是這麼多年,我們并沒有一支強大的海軍。

    ” “要練兵,就要有銀子,有大船,有将,有兵,兵要吃糧饷。

    徐大人是戶部尚書、顧大人是兵部尚書、還有李大人工部尚書,你們現在略估一估,以五萬海軍計,這一通下來要多少銀子?” 明湛突然出此難題,等着要結果,三位大人隻得三個腦袋湊在一起,略略算了一算,現在朝廷不富裕,他們并不是很支持明湛花銀子練兵。

    過一時,徐叁大人苦巴着臉叫苦道,“臣等倒不是獅子大開口,實在是如世子說,這些人,在海上,不但要有船還在有兵炮刀槍,通共算下來,得上千萬的銀兩。

    殿下,如今庫裡的銀子都有去向,可是連一百萬都擠不出來啊~”最後那叫一韻三歎透着絲絲凄涼,先擺明我可沒銀子。

     明湛自然不會叫他吓住,笑道,“銀兩的事你們不必擔心,到時自有我來籌銀子。

    ” 徐叁頓時驚喜萬分,“莫不是鎮南王府……”鎮南王府什麼樣,其實徐叁也不清楚,不過雲南好幾座銀礦是真的。

    這真是守着銀山不用發愁,以前覺得明湛是外人,如今明湛都是太子了,自然應該偏着帝都這頭兒。

     官員的厚臉皮此時展現無疑,連李大人這三朝元老也不自矜了,喜道,“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 顧大人更是接口贊道,“殿下真是深明大義,乃是臣等楷模。

    ”恨不能當就把這事兒砸瓷實,省得明湛反口。

     若是臉皮薄的真要給這群老家夥拿捏住,明湛也不必混了,他咕咕叽叽一陣笑,笑的肚子都有些疼,臉頰泛紅,好半天才勻了口氣兒,笑着打趣,“你們這話别對着我說,對父王說,他肯定會說,隻聽說生女兒是賠錢貨,怎麼他生個兒子也這樣賠錢呢。

    ” 三人給明湛一句話噎個半死,臊的老厚臉皮硬是透出一絲嫣紅害羞來,看得鳳景乾也跟着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