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筆

關燈
到萬歲與王爺,也好将功贖罪。

    這份手谕是臣等來帝都前一日,被系在箭在,一箭射入總督府牌匾上。

    臣等知事關重大,八百裡加急前來與殿下們回禀。

    ”說着哆哩哆嗦的摸出一封信,“還有一封信,是給世子殿下的。

    ” 鳳明瀾深恨這幫子東西沒眼力,怎麼不早拿出來,如今也不好越過明湛先瞧瞧内容。

     太監接過再轉呈明湛,明湛倒是大方,轉頭與鳳明瀾道,“不瞞二皇兄,我年紀小,也未經過什麼事,這封信,真有些不敢看。

    不如二皇兄先代我瞧一瞧,我也好有個心理準備。

    ” 明湛事事以鳳明瀾為先的姿态,讓鳳明瀾很是受用,推辭了一回,便接過來。

    如今事情緊急,并未用太監遞上的竹刀,直接用手一撒,展開來。

     鳳明瀾一目十行,臉色愈發沉怒,忽而兩道刀鋒一樣的目光釘在北威侯身上,停留片刻,方冷冷收回。

    并未多言,将信轉遞給明湛。

     明湛接來細瞧,這封信字迹狂狷優美,明湛來前剛與魏甯品鑒了一番《蘭亭》摹本,叫明湛說,這信上的字比之也不差,信上内容也十分氣。

     鎮南王世子殿下親啟: 殿下日安。

     我聽聞殿下隻率千餘兵馬孤身直入帝都,殿下膽略,鴻飛佩感。

    鴻飛雖為山野草民,亦為殿下魄力心折。

    殿下不必擔憂皇上、王爺安危,鴻飛與二位乃故舊相交,王爺千金貴體,皇上身系江山社稷,鴻飛怎忍相傷分毫? 鴻飛與皇上、王爺經年不見,相談甚歡,一時難舍。

    惜皇上惦念江山,故此以傳位手谕相贈。

     殿下與諸皇子皆是孝義之人,想來必遵父命行事。

     落款:阮鴻飛笑筆。

     皇子們看完信後,大臣們相繼傳閱,最後交回明湛之手。

    大家的目光不約而同的落在北威侯身上,而,北威侯的臉色,明湛頭一遭見識了什麼叫“面無血色”。

     其實豈止是面無血色,北威侯臉上那種慘白中透着鐵青,眼中的不可置信尤如活見了鬼一般,額間暴起的蚯蚓一般的青色的血管,他擡起來,張張嘴,想說話,可喉間隻發出兩聲可怖的“咯咯”兩聲,人便倒了下去。

     咚——的一聲咂的懷德殿地上金磚一聲悶響。

    殿中諸人的心,俱是一沉。

     阮侯爺中途暈倒,一屋子人也沒打算放阮侯爺回去,當即宣了太醫。

     鳳明瑞想了想說,“阮鴻飛?這名兒好像在哪兒聽過。

    阮侯家裡有兩子,一個叫阮鴻羽、一個叫阮鴻雁,這阮鴻飛想來是與阮侯有關系了。

    ”小輩人未經先帝時的風雨,阮鴻飛對于皇室有頗多忌諱之處,沒事兒也無人提他,故此,幾位皇子對阮鴻飛真不大熟。

     年紀最大的禮部尚歐陽恪惋惜一歎,“回殿下,這阮鴻飛,臣倒是略知一二。

    他本是先帝時的狀元,乃阮侯嫡長子。

    當年,阮鴻飛不過十八,尚未及冠便參加科舉,文章錦繡,連中三元。

    金殿時因他年紀尚輕,臣等本不建議取他為頭名狀元。

    先帝惜才,禦筆親點,又喜他金殿對答如意,躍過狀元常封的翰林院修撰,直接賞了太子侍讀的官銜兒。

    實際上,阮鴻飛做的是皇上的侍讀學士,他一枝生花妙筆,常為先帝起草禦旨。

    後來,因戾太子行事不檢,阮大人不堪受辱,驚動了先帝,阮大人痛陳戾太子失德喪行十大罪狀,于東宮先帝面前自盡。

    阮鴻飛才學無雙,在朝在野都有才名。

    這件事于朝野震動極大。

    戾太子先前雖有失德之時,奈何先帝心軟,一任姑妄之。

    後,終釀出這等禍事,不但可惜了一個阮鴻飛,更讓皇室蒙羞。

    也是因此,先帝方下定廢儲決心。

    ” 歐陽恪輕歎,“臣那時還是禮部侍郎,惜阮郎之人才,悲阮郎之際遇……” 明湛聽的目瞪口呆,心道,歐陽老頭兒你是阮鴻飛派來的奸細,還是他的腦殘粉兒啊,你家萬歲都給他綁架了,你還在這兒惜啊悲的,腦袋沒病吧! 明湛輕輕咳了一聲,歐陽恪臉上隐現悲憫,道,“臣隻知道這一個阮鴻飛,看這信上字迹,倒也肖似當年阮鴻飛的字迹。

    承恩侯跟着阮鴻飛念過,定比老臣熟。

    ”說他傻吧,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