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接
關燈
小
中
大
到明湛回昆明是不成問題的。
明淇一回來,可别請神容易送神難。
曹大人就沒柳大人那般氣了,直接道,“如今三姑娘、四姑娘都嫁了人,郡主出身最為尊貴,殿□為殿下同胞兄弟,也該為郡主操持終身大事。
”意思是,求您老趕緊嫁人吧。
甭管底下人如何嚷嚷,明淇臉上沒有半分動容,一雙眼睛,冰雕雪凝,倒叫人瞧不出深淺。
明湛擡了擡手,臣子們便都安靜了,歎一口氣,明湛方道,“如今的情勢,大家都知道。
父王至今沒信兒,我這心裡每日如同油煎火燒一般。
” “三哥一樣為人子,何嘗不是如此。
帝都的消息向來比我們這裡快,大哥、二哥已在帝都,我與三哥過去,兄弟之間也有個幫襯。
”明湛道,“姐姐雖是女流,不過自古巾帼不讓須眉,姐姐自幼随侍父王身側,各位大人想來也不陌生。
前朝有端肅長公主輔政之典,就是在我朝武帝襁褓登基,也是孝端皇後掌權,史上并不乏傑出的女人。
事急則從權,你們先暫且放下成見,以雲貴二省安危為要,要知道如今帝都已是風雲際會,我必然要過去的。
你們若因男女成見,緻使雲貴動蕩、百姓難安,界時有何臉面向父王交待,也愧對我的托付。
” 最後一句話倒點醒了明眼人,明湛隻是暫時去帝都,王爺如今雖生死不明,不過明湛是闆上釘釘的繼承人,又是他親自請明淇回來,想來應該有幾分把握,時間短,也不怕明淇就篡了位。
故此,雖然有些不大情願,諸人皆領了明湛的令旨。
至于明湛是不是還有其他安排,這就不知道了。
倒是魏妃,先是聽說鳳景南出事,身邊隻有一個有廉還能說上幾句話,如今明廉又要跟着明湛去帝都,這豈不是要了她的命,顧不得什麼,從床上勉力起身,松松的挽了個素淨的留月髻便到衛王妃面前哭訴,話裡話外舍不得兒子。
衛王妃隻看魏妃一眼,就清楚她腸子裡在動哪根筋,道,“你與王爺恩愛的大半輩子,養下三個兒子。
我隻有明湛一個兒子,說起來,你還比我略強些。
” 魏妃忙道,“妾身哪敢與王妃相比。
” “我倒是想不通你擔心什麼。
”衛王妃端起茶來潤喉,淡淡道,“太後娘娘是你嫡親的姑母,貴妃娘娘是你嫡親的姐姐,你娘家也是侯門顯第,帝都又有明禮明義兄弟,你是什麼地方不放心呢?” 魏妃嚅嚅,“王妃,妾身也不知怎麼,這些天總是睡不好,阖眼就能瞧見王爺。
有了明廉說說話,倒還能略安穩些。
您是知道他的,明廉也沒經過什麼是非,從未辦過差,就是去了,怕了幫不上世子。
” “幫不幫得上我不知道,”衛王妃滿心膩歪,并不願與魏妃多說,隻道,“王爺若是平安,定是要先去帝都,界時四個兒子隻有三個迎接他們父王,明廉這臉上可是好看?你若實在不願意讓明廉離了你,就讓他在昆明呆着吧。
” 魏妃小聲道,“世子去帝都,阖府總要有個男人撐門立戶,明廉也是王妃的兒子,有這麼一個人,平日裡雖不頂用,到底心裡有根骨兒。
” “這你就不要想了。
”衛王妃忍不住冷笑,“魏氏,你這一生也算榮華富貴,四樣俱全。
隻是你且記着,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
外頭的事,不是你可以插手染指的。
下去吧。
” “娘娘,您可冤枉妾身了。
” 衛王妃已經起身,魏妃喚了一句冤,也沒好跟上去接着喊,隻是想着自己到底把兒子留下了,便心滿意足的回了麗人軒。
自己滿心的籌謀,哪知明廉并不願意。
魏妃苦口婆心的教誨明廉,“你是不是傻了?現在帝都不定亂成什麼樣?你們小孩兒家,經過什麼事?當年先帝末年,何等危機重重,那是先帝還在呢。
如今帝都是個什麼情形!”魏妃也算經曆過先帝末年奪嫡事件的人,隻是她對這些事并不大通,隻是難忘那時氣氛緊張,天天提着心膽過日子,如今隻有明廉一個在身邊,哪裡舍得兒子去帝都,她又有些自己的小心眼,慢慢說與明廉聽,“世子這一去帝都,時間不能短的,你既是世子的親兄弟,帝都那裡有你大哥二哥在,你在昆明,外頭有事也能幫襯些。
” “母親,四弟都把明淇叫回來了,外頭哪裡有事能用到我?”明廉道,“四弟重情份,素來沒事虧待我。
明淇我可是檚了她的。
”說起來,鎮南王府雖以武功起家,像他們兄弟四人,自幼也有師傅教習弓馬騎射。
隻是世家子弟難免嬌貴,真正也沒哪個學成武林高手,明淇除外,這丫頭是真下苦功,别看明廉年長一歲,自從習武開始就打不過明淇。
說起來,有一年,他随明淇去缫匪,明淇提馬上陣,殺人如同砍瓜切菜一般,明廉瞧一眼明淇那羅刹般的殺伐模樣,連做三天惡夢,小病一場,回來還去廟裡給自己點了香油燈保平安。
如今叫他留在昆明跟明淇争高下,這不是老壽星吃砒霜,找死麼。
明廉是萬不敢留下來礙明淇的眼的,何況明湛早跟他提過去帝都的事,哪裡料到母親又有别的打算,想一想舅舅的叮囑,明廉一根筋道,“母親,你就在家好生念佛吧,我跟着世子也不會有事。
還有,千萬别去招惹明淇。
” 魏妃忙活一聲,哪知兒子不肯應承,真真是瞎子點燈——白費蠟,遂又是一場好氣。
明淇一回來,可别請神容易送神難。
曹大人就沒柳大人那般氣了,直接道,“如今三姑娘、四姑娘都嫁了人,郡主出身最為尊貴,殿□為殿下同胞兄弟,也該為郡主操持終身大事。
”意思是,求您老趕緊嫁人吧。
甭管底下人如何嚷嚷,明淇臉上沒有半分動容,一雙眼睛,冰雕雪凝,倒叫人瞧不出深淺。
明湛擡了擡手,臣子們便都安靜了,歎一口氣,明湛方道,“如今的情勢,大家都知道。
父王至今沒信兒,我這心裡每日如同油煎火燒一般。
” “三哥一樣為人子,何嘗不是如此。
帝都的消息向來比我們這裡快,大哥、二哥已在帝都,我與三哥過去,兄弟之間也有個幫襯。
”明湛道,“姐姐雖是女流,不過自古巾帼不讓須眉,姐姐自幼随侍父王身側,各位大人想來也不陌生。
前朝有端肅長公主輔政之典,就是在我朝武帝襁褓登基,也是孝端皇後掌權,史上并不乏傑出的女人。
事急則從權,你們先暫且放下成見,以雲貴二省安危為要,要知道如今帝都已是風雲際會,我必然要過去的。
你們若因男女成見,緻使雲貴動蕩、百姓難安,界時有何臉面向父王交待,也愧對我的托付。
” 最後一句話倒點醒了明眼人,明湛隻是暫時去帝都,王爺如今雖生死不明,不過明湛是闆上釘釘的繼承人,又是他親自請明淇回來,想來應該有幾分把握,時間短,也不怕明淇就篡了位。
故此,雖然有些不大情願,諸人皆領了明湛的令旨。
至于明湛是不是還有其他安排,這就不知道了。
倒是魏妃,先是聽說鳳景南出事,身邊隻有一個有廉還能說上幾句話,如今明廉又要跟着明湛去帝都,這豈不是要了她的命,顧不得什麼,從床上勉力起身,松松的挽了個素淨的留月髻便到衛王妃面前哭訴,話裡話外舍不得兒子。
衛王妃隻看魏妃一眼,就清楚她腸子裡在動哪根筋,道,“你與王爺恩愛的大半輩子,養下三個兒子。
我隻有明湛一個兒子,說起來,你還比我略強些。
” 魏妃忙道,“妾身哪敢與王妃相比。
” “我倒是想不通你擔心什麼。
”衛王妃端起茶來潤喉,淡淡道,“太後娘娘是你嫡親的姑母,貴妃娘娘是你嫡親的姐姐,你娘家也是侯門顯第,帝都又有明禮明義兄弟,你是什麼地方不放心呢?” 魏妃嚅嚅,“王妃,妾身也不知怎麼,這些天總是睡不好,阖眼就能瞧見王爺。
有了明廉說說話,倒還能略安穩些。
您是知道他的,明廉也沒經過什麼是非,從未辦過差,就是去了,怕了幫不上世子。
” “幫不幫得上我不知道,”衛王妃滿心膩歪,并不願與魏妃多說,隻道,“王爺若是平安,定是要先去帝都,界時四個兒子隻有三個迎接他們父王,明廉這臉上可是好看?你若實在不願意讓明廉離了你,就讓他在昆明呆着吧。
” 魏妃小聲道,“世子去帝都,阖府總要有個男人撐門立戶,明廉也是王妃的兒子,有這麼一個人,平日裡雖不頂用,到底心裡有根骨兒。
” “這你就不要想了。
”衛王妃忍不住冷笑,“魏氏,你這一生也算榮華富貴,四樣俱全。
隻是你且記着,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
外頭的事,不是你可以插手染指的。
下去吧。
” “娘娘,您可冤枉妾身了。
” 衛王妃已經起身,魏妃喚了一句冤,也沒好跟上去接着喊,隻是想着自己到底把兒子留下了,便心滿意足的回了麗人軒。
自己滿心的籌謀,哪知明廉并不願意。
魏妃苦口婆心的教誨明廉,“你是不是傻了?現在帝都不定亂成什麼樣?你們小孩兒家,經過什麼事?當年先帝末年,何等危機重重,那是先帝還在呢。
如今帝都是個什麼情形!”魏妃也算經曆過先帝末年奪嫡事件的人,隻是她對這些事并不大通,隻是難忘那時氣氛緊張,天天提着心膽過日子,如今隻有明廉一個在身邊,哪裡舍得兒子去帝都,她又有些自己的小心眼,慢慢說與明廉聽,“世子這一去帝都,時間不能短的,你既是世子的親兄弟,帝都那裡有你大哥二哥在,你在昆明,外頭有事也能幫襯些。
” “母親,四弟都把明淇叫回來了,外頭哪裡有事能用到我?”明廉道,“四弟重情份,素來沒事虧待我。
明淇我可是檚了她的。
”說起來,鎮南王府雖以武功起家,像他們兄弟四人,自幼也有師傅教習弓馬騎射。
隻是世家子弟難免嬌貴,真正也沒哪個學成武林高手,明淇除外,這丫頭是真下苦功,别看明廉年長一歲,自從習武開始就打不過明淇。
說起來,有一年,他随明淇去缫匪,明淇提馬上陣,殺人如同砍瓜切菜一般,明廉瞧一眼明淇那羅刹般的殺伐模樣,連做三天惡夢,小病一場,回來還去廟裡給自己點了香油燈保平安。
如今叫他留在昆明跟明淇争高下,這不是老壽星吃砒霜,找死麼。
明廉是萬不敢留下來礙明淇的眼的,何況明湛早跟他提過去帝都的事,哪裡料到母親又有别的打算,想一想舅舅的叮囑,明廉一根筋道,“母親,你就在家好生念佛吧,我跟着世子也不會有事。
還有,千萬别去招惹明淇。
” 魏妃忙活一聲,哪知兒子不肯應承,真真是瞎子點燈——白費蠟,遂又是一場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