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

關燈
折子便是楊路楊将軍上的,明湛琢磨他人心思向來也要過七八道彎兒,似笑非笑道,“不知道楊将軍是想試探咱們的态度,還是有别的考量,他在藏邊掌五萬大軍,竟為這些毛賊上折子請示。

    ”要說其中沒隐情,明湛打死都不能信的。

    随手便将折子擲回桌案,待鳳景南的處置。

     鳳景南指了指道,“你如今也在學着批奏章,這份折子便由你來批吧。

    ” 明湛倒也不推托,從筆架上取了支筆,略一思量,醮了墨,懸腕寫道: 藏邊不靖,要爾何用?楊将軍率軍五萬駐守雲城,十數年來,軍饷可曾拖欠?糧銀可曾不足?将軍掌大軍而坐視盜匪橫行,昔日拔山之勇,今日安在?今視将軍之奏章,吾頗為将軍麾下将士擔憂。

    誰無骨肉兄弟、父母妻兒,若将軍力有不逮,何妨明言? 來日藏邊貿易之安危,均付将軍之手。

     今将軍竟為遊匪散盜所困,遙想當年老将軍之凜凜威風,甚憾。

     這披頭蓋臉的一頓罵,鳳景南唇角抽了一抽,可以想像楊路收到奏章的表情。

    鳳景南也沒再批,直接命發還楊路。

    而且,他甚至打算日後有這種欠罵的折子都送給明湛去批閱,自己把關即可。

     “父王,我想着不如請西藏公主來雲南住一段時間,以示雲藏交好。

    ”明湛道,“反正早晚也要聯姻。

    ” 鳳景南對于明湛聯姻的姿态還是比較滿意的,雖然之前鬧過,不過經他一教導還算識大局。

    唉,休下這樣不省心的兒子,隻得自己多操勞了,鳳景南道,“沒名沒份的,一個女孩兒,過來哪裡合适?” 明湛卻并不這樣認為,笑道,“我聽人說在西藏女人的地位還是蠻尊崇的,比兒子不在其下。

    我們先寫信,如果藏汗同意,再發正式公文,邀請西藏公主前來進行雲藏文化交流,并不要多久,一個月就可以了。

    正好,我們彼此也可以聯系一下感情。

    ” 見鳳景南仍在猶豫,明湛撺掇道,“試一試吧,不試誰知道公主不來呢?公主不來,王子來也一樣的。

    ” 雲藏聯姻的事并沒有瞞着魏甯,反正他早晚也能知道。

    隻是如果魏甯的消息反倒落在鳳嘉乾之後,面兒上就不大好看了。

     明湛不會讓魏甯陷入這等尴尬境地的,便露了一絲口風。

     魏甯有些小小的驚訝,以往明湛對于聯姻的事并不十分熱衷。

    當然這也意味着明湛是真正的步入了雲貴掌權者的行列,聯姻永遠是鞏固權利的最好方式之一。

     明湛與魏甯打聽,“四川也與西藏相臨,不知皇伯父是怎麼打算的?” 以往魏甯在明湛跟前兒自覺有些優越感,這回卻被明湛問的臉上挂不住,搪塞道,“朝中還在讨論。

    ”縱使魏甯也得為帝都的效率臉紅,人家明湛已經做的七七八八,連公主都勾搭上了,帝都還沒讨論出個一二三來。

     以帝都朝廷的傲氣,是不屑于用鎮南王府與西藏之間的協議的,他們可以參考,不過必然會有要修改的地方。

    隻是帝都朝廷中多是博學大儒,讨論起事情難免引經論典,洋洋灑灑,唇槍舌劍,各方利益,以至于,現在還沒讨論出個子醜寅卯。

     當讨論出個頭緒時,還要派遣談判大臣,什麼時候能談下來,還是遙遙不可期的事。

     明湛有此問,魏甯隻得含糊以答。

    這種含糊相對于明湛對魏甯的坦誠,明顯讓明湛不大舒坦,魏甯最善察顔觀色,無奈道,“如今大家的眼睛都瞅着鹽政呢,西藏位處偏遠,苦寒之地,如果不是你們這邊要與西藏通商,估計朝中也想不到此處。

    ” 魏甯歎口氣,“但凡做事,要有魄力的人挑頭兒,就比如雲藏貿易,遇事你能拍闆做主。

    在帝都不是這樣,即便哪個大臣領了差使,但凡有事,依然要上折子請示皇上。

    一來一去,又要滿朝研讨,方有定論。

    我說朝中在讨論也并不是敷衍你,實在是沒什麼好說的。

    ” 明湛看向魏甯,有些擔心,“那你這趟來,回去也夠難的。

    ”萬衆矚目的事,想分一杯羹的就不在少數。

     “走一步算一步吧。

    ”明湛眼中的神色讓魏甯嘴裡發苦,“皇上現在也很難,不然也不能這麼快讓我過來。

    ” “阿甯,你何必……”鳳氏兄弟的母族就剩魏家這兩個兄弟,對魏甯向來不錯,魏甯何必這樣玩兒了命的鑽營,若是換了明湛,定要好生享受人生。

     魏甯唇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