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

關燈
捂住姐姐的嘴,再用針線細細縫緊,以免平生事端。

    有些話心裡想想便罷了,萬不能說出口的。

    魏妃當時不以為然,不想卻是禍從口出,被衛王妃得知,取了人證物證,請鳳景南與魏甯在一旁看着,賞了魏妃一頓耳光。

     這一頓耳光,真是将老魏家的臉打沒了,偏偏衛王妃占了一個理字,縱然鳳景南也發作不得,反倒嗔着魏妃不懂事。

     衛王妃當時的話一字一句,擲地有聲,“明湛一定會平安長大。

    ” 魏甯頭一遭聽人把一句話講的心驚肉跳,接下來明湛卻生了一場大病。

    王府的禦醫,全城的名醫請來,都說怕不大好。

     從私心論,魏甯初時是盼着明湛早些投胎重做人的。

    可時機不對,魏妃剛剛犯了忌諱,明湛這樣一病,魏妃如驚弓之鳥不說,魏甯也恨不能求神拜佛的祈求明湛平安,明湛若有個萬一,衛王妃必會遷怒魏妃。

     而魏妃與衛王妃比,真的不是一個段數的。

     讓魏甯說,他也不喜歡衛王妃這樣冷淡理智的女人,可任誰也不能否認衛王妃的強勢厲害。

    魏妃不過在自己屋裡跟弟弟興災樂禍一句,就能被衛王妃知曉,可見其對王府内宅的掌控力。

     衛王妃若是想收拾魏妃,那簡直不費吹灰。

     魏甯是魏妃的親弟弟,也不希望姐姐豎這樣一個大敵。

     鎮南王府上下都小心翼翼,内宅的妃妾們都自發的念佛抄經,不管心裡怎麼想,面兒上都要做足。

    魏甯跟着去瞧過一遭,明湛始終昏迷不醒,若不是還有口氣,真要準備後事了。

     衛王妃展現了一個母親強大本能,她晝夜守在明湛身邊,不曾稍離。

    哪怕當時頗為記恨衛王妃的魏甯,在心裡對衛王妃也有幾分敬服。

     實際上,明湛的确是沒了呼吸。

     當時内侍跑去跟鳳景南報喪時,魏甯正在鳳景南身邊說話,鳳景南臉色很不好,哪怕有心裡準備,真正聽到嫡子夭折,心情也難免黯淡。

     内務司開始預備喪事,魏甯勸了表哥幾句,又撐着傘去瞧姐姐,千叮咛萬囑咐,你可一定得哀傷啊,要比任何人都要哀傷。

     那天的雨下的很大,恍如天河傾覆,天地間一片瓢潑,王府的白燈籠白幡布在雨中飄搖,鬼氣森森。

    魏甯很替表哥擔心雲南的堤防,将将要歇下時,伺候他的小厮飛奔進來,說了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大爺,小公子活了!” 小厮的神色有說不出的驚懼還是什麼,臉色微白,身子半濕,腳下的青口布鞋也是水淋淋的,帶着外頭的青泥,可以看出是踩着雨水急奔過來給他送信兒的。

    這樣驚惶的雨夜,魏甯覺得一陣冷意順着脊椎蹿入大腦,他不自覺的撚住腕上的菩提串兒,劈頭驚問,“到底怎麼回事?” “奴,奴才也不大清楚,隻聽外頭說,小公子忽然有氣兒了,這會兒禦醫們正在診治呢。

    ” 魏甯頓時也不瞌睡疲憊了,急忙撐傘去打聽消息,此時已近午夜,内宅他是進不去的,不過門口守了不少人,都是等着聽信兒的。

     将到三更時,裡面才傳了話出來,命各人回去安歇。

     此事,傳的神乎其神,吉兇難論。

     衛王妃則是一臉安然道,“臣妾雖為女流,也讀過幾本史書。

    太祖開國本紀中曾記載,當年太祖出征,逐鹿中原時,曾頸覆一劍,生息全無,醫士皆不能救。

    敬元皇後晝夜守候太祖,恍惚中曾見一青龍騰雲而來,俯首于太祖之身,十二個時辰後,太祖竟死而複活,遂開創這萬世基業。

    ” 其實這都是胡扯,但凡皇帝總喜歡與神仙弄點兒八杆子搭不着的親戚出來。

    太祖出身寒微,吃百家飯長大,爹娘已不可考,實在編不出類似“太祖之母交龍于上,已而有娠。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