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盛世華章
關燈
小
中
大
鶴發雞皮的老婦人。
所有人都不敢置信地看着這一幕,元烈卻是挑高了眉頭,似笑非笑的神情,顯然将皇帝的心思看穿了。
盧缜愣在那裡,一動也不動。
盧妃心頭焦急,此刻這種情形,若是盧缜不肯迎娶這女子,那他就是抗旨不遵。
果然,皇帝的臉色微微一沉,冷冷向太子道:“朕苦心安排,他倒像是不願意接旨,難道是嫌棄朕賜給他的美人不夠好嗎?”皇帝這麼說着,眼神之中已經流露出一絲不悅。
太子連忙跪下道:“父皇,盧缜是一時歡喜得傻了,待兒臣上去提醒他一番,他定會醒過神來。
”說着,他已經起身向盧缜快步走了過去,一把拉住他的手臂,低聲地道:“你還不接旨,難道要抗旨不遵嗎?!” 盧缜的牙齒在顫抖,他指着那老婦人道:“殿下,你瞧……她……她……” 太子冷冷道:“我瞧見了,大家都瞧見了,這是天子的旨意,非接不可。
” 盧缜将心頭巨大的失望壓下去,臉上是欲哭無淚的神情。
太子目光冰冷地道:“笑一笑,然後領着你的新娘子一起去謝恩!” 盧缜咬牙,好不容易笑容才又恢複在臉上,他快步走了過去将那老婦人攙扶到皇帝面前:“微臣叩謝皇恩。
” 皇帝微微笑道:“這是朕的乳母康氏,今日嫁了盧愛卿,也該有些名分,朕就冊封康氏為品國夫人,從今以後你要好好待她,夫妻和睦,恩愛白頭才好。
” 這其中一方已經是白頭了,李未央微笑看着這場鬧劇,心道盧缜娶了這麼一個老婦人當夫人,看似是陛下賜婚,可是實際上他娶回家之後,必須将這婦人當成神靈供養。
而且她觀這名婦人神情,許是養尊處優久了,有些頤指氣使的神情,恐怕這崔家以後再也沒有什麼好日子過了。
阿麗公主目瞪口呆地看着這一幕道:“你們的皇帝真是奇怪,他竟然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竟然迎娶一個六七十的老婦人。
真是太可怕了,天下奇聞啊!” 李未央神色從容道:“所謂天子,自當令行禁止,說一不二,若是盧缜敢抗旨不遵,那是滿門抄斬的罪過,他是太子側妃的弟弟,又是盧家好不容易才栽培出的精英,他自然知道應當作何選擇。
” 阿麗公主不免搖頭,她知道眼前的李未央對于京中的一舉一動都了然于心,可是此刻見她竟然對這麼奇怪的事情都沒有表現出驚訝,她也不免暗中歎息:“我總是不能理解你們,這都是些什麼事……太匪夷所思了。
” 李未央神色中掠過一絲嘲諷,越是匪夷所思的事情,在這皇宮裡越是容易發生,恐怕皇帝今天這番作為是做給太子看,做給盧妃看,也是做給裴皇後看的。
但是,她隐隐覺得似乎皇帝的目的,還不止于此。
此時,就聽見皇帝微笑着摟着身旁的美人道:“朕聽聞鎮東将軍的女兒已經下山歸來了,今日可在宴上嗎?” 皇帝提起的鎮東将軍王瓊立刻站起身來,拜倒道:“是,陛下,小女今日也一同來了。
” 李未央對于皇帝突然提到的王小姐不禁側目,郭夫人瞧她神情露出不解,便低聲道:“這位小姐名叫子衿,是王家最小的女兒,往日裡一直追随一位大宗師學習,極少下山。
這麼多年以來隻聽聞她下來兩次,卻都是相助她的父親鎮東将軍,外人不知道詳情,隻知此女上通天文地理,下知諸子百家,那些規劃謀斷之道無不了然,雖是女子之身,卻素有賢名,可是卻連我也沒有親眼見過她。
” 李未央聽到這裡,不禁微微一笑道:“那麼這位王小姐此次下山,又是為了什麼呢?” 郭夫人陷入沉思之中,不知道為什麼最近大都之中各大世家都相繼召回在各地的精英子弟,似乎頗有異動,在她看來這一切都跟如今的政局有脫不開的關系。
皇帝目光在大殿中搜尋,口中道:“哦,是哪一位?出來見一見吧。
” 此時就見一名女子從女眷之中走了出來,生得雪色肌膚,明眸修長,眼梢罕見的上揚,一雙黛眉隐入鴉青色鬓角,擡腕凝眸間,風情蹁跹,絕色姿容并不咄咄逼人,卻是令人自慚形愧,不敢平視。
緩緩而來,逼退了一殿的繁花似錦,唯有她大放異彩。
皇帝難得和藹道:“你學藝多年,不知都有什麼斬獲?” 王子矜恭身拜倒,動作盈盈,神采若錦,美不勝收:“陛下,臣女才疏學淺,不敢獻醜。
” 宴會上早有人盯着她的容色,眼前隻餘下她的倩影,渾然忘記了喝酒與談笑。
皇帝微笑道:“無妨,久聞王家千金才藝雙絕,卻不知道有什麼特别之處,那些詩詞歌賦便不要拿出來了,有沒有新鮮的可以拿來湊趣?” 皇帝這麼說,卻看見王子矜微微一笑道:“臣女隻是粗通音律,譜了一曲破陣之樂,用樂器演奏,配以歌舞,相信陛下會喜歡。
” 皇帝頗有興緻:“破陣樂麼——聽起來倒有幾分意思。
” 王子矜眼底碎芒瑩瑩:“請陛下允許,若有器樂再配以七七四十九人演練軍陣,那場面會更加好看。
” 皇帝想了想,倒是十分新奇:“朕準了,你就讓人下去準備吧,朕等着瞧。
” 王子衿含笑應了,便立刻下去準備,很快,大殿之中的燭火就被熄滅了。
李未央凝眸尋去,那個袅袅倩影已經不見了蹤迹,她一離開,也帶走了很多人的神魂。
隻聽見有人率先起奏,箫聲由遠及近飄了過來,仿佛一名吟遊詩人在空闊的江海之間回腸蕩氣的吹奏着。
很快,又有不同的樂器加入進來,仔細聽來,琵琶,琴瑟,箜篌都夾雜在了一起,現出一派鐘鳴鼎食的繁華之景,十八名身着紅衣的舞者進入殿外的空曠廣場上,翩翩起舞的同時,仿佛将一團團火焰也一同帶去了,緊接着笙、蕭、筝、編鐘、編磬也相繼加入,使得整個樂隊的演奏更加大氣磅礴。
忽聽節鼓響起,七七四十九名男子出現在殿外,一個一個如同石像一般凝在那裡一動不動,原本所有發出和諧氣息的樂器聲音驟然停住,再次爆發的時候已經完全轉變了氛圍,發出金戈鐵馬肅殺之氣,随着那琵琶和鼓聲漸急,樂音猶如巫峽猿啼,也似鬼哭,在衆人眼前,原本的太平盛世氣象已經完全不見,明顯是意欲展現叛軍入侵、破壞了原來一派繁華安然的景象。
李未央聽到這裡,已經看出來這位王小姐竟然是将軍事蘊于樂曲之中,用琵琶模拟出号角和馬蹄聲,用鼓聲和編鐘描繪出戰場上的互相搏擊和混亂的拼殺,那些舞者便是太平盛世的百姓,而沖進來的四十九名男子則是嚣張的士兵,整個破陣曲展現出戰場的緊張氣氛和波瀾壯闊的場面。
所有人都不敢置信地看着這一幕,元烈卻是挑高了眉頭,似笑非笑的神情,顯然将皇帝的心思看穿了。
盧缜愣在那裡,一動也不動。
盧妃心頭焦急,此刻這種情形,若是盧缜不肯迎娶這女子,那他就是抗旨不遵。
果然,皇帝的臉色微微一沉,冷冷向太子道:“朕苦心安排,他倒像是不願意接旨,難道是嫌棄朕賜給他的美人不夠好嗎?”皇帝這麼說着,眼神之中已經流露出一絲不悅。
太子連忙跪下道:“父皇,盧缜是一時歡喜得傻了,待兒臣上去提醒他一番,他定會醒過神來。
”說着,他已經起身向盧缜快步走了過去,一把拉住他的手臂,低聲地道:“你還不接旨,難道要抗旨不遵嗎?!” 盧缜的牙齒在顫抖,他指着那老婦人道:“殿下,你瞧……她……她……” 太子冷冷道:“我瞧見了,大家都瞧見了,這是天子的旨意,非接不可。
” 盧缜将心頭巨大的失望壓下去,臉上是欲哭無淚的神情。
太子目光冰冷地道:“笑一笑,然後領着你的新娘子一起去謝恩!” 盧缜咬牙,好不容易笑容才又恢複在臉上,他快步走了過去将那老婦人攙扶到皇帝面前:“微臣叩謝皇恩。
” 皇帝微微笑道:“這是朕的乳母康氏,今日嫁了盧愛卿,也該有些名分,朕就冊封康氏為品國夫人,從今以後你要好好待她,夫妻和睦,恩愛白頭才好。
” 這其中一方已經是白頭了,李未央微笑看着這場鬧劇,心道盧缜娶了這麼一個老婦人當夫人,看似是陛下賜婚,可是實際上他娶回家之後,必須将這婦人當成神靈供養。
而且她觀這名婦人神情,許是養尊處優久了,有些頤指氣使的神情,恐怕這崔家以後再也沒有什麼好日子過了。
阿麗公主目瞪口呆地看着這一幕道:“你們的皇帝真是奇怪,他竟然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竟然迎娶一個六七十的老婦人。
真是太可怕了,天下奇聞啊!” 李未央神色從容道:“所謂天子,自當令行禁止,說一不二,若是盧缜敢抗旨不遵,那是滿門抄斬的罪過,他是太子側妃的弟弟,又是盧家好不容易才栽培出的精英,他自然知道應當作何選擇。
” 阿麗公主不免搖頭,她知道眼前的李未央對于京中的一舉一動都了然于心,可是此刻見她竟然對這麼奇怪的事情都沒有表現出驚訝,她也不免暗中歎息:“我總是不能理解你們,這都是些什麼事……太匪夷所思了。
” 李未央神色中掠過一絲嘲諷,越是匪夷所思的事情,在這皇宮裡越是容易發生,恐怕皇帝今天這番作為是做給太子看,做給盧妃看,也是做給裴皇後看的。
但是,她隐隐覺得似乎皇帝的目的,還不止于此。
此時,就聽見皇帝微笑着摟着身旁的美人道:“朕聽聞鎮東将軍的女兒已經下山歸來了,今日可在宴上嗎?” 皇帝提起的鎮東将軍王瓊立刻站起身來,拜倒道:“是,陛下,小女今日也一同來了。
” 李未央對于皇帝突然提到的王小姐不禁側目,郭夫人瞧她神情露出不解,便低聲道:“這位小姐名叫子衿,是王家最小的女兒,往日裡一直追随一位大宗師學習,極少下山。
這麼多年以來隻聽聞她下來兩次,卻都是相助她的父親鎮東将軍,外人不知道詳情,隻知此女上通天文地理,下知諸子百家,那些規劃謀斷之道無不了然,雖是女子之身,卻素有賢名,可是卻連我也沒有親眼見過她。
” 李未央聽到這裡,不禁微微一笑道:“那麼這位王小姐此次下山,又是為了什麼呢?” 郭夫人陷入沉思之中,不知道為什麼最近大都之中各大世家都相繼召回在各地的精英子弟,似乎頗有異動,在她看來這一切都跟如今的政局有脫不開的關系。
皇帝目光在大殿中搜尋,口中道:“哦,是哪一位?出來見一見吧。
” 此時就見一名女子從女眷之中走了出來,生得雪色肌膚,明眸修長,眼梢罕見的上揚,一雙黛眉隐入鴉青色鬓角,擡腕凝眸間,風情蹁跹,絕色姿容并不咄咄逼人,卻是令人自慚形愧,不敢平視。
緩緩而來,逼退了一殿的繁花似錦,唯有她大放異彩。
皇帝難得和藹道:“你學藝多年,不知都有什麼斬獲?” 王子矜恭身拜倒,動作盈盈,神采若錦,美不勝收:“陛下,臣女才疏學淺,不敢獻醜。
” 宴會上早有人盯着她的容色,眼前隻餘下她的倩影,渾然忘記了喝酒與談笑。
皇帝微笑道:“無妨,久聞王家千金才藝雙絕,卻不知道有什麼特别之處,那些詩詞歌賦便不要拿出來了,有沒有新鮮的可以拿來湊趣?” 皇帝這麼說,卻看見王子矜微微一笑道:“臣女隻是粗通音律,譜了一曲破陣之樂,用樂器演奏,配以歌舞,相信陛下會喜歡。
” 皇帝頗有興緻:“破陣樂麼——聽起來倒有幾分意思。
” 王子矜眼底碎芒瑩瑩:“請陛下允許,若有器樂再配以七七四十九人演練軍陣,那場面會更加好看。
” 皇帝想了想,倒是十分新奇:“朕準了,你就讓人下去準備吧,朕等着瞧。
” 王子衿含笑應了,便立刻下去準備,很快,大殿之中的燭火就被熄滅了。
李未央凝眸尋去,那個袅袅倩影已經不見了蹤迹,她一離開,也帶走了很多人的神魂。
隻聽見有人率先起奏,箫聲由遠及近飄了過來,仿佛一名吟遊詩人在空闊的江海之間回腸蕩氣的吹奏着。
很快,又有不同的樂器加入進來,仔細聽來,琵琶,琴瑟,箜篌都夾雜在了一起,現出一派鐘鳴鼎食的繁華之景,十八名身着紅衣的舞者進入殿外的空曠廣場上,翩翩起舞的同時,仿佛将一團團火焰也一同帶去了,緊接着笙、蕭、筝、編鐘、編磬也相繼加入,使得整個樂隊的演奏更加大氣磅礴。
忽聽節鼓響起,七七四十九名男子出現在殿外,一個一個如同石像一般凝在那裡一動不動,原本所有發出和諧氣息的樂器聲音驟然停住,再次爆發的時候已經完全轉變了氛圍,發出金戈鐵馬肅殺之氣,随着那琵琶和鼓聲漸急,樂音猶如巫峽猿啼,也似鬼哭,在衆人眼前,原本的太平盛世氣象已經完全不見,明顯是意欲展現叛軍入侵、破壞了原來一派繁華安然的景象。
李未央聽到這裡,已經看出來這位王小姐竟然是将軍事蘊于樂曲之中,用琵琶模拟出号角和馬蹄聲,用鼓聲和編鐘描繪出戰場上的互相搏擊和混亂的拼殺,那些舞者便是太平盛世的百姓,而沖進來的四十九名男子則是嚣張的士兵,整個破陣曲展現出戰場的緊張氣氛和波瀾壯闊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