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誰憐我為黃花病
關燈
小
中
大
玄淩見她展顔,不由微笑注視她,“你頭上青玉簪子很好看。
看你仿佛妝飾過,怎麼朕賜你那對金钗你不喜歡,朕召見也不戴上。
” 我唯恐玄淩遷怒玉娆,忙道:“她素日不愛這些金器,所以不曾戴上。
”我推一推玉娆,“皇上賞賜,你還沒謝恩呢。
” 玉娆微微欠身,不卑不亢道:“民女不僅不喜歡金器首飾,而且那步搖上的海棠花是姐姐所鐘愛的。
姐姐喜愛的,民女不會沾染分毫。
” 玄淩笑了,“獨樂樂不如衆樂樂!有好東西分享也不錯。
”他招手喚來李長,“去把崔白的《秋浦蓉賓圖》拿來賞給甄小姐。
”他笑吟吟解釋道,“這幅《秋浦蓉賓圖》六弟與九弟都喜歡,老六中意芙蓉,老九喜歡大雁,都跟朕要了好幾次,朕也沒給。
現在朕就賜給你,由得他們眼熱去吧。
” 玉娆臉上微微一紅,欠身謝過。
我想起玄清當年為我慶生種下的滿池芙蓉,不覺淡然含笑,“這畫是個好意頭,臣妾很希望來日小妹成婚不要與臣妾遠離,彼此來往方便,就如畫中大雁在芙蓉花畔,要不然姐妹分離,又有什麼趣兒。
” 玄淩隻笑不語,數日後陸陸續續又叫人賜下兩方李廷珪墨與幾卷澄心堂紙,随她作畫用去。
我見玄淩如此,本有幾分上心,然而玄淩來時也隻偶爾喚玉娆在前,靜靜看她烹茶、作畫,常常一語不發,隻像是遠遠賞景一般。
玉娆更不會先去和他說話,隻管自己安靜。
窗外芭蕉綠意掩映,偶爾有一點粉色的花瓣跳躍在日影下,時光這樣靜靜流逝,三人安坐其中,倒也不覺時光匆匆。
如此,半月後,胡蘊蓉行冊妃之禮。
貞貴嫔身子稍稍見好,亦勉力支撐着去觀禮。
我端然肅立觀禮,悄然向浣碧耳語,“那日你抱了二皇子偷龍轉鳳之事,貞貴嫔沒有起疑心吧?” 浣碧道:“沒有。
奴婢在三殿下腳背也依樣畫葫蘆紮了兩針,且貞貴嫔那幾日病着了自顧不暇,待接回二殿下時傷口早已痊愈了。
”她撫着心口道:“那日李公公來抱殿下,正巧二位殿下都抱在德妃娘娘那裡睡覺。
奴婢見公公滿面愁容說要請殿下挨上兩針滴血驗親,心知不好,趁人不備用娘娘親手繡的襁褓裹了二殿下來了。
反正兩位殿下長得相像,又都睡着,隻要奴婢抱緊了輕易不會有人發覺。
” 我歎息道:“總算你機靈,又遣開了貞貴嫔。
否則二殿下一哭起來,貞貴嫔是生母哪有聽不出來的。
” 浣碧道:“奴婢也是一顆心吊在嗓子眼上呢。
”她瞟一眼端坐鳳座之上正在訓話的皇後,“倒是便宜了皇後,生出這樣多是非,皇上竟這樣輕輕放過,也忒是非不分了。
” 坐于皇後身邊的玄淩神情疏淡,一向相敬如賓的帝後之間終于也有了疏離。
我冷然一笑,或者,他們從來就是不親近的;更或者,這疏離由來已久,隻是如今隔膜更深罷了。
我含笑搖頭,面上依舊是恭順的神情,悄然道:“皇上不是不明是非,是為情所困,心不由己。
” 我暗暗歎一口氣,心思更重了幾分。
待得禮散,諸妃照例要去燕禧殿向蘊蓉賀喜冊妃之禮。
如此熱熱鬧鬧大半日,我特意等燕禧殿人散才攜了槿汐過去道賀。
蘊蓉遠遠站在滴水檐下看宮女放風筝,見我來了,不覺招手笑道:“還以為淑妃娘娘不賞這個臉,人人來了,獨你不來,我還等着去請罪呢。
” “妹妹笑話了。
”我上前握住她手,“你素來與德妃姐姐親善,自然體諒如今予潤在我宮裡,我須得一萬個上心才是。
姐姐這一走隻留下一個皇子,我怎能不當心。
” 蘊蓉點頭道:“聽聞四皇子比出生時好了許多,都是淑妃費心。
” 我打量她一身光豔奪目的石榴紅缂金絲妝花雲錦宮裝,笑道:“要來給敏妃娘娘道喜的,能不趕早麼?隻是我想着方才你這裡必定人多熱鬧,我要說兩句體己話給妹妹都怕你沒功夫聽。
我滿心裡疼妹妹隻不敢說,一則怕妹妹不稀罕,你本是太後和皇上最疼的人了;二來也怕人背後說我偏心,隻一味随太後和皇上的好兒奉承妹妹,我這番真心倒不敢顯出來了。
”
看你仿佛妝飾過,怎麼朕賜你那對金钗你不喜歡,朕召見也不戴上。
” 我唯恐玄淩遷怒玉娆,忙道:“她素日不愛這些金器,所以不曾戴上。
”我推一推玉娆,“皇上賞賜,你還沒謝恩呢。
” 玉娆微微欠身,不卑不亢道:“民女不僅不喜歡金器首飾,而且那步搖上的海棠花是姐姐所鐘愛的。
姐姐喜愛的,民女不會沾染分毫。
” 玄淩笑了,“獨樂樂不如衆樂樂!有好東西分享也不錯。
”他招手喚來李長,“去把崔白的《秋浦蓉賓圖》拿來賞給甄小姐。
”他笑吟吟解釋道,“這幅《秋浦蓉賓圖》六弟與九弟都喜歡,老六中意芙蓉,老九喜歡大雁,都跟朕要了好幾次,朕也沒給。
現在朕就賜給你,由得他們眼熱去吧。
” 玉娆臉上微微一紅,欠身謝過。
我想起玄清當年為我慶生種下的滿池芙蓉,不覺淡然含笑,“這畫是個好意頭,臣妾很希望來日小妹成婚不要與臣妾遠離,彼此來往方便,就如畫中大雁在芙蓉花畔,要不然姐妹分離,又有什麼趣兒。
” 玄淩隻笑不語,數日後陸陸續續又叫人賜下兩方李廷珪墨與幾卷澄心堂紙,随她作畫用去。
我見玄淩如此,本有幾分上心,然而玄淩來時也隻偶爾喚玉娆在前,靜靜看她烹茶、作畫,常常一語不發,隻像是遠遠賞景一般。
玉娆更不會先去和他說話,隻管自己安靜。
窗外芭蕉綠意掩映,偶爾有一點粉色的花瓣跳躍在日影下,時光這樣靜靜流逝,三人安坐其中,倒也不覺時光匆匆。
如此,半月後,胡蘊蓉行冊妃之禮。
貞貴嫔身子稍稍見好,亦勉力支撐着去觀禮。
我端然肅立觀禮,悄然向浣碧耳語,“那日你抱了二皇子偷龍轉鳳之事,貞貴嫔沒有起疑心吧?” 浣碧道:“沒有。
奴婢在三殿下腳背也依樣畫葫蘆紮了兩針,且貞貴嫔那幾日病着了自顧不暇,待接回二殿下時傷口早已痊愈了。
”她撫着心口道:“那日李公公來抱殿下,正巧二位殿下都抱在德妃娘娘那裡睡覺。
奴婢見公公滿面愁容說要請殿下挨上兩針滴血驗親,心知不好,趁人不備用娘娘親手繡的襁褓裹了二殿下來了。
反正兩位殿下長得相像,又都睡着,隻要奴婢抱緊了輕易不會有人發覺。
” 我歎息道:“總算你機靈,又遣開了貞貴嫔。
否則二殿下一哭起來,貞貴嫔是生母哪有聽不出來的。
” 浣碧道:“奴婢也是一顆心吊在嗓子眼上呢。
”她瞟一眼端坐鳳座之上正在訓話的皇後,“倒是便宜了皇後,生出這樣多是非,皇上竟這樣輕輕放過,也忒是非不分了。
” 坐于皇後身邊的玄淩神情疏淡,一向相敬如賓的帝後之間終于也有了疏離。
我冷然一笑,或者,他們從來就是不親近的;更或者,這疏離由來已久,隻是如今隔膜更深罷了。
我含笑搖頭,面上依舊是恭順的神情,悄然道:“皇上不是不明是非,是為情所困,心不由己。
” 我暗暗歎一口氣,心思更重了幾分。
待得禮散,諸妃照例要去燕禧殿向蘊蓉賀喜冊妃之禮。
如此熱熱鬧鬧大半日,我特意等燕禧殿人散才攜了槿汐過去道賀。
蘊蓉遠遠站在滴水檐下看宮女放風筝,見我來了,不覺招手笑道:“還以為淑妃娘娘不賞這個臉,人人來了,獨你不來,我還等着去請罪呢。
” “妹妹笑話了。
”我上前握住她手,“你素來與德妃姐姐親善,自然體諒如今予潤在我宮裡,我須得一萬個上心才是。
姐姐這一走隻留下一個皇子,我怎能不當心。
” 蘊蓉點頭道:“聽聞四皇子比出生時好了許多,都是淑妃費心。
” 我打量她一身光豔奪目的石榴紅缂金絲妝花雲錦宮裝,笑道:“要來給敏妃娘娘道喜的,能不趕早麼?隻是我想着方才你這裡必定人多熱鬧,我要說兩句體己話給妹妹都怕你沒功夫聽。
我滿心裡疼妹妹隻不敢說,一則怕妹妹不稀罕,你本是太後和皇上最疼的人了;二來也怕人背後說我偏心,隻一味随太後和皇上的好兒奉承妹妹,我這番真心倒不敢顯出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