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遲遲鐘鼓初長夜(下)
關燈
小
中
大
不消一盞茶時分工夫,一名缁衣女子已在我眼前,她合十行禮,垂着眼簾道:“許久不見,淑妃還記得故人麼?”她擡頭,我一怔,已含了一抹冷笑,“靜白師父,能勞動大駕進宮,想必是挨的闆子已經好了,能走動了,口舌也靈活了。
” “阿彌陀佛。
淑妃賞的一頓闆子,教會了貧尼說實話了。
” 我凝眸片刻,“但願如此。
” 祺嫔道:“淑妃還要叙舊麼?”說罷看靜白,“師父有什麼話趕緊回了,也不耽誤師父清修。
” 靜白向玄淩與皇後行過禮,道:“娘娘初來甘露寺時才生産完,加之心緒不佳,總是日夜含悲,也不與寺中其他姑子來往。
寺中衆尼想着娘娘是宮裡出來的貴人,又見她素不理睬衆人,隻得敬而遠之。
那時宮中常有一位年長的姑姑前來探望,偶爾送些吃用。
除此之外隻有位姓溫的太醫隔三差五常來看望娘娘,噓寒問暖,倒也殷勤。
甘露寺是群尼所住之地,太醫終究是男子,時日一長,甘露寺中流言不少。
貧尼總想着娘娘是貴人,雖然出宮修行,想來這太醫也是皇上牽挂娘娘才托來照看的,且日常也隻安排娘娘和随身侍女獨居一院。
誰知後來有幾次貧尼經過,見白日裡娘娘房門有時也掩着,兩個侍女守在外頭洗衣操持,那太醫有幾回是笑着出來的,有幾回竟紅着眼睛。
貧尼當時看着深覺不妥,想要勸幾句反被娘娘和她身邊的浣碧姑娘奚落了幾回,隻得忍了。
後來為避言語,淑妃娘娘稱病搬離甘露寺,獨自攜了侍女住在淩雲峰,從此是否還往來,貧尼也不得而知了。
” 靜白說完,玄淩臉上已隐有怒色,胡蘊蓉軟語低低勸了兩句。
祺嫔将玄淩神色盡收眼底,含笑向靜白道:“我還有幾處不明白,想細問師父,還請師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 靜白合十道:“小主盡管問就是。
” “在甘露寺時淑妃獨住一個院落,并不與你們同住是麼?那麼也就是說有人什麼時候來來往往你們也不清楚了。
” “是。
” “那麼淩雲峰的住所是怎樣一處地方?” 靜白與祺嫔對視一眼,很快又垂下眼睑,連眉毛也耷拉了下來,“遠離甘露寺,杳無人煙,隻有娘娘帶了侍女同住。
” “哦——”祺嫔拉長了語調,“如師父所說,那是一處比甘露寺更得天獨厚的所在了。
”她停一停,環顧四周,“那麼師父所說的溫太醫,此刻可在殿中?” 靜白念了一句佛,指着溫實初道:“便是眼前這一位了。
” 祺嫔逼近一步,“師父不會認錯人吧?” 靜白搖頭道:“甘露寺少有男子來往,溫太醫頻頻出入,貧尼也撞見過幾回,斷不會認錯。
” 葉瀾依聽得靜白說了一大篇話,嘴角含了一絲若有若無的清冷笑意,拈了絹子按一按額頭,不勝厭煩道:“皇上,臣妾聽得乏了,想先回宮歇息。
” 此刻殿中波雲詭谲,誰還顧及她是否肯在此中。
何況,她從來不被認為是要緊之人,也無人理會。
玄淩點一點頭,她依禮告退,行至靜白身邊時緩緩停住腳步,“師父在甘露寺修行?” 靜白一怔,道:“有勞貴人垂問。
是。
” 葉瀾依眸中訝異之色轉瞬即逝,“修行之人須得清淨,從甘露寺進宮一趟不易吧。
我正有一事要麻煩師父,皇上垂愛要進我位份,我想麻煩師父在甘露寺供一盞還願的海燈,不知供奉幾斤為好?” 靜白笑一笑道:“阿彌陀佛,修行之人怎可輕易進紅塵之中,貧尼隻兩年前為通明殿送過一本手抄的《金剛經》,除此再無踏足。
小主得皇上厚愛晉封原該供個大海燈,隻是小主還年輕,又隻進位一列,每日供個二三斤就可以了。
” 葉瀾依待要再問,衆人臉上已浮起嫌惡之色,祥嫔道:“貴人最會察言觀色,怎麼今日倒沒眼色起來。
皇上要問靜白師父要緊話兒,你倒癡纏着問什麼海燈香油的話,豈不聒噪!” “瀾依多舌了!”她盈盈屈身,眼波兒悠悠蕩蕩一轉,妩媚已極,“那麼有勞師父費心了,香油錢我會遣人送到師父手中,一切還請師父安排。
” 葉瀾依從不是這樣饒舌的人,我心念一動,細細琢磨片刻,心中一寬,不覺含笑。
祺嫔望着玄淩道:“臣妾請問皇上一句,溫太醫頻頻探訪甘露寺是否皇上授意?若是皇上授意,那麼此事倒也情有可原了。
” 她眼中有灼灼的熱光,對映着我心底明知不可能的灰涼。
皇後追問道:“皇上,是有這樣的事麼?” 玄淩的目光落在我身上,有不願置信的焦痛與失望,輕輕搖了搖頭。
我的目光落在一臉死灰的溫實初身上,他急道:“淑妃所居之地的确偏僻,但有浣碧與槿汐兩位姑姑為微臣作證,微臣與娘娘絕無苟且之事。
” 祺嫔不以為然地一笑,祥嫔笑着抖了抖手中的松花絹子,“溫太醫當咱們都是傻子麼?誰不知崔槿汐是淑妃貼身侍女,浣碧是她陪嫁丫頭,都是淑妃的心腹臂膀,她們的證詞怎可作數!也虧太醫你想得出來!” 祺嫔拍一拍手,眉梢眼角皆是得意,“事情已經清楚得很了。
溫實初
” “阿彌陀佛。
淑妃賞的一頓闆子,教會了貧尼說實話了。
” 我凝眸片刻,“但願如此。
” 祺嫔道:“淑妃還要叙舊麼?”說罷看靜白,“師父有什麼話趕緊回了,也不耽誤師父清修。
” 靜白向玄淩與皇後行過禮,道:“娘娘初來甘露寺時才生産完,加之心緒不佳,總是日夜含悲,也不與寺中其他姑子來往。
寺中衆尼想着娘娘是宮裡出來的貴人,又見她素不理睬衆人,隻得敬而遠之。
那時宮中常有一位年長的姑姑前來探望,偶爾送些吃用。
除此之外隻有位姓溫的太醫隔三差五常來看望娘娘,噓寒問暖,倒也殷勤。
甘露寺是群尼所住之地,太醫終究是男子,時日一長,甘露寺中流言不少。
貧尼總想着娘娘是貴人,雖然出宮修行,想來這太醫也是皇上牽挂娘娘才托來照看的,且日常也隻安排娘娘和随身侍女獨居一院。
誰知後來有幾次貧尼經過,見白日裡娘娘房門有時也掩着,兩個侍女守在外頭洗衣操持,那太醫有幾回是笑着出來的,有幾回竟紅着眼睛。
貧尼當時看着深覺不妥,想要勸幾句反被娘娘和她身邊的浣碧姑娘奚落了幾回,隻得忍了。
後來為避言語,淑妃娘娘稱病搬離甘露寺,獨自攜了侍女住在淩雲峰,從此是否還往來,貧尼也不得而知了。
” 靜白說完,玄淩臉上已隐有怒色,胡蘊蓉軟語低低勸了兩句。
祺嫔将玄淩神色盡收眼底,含笑向靜白道:“我還有幾處不明白,想細問師父,還請師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 靜白合十道:“小主盡管問就是。
” “在甘露寺時淑妃獨住一個院落,并不與你們同住是麼?那麼也就是說有人什麼時候來來往往你們也不清楚了。
” “是。
” “那麼淩雲峰的住所是怎樣一處地方?” 靜白與祺嫔對視一眼,很快又垂下眼睑,連眉毛也耷拉了下來,“遠離甘露寺,杳無人煙,隻有娘娘帶了侍女同住。
” “哦——”祺嫔拉長了語調,“如師父所說,那是一處比甘露寺更得天獨厚的所在了。
”她停一停,環顧四周,“那麼師父所說的溫太醫,此刻可在殿中?” 靜白念了一句佛,指着溫實初道:“便是眼前這一位了。
” 祺嫔逼近一步,“師父不會認錯人吧?” 靜白搖頭道:“甘露寺少有男子來往,溫太醫頻頻出入,貧尼也撞見過幾回,斷不會認錯。
” 葉瀾依聽得靜白說了一大篇話,嘴角含了一絲若有若無的清冷笑意,拈了絹子按一按額頭,不勝厭煩道:“皇上,臣妾聽得乏了,想先回宮歇息。
” 此刻殿中波雲詭谲,誰還顧及她是否肯在此中。
何況,她從來不被認為是要緊之人,也無人理會。
玄淩點一點頭,她依禮告退,行至靜白身邊時緩緩停住腳步,“師父在甘露寺修行?” 靜白一怔,道:“有勞貴人垂問。
是。
” 葉瀾依眸中訝異之色轉瞬即逝,“修行之人須得清淨,從甘露寺進宮一趟不易吧。
我正有一事要麻煩師父,皇上垂愛要進我位份,我想麻煩師父在甘露寺供一盞還願的海燈,不知供奉幾斤為好?” 靜白笑一笑道:“阿彌陀佛,修行之人怎可輕易進紅塵之中,貧尼隻兩年前為通明殿送過一本手抄的《金剛經》,除此再無踏足。
小主得皇上厚愛晉封原該供個大海燈,隻是小主還年輕,又隻進位一列,每日供個二三斤就可以了。
” 葉瀾依待要再問,衆人臉上已浮起嫌惡之色,祥嫔道:“貴人最會察言觀色,怎麼今日倒沒眼色起來。
皇上要問靜白師父要緊話兒,你倒癡纏着問什麼海燈香油的話,豈不聒噪!” “瀾依多舌了!”她盈盈屈身,眼波兒悠悠蕩蕩一轉,妩媚已極,“那麼有勞師父費心了,香油錢我會遣人送到師父手中,一切還請師父安排。
” 葉瀾依從不是這樣饒舌的人,我心念一動,細細琢磨片刻,心中一寬,不覺含笑。
祺嫔望着玄淩道:“臣妾請問皇上一句,溫太醫頻頻探訪甘露寺是否皇上授意?若是皇上授意,那麼此事倒也情有可原了。
” 她眼中有灼灼的熱光,對映着我心底明知不可能的灰涼。
皇後追問道:“皇上,是有這樣的事麼?” 玄淩的目光落在我身上,有不願置信的焦痛與失望,輕輕搖了搖頭。
我的目光落在一臉死灰的溫實初身上,他急道:“淑妃所居之地的确偏僻,但有浣碧與槿汐兩位姑姑為微臣作證,微臣與娘娘絕無苟且之事。
” 祺嫔不以為然地一笑,祥嫔笑着抖了抖手中的松花絹子,“溫太醫當咱們都是傻子麼?誰不知崔槿汐是淑妃貼身侍女,浣碧是她陪嫁丫頭,都是淑妃的心腹臂膀,她們的證詞怎可作數!也虧太醫你想得出來!” 祺嫔拍一拍手,眉梢眼角皆是得意,“事情已經清楚得很了。
溫實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