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翠袖倚風萦柳絮

關燈
仿佛春風輕輕一呵,上林苑春光漸至,桃花如沾雨般輕豔,柳色初新,滿苑皆是鮮嫩欲滴的粉紅青翠,明媚如畫。

    時光已至三月初了。

     這一日抱了靈犀與予涵至太後處請安,每逢冬令太後便會舊疾發作,到了入春才會漸漸好轉起來。

    每每此時,孫姑姑便有怨怼之語,“若非當年廢後與玉厄夫人聯手折辱,太後亦不會如此。

    ” 到頤甯宮時胡昭儀已然到了,正和睦帝姬坐在太後身前親親熱熱地說話。

    更難得的是皇後亦在。

    太後素不甚喜皇後,也少叫她陪侍,我暗暗納罕,今日倒是例外了。

     因至春時,太後宮中的窗紗一例換了雲霧白的蟬翼紗,遠遠望去桃紅柳綠皆似化在春水中一般蒙胧,更添了江南煙雨景緻,連殿中亦愈加透亮起來。

     太後身側小巧的短腳小幾上供着幾枝新鮮的迎春花,用清水養在深赤雪白兩色紋路的花觚裡,鵝黃的花瓣薄而瑩透,色澤明快。

     太後怡然一笑,支頤賞花,道:“已是春日了,看着這花,心裡也舒暢不少。

    ” 胡昭儀甜甜笑道:“太後若喜歡,臣妾每日都着人挑最新鮮的送來給太後賞玩。

    ” 太後擡手攏一攏鬓角,含笑道:“還是你有孝心。

    ” 皇後伸手撫一撫和睦柔軟的發梢,笑道:“何止蘊蓉有孝心,和睦每到太後跟前便笑得這樣甜,也是一番孝心啊。

    ” 太後略牽了牽唇角算是一笑,也不理會,隻偏過頭問我:“皇上近日還隻流連在安氏處麼?” 我忙站起身來回話,“也不是日日,偶爾也在昭儀與其他妃嫔處。

    ” 太後眼簾微垂,語氣淡淡地慵懶,似是問着一件無關緊要的事,“那麼淑媛和貞貴嫔那裡去了幾次?” 我略略尴尬,不由陪笑道:“淑媛有孕,貞貴嫔也病着不便伺候,皇上倒也常去坐坐說說話。

    ” 太後輕哼一聲,緩緩直起身來,“你不用為皇帝掩飾。

    貞貴嫔的病從何而起你我心中都明鏡兒似的,她又是二皇子的生母,皇上更應多多走動,既叙了父子親倫,也寬了她的心,好叫早日痊愈。

    ” 皇後斟過一盞銀耳蜜湯端到太後跟前,笑道:“皇上常去淑妃處坐坐,三皇子倒是很親近皇上呢。

    ” 我心中一刺,正待說話,太後微微一笑,道:“這是應該的。

    皇上膝下唯有三子,是該多親近些,若得空能親自指導讀書騎射更好。

    ”她停一停,環視衆人,歎道:“人人道天家富貴,你們哪知道尚不如尋常父子,既要守着規矩,還得守着君臣之份,好好的疏了父子情分,遠了倫常之道。

    你們隻瞧皇長子的例子就是,如今見了他父皇跟老鼠見了貓似的,怪可憐見兒的。

    ” 皇後忙将手中蜜湯又往前遞了一遞,恭謹道:“是兒臣的不是,未能好好教導皇長子。

    ” 太後并不接過,隻順手掐了一朵迎春花在手,淡淡道:“自然是你的不是。

    哀家知道你唯有這一個養子,難免寄望過高,一來過于心疼,日常所用皆叫人送到手邊,無半點男兒自立;二來每日讀這樣多的書,又要練習騎射,日日深夜才睡,這般拔苗助長,反而傷了孩子的根本。

    ”銀耳蜜湯溫熱的水氣浮在太後面前,映得她的容色也有些不真實的虛浮,“你有那些功夫,不如好好教導宮妃,多為皇家開枝散葉,綿延子嗣。

    ” 皇後神色如常,含笑道:“母後教訓的是,兒臣記住了。

    ” 胡昭儀眉目灼灼,笑語道:“皇後娘娘都做到了啊,不是重又舉薦了安昭媛麼?表哥很歡喜呢。

    ”她深深看着皇後,“還是表姐最懂表哥的心意。

    ” 正巧皇後身邊的剪秋打了簾子端了時鮮水果進來,笑吟吟道:“昭儀娘娘的聲音最好聽了,嬌滴滴跟黃莺兒似的,聽得奴婢骨頭都酥了。

    隻是什麼表哥表姐的,倒弄得奴婢頭暈。

    ”她福了一福,笑道,“皇上是昭儀的表哥,論起來昭儀可不是要叫我們娘娘一聲表嫂麼?” 胡昭儀斜斜橫了剪秋一眼,轉眼換了笑意,“表嫂怎及表姐親近呢?反正都是一家人,剪秋莫不是叫本宮疏遠了皇後表姐?” 剪秋忙道:“奴婢不敢……” “她自然不敢,”太後突然發語,截斷了剪秋的話頭,轉向胡昭儀道:“隻是宮裡有宮裡的規矩,你到底是嫔妃,别滿口‘表姐表姐’的,還叫人以為晉康和哀家慣壞了你。

    ” 胡昭儀這才讪讪低頭,道了聲“是”,複又嬌俏一笑,“孩兒明白了。

    ” 太後看一眼端然侍立的皇後,緩緩道:“哀家曉得你要做個賢惠人兒,隻是也别太縱了皇上,你推舉安氏固然是讨皇上喜歡,但安氏的事你該有分寸,投皇上所好沒有錯,但更該勸他好生保養。

    ” 皇後臉上微微一紅,忙答應道:“兒臣自會留神。

    ” 太後深深看她一眼,已是如常的神色,指一指近旁的紫檀雕花椅子道:“坐吧。

    哀家還有事要問你。

    端妃和敬妃是皇上跟前的老人兒了,總不晉位份哀家也罷了,畢竟也是三妃之一。

    隻是三妃之位如今還空了一格,難道是要虛位以待安氏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