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赦大封

關燈
十餘萬番兵正在攻打陽關,真是旌旗蔽天,胡茹動地,人喊馬嘶,震耳欲襲,那人山人海之勢,當真令人有莫可能禦之感。

     距陽關還有十裡左右,四顧關下,人馬尤如蟻集,劉将軍立在白馬上,回頭向鄭一虎道:“我們這區區兩千人馬,隻怕進去就會被吞噬掉!” 鄭一虎道:“将軍趕快布陣,漸漸向番兵接近。

    ” 将軍無奈,隻得布陣,正對番兵沖去,雙腳一夾,兩掌齊揮! 敵軍一見背後殺到一團官兵,起先看到人不多,隻派數千迎敵,但一碰到鄭一虎就人仰馬翻,潰不成軍,同時發覺官兵用的竟是個古怪的陣法。

    立知不妙。

    火速策動大軍團上,真如潮水而來。

     鄭一虎按照他自一的打法,策馬沿着自己的陣勢轉動,一圈一圈的發掌,真是得心應手! 人球愈來愈深入,愈滾愈速,敵人甚至接近到兩丈之内都不可能。

     将軍在中心一見,不由得心花怒放,大聲喝道:“小俠,先攻關下!” 鄭一虎會意,每到正面就多發數中,使關下一面敵陣空隙加大,好讓陣勢前進,然而他仍不讓敵人接近左右後三面,這樣可使自己人無一傷亡。

     敵人一看接近不得,圍攻難逞,這時隻在十丈外放箭! 鄭一虎的掌勁比狂風巨浪還猛,箭一遇上,非但傷不了他反而加速回竄。

     一頓飯久不到,已經攻到關下,攻關的番兵陣腳大亂,四處狂竄! 将軍一見,又大喝道:“小俠,向敵人不亂的地方攻!” 鄭一虎聞言,擡頭一看,糟糕,他的馬是普通馬,人又是小該子,遠一點的敵陣簡直無法看到。

     将軍會意,他人高馬大,看得清楚,又大叫道:“小俠攻東南,看我左手劍!” 鄭一虎哪能看出東南西北,隻得依着他指的方向進攻。

     這時雪下得更大,守關兵将也無法看出敵陣全般情勢,惟知關下番兵已停止攻關,同時覺出敵陣空前紊亂。

     劉将軍看看地面全是敵人的死屍,同時感到自己的陣勢運動不太靈活了,心中有數,又向鄭一虎道:“小俠,有敵屍的地方不能攻了,我們陣勢受敵屍阻礙,運動不靈活了。

    ” 鄭一虎大叫道:“敵人不來圍攻了,鐵球陣失效,請将軍散陣,我們成十路直沖!” 将軍依言,火速調整,立即随從行動。

     敵軍已完全失去控制,一見官兵施逃,兩千人勢如破竹,無往不利,不要殺,就隻逐着敵人,讓他們自相踐踏也就夠了。

     直到天黑時分,關下再無一個活敵,可是鄭一虎仍然不行放松,依舊左右橫掃,東西直沖。

     這樣整整一夜,十裡内無一敵人,同時官兵與配軍也已筋疲力倦,将軍這才喚住鄭一虎道:“小俠,圍解了,我們也不能動了。

    ” 鄭一虎道:“那就算了,我們向關下開去罷。

    ” 到了關下,将軍親自叫關! 守關官軍認出是他,立即開關放行! 将軍向鄭一虎道道:“小俠請!” 鄭一虎道:“将軍先進去,我帶人馬在關下守佐,提防番兵卷上攻來。

    ” 将軍點頭道:“那也好,先叫人馬休息,吃點幹糧,我見了總兵再來迎接。

    ” 大約有一個時辰,劉将軍陪着一個全身戎裝的老将軍出關來了,那就是鎮守陽關西南邊疆的主帥,他滿面含笑,走到鄭一虎面前道:“少俠,你真是朝廷的棟梁!” 鄭一虎立即跳下馬去要行大禮道:“小民鄭一虎參見元帥!” 老總兵馬上躬身扶住道:“少俠太勞累了,兔禮,請進關去。

    ” 鄭一虎道:“番兵橫屍一地,希望元帥派兵收拾!” 總兵大笑道:“這個不必少俠操心!” 進了關,直入帥府,隻見大堂上文武官員齊集。

     總兵一介紹之後,立請鄭一虎入席,居然待為上賓。

     酒筵上人人都以驚奇的目光看着鄭一虎,一位老文官欠身笑道:“小英雄,你用的那陣法據劉将軍說真是妙用無窮。

    ” 鄭一虎道:“可惜這陣法缺少三個練有江湖武功之人,否則敵人就逃不了多少!” 又一個将軍起身問道:“敵人被你打死多少!” 劉将軍代答道:“周将軍,那要大帥派人收拾戰場才知道,據我估計,決不下八千餘騎!” 衆文武聞言大驚,齊聲驚叫道:“他一人打死的?!” 劉将軍點頭道:“少俠的掌勁如山,每一出手,當前數丈内的番騎無一能逃!” 總兵歎聲道:“今後官兵也要練内功才行,全靠刀槍殺敵太有限了。

    ” 酒席完了之後,總反又請鄭一虎入後堂飲茶,同時自動答應替鄭一虎尋找父親。

     鄭一虎乘機道:“元帥,這批有功的配軍如何處理?” 總兵慨然道:“本帥上表進京,請求皇上大赦就是。

    ” 鄭一虎道:“一味苦守總不是辦法呀?” 總兵道:“張元帥現已上本進京,請求多派官兵前來!” 鄭一虎道:“大帥上表,不知要多久才有聖旨下來?” 總兵道:“皇上如果準予所奏,大概要一個半月才有消息。

    ” 鄭一虎道:“一個半月時間太長,小民想請大帥先恢複配軍自由行動。

    ” 總兵道:“好的,你要用,就歸你管理,糧飽本帥照一般官兵發給。

    ” 鄭一虎感謝道:“這是大帥的恩典。

    ” 忽有一個家将進來報告道:“大人,十裡外,番軍又集結了,探軍回報,顯有重新攻關迹象。

    ” 總兵道:“吩咐下去,加強戒備,關下人馬火速撤回。

    ” 那家将出去後,又有一個将軍進來報告道:“禀大帥,戰場清理完結,總計點獲敵屍九千餘具,散馬兩千餘匹,兵器糧草無數。

    ” 總兵笑向鄭一虎道:“此數更超過劉将軍的估計了,少俠真是神人!” 鄭一虎道謙虛道:“這是朝廷洪福,元帥守關之功。

    ” 總兵哈哈笑道:“小孩子也會說客氣話了。

    ” 那将軍去後,鄭一虎忽然鄭重道:“大師,近日内,每逢夜晚有什麼動靜沒有?” 急兵道:“隻鬧了一夜刺客!可是被關内的江湖俠士逐走了。

    ” 鄭一虎道:“這證明番營中也有武林人物在内,日後須加倍提防其放火行刺。

    ” 總兵道:“提起這點,我帶你去會一個人,他是我的食客!姓程名萬裡,是一個終日無所事事的老人。

    ” 鄭一虎道道:“他住在衙門内?” 總兵搖頭道:“他前十天說要探友,現在可能回來了,住在我的賓館裡面,地點就在衙門前。

    ” 鄭一虎心中忽有所悟,暗忖道:“這老人定是武林高人,難怪關内不怕敵人暗襲。

    ” 總兵換了便服,親自帶着鄭一虎由後門出去,轉往衙前賓館。

     賓館裡有不少侍從,都是帥府派去了,他們一見大帥到了,紛紛趨前緻敬,但躬身而不行大禮.顯然是早有規定。

     總兵向一個中年人問道:“常福,程先生在嗎?” 總兵姓常,這人也姓常,無疑是總兵的家仆,隻見他恭聲道:“禀大人,程先生恰好剛回來,他還帶來二位客人!” 總兵點點頭,一直向内走去,回頭笑道:“程先生的朗友經常不斷,我是見慣了。

    ” 鄭一虎道:“此老人與大帥有什麼關系?” 總兵道:“五年前,我來上任之初,在路上遇着他身染重病,因之随身帶來!” 鄭一虎點頭道:“大帥恩高,所以此人盡力報答大帥!” 總兵驚訝道:“他在此五年了,一無所報呀,哈哈,不過我也未指望他報答什麼。

    ” 鄭一虎道:“據小的猜測,此人定是武林隐士,大帥關内之所以太平無事,也許就是此老在暗中保護,不過大帥一直蒙在鼓裡罷了。

    ” 總兵大異道:“少俠真猜得準麼?” 鄭一虎道:“八九不離十,待我見面時揭宴不難明白了。

    ” 走進後廳,總兵大聲道:“程先生回來了?” 一間房中,聞聲行出一人,年紀約有六十上下,作儒者打扮,迎上拱手道:“大人,老朽剛剛探友回關!” 總兵大笑道:“聽說還有幾位貴友同來?”他指給鄭一虎道:“程先生就是他!孩子,你見見。

    ” 鄭一虎拱手一禮。

     程老頭一看随大帥來了個小孩子,開始未注意,含笑點點頭,卻向房中道:“三位,快出來見大帥!”他又向總兵道:“大人也知道了,他們是青年人,望大人優待。

    ” 房中走出三個青年,年紀似都不到三十,一齊向總兵行禮。

     總兵哈哈笑道:“免禮,免禮.大家請坐。

    ” 大家在客廳坐下後,程老頭接着向總兵恭喜道:“大人,聽說官兵大獲全勝,真是可喜可賀。

    ” 總兵大樂道:“你猜是如何打勝的?” 程老道:“聽說是劉将軍以兩幹官兵布下一個怪陣打勝的,竟把數萬翻兵打得落花流水。

    ” 總兵更樂道:“程先生的消息真準确,哈哈……” 右手年輕人接口道:“大人,這消息恐有出入?” 總兵道:“義士貴姓?你是看出我的笑聲有異嗎?” 程老人一拍頭頂,歎聲道:“老朽真糊塗,還沒向大人介紹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