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為選盟主武林會

關燈
朱玉龍走入場中道:“住手!” 雙方停手之後,小慧退了回來! 花四爸道:“朱小子,莫非要用車輪戰麼?” 朱玉龍冷笑道:“你們既是沖着我來的,什麼事,我一個人擔了,不管你們人多少,隻管沖着我來!” “好小子,你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少廢話,放馬過來!” 花四爸同小慧打了半個時辰,早已是強弩之末,但是朱玉龍當面叫陣,沒法子,硬着頭皮充漢子吧! 正在他要接戰朱玉龍的時候,山東好漢中,走出一位手持雙戟的漢子,道:“花寨主,别上他車輪戰的當,我先試試這小子的斤兩!” 朱玉龍連正眼都沒看他一眼,道:“出招吧!”好像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裡! 持雙戟的這位,在山東也是有名的好漢,名叫雙戟追魂卓一凡,見他如此輕視,是可忍,孰不可忍? 一聲厲喝:“小子納命!”雙戟翻飛而至! 以朱玉龍的功力,哪把他放在眼裡。

     隻一招“白鶴亮翅”,就挑飛了他一支戟! 好!雙戟追魂,落了單,成單戟亡命啦! 朱玉龍這夥人,看了哈哈大笑,可是山寨這幫,卻各個有凄容! 老漁翁怕把事情鬧得不可收拾,忙傳音道:“玉龍,要給對方留餘地,不可過甚!” 朱玉龍得到了老人家的指示,才與他的單戟虛應故事,遊鬥了二十招! 這位雙戟追魂,也知道追不了人家的魂,要不是人家手下留情,自己早已沒魂了,沒法子,隻好認敗服輸! 這時有位氣度高華的老者,倒背着劍,下了場! 老漁翁在這群人中,雖然功力最高,可是人久在長江流域,對江北人士全陌生得很,可是老化子卻眼皮子雜,一見這老者,就是一愣,可是他還不能傳音入密對朱玉龍講,隻好向老漁翁道:“前輩,這位乃是齊魯大俠,白道中響當當的人物,唯-缺點,就是疾惡如仇,容易上别人的當,您老傳音給島主,讓他保住這位老俠的面子!” 老漁翁聽了,隻好傳音道:“玉龍,對齊魯大俠,千萬要手下留情,顧住他的顔面,以免事态鬧大!” 朱玉龍并沒回答,隻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 這位老俠,往場子上一站,沖朱玉龍一抱拳! 朱玉龍也獻劍還禮! 老俠道:“老朽王祯,今日雙方比鬥,貴方來了也不少,何不叫他們下場作一了斷!” 朱玉龍道:“敢莫是齊魯大俠當面?” “不敢!閣下認得我?” “久聞齊魯大俠乃白道中響當當的人物,今日怎麼也跟匪寇混在一起?” “閣下錯了,要知道,路不平任人踩,曆代以來,江湖似與官家扯不上關系,也沒聽說哪朝、哪代曾有過王爺出巡,要武林人跪接跪送之理,弘治皇竟然下此聖谕,是可忍,孰不、可忍?” “王大俠請聽我說!” “閣下不必說了,你要認為江湖人物好欺,就叫他們過來,放手一搏吧!” 朱玉龍還要說,可是老漁翁對他傳音了,道:“這老兒倔得很,跟他講不通啦,隻有叫他吃點苦頭,可是不能傷他面子!” 朱玉龍得了指示道:“在下說什麼,王大俠也聽不進去,不過,江湖倒也有條規則,江湖理憑功力,在下想以一己之力,接受各位挑戰,因為這是各位針對我來的,與其他人無關,在下就是累死,也不要别人插手!” 王祯罵了聲“大言不慚”!可是心裡卻十分佩服朱玉龍的勇氣。

     二人獻劍行禮,打了起來! 一交手,朱玉龍就感到對方劍有粘力,不禁心中暗豎拇指,叫了聲好,齊魯大俠四字,的确不是浪得虛名! 這時朱玉龍也隻好全力以赴! 雙方劍來劍往,足足打了半個時辰! 外行看,齊魯大俠的這支劍,使盡了八面威風,把朱玉龍裹在劍光之中。

     可是這位老俠,此時真是有苦說不出來,他的攻勢雖然淩厲,但是人家守得非常嚴緊,可說滴水不漏,而且蓄勢待發,隻要他的攻勢稍有緩缦,就可能遭對方淩厲反擊。

     朱玉龍本想顧全他的面子,誰知他死纏猛攻,沒法子,隻好顯顯功力,叫他知難而退,于是在防守中,偶爾抖抖劍花! 第一次,他抖出了五朵,看在王祯眼中,心說,你小子不過如此,我加把勁,就能把你拾下來! 誰知,他加把勁後,不但沒拾下來,對方反而又抖了抖劍,這次竟然七朵! 老俠客自忖,劍花七朵,我也辦得到,何況他打鬥了半天,體力消耗不少,自己有必勝的把握,又加緊攻了上去! 朱玉龍被逼無奈,一連兩抖,居然一次八出,一次九如!這老兒才知人家隻守不攻,是給自己留臉,于是歎了口氣道:“少俠神技過人,老朽輸得心服口服!” 老漁翁怕他臉上挂不住,忙出來道:“這次雙方平手,還有哪位上?” 花四爸這邊,大夥明明看着老俠的攻勢淩厲,怎麼認敗服輸?當然很多人不服,紛紛出來邀戰! 朱玉龍這邊,就有幾位镖師出來道:“島主歇歇,這群家夥,交給我們料理吧!” “不準你們插手,不論今天他們是單打獨鬥,還是群毆,全由我一個人包了!” 花四爸今天約來的人,有很多是白道大俠,聽了之後,不禁暗豎大拇指,朱玉龍果然英雄,全不肯群毆! 可是黑道人物,卻不管這麼多,一哄而上! 朱玉龍見了,怒氣沖沖,眼露兇光,滿臉煞氣,就要大開殺戒! 老漁翁看了一驚,忙傳音道:“玉龍,小懲大戒,不可傷命!” 朱玉龍經老人家當頭棒喝,才隐去了殺意,一陣亂劈風的劍式,把這群黑道人物殺得不是傷手,就是傷腿,再不就是少了個耳朵,這一來,把全場全震住了! 朱玉龍這時手拿寶劍大喝道:“有種的隻管來!” 神态威猛,不亞天神! 來?誰還有那麼大的膽子! 正是: 單劍鬥群豪,齊魯英雄同喪膽; 仁義過天高,江湖豪傑盡低頭! 他們離了花家寨,繼續往南走,就到了微山湖了! 這時振東俠兄弟,得了信,率門下弟子迎了出來,見到車駕之後,他率先跪了下去,道:“草民侯庭,率門下弟子,恭迎王駕!” 朱玉龍在馬上看見之後,連忙滾鞍下馬,親自攙扶,并道:“在下實不敢當,老前輩請起!” 大夥起來之後,把車駕迎入莊中! 朱玉龍道:“小可迎母返裡,怎敢勞動前輩如此大禮?” “王爺說哪裡話來,既有聖谕,草民與王爺又有一面之交,豈敢失禮!” “可是有很多江湖同道,拿聖谕當廢紙呢!” “豈敢、豈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既有聖谕,誰敢抗旨?” “實不瞞前輩說,小可接到聖谕,為時已晚,聖谕既下,無可挽回,這才盡量避開州、縣、府、道,免他們迎送之煩,誰知,在花家寨與花寨主等人相遇,未容小可解釋,就起了沖突!” “王爺,既然知道有些江湖中人,不服王化,草民也就實話實說啦!” “前輩請講!” “江湖人是尊英雄,敬光棍,吃軟不吃硬,用官威壓人,至死不服,草民收到了好幾張武林帖,都是相邀一起抗拒王命的!草民一想,與王爺相交一場,怎能反目相向,故而沒有參加!” “多謝前輩諒解,說實在的,在下乃先皇之後,金殿認親,皇上賞了個爵位,本叫我留在朝中,我堅持迎養生母。

    臨行前,才收到旨意,家嶽祖看了之後曾說,這旨意坑慘了我們,可是聖旨既下,哪有收回的?這一來我們江湖路上,可是步步荊棘啦!” “王爺武功蓋世,仁義過天,何不讓江湖同道都知道!” “前輩,怎麼使他們知道法?” “舉行一次武林大會呀!” 老化子在一旁道:“對!這倒是個好辦法!” 老漁翁也認為這是化解與江湖結怨的唯一辦法。

     于是大家決定了召開一次武林大會。

     可是什麼時間,在什麼地方呢? 大夥研商了半天,認為地點以華山最為适當,而時間則決定半年之後,當春暖花開之時,一者武林帖可以散發全國,二者各門各派也有時間選拔人手參加! 幾經研商,決定了武林帖的初稿是: 敬啟者 本王侯等奉旨兼領江湖道,查武林盟已于廿年前解體,今特邀各門各派賢者,以及山野高人,江湖俠士,明年五月于華山召開武林大會,華山論劍,選出武林盟主,掌理江湖! 恕邀 南靖王朱玉龍 布衣侯餘樂水 同邀 大夥認為措詞妥當,即刻寫了幾百份,交由丐幫全國傳送。

     他們在侯庭府上住了兩天,起駕南返,有了花家寨與侯庭府上的經驗,再也不走小路啦!還是經州過府,叫他們當官的迎迎送送吧! 一路無話,來到揚州! 揚州,這群人中,除老太妃與秋月姑娘外,不是土生土長,就是舊地重遊。

     賀古寒賀老大,見養女婿朱玉龍不但認祖歸宗,而且被封為南靖王,樂透了,傾全力接待這位親家母——老王妃! 老王妃在那大圈圈中的黃圈圈住了幾十年,可是未出宮門一步,每天除了看那紅牆黃瓦之外,隻有寸草不生的漢白玉的地闆,枯燥透了!這次随子南歸,一路上雖吃了不少風吹日曬之苦,但看了那原野風光,也足以令人心曠神怡!同時兒媳程秀玉又不停地吹噓揚州風物如何的美法,恨不得早一日到揚州,好欣賞美景!今日到了杭州,見親家公如此熱誠接待,除緻謝之外,提出了要求,希望看看揚州風物! 那還不好辦麼!一個下午,特制了一副肩輿,并加了一把傘蓋! 翌日,為了使老太妃無拘無束地遊揚州,老漁翁他們全沒參加,隻有朱玉龍母子夫妻同秋月姑娘同遊。

     老太妃一出門,見揚州的繁華不亞北京城,于是說了:“揚州的确熱鬧,怪不得人說:‘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啊!” 程秀玉道:“娘!揚州有三多!” “哪三多?” “揚州樓多,寺廟多,還有橋多!” “樓多?我怎麼沒看見哪?” 時玉镯搶着答道:“娘,揚州樓多,不是高樓多,是名樓多!如明月樓、騎鶴樓,文選樓與迷樓!” 老太妃問道:“這樓的名字怎麼都怪怪的?” 小慧來上了一句:“娘,這樓名字有典哪!” “啥典哪,說給娘聽聽!” “嘻嘻,您問二姐吧,我不清楚!” 程秀玉道:“娘,那明月樓是因為當年趙子昂的一副聯語‘春風阆苑三千客,明月春風第一樓’而得名。

    至于騎鶴樓麼?是這樣的,相傳當年有四個人做客在此,各述其願,一個願作揚州刺史,一個願腰纏十萬貫作富家翁,另一個願跨鶴飛升,遨遊物外,最後一個總括三願日:‘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

    ” 老太妃噢了一聲道:“原來這句話是這麼來的!” 程秀玉接着道:“那文選樓乃梁昭明太子選文之處,至于迷樓麼,是隋炀帝時,項升進的宮廷圖,依圖建在揚州,既成,炀帝臨幸目:‘使真仙至此,亦當自迷’做日迷樓。

    娘!咱們去看看?” “可别去,弄不好,迷在裡邊出不來!” 她這句話,逗得大夥全笑了! 老太妃又問了:“那廟多,有哪些廟?” 程秀玉道:“廟很多,有名的大廟就有天甯寺、法靜寺、古觀音寺、石塔寺、興教寺、鐵佛寺……等等!” 老太妃一向信佛,忙道:“咱們先到觀音寺拜觀音大士,然後再拜天甯寺,求佛祖保佑大家!” 她們首先去了觀音寺,老太妃還真虔誠,對觀音大士像,大拜了三拜,然後又到天甯寺上香! 拜完了佛,大夥也都餓了,就在茶館吃午飯! 老太妃很奇怪地問道:“怎麼茶館賣飯?” 朱玉龍道:“娘,揚州奇怪事還多呢,名叫茶館,但隻賣水不賣茶,可是卻賣飯,可以做出高檔海味全席呢!” 夥計見來了這麼多人,過來伺候。

     程秀玉道:“肴肉、湯包、糖醋鯉魚、燴三鮮、十錦拼盤、十錦雞、外帶玫瑰叩肉、三鮮湯!” 夥計聽她點菜,可是雙目一眨不眨盯着她,直到她點完了,一個菜也沒記住! 程秀玉發覺了,叱道:“看我幹啥?不認識我賀大少啦!”說完,噗嗤一笑! 夥計恍然大悟道:“原來當年的賀大少是女的呀!” 程秀玉又把菜名念了一遍道:“還不快去準備!” 夥計溜了,可是老太妃問了:“怎麼二媳婦又成了賀大少啦?” 時玉镯把程秀玉的過去,向老太妃解說了一番! 老太妃問道:“秀玉,淮幫現在還有人麼?” “娘,媳婦自幼随養父長大,幫中事,早已失了聯系!” 老太妃道:“回去之後,我跟賀親家講講,請他打聽打聽淮幫中事,人,不可忘本!” 飯罷,稍作小憩,又去逛景,她們去遊瘦西湖,但見湖上點綴一些洲、島、亭、橋,有小金山、湖心亭、五亭橋等等,秀麗婉約,夾岸楊柳具千縷柔條,江煙水淪,詩意無限。

     她們到了五亭橋,見有五座亭子,五亭之下,凡十五涵洞,造型之妙,世所罕見。

     大家進了亭子,分别落坐。

     老太妃問道:“秋月!” 秋月忙應道:“婢子在!” “你是個才女,還記得有些詩人墨客誦這兒的句子麼?” 秋月想了想道:“太妃,有人說‘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明月在揚州’,還有杜牧的詩句‘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婢子就記得這麼多了!” 程秀玉道:“果然是才女,這條路,就是古代的‘十裡珠簾’。

    ” 老太妃忽然對朱玉龍道:“龍兒,我想給你收個妹妹,你願意麼?” 朱玉龍忙道:“願意、願意,您最好好事成雙。

    ” “成雙?” “是啊!您不是想收秋月麼?何不連慧芸也一起收下!” “慧芸這孩子,今天怎麼沒跟來?” “娘!她去祭拜她娘的墳墓!” “哦!真是個孝女,好吧!” 秋月道:“太妃,奴婢願伺候您一輩子,認幹女兒,奴婢不敢高攀!” 小慧道:“秋月姐姐,别拿翹了,快磕頭!” 秋月扭不過大家,隻好給老太妃磕頭,認了幹媽! 這一來,大夥又親熱了一番! 老太妃道:“秋月名字不雅,我給你改叫玉鳳吧!” 秋月跪下去道:“謝母親賜名!” 老太妃道:“慧芸就不用改啦!” 大夥也逛夠了,于是打道回了賀府。

     大家得知,老太妃收二女為義女,又大事慶賀了一番。

     程秀玉也找到過去淮幫劫後餘生的人,重新成立了淮幫,并歸入了南靖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