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獨建奇功平倭寇

關燈
大驚,原來這兩件是杭綢,出自江南織造,屬于貢品,思忖:“莫非這孩子的出身與深宮大内有關?” 于是道:“這兩件物件,老朽倒是知道它的出處,不過茲事體大,老朽不敢妄斷,還請少俠見諒!” “老前輩可否預示一點玄機?” “少俠,老朽勸你對這兩件物件,千萬要收藏好,不可露眼,等老朽代你查明真相後,再和你研究具體做法!” “這……” “少俠,這麼多年你都等了,何在乎一朝、一夕?” “老前輩,您有所不知,在毫無頭緒時,晚輩可以不去想它,可是現在既然有了線索,我不追查下去,那我将寝食難安!” “既是這樣,我可以告訴你,不過告訴你之前,你得把這趟進大陸的打算告訴我!” “好的!老前輩,師恩深似海,我打算先找到師母與恩師親骨肉,也不知是師見還是師姐!然後全力追查我自己的身世,等這弄明白之後,或在内陸創番事業,或仍回海上,做我的南海小霸王!” “好小子!跟你師父一樣的有骨氣,老朽告訴你,這兩件事,全包在老朽身上了!不過……” “老前輩,不過什麼?” “不過現在弘治皇當國,除有少許外患之外,國内尚稱平靜,民生樂和,若是你的身世與皇家有關,憑你這身高絕的身手,會不會聚衆造反,謀朝篡位?” “哈哈哈哈!老前輩,别說小子不可能與皇家有關,就是真的與皇家有關,小子也絕不會聚衆造反,謀朝篡位,讓全國同胞生靈塗炭!更何況皇上年齡比我大了好幾歲,我根本不可能是皇太子!” “好!你既是有這種想法,那老朽就直言不諱了!你的确是出生自深宮大内,生在哪宮,老朽不得而知,不過出自宮廷,那絕錯不了!” “老前輩,您如何能這麼肯定?” 釣鳌叟一指他那兩件證物道:“這是杭綢,出自江南織造,供宮中專用,外界就是有錢也沒處買去!” “這麼說,老前輩肯定小子是出自宮中了?” “不錯,我是這麼判斷!” “有說乎?” “有!真要說起來可就話長了!” “老前輩,反正沒啥急事,您慢慢說!” “咳!”釣鳌叟沒說話,先歎了口氣! “老前輩,提起小子家世,您幹嘛歎氣呀!” “這是-個悲劇,也是你們朱明皇家的不幸!” 聞玉龍這傻小子聽了,一言不發,靜聆下聞! 釣鳌叟續道:“想當年,先皇在幼年時,由一位宮女——萬宮娥帶大的!這位萬宮娥伺候小太子的時候是十七歲,看着小太子一天天的長大,最後二人居然發生了苟且之事。

    等到先皇朱見深繼位時,這位萬宮娥已三十五了!因她出身微賤,不能封後,另選了一位吳皇後,把她封了萬貴妃。

    按說她就應該安分守己的當皇妃算了吧,誰知她不安分,僅僅一個月零兩天,她就蠱惑先皇把吳皇後廢了。

    後來先皇又選了王皇後,這位王皇後高明多了,而且秉性又恬淡,凡事退讓,隻應個皇後之名而已,内宮一切大權,全讓着她,這兩人才相安無事。

    一年後,萬貴妃在成化二年正月産子,本想将來母以子貴,可以當上太後了,誰知高齡産婦的兒子,不一年便死了!從此,失望之餘,性情大變,凡宮中妃子、宮娥有懷孕者,不是施行堕胎,就是毒殺胎兒!現在憑你手上的證物,我可以斷定你是在成化十一年前宮中妃嫔所生的皇子,被人暗中救出宮中的皇族親貴!” “老前輩,那為什麼能斷定我是成化十一年前生的皇族親貴呢?” “哈哈哈哈!孩子,你有所不知,先皇憲宗,連連的死兒子,傷心得很,生怕自己絕後,到了成化十一年,内監張敏告訴他,一個來自廣西的蠻族宮女紀氏,早替他生了個皇子,瞞着萬貴妃,偷偷養在安樂堂,現在已六歲了。

    憲宗忙叫人接來,一見大樂,賜名-樘,交皇太後撫養,這才逃過萬貴妃的魔掌,五個月後,立為皇太子,也就是當今皇上!” “老前輩,那萬貴妃呢?” “自從朱-樘被立為皇太子之後,萬貴妃到自己年齡已大,也懶得再施行堕胎、毒殺之法,反正大事已成定局了,索性讓各妃嫔多生些也好與朱-樘争寵!” “老前輩,先皇又生了幾個兒子?” “整整十一個!所以我可以斷定你是成化十一年前出生的皇子,因為那時萬貴妃還正在殘害皇兒呢,你必是有貴人暗中相救,才活了下來!如今朱-樘為帝,年号弘治,倒是賢君,你該算他的大弟,你可以憑這兩件證物去找他,他念手足之情,不失封王之位!”說完又哈哈大笑! “當今皇上如何?” “算得上是明君!” “怎見得?” “他登極之後,一舉而貶逐了妖人禮部右侍郎東孜省,萬貴妃的弟弟——都督萬喜,以及攬權的内監梁芳!” “哦!這個皇上魄力!” “嗯!還有呢!接着又把他老子——先皇憲宗不依手續任用的‘傳奉官’、通政使任傑等兩千多人,以及法王、佛子、國師等七百八十多人,禅師、真人等二百四十多人全給罷免了!” “罷免得好!老前輩,這一來可大快人心了!” “可不是!但不止這些,他還斥逐了無恥的大學士萬安,以及阿附萬安的尹直。

    ” “行!他不愧是明君!” “當然!不過明君要有賢相相輔才行,他又選拔了徐溥、劉健二人入閣!” “老前輩,皇上既是好皇上,又有賢相相輔,萬民安樂,那就用不着我再去幫他啦!而且天下承平,又用不着我去為他戍邊守疆,我既知道了身世,也用不着進宮去見他了,不過有一點,還望老前輩成全!” “啥事?” “對我的身世請代守密!” “好小子,你真有胸襟,不過今後你打算如何?” “晚輩想先找到師娘她們,然後行走江漪,主持江湖正義,多少也替皇家做點事!” “你這才對,不忘師恩!嗯,最近東南沿海有點麻煩,倭寇經常犯境擄掠,沿海居民不堪其擾。

    我看這樣吧,反正要找你師娘她們,咱得先找到砍柴的,因為我們四個,隻有砍柴的知道你師娘的家,咱們順道東南沿海看看,得便伸個手!” “老前輩,東南沿海倭寇有這麼厲害?” “喲!你不知道哇,地方官兵對付不了他們,皇上下了聖旨,調少林寺五百名和尚到東南沿海平倭呢!” “少林和尚?” “是啊!” “他們出家人,怎麼會管皇家事?” “咳!你不知道,少林乃武林九大門派之首,寺僧個個武藝高強,向為皇家所器重!” “老前輩,和尚乃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怎麼會管官家事?” “少俠,這少林和尚可與一般和尚不同,自古就與官家有來往,當年大唐時代,他們就派過一十八位棍僧,參加讨伐王世充,如今廟中還有唐王李世民親筆簽名的石碑呢!除元鞑子外,曆朝都幫朝廷禦過侮,平過亂呢!” “啊!有這種事?” “可不是麼,前幾天他們五百僧衆才過的江!” 這時小丫頭跑過來道:“聞大哥,真的,我跟爺爺全看到了呀!我當時還想起一副對聯的上聯呢!” “什麼上聯?” “是什麼——五百羅漢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 “那下聯呢?” “下聯麼——” “我忘記了!嘻嘻!” “我幫你接上下聯好不好?” “好哇!” “慧兒妹妹對月,天上人間兩婵娟!” “嗳!不來啦,你糗我!” “誰說的,慧妹妹美若天仙,在我看比嫦娥還漂亮呢!” “我才不美呢,爺爺從小不是叫我醜丫頭,就是叫我醜八怪!” “傻丫頭,那是你爺爺對你的昵稱,你真美極啦,不信?回去照照鏡子!” 小丫頭真的跑到小漁船上,在後艙獨攬花鏡去了! 這時釣鳌叟對聞玉龍笑罵道:“好小子,跟他媽你師父一樣的風流,連小丫頭全被你耍的團團轉!” 結果,老少二人相視“哈哈”大笑! 笑過之後,聞玉龍鄭重問道:“老前輩,少林和尚有什麼武功專長?” “提起少林武功,那真可謂博大精深,除練内功的洗髓、易筋二經外,尚有七十二絕藝!” “老前輩,他們七十二絕藝,以什麼為主?” “和尚嘛,當然以拳腳、棍棒、禅杖為主喽!” “咳!老前輩,他們要隻以拳腳、棍棒、禅杖為主的功夫,這次沿海防倭,恐怕問題大了!” “你怎麼說?” “老前輩,中原武術招式‘華而多,但不務實’。

    ” “那你是說中原武學全是‘花拳繡腿’了?” “老前輩,依我看,也可以這麼說!” “哼!你小子好大口氣!”釣鳌叟已然怒氣大發! “老前輩先請息怒,待我分析給您聽!” “好!你說!” “晚輩看過倭寇的刀同武功!” “你看過他們的刀同武功又怎麼樣!” “倭寇管他們用的刀不叫刀!” “那叫什麼?” “他們管它叫劍!” “像刀不叫刀,叫劍?” “是!他們的劍,同我們的刀一樣,刀身彎而一面有刃!” “那他們怎麼會叫劍呢?” “八成因為他們的倭刀刀身跟我們的劍一樣吧,刀身窄而長吧!不過他們的刀身約有兩分厚,柄長而直,是用雙手握的!” “啊!這是什麼刀?有什麼奇招妙術麼?” “晚輩隻發現他們隻有兩招!” “兩招?” “不錯,隻有劈和掃,可是他們隻叫一個字!” “什麼字?” “斬!” “斬?” “對!他們叫斬,有所謂‘聽風斬’和‘無雙斬’等等!” “不用問,這聽風斬和無雙斬該是派别了?” “不錯,聽風斬全是瞎子,他們叫盲劍客,屬于聽風流,無雙斬是普通武士,也叫無雙流!” “那他們的刀劍之術,有什麼特長?” “他們的特長,就是一個快字,所謂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先動,搶機先,以快字解決問題,所以也稱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