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踐前盟回疆娶婦

關燈
雄關的一塊石碑邊上,右掌一揮,就這塊石碑的左上角,如刀削一樣,掉下尺大一塊。

     然後道:“你們誰的腦袋比這石碑硬,就過來跟我動手較量較量,不然,現在這出關的人全部給我放行。

    ” 好,誰的腦袋經得起那一掌?清兵全驚了.頭低了下去。

     大夥這時一窩蜂似的,全過了關。

     石中玉他們,仍是一馬三跨,往揚州進發。

     他這次進關,可不是像出關時那麼急啦!一路走,一面飽覽山色風光。

     阿燕道:“中玉哥,關内真好,一點風沙都沒有。

    ” 石中玉笑道:“你們剛進關就覺得好啦,越往内地走。

    風景越美呢!尤其咱們揚州的家,綠蔭遮地,小橋流水,有月亮的時候,更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明月在揚州,好讓我們早點欣賞揚州之美呀!” 阿花道:“師哥,你把揚州說的那麼美,還不快點走.早點到揚州,好讓我們早點欣賞揚州之美!” 石中玉道:“别急、别急.這一路上值得一看的還多得很呢,更何況你們要久住揚州,以後有得是時間慢慢看,可是這一路上有幾處是曆代古都,到處都是曆史文物,不仔細看看,豈不是太可惜了。

    ” 阿花問道:“曆代古都?你們漢人以前皇上待的地方?” “不錯!” “都有哪些地方啊?” “你到時候看不就行了嗎?真是笨蛋!” “嘻嘻!” 他們夫妻一路在馬背上,浏覽山風水色,真是賞心悅目。

     這天,他們到了西安府,遠遠望去,在十裡亭外有大群武林人士打扮的人,站得整整齊齊的,不知在等候何人。

     石中玉也可以算是老江湖了,他知道這是武林人士的迎賓大典,但不知為何方神聖! 他知道,擅闖武林人物的競賽大典是犯忌的,于是一拉馬頭,就要回避。

     誰知,忽由迎賓隊伍中,跑出-人直奔而來,而且口中還喊道:“門主,門主,他們是來接您的。

    ” 石中玉這才看清來人是“德善堡”的堡主,餘施周,他在索仇門開山的時候,投入了索仇門,自願把“德善堡”改為索仇門的分舵.所以現在稱他為“門主”。

     石中玉等三人,這時趕緊下了馬。

    石中玉對餘施周一抱拳道:“在下德薄能鮮,怎敢勞動大家!” 餘施周也同時抱拳道:“門主您太客氣啦!這是屬下們應該的。

    ” 石中玉轉對阿花她們二人道:“上前見過餘前輩。

    ” 阿花則一抱拳,阿燕卻一裣衽,同時道:“妾等拜見餘前輩。

    ” “二位姑娘少禮.姑娘們是……” 石中玉道:“她倆是賤内。

    ” 餘施周聽了,又-躬到地.道:“屬下參見二位夫人。

    ” 石中玉一把把他挽起來道:“餘老,她們怎麼受得起呀!” 然後石中玉同餘施周,把臂而行,二女緊随身後。

     他們到了隊伍前,衆人全一抱拳,同聲道:“屬下參見門主。

    ” 餘施周道:“各位兄弟,見過二位夫人。

    ” 大夥又對兩位姑娘一抱拳道:“屬下參見門主夫人。

    ” 這二人雖然臉跟紅布-樣,可也大大方方地還了禮。

     餘施周道:“門主同夫人,請到分舵歇歇吧!” 衆星捧月搬的,擁着三人去了分舵。

     當他夫妻三人,稍事梳洗休息之後,分舵則大張筵席,給門主接風,分舵上上下下的人,全到了。

     大夥舉杯! 頭一杯,祝門主夫妻政躬康泰。

     第二杯.祝老門主同總舵各堂主身體健康。

     第二杯,祝索仇門日益發揚光大。

     大夥敬了三杯酒之後,石中玉也舉杯回敬道:“我這是借花獻佛,願所有兄弟,幸福安樂。

    ” 全分舵的人,全沒想到門主會這麼平易近人,大夥歡聲雷動。

     接着.是分舵有點身份的人輪流敬酒,餘施周則在一旁一一引見。

     石中玉是來者不拒,酒到杯幹。

     江湖人就講究這個,全認為門主給足了面子,今後全死心踏地的為索仇門拼命了。

     翌日。

     因為索仇門開山的時候,華山掌門與終南掌門.全親往道賀,如今他到了人家門口了,若是過門不入,那在江湖上可是失禮到家了。

     他當然不會那麼做,備妥了兩份名帖,親往拜山。

     西安離華山較近,因此他先去華山派投貼拜山,受到了華山派掌門人法明師太熱情的接待。

     他拜過了華山派,又轉往終南,也是投帖拜山,更受到了終南掌門商玉川的熱誠招待,席間彼此談了些個江湖最近發生過的大事,二人相談甚歡,直到傍晚,他才告辭下山,回到分舵。

     第三天,他們又由餘施周陪着,在西安府,足足逛了整一天。

     他們先去阿房宮的舊址,再去秦始皇陵,回頭經過華清池的時候,阿花、阿燕見池子的水直冒熱氣,感到十分奇怪。

     餘施周在旁邊解釋道:“這池子是溫泉,唐朝時候楊貴妃在這池子裡洗過澡。

    ” 阿燕跟匡老爺學過唐詩,問道:“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這首詩莫非指的就是這兒?” 餘施周聽了一愣,沒想到她這個域外之人,漢學有這麼高的造詣,忙道:“夫人的漢學真了不起!居然會唐詩。

    ” 石中玉笑道:“餘老,她是我的師妹呢!” 餘施周這才知道,他們夫妻竟是一師之徒! 他們看過華清池之後,回到西安,這時天也不早了,大夥全餓了,就去通化門外的太白酒樓吃飯。

     一進門阿燕就問了:“這兒為啥叫太白酒樓啊?難道說是唐朝大詩人李白開的?” 她這句話被太白酒樓掌櫃的聽着了,走過來瞧見了餘施周,忙對餘施周作了個揖道:“餘老,陪朋友來喝酒哇?快請各位到樓上坐。

    ” 他見大家坐下之後,才笑對阿燕道:“姑娘.小店雖不是大詩人李白開的.可是跟大詩人很有淵源哪!” 阿燕問道:“你們這家跟他有啥淵源?” “嘿!您不知道哇,大詩人那首‘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口稱臣是酒中仙!’就是在我們這兒寫的,西安以前就叫長安。

    ” 阿燕反問道:“你們太白酒樓比李白寫那首詩的時候還早哇?真是未蔔先知啊!” 阿花也夠調皮搗蛋的啦,笑道:“大家吹吧!反正吹牛皮也不用上稅。

    ” 她這句話把大夥全都逗樂啦! 掌櫃的雖然尴尬,但生意人全都有很好的修養,和氣生财嘛!反而殷勤問各位吃什麼。

     施周道:“揀你們拿手的上就是啦!” 這家拿手的菜有葫蘆雞、溫拌腰絲、入水雙脆、炒尤魚、雞米燒海參、枸杞銀耳、蔥爆羊肉、扒牛排和三皮湯。

     酒是西安有名的西鳳。

     夥計一上菜,這姐妹倆就要了盆水洗手。

     餘施周暗暗點頭。

    心說:“門主夫人還真講究衛生呢!” 誰知菜一上來,她們可不衛生啦!不用筷子,完全用的是五股叉(手抓)! 餘施周看了一愣,心說:“在華清池我還以為她們對漢族文化造詣很深呢!吃飯之前又洗了手,原來吃飯還用手抓呀!這是哪國的文化?” 有的看官問了,她們姐倆在餘家住了兩天啦,難道他會沒發現這兩個大妞吃飯不用筷子? 其實一點也不錯,他的确沒發現。

     原來頭一天大會餐,他光顧引見各位分舵衆家兄弟向門主敬酒了,根本沒注意這兩位夫人怎人吃的飯。

     第二天他又陪門主到華山、終南山,家裡吃飯的時候,他根本不在,所以現在才發現。

     石中玉也看出餘施周的怪異表情,代她們解釋道:“餘老.她們新疆人,從小到老,一輩子也不用筷子,全是飯前用一點點水淨淨手之後,就用手抓着吃。

    我剛進關的時候也不會用筷子,直到最近兩年才可以用了,以前用筷子夾住,還沒送到口邊,菜就掉了。

    ” 餘施周道:“天下之大,真是無奇不有,可說是一處不到一處迷,處處不到全不知啊!” 石中玉道:“可不是嗎?我聽童老伯父說,在苗族的風俗更特别呢!他說,有的地方女人不生孩子嫁不出去,要在孩子滿月這天才選新郎.還有的地方在孩子滿月這天,闖進門的男人,就是孩子的幹爹,更有的地方結婚不舉行婚禮,要過了幾十年後,才舉行婚禮,而且有許多人,同居一輩子,到死都沒行過婚禮呢!” 餘施周歎口氣道:“咳!真是百裡不同風啊!” 酒醉飯飽之後,他們仍住在分舵裡。

     翌日,石中玉夫妻三人啟程起路。

     餘施周本要集合全分舵的人,恭送門主,被石中玉給擋了,他說“他們輕騎,就是怕麻煩大家!” 餘施周隻好率領住在分舵的人,在分舵門口恭送啦! 石中玉到洛陽以後,就采辦香燭線錢,帶着兩房妻子,去自己父母墳上上墳。

     洛陽城雖是九朝古都,但那對石中玉來講,也可算傷心之地,祭過父母墳墓之後,停都沒停,三人就去了開封。

     開封乃戰國時的魏,五代時後梁、後晉、後漢以及北宋和金,城這兒建都,故素有“六朝古都”之稱。

     這裡曆代遺留的古遺迹甚多,像千年鐵塔、禹王台、相國寺、龍亭、延慶觀等,都足以供人觀賞。

     他們去了相國寺.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個古色古香火牌,上有蒼勁的楷書“相國寺”三個大金字,兩旁有一對石獅子,高約二米。

     阿花同阿燕,在新疆從沒見過猛獸,問道:“郎喂!這是啥玩藝,這麼威猛?” 石中玉笑道;“你們是一對土包子,這是獅子都不懂,真土!” 阿花撒嬌道:“人家不懂才要問嘛!你以前還不是跟我們一樣,隻不過早進關幾年,就土地爺的屁(神氣)啦!嘻嘻!” 過牌坊再往前走,本來是個廣場,可是現在都擠滿了人潮,攤販林立,五行八作全有,有賣吃食的,有賣估衣的,有說書的,玩雜耍,說相聲,打把賣藝的,唱山戲的!那年頭可就是沒小電影,熱鬧極了。

     阿燕一高興就叫了一聲:“巴紮!巴紮!” 她的叫聲很大,把附近的人全驚動了,扭頭一看,唷!哪來了這麼兩位與衆不同的大姐哇? 見她倆每人頭上一頂小花帽,花帽下面的頭辮子,辮子稍還墜了不同的飾物,一身大花襖褲,鞋上蹬的确是半統靴子。

     看打扮,絕不是中原人士,但看臉蛋,還真稅(漂亮)呢! 這群逛廟人的眼睛,恨不得盯進她們的肉裡去,可是她倆呢?可還真大方,見這麼多人看她們,高興得還對大家手呢! 石中玉道;“咱們進廟看看吧!”三人前面走,後面跟了一大群。

     一進廟門阿燕又問了:“朗啊!你們的廟怎麼跟我們的廟不一樣啊!” 石中玉道:“你們吸有清真寺主一個真主阿拉,我們的廟分的可就多啦,有庵、觀、寺、院,各廟供的神、佛都不一樣。

    ” “那這裡是什麼庵觀寺院呢?” “相國寺,相國寺當然是寺啦!也就是和尚廟,供的是在如來佛。

    ” “嘻嘻!你們漢族的名堂還真多。

    ” “呸!你倆嫁給我,不也成了漢人嗎?以後多學點漢人的規矩。

    ” 二女同時笑應道:“是老公!” 然後又嘻嘻的笑。

     他們看過大雄寶殿,又看了八角梳璃殿,鐘鼓二樓,以及藏經閣。

     二女還不停的問東問西,石中玉隻好把知道的,加以解說,不知道的呢?他就滑過去啦! 離開相國寺,又去看了龍亭、開封鐵塔和包府坑。

     阿花問道:“這兒為啥叫包府坑?” 石中玉道:“當年北宋時代.出了一位清官,叫包丞,他的官作到了龍圖閣大學士兼理開封府,-般的官衙,全是座北向南,老百姓有句話,是“衙門口,向南開,有理無情拿錢來”,這老包就與衆不同.他的開封府衙,就是座南向北.人稱‘倒坐南衙’。

    ” 阿燕問道:“這麼說,這位包大人是清官喽?” “清.清為水.明為鏡,不但他不貪污,而且嚴懲貪污.專打特權,更能判斷奇案.為民雪冤呢!” 阿花道:“師哥,能多說點嗎?” “行,你想知道什麼?” “好,你一樣樣地說吧,先說懲貪。

    ” “好,懲貪污,他殺死了他的親侄子包勉。

    老包因生的難看,從小又死了父母被他嫂嫂養大的,他嫂嫂隻有一個獨子包勉,兩榜出身之後,就當了縣官,誰知他受了賄,被老包查出來了,就把他依律處斬了。

    ” “嘿!好,大義滅親呀,還有呢?他怎麼打特權?” “他曾經用鍘刀把皇上的姐夫陳士美給鍘了,把皇上的老丈人潘洪來了個滿門抄斬。

    ” “哇!連皇上的姐夫、老丈人都敢殺呀!這家夥真有種,可是他們倆都犯了什麼罪呢?” “這個陳士美本來很窮,而且結了婚,有-兒一女,他很有學問,可是太窮,無法上京考官,他老婆又向人錯錢給他當路費,後來他考了第一名,中了狀元。

    ” 阿燕道:“那好哇,這下子他老婆可該美了。

    ” “她哪有那麼好的命,陳士美中狀元之後,正趕上皇姑要嫁人,招驸馬,看中了陳士美。

    ” 阿花道:“他有了老婆孩子呀?” “咳!他黑着良心說沒結過婚哪!不就當驸馬了嗎?” “那他的老婆孩子呢?” “哦!這下子可熱鬧啦!” “可不是嗎?他為了怕洩底,派人要殺他的老婆孩子。

    ” “這陳士美可真狠哪,他老婆孩子被殺了嗎?” “沒有,他派去殺人的殺手,是位大英雄,得知這娘仨個與陳士美的關系後,告訴老婆拿着他這把刀去開封府,找包大人去告狀,說完之後,就先用刀抹脖子自殺啦!” 二女同時道:“這人真了不起,真是大英雄,可是那後來怎麼發展的?” “老包抗拒了天大的壓力,硬把陳士美鍘啦!” 阿花道:“那斷奇案、雪奇冤呢?”; “這更叫人津津樂道啦!他當縣官的時候,破過烏盆冤案!” 阿燕問道:“烏盆冤案?什麼烏盆冤案哪?” “是這樣的,有個燒窯的工人,把個借宿的商人殺了,把屍骨剁碎,混入泥中,燒成了瓦盆,可是因泥土裡有人骨肉,燒出來是黑的,因此被老包偵破了,殺了這個燒窯的工人,為死人雪了冤!” “那還有嗎?” “多得很呢,還有一個縣官草菅人命,他發現有個學生叫嚴查散的,因表妹被别人殺了,而縣官把他屈打成招,正了法,也被老包查出來,平反了。

    這段被編戲的人給神化了,說他能下陰曹、遊地府,親到陰間去查案,所以後來的人全尊稱他叫‘包青天’啦!” 二女同時道:“如今這世上要再出現幾位包青天,那該多好!” “你倆也不用發愁,你們老公我,就要做當今的包青天。

    ” “你?” “怎麼?我不像嗎?” “嘻嘻!瞎吹!” “哈哈!臭美!” “你倆可别小看你這老公,告訴你們,我這索仇門,做的就是現代包青天所做的事。

    ” “真的?” “不信你們可以看哪!” 二女道:“既是這樣,咱們快去索仇門吧!” 三人快馬加鞭,往揚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