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踐前盟回疆娶婦

關燈
回大人的話,小人買下了梅園,是給小女作嫁妝的,昨天小人為他們新居賀喜來了,誰知晚上院子外面砰、砰、砰的有幾聲打幹雷的聲音,草民等膽小害怕,全躲在房子裡,誰也沒敢出來,直到大人差人傳草民等來問話,才知道這兒出了人命。

    ” 他答得好,把這命案,推得一幹二淨。

     這時地方人帶來幾戶近鄰。

     知府一問,說法與袁老門主說的-樣。

     知府知姓袁的這群人,是江湖人,可是沒憑沒據,也不能随便抓人哪! 于是對他們道:“你們是四鄰,這兒出了人命案了.大家都有關系,現在各自回家,不得任意外出,我交待地方,你們得随傳随到。

    ” 袁老門主與另外幾名鄰戶同時道:“草民等,謹遵大人吩咐,在家候傳。

    ” 知府叫人,找門闆子,把屍首擡回府衙,聽候處理,他自己則帶了幾名人,拿着大内侍衛的腰牌,過江去了南京巡撫府。

     江蘇巡撫,一聽揚州知府親來禀見,忙請入後廳相見。

     揚州知府,見了巡撫少不得行下大禮,然後下首落坐。

     巡撫道:“知府大人親來,有何要事?” “啟禀大人,揚州地面出了一件大案。

    ” “什麼大案?” “有六名大内侍衛,被人殺死在揚州,而且殺人的手法怪異,卑職自為官以來,從沒見過。

    ” 說完,他呈上了忤作驗屍的屍格,和六塊大内侍衛的腰牌。

     巡撫先看了腰牌,死的确是大内侍衛,再看屍格,死者全是被利物射穿的,進入的傷口小,而出去的傷口大。

     這是被何物所傷,他也沒見過,下屬來向他禀報,他也無法指示該怎麼做。

     于是道:“府台大人,馬上随本撫去見總督大人。

    ” 他可好,孩子哭抱給他娘。

     二人到了兩江總督府.門上往裡一傳報,總督這時正在喝茶呢,一聽巡撫帶同揚州知府有急事求見。

     二人進來,行禮畢,依序坐下。

     總督道:“二公聯袂來見本督,出了什麼大事嗎?” 巡撫道:“回禀大人,揚州出了逆案,有六名大内侍衛被殺,而且兇手殺法奇特,揚州府特來報告卑職,卑職看了屍格,也覺得奇怪,特同揚州知府前來進谒,不知總督大人能否從屍格上,看出為何物所傷,給予指示。

    ” 他說完呈上屍格和大内腰牌。

     總督一看屍格也傻了眼。

     不過他既能幹到總督,必然是老官僚,眼睛一轉,主意就生出來了,說道;“二位大人也不必驚慌,慌也解決不了問題,揚州知府,你把當時的情形,跟本督說說。

    ” “是大人,是這樣的,事情發生後,翌日地方來報,卑職随即前往驗屍,并傳訊四鄰詢問事情發生時的情況,四鄰異口同聲說,前一晚隻聽到砰、砰、砰的幾聲幹雷之聲,聲音很大,吓得大家誰也不敢出來,什麼也沒看見.” 總督道:“這幾聲幹雷,就是關鍵,可是這事本督也沒法解決,不過大内侍衛聯袂出京,必有重大任務,而且還有兩名手中握着火器,不知是否有生還之人.揚州知府,你速上一隻呈文,詳細說明經過,本督分别轉呈刑部跟領侍衙内大臣奕貝勒,等侯他們的指示吧!” 單說大貝勒奕匡,自派出侍衛營的六名高手去消滅石中玉後快一個月了,也沒有回音,正焦急中,密線營和兩江總督的報告,全來了。

     他不看還好,看了之後,差點沒氣瘋了。

     這個大貝勒,一面看報告,-面把牙齒咬得咯咯響,咬牙切齒地罵道:“我把你石中玉個狗雜種,萬世不得翻身死冤家,你奶奶的,他媽的,你一個人居然對抗了我大清朝,而他娘的老子就對付不了你!他媽的,我咒死你,我咒死你!” 好,他沒轍!對付不了人家,用咒的,那咒能管用嗎? 他氣歸氣,恨歸恨,可是公文還得批呀! 怎麼批?動用全國兵馬來對付石中玉?那……石中玉不成了以一人敵整個大清國了嗎? 不行!這麼幹,勝敗都丢人丢到家了,可是又怎麼辦呢?侍衛營的高手不行,連他媽的私房錢,東洋忍者全用上了,仍然全軍覆沒,侍衛營的高手加上六支火铳,也無一生還,這可怎麼辦…… 不過,最後他還是批了. 怎麼批的? 他批的是:“今對石中玉與索仇門,應嚴密監視,随時禀報,沒十成把握一舉将其殲滅時,不可輕舉妄動。

    ” 這可好,雷聲大雨點小,不了了之啦! 再說石中玉他們,自從除了六名大内高手之後,全提高了警覺,準備清廷派兵前來攻剿,可是一連過了幾個月,居然風平浪靜,什麼事也沒有。

     于是石中玉下了決心,發展門戶,到處收編強梁,建立分舵,而總舵本身呢?由匡老爺子指導,修文習武,增強各人的文事與武功。

     總舵諸人,這一來,文武兩途真是突飛猛進,一日千裡,全非昔日吳下阿蒙了。

     經過兩年的經營,索仇門竟成了武林中代表正義的一大門派,分舵通全國,足使清廷側目。

     尤其總舵,又訓練出一批女将和小英雄。

     誰?說穿了,大夥全知道,就是四豔和匡家村的那幾個娃娃,如今足可稱得上是武林一流高手了。

     這日閑暇無事,明珠一個人在房子裡玩天九牌,就見她把三十二張天九牌,排成了五副豹子(三張牌上面有五個相同的點,如一對大天,加一個虎頭,不是有五個六點嗎?一對地麼,加上個麼五,不是有五個麼嗎?)五副順(順,是三張牌六個點中,有-二三四五六,好麼丁、拐七、虎頭,不就是有一二三四五六嗎?)。

     而她一面排,還一面在紙上寫,不知她在寫什麼。

     石中玉進來了,看了之後問道:“你在幹什麼?又玩牌,又寫字的?” 明珠嘻嘻一笑道:“最近大哥教我們作詩、填詞,我在這兒填詞呢!” 石中玉看了看她所寫的笑問道:“填詞,人家是按曲牌填哪,得合轍壓韻,你填的這是什麼詞牌呀?” “我填的這是天九牌!” “沒聽說過,詞曲裡面還有‘天九牌’這個詞牌?””嘻嘻!以蠡測海,你懂得個屁!” “好老婆,我是不懂,小夫誠心請教出自何處,行了嗎?” “哈哈!告訴你,這是姑奶奶的發明,嘻嘻!” “原來你是在胡蒙啊!” “什麼胡蒙,最初曲牌還不是由人造出來的.難道我造一阙就不行嗎?” “行,行,不過你造的可也得能唱才行啊!” 石中玉拿起一看還真順口。

     就見上面寫的是:“我今祝告天和地,丁甯人兒既早歸.曾許下梅花開放是歸期,到如今,錦屏天暖,紫燕雙飛,一去三載音信稀。

     “恨點不到頭,兩眼淚交流,五月六月正堪愁,你那裡江邊鐵索戀孤舟,我這裡,癡心等到梅開後,可憐人比黃花瘦,斷送奴家一雙八寶金钗,也無心插載。

    ” 明珠問道:“如何?” 可是石中玉卻沒理她。

     明珠轉頭一看,個郎看了她這阙詞,不但滿臉愁容,而且目有淚光,大驚,問道:“你怎麼啦?” “咳,我看了你這阙詞,想起了一件心事。

    ” “啥心事?” “當我看到‘曾許下梅花開放的歸期’以及‘一去三載音信稀’和‘你那裡江邊鐵索變孤舟,我這裡等到梅開後’時,想起了阿燕和阿花.我如今進關可不是三年了嗎?她們還在新疆癡癡的等呢!” “你就為這個呀?那還不好辦嗎?” “怎麼辦?” “你去把她們接來呀!大夥也熱鬧熱鬧.将來打麻将時,也不用到外邊去找腿子啦,嘻嘻!” “可是,那索仇門怎麼辦呢?” “你真是個驢屎蛋,公公和我爹,就不能替你照料嗎?何況還有大哥、和尚以及内外八堂的堂主,哪個不全是好樣兒的?” “照你這麼說,我這就禀明老爸和嶽父,然後明天上路!” “你笑什麼呀?” “嘻嘻,哈哈,哈哈哈!她們給你戴綠帽子。

    ” “我的好老婆,我去接她們的時候,你不給我戴就行了。

    ” “哼!那可說不定哦!” 夫妻倆鬥了嘴之後,石中玉就禀報老爹去了。

     絲路之上,正有一騎紅鬃烈馬,發了瘋似的,一路狂奔,就這樣,馬上之人還不停得揮鞭。

     這騎士怎麼了?莫非喝醉了?不然怎麼那麼不愛惜自己的寶馬呀? 非也,馬上之人,既非醉酒,也非不愛惜良駒。

     而是:非因酒醉鞭烈馬; 隻因急欲見阿花。

     不用問,大家也知道,馬上之人準是石中玉。

     當他把索仇門一切事務交代妥之後,立刻飛馬登程,奔新疆而去。

     揚州離玉門,足足五千裡,在他快馬加鞭之下,不到四天就到達了嘉峪關! 那年頭嘉峪關駐有清兵把守,出關之人,必須要有出關文憑路引,否則休想出關,同時出關之人有路引還不算,而且還要一個一個地搜過身,才能放行。

     石中玉本來就是畫影圖形、全國通輯的“欽犯”,因為大内高手幾次緝拿失敗之後,領侍衙内大臣貝勒奕匡,才密令各地方官,沒十成把握,隻準嚴密監視,不可緝拿,以免遭受重大的損失,這才對兵不聞,相安無事,通緝令,可并沒撤消.如今他到了嘉峪關,不但身上沒有文憑路引,而且關門上還挂的有他的畫像呢!這可怎麼辦? 不出關,還怎麼能夠到得了新疆,于是他把心一橫,雙手操鞍,雙腿一夾馬腹,這匹紅鬃寶馬,竟“呼”地一聲,從守關的兵丁頭上,飛了過去。

     接着他一路揮鞭,寶馬飛馳,眨眼間,連影子全不見了。

     守關的官兵,立時大亂。

     亂!讓他們亂去吧!反正他已經出了關。

     他-路兒馳,心急如焚,在哈密連飯都沒吃,隻啃了兩個哈密瓜,又上路了。

     經七角井,再就到吐魯番啦! 他功力深厚,眼睛特别尖,看得遠,離吐魯番還有一裡多地呢,就看見阿花在村口外面,呆呆地東望呢! 他見了,一面乘馬急馳,一面大吼道:“阿花,我回來啦!阿花,我回來啦!” 他一直大吼大叫的到了阿花跟前,翻身下馬。

     可是阿花對他,似乎是不如所想的那樣,奔上來接着他,猛親猛啃,像啃豬蹄似的!阿花隻是眼巴巴地望着他,似是問,又似是自言自語,道:“真的是你嗎?” “真的是我呀,阿花,我回來啦!””我……我……我是在做夢吧?” “不是做夢,我是真的回來啦!不信,你咬咬手指頭看看。

    ” 阿花還真咬了下左手小指,真痛,這一咬,她跟瘋了似的,撲上來,硬把石中玉撲倒在沙地上,兩人摟在一起、抱在一起、滾在一起,而且還吻在了一起。

     也不知過了多少時間,阿花老媽來叫她吃飯,見她跟個小夥子在一塊跟呢,這是三年來從沒有過的現象,三年來.阿花對男孩子連正眼都沒看過一眼,今個怎麼啦?二八月,貓叫春啦? 她走過去一看,原來大小夥子就是女兒左盼右盼的石中玉時,心中又高興又有氣,走上去照着石中玉的屁股,就是一腳! 罵道:“你小兔崽子還知道回來呀?” 這一腳把兩個人也踹開了,二人爬了起來。

     石中玉一見是阿花的老媽,趕緊一躬到地.叫了聲:“伯母好。

    ” “好,好,好你個頭,從你個小兔崽子進關以後,我們阿花啥也不幹了,成天在街口望着東方,等你回來,誰想,這一等就是整整的三年,小王八羔子,你還知道回來呀!” “伯母,對不起,是小侄在關内太忙,抽不出身來,才拖到今天來看你老人家。

    ” 阿花這時打圓場道:“媽,回去吃飯吧!” 當然啦!老丈母娘看女婿,趙看越喜歡啦!剛才這頓排頭,隻不過是替女兒出氣罷了,女兒沒氣,她還不見好就收嗎? 三人回家中,見阿合買提江,已經喝得迷迷糊糊,老眼昏花啦! 阿花道:“爹,您看誰來了?” 老花眼對石中玉米看了老半天,忽然眼睛一亮,酒也醒了,道:“是……是……是中玉回來啦!這……這可好啦!” “丫頭這些年來,可為你吃了不少的苦啦!今個也想,明兒也盼,整整盼了三年啦!可把你給盼回來啦!這……以後不再回去了吧?” “老爹,我這回來,是實踐前言,來娶阿花師妹的,我們結婚後,我還得帶她一同回關裡去。

    ” “啊!不但你還要走,還要把阿花帶走?” “老爹!我關裡的事業,離了我不行啊!” “我不管你什麼事業不事業,娶了我女兒,你就得留下來。

    ” 阿花道:“爹,你叫他說明白嘛!” “好,你說,為啥還要回去?” “老爹,我這次進關之後,除了報我殺父母的大仇之外,我又成立了‘索仇門’,我是門主,總舵設有内外八堂,另各地設了幾十個分舵,分舵遍布全國。

    ” “啊!你為了報仇,還成立了個門派,遍布全國,你有多少仇人哪?” “老爹,我成立這個門派,并不是要他們報我的私仇。

    ” “那還有啥仇好索的呀?” “老爹,我要索的是國之大仇,雪民族大恨,施民族大愛。

    ” “你這論調太高深,老爹我聽不懂。

    ” “老爹是這樣的,我同爹一進關就聽說,清廷鴉片戰争,吃了個大敗仗,向英國又割地,又賠款!他們割的是我們中國人的地,賠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銀子!滿洲鞑子,實在很可恨!我們索的是洋人的侵略的仇,恨的是滿洲鞑子,愛的是苦難同胞.” “啊!你們恨的是朝廷,那不是要造反嗎?” “對,就是要造他們的反。

    ” “你要知道,造反是要殺頭的呀?” “我知道,那得他們殺得了才行啊!清廷派了好幾拔高手對付我,可是全叫我給宰啦!現在他們連正眼也不敢看我-眼哪!” “那跟朝廷作對總不太好吧?” “老爹,維吾爾人,真那麼服王法嗎?” “嘿嘿嘿嘿!”老爹笑了. 接着道:“我們這兒離朝廷遠嘛!他們鞭長莫及呀!” “我在内地雖然離朝廷近,可是他們不敢動啊!” 爹倆同時哈哈大笑。

     老爹道:“你這次回來打算……” 石中玉掏出臨來時匡老爺子為他準備的一顆夜明珠道:“老爹,我爹在高昌古洞得了兩顆夜明珠,一顆跟伊犁老族長換了我這匹紅鬃寶馬,這顆叫我帶給您作個紀念。

    ” 然後他又掏出來嶽父袁老為他準備的聘禮,一小袋鑽石、祖母綠、貓眼道:“這是我嶽父叫我交給師妹的聘禮。

    ” “誰給阿花的聘禮?” “我嶽父.” “什麼?你嶽父?你小王八羔子已經在内地成了親,還來我這兒幹啥?你個小沒良心的!” “老爹,依伊斯蘭教教義,男人不是可以娶四位正妻嗎?” “難道說,你也信了伊斯蘭教?” “老爹,我在新疆長大的,入境随俗嘛!” “真他媽的便宜了你,阿花、阿燕他們兩個願意嗎?” 阿花道:“爹,一個羊也是放,兩個羊也是放嘛!” “好,連我女兒都同意了,我還管這幹啥!嘿!” 他接過聘禮問道:“你打算什麼時候成親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