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殊大惡創門立派

關燈
出仇家來.” “那令尊、令堂所中的暗器,少俠帶在身上嗎?” 石中主掏出取自父母遺體上的暗器,遞給了和尚。

     和尚一看就道:“這蝴蝶镖正是花蝴蝶的成名暗器,她的綽号,正是由這蝴蝶镖得來的,而這柳葉飛刀,也正是騷狐狸的慣用暗器。

    ” “這麼說來殺害先父母的三個女仇家,倒有兩個死在大師的掌下了,在下這裡緻謝了。

    ” 他說着一躬到地。

     和尚哈哈大笑道:“沒想到灑家到處追殺蕩婦淫姬,倒替你報了一部分殺父殺母的仇恨,而灑家所中的毒針,又被你救了一命,真是因果循環,報應不爽啊!” 說完,他又哈哈大笑。

     石中玉也笑道:“大師,佛教講的是因果與緣法,這不正是因果和緣法嗎?” “對,對,正是因果、緣法。

    ” “大師,你今後将何往?” “這對蕩淫娃,已被施主除了,目前江湖上可算安全了,酒家目前可說無事可幹了,正好各處遊曆遊曆。

    ” 明珠道:“那大師何不跟我們去揚州遊曆一番?” “灑家可身無分文,跟你們去揚州可得有人管吃喝才行啊!” 明珠笑道:“大和尚,放心吧!光你一個人,吃個三年五載的,我們還管得起。

    ” “這可好,我可找了個吃飯的地方啦!我聽說,揚州還有許多大叢林(大廟),不但有地方吃飯,還可以到大叢林去研究佛學呢!這下子可逮着了。

    ” 說完,他又哈哈大笑起來. 石中玉道:“即是這樣,那咱們趕快上路吧!” 宿遷離揚州不到四百裡,再加上馬快.車輕,隻一天的功夫就到了。

     袁老門主一看,不但女兒女婿來了,而且北京分舵的人也來了。

     可是老化子不見了,多了個和尚,還有四個年輕的美豔少女,心中十分納悶。

     于是問道:“童老幫主怎麼沒跟你們一起來呀!于賢弟你們全來了,莫非北京出了什麼事嗎?” 沒等于掬義回答,明珠搶着把北京之行,所發生的事故,叽叽喳喳的全告訴老爹啦!然後又介紹和尚同四豔與袁門主相見。

     和尚向老門主打一問訊。

     四豔則裣衽為禮。

     袁老門主叫總管,先把他們的住處安頓好,然後大擺筵席,為大夥洗塵。

     酒過三巡之後,老門主問了:“賢婿,這趟北京之行,你的大仇可算報了一半,總算不虛此行.那你今後有什麼打算哪?” “嶽父,今後的事兒,真是千頭萬緒,小婿還沒想好該麼辦呢!” “你都有啥?就成了千頭萬緒?” “嶽父,我的仇才隻報了一小半,其他仇人還不知身在何方呢!我殺賈四甄的時候,怕跟随他的人,散了之後為害地方,我又臨時起意,叫他們改為‘索仇門’的一個分舵,主要是便于節制,而已把您這兒作了‘索仇門’的總舵.“明珠從北京的‘書寓’中,救出了四豔,也得有個安置啊!更何況化子伯父被我一句得罪了,他一氣去了苗疆,您說小婿我該怎麼辦?” 袁門主聽了,點頭笑道:“恩!你的事兒是不少,不過稍微用點大腦不就理出個頭緒來了嗎?” “你說我不用大腦?小婿頭發都快想白了.” 明珠來了一句:“你可是伍子胥過韶關哪!一夜頭白,嘻嘻!” 袁門主斥道:“丫頭,别胡鬧!” 之後,又轉對石中玉道:“賢婿,在我看你這麼多待辦的事中,似乎還少了一件最重要的呢!” “嶽父,小婿還少什麼最重要的?” “你養父從你襁褓之時,不但救了你,還為了逃避你的仇家追殺,吃盡千辛萬苦,把你帶到塞外新疆,然後又把你教養成人,為的就是給你們石家留條根,替你父母報這血海深仇! “而今你的仇已經報了一半啦,你應該去告訴他老人家,也讓他高興高興,叫他知道這二十多年的心血沒白費。

    ” “嶽父,是小婿疏忽了,明天我就去烏義市。

    ” “咳!賢婿,你也不用着這麼慌,這事急也不在一是時,我再問你,為了不讓賈四甄的從人四散,為害地方,你什麼門派不好成立,偏偏成立個‘索仇門’?你要知道,一個門派成立之後,可以流傳幾百年,甚至幾千年.“就拿我們扯旗門來說,自祖師爺盜跖春秋時成立以來,快兩千年啦!” 和尚這時也來了一句道:“唷!這麼說來,你們扯旗門是其來有由啊!别說喽,你們也是盜亦有道啦?” 袁老門主道:“那當然,不然怎麼能長久立于天地之間.” 明珠問道:‘爹,什麼是盜亦有道哇,我怎麼沒聽您說過呢?” “丫頭哇,你們隻要知道身體力行就好了,何必一定要知道那大道理呢!要不能力行,光知道又有何用?” “爹,盜到底什麼道嘛7” “你聽着,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也後,義也;知可否,智也;平均,仁也!” 和尚這時“噢”了一聲道:“聖、勇,義、智、仁真可謂盜之五德也!” 然後他就哈哈大笑了. 石中玉這時也道;“嶽父,這盜之五德衍化至今,應該說是‘偷富濟貧’,行俠仗義喽’?” “-點不錯,不然我們偷兒門,怎麼能在江湖立足兩千年,雖是偷兒,仍為各大門派所尊重.石中玉又問道:“嶽父,那丐幫呢?” “丐幫之成立,也與扯旗門差不多,不過他們也有他們的原則,不偷、不搶,團結一群無力謀生之人,乞讨之後,共同分配,使入幫之人,人人有飯吃,而且各處之分幫,還有放哨警戒一方治安之責,這麼說吧,丐幫可算人人忠義。

    ” “嶽父,原來江湖上還有這麼多名堂呢!” “賢婿,你可别小看了丐幫,他們丐幫雖然沒出過什麼出色的英雄豪傑,可是江湖上的各門各派,莫不對他們禮讓三分呢!” “嶽父,為什麼各門派全怕要飯的?” “賢婿,你想想,丐幫可算全國的一個最基層的警戒網了,任何人,做任何事,皆難逃他們的耳目,無形中他們阻止了多少做奸犯科的事兒?尤其他們人人忠義,絕對不同六扇門打交道,出賣江湖同道,就憑這點,江湖人對丐幫,能不敬重嗎?” “這麼說來,在江湖上成立一個幫派,可真不簡單哪!” “當然了,哪像你,一張口就成立了一個‘索仇門’,我問你,你有多大的仇恨,一索就要索幾百年、幾千年哪?” “嶽父…”” “做什麼?” “那…那……小婿我該怎麼辦呢?” “既然你已經成立了‘索仇門’,就先撐下去再說吧!這跟作生意一樣,也不能主開張就開張,說關門就關門哪!咱們大家一起想想辦法,說不定可以找出一條可行之路,集思廠意,三個臭皮匠還可頂個諸葛亮呢!” “嶽父,那隻好如此啦!” 翌日! 早飯的時候,袁老門主問道:“賢婿呀!昨夜你想了-個晚上,想出了什麼可行之路嗎?” 石中玉尴尬一笑。

     其實他昨夜根本沒時間想,同明珠唱了整夜的戲,由-棒雪、二進宮、三岔口、殺四門才鎮五龍,等到鎮了五龍的時候,已經天亮了,哪還有時間想别的? 老門主見他那尴尬樣子,就知道他根本沒想,于是道:“我倒是想了一夜,想出了個法子,你看行不行?” 明珠這時搶着問道:“爹,您想了個啥好法子?” “我想他既叫‘索仇門’,就該索大仇、雪大恨!” 石中玉問道:“嶽父,什麼叫索大仇、雪大恨?” “索仇,要索國之大仇;雪恨,要雪民族大恨!” “嶽父,什麼是國之大仇?民族大恨?” “咳,你們難道忘了,咱們中國剛剛打了鴉片戰争,吃了個大敗仗,對英國鬼子又割地、又賠款,最後還來了個五口通商。

    這英國鬼子如此欺侮中華,不是國之大仇嗎?再說民族大恨,滿洲鞑子,入侵中原,這不是我漢民族的大恨嗎?” “嶽父,那我該怎麼辦呢?” “推翻滿洲鞑子的政府,趕他們出中原,建立咱們漢人的政權,然後富國強兵,再消滅欺負我們國家的洋鬼子或洋兵。

    ” 明珠道:“爹,這麼大的題目,光憑我們幾個,哪兒行啊?” “丫頭哇!你可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們隻是個火種,是個點火的,隻要火頭一起,你還怕不能燎嗎?” “爹,那這把火燒起來之後呢?” “咳,孩子,成功不一定在我呀!” 和尚在一旁,一豎大拇指道:“老掌門,好胸襟,成功不必在我。

    ” 石中玉問道:“嶽父,那我該怎麼開始呢?” “你要先确定目标,堅定意志,犧牲自我,完成大我。

    比方說吧I你立志趕走鞑子的統治,就得要抱着‘頭顱擲處血斑斑,和引刀成一塊,不負少年頭’的理念,就是你的殺父仇人,隻要與你理念相同,這仇恨,都可以放手!你辦得到嗎?” 石中玉想了想,點頭道:“行,小婿辦得到.” 袁門主又說了:“至于這小處着手嘛!也就是要腳踏實地的去做,所謂一步兩個腳印,不可好高骛遠。

    ” “嶽父,到底小婿該怎麼做呢?” “你在确立了目标之後,要有起點,有方法,循序漸進,不達目的,誓不終止.“嶽父哇!您說的這都是原則呀!可是我到底該怎麼做,您還是沒說出來呀!” 袁門主沒講話,可是明珠說了:“我真瞎了眼,嫁你這個糊塗蛋!難道爹說了這麼多,你還不能領會呀?” “嗳呀!我的好内功哇!你領會了,指點指點我嘛!” “我的呆頭鵝老公,這有啥難的,你先找個地方,成立‘索仇門’總舵,然後照爹所講的‘大恨、大愛’,訂定門規,再邀約一些人與咱們理念相同的,分别禮聘為執事,再向江湖同道宣布‘索仇門’正式成立,不就行了嗎?” “老婆呀,就這麼簡單?” “那你認為有多困難呢?你在宿遷不是-張嘴,就成立了‘索仇門’分舵了嗎?成立總舵,還不是一樣簡單。

    ” “好,聽你的,我先訂立門規,這大恨嘛……” 明珠見他沾沾搭搭的不幹脆,一瞪眼道:“恨賣國漢奸,恨崇洋媚外,恨貪官污吏,恨為富劣紳!” 石中玉緬腆道:“多承指教,多承指教,這大愛嘛……就是愛國家,愛百姓,愛同胞了。

    ” 明珠雙瞪起眼來了,道:“你放屁!” “怎麼啦?我說的不對嗎?” “不對,當然不對,如今滿洲鞑子當國,難道你要去愛滿洲鞑子?” “那大愛的門規該怎麼訂定?” “要愛民族,愛同胞,愛窮苦的小百姓,懂嗎?” “懂、懂、懂!好老婆,你真行,真是我的好賢内助,今後‘索仇門’我就禮聘夫人擔任總管吧!” 他們兩口子這麼一鬧,逗得滿屋的人哄堂大笑.等大夥笑過之後,袁門主道:“賢婿呀!你該先把成立索仇門的事,告訴你養父一聲,他既有滿腹經論,你更該聽聽他的意見,說不定,他會另有見解呢!” “是,嶽父,小婿明天就去烏義叩見他老人家.” 明珠道:“我也去。

    ” 袁門主道:“丫頭呀,你是該去拜見你的養公公啦!” 和尚道:“反正灑家也沒事幹,酒家也随你們夫妻去見見那位老先生。

    ” 明珠道:“好,去、去!大夥都去,連四豔也跟我們一起去.” 就這樣,他們全去了浙江烏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