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殺鬼子報仇雪恨
關燈
小
中
大
明珠道:“比啦!老家夥仗着兒子是巡撫,以官勢壓人,唱戲的沒辦法呀!不比他要把唱戲的全關起來,還不給飯吃!”
老化子奇怪問道:“那他們是怎麼比的呢?”
明珠道:“烊公還是唱關公,叫劉備紮大靠,扮秦瓊。
叫文武場打家夥,四個龍套先上,然後秦瓊上場亮相.” 老化子問道:“那沒詞怎麼唱啊?” 明珠道:“沒詞不要緊,上台現編!” “啊!上台現編?怎麼編的?” 明珠道:“他上台先起霸,拉拉胳膊,擡擡腿,然後念定場詩。
” “定場詩怎麼念的?” “大将生來膽氣豪,妥橫秋水雁翎刀,我本唐朝一名将,不知何故打漢朝!” “這都什麼跟什麼呀,亂七八糟的!定場詩完了,還得念引子啊?” “引子好念!” “怎麼念的?” “俺姓秦名瓊,字叔寶,山東人氏!” “好,強調山東人氏,他還真會編,接下去怎麼念的?” “唐王駕前為臣,官封我,天下都招讨,兵馬大元帥!如念奉了将令,前去攻打漢朝,就此起兵前往!” “那拉下來該怎麼唱?” “這場完了,秦瓊下台了,接着關公上場了。
” “那關公上台,他麼唱的? “仍然是四個龍套先上,然後關公出台亮相,首先把那青龍堰月刀一橫,道,咱家關羽,正在營中,錦聽探馬報道,唐将秦瓊,帶領人馬,興兵犯咱,軍士們,迎敵上!” “好,他們唱戲的還真有一套!這兩人該會面了?” “當然,秦瓊出場,兩人一對面,泰瓊用雙把大刀一架道:‘來将通名!’‘關公道,漢将關羽,你是何人?’秦瓊道,‘唐将秦瓊!’老化子笑道:“這兩人弄一塊兒去,可真有意思?那怎麼唱啊?” 明珠道:“嗯!唱詞才好呢!” “怎麼唱的?” “‘關公唱道:‘你在唐來,我在漢,咱兩人打仗為那般?’老化子道:“對呀!不是-個朝代,怎麼打法啊!” 明珠道:“秦瓊唱的更好聽呢!” “他怎麼唱的?” ‘住口!聽一言來怒氣發,不由秦瓊咬鋼牙!叫你打來你就打,咱們惹不起那’這時他左手刀一指天,右手刀一指巡撫的老爹,接着唱道:‘那老王八!’“那以後呢?” “鑼鼓一響兩人開打呀!” “那結果呢?” “當然是關公戰敗了,青龍刀一拖,下台了。
” 石中五這時來了-句:“對,唐朝那時候,漢朝人早已死光了,當然秦瓊勝啦!” 老化子問道:“那秦瓊呢?” “追呀!一追不也下台了嗎!” “那再下來呢?” “卸裝,吃飯哪!” 大夥聽到這兒,全都差點沒笑破了肚子。
他們一路行來,就在說說笑笑中,不知不覺地,已然到了泰山腳下了。
于掬義忽然噫了下子道:“唷!到泰山啦!” 老化子是老江湖,南七北六十三省,他不知走過多少遍啦! 他笑道:“可不是嗎?人說登泰嶽而天下小,秦始皇、漢武帝他們全小過天下呢!” 明珠問道:“化子伯伯,聽您這麼說,秦始皇同漢武帝他們都登過泰山喽?” “當然,豈隻他倆,曆代帝王封禅,都在這兒,所以人們尊為‘五嶽獨宗’嘛!” “那咱們可得上去看看,開開眼界!” 石中玉道:“對,那你也來個祭天封撣,過過皇帝瘾吧!” 明珠道:“你胡說,哪兒有女人做皇帝的?” “那武則天不是嗎?” 啊!你拿我比武則天哪!你壞死啦!”她說着就追着打老公。
這一鬧,直逗得大夥兒捧腹、彎腰。
老化子道:“丫頭,别瞎鬧啦,上山吧!” 大夥上了泰山。
因曆代皇帝的登山封禅,沿途早已修成了登山大道。
他們一路行來,頗為順暢,走着走着就到了“一天門”啦! 一天門是個單牌樓,左有“盤路起足處”右有“天下奇觀”二座石碑.再往前走,是個三門牌樓,頂上五個大字“孔子登臨處”,左右也有兩個石碑,左為“第一山”右為“登高必自”。
明珠笑道:“孔老夫子,就是老夫子!” 石中玉奇怪問道:“你這話什麼意思?” “他老得走不動啦!泰山那麼高,爬到這兒,他就不往上爬,豈不是老得走不動了嗎?” “你胡說!” “嘻嘻!” 他們兩口子這一拌嘴,又給大家逗了樂子. 老化子笑道:“丫頭哇,你年輕,有勁,領頭往上爬呀!” “爬就爬,你們大夥跟我來。
”她帶頭猛往上跑。
大夥在她後面,仍然嘻嘻哈哈的安步當車。
明珠一口氣跑到了“天階”,可是回頭一看哪,人家還在後頭漫步呢!氣得她往台階一坐,噘着嘴生氣。
于掬義到了之後,見她氣得這樣子,逗她道:“姑奶奶早來啦?” “于叔,你們大家都欺負我,不來啦!嗯、嗯、嗯!” 大夥看她這樣子,這笑哇.全在滿地下找牙! 天階,乃紅門前的量後牌樓,上有幅對聯不錯,“人間靈應無爻境;天下巍嚴第一山”.天階牌坊的後面,就是紅門和紅門宮,乃泰山的第一道關口.過了紅門,再往上走,沒多久就到萬仙樓啦! 這萬仙樓建造在一個大門洞的上面,三大間,乃是宮殿式的建築,門洞頂上是一大塊漢白玉(大理石),上刻“萬仙樓”三個大字。
明珠看了笑道:“萬仙樓,萬仙雲集,咱們八個人,正好應了八仙之數,化子伯伯就是鐵拐李,于叔是曹國舅,我嘛何仙姑,中玉哥就是韓湘子,嘻嘻!” 于掬義笑道:“姑奶奶,八仙中隻有一個女的呀!哪兒又會出來四豔哪?” “嘻嘻,叫她們化化裝嘛!” “人家那像你,跟野小子一樣。
” 于掬義這番話,又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老化子道:“丫頭,咱們往上走吧!老化子窮命,成不了仙。
” 他們接着往上走,又見一座石牌坊,上刻三個大字“回馬嶺”。
明珠奇怪問道:“化子伯伯.這兒為什麼叫回馬嶺啊?” “嘿嘿!丫頭啊!你不是何仙姑嗎?八仙,天底下還有不知道的事嗎?” 明珠臊得臉一紅道:“化子伯伯,你在糗我,不來啦!” 石中五也問道:“伯父,你知道原因嗎?” “當然知道,除你們兩口子之外,大夥全知道,不信、你問問于掌櫃的.” 他到沒問,可是明珠問了:“于叔,你真知道嗎?” “姑奶奶,我也不大清楚,不過聽說是當年宋真宗騎馬登山,至此因艱險而回。
” “宋真宗乃一朝皇帝,這麼好的路都不敢走,真壞種!” 老化子道:“丫頭哇,你以為他那時候有這麼好的路!”其實是你錯了,那時候這兒根本沒路,路是以後修的。
” 明珠她可真會用話堵人,問道;“您當時看見啦!嘻嘻1”這一來把老化子堵了個張口結舌。
最後還是于掬義打圓場道:“老爺子,咱們該走啦!” 這才解了老化子的尴尬. 過雲步橋,經迎客松後,忽見了五棵老松樹,彎彎曲曲,樹幹早枯了,隻是頂上還有點綠葉,證明它還活着.明珠看了道:“這五棵樹都快枯死了,還不如幹脆砍了當柴燒!” 老化子現在得到了出氣的機會了,道:“你這丫頭的膽子可不小,居然要砍秦始皇的五位大夫!”然後哈哈狂笑。
明珠被弄得莫名其妙,問于掬義道:‘于叔,是怎麼回事?五棵老松樹,怎麼會是秦始皇的大夫?” 于掬義道:“姑奶奶,是這樣的,相傳當年秦始皇遊泰山遇了大雷雨,曾在這幾棵樹下避過雨,後來他就封了它們大夫之職,所以稱五大夫松.” 石中玉來了一句:“嗯!它們活到如今,可算的上是标準的老官僚啦!” 明珠一聽,丈夫轉着彎幫她說話,喜得嗤嗤直樂。
再走就是中天門了. 一過中天門,見一岔道,明珠問道:“化子伯伯,那條路通哪兒啊?” “經石路.” “經石路是啥玩藝兒?” “經石路的山坡上刻有鬥大字的金剛經,你要不要去念念?” “念經是和尚們的事,我才不念經呢!咱們别進去啦!” 再往上爬,可就到了“岱廟”了. 一進廟門,就見一雕刻精巧的瑞獸浮雕牌坊,柱中有四隻石獅子并列,護持聖城。
岱廟大殿,乃天職殿,宋時所建,為九間寬廣大殿,石柱環列,十分雄偉壯觀。
就在這時,由殿旁走出來一位白胡子老道,一甩手中拂塵,向大家打一問訊,口中念了一句:“無量壽佛!各位施主遊泰山哪?” 因見這老道長的年齡,似乎比他們都大,于是大夥趕緊抱拳為禮。
老化子道:“打擾老道長清修,實在不好意思!” “哪裡、哪裡,庵、觀、寺、院.本來就是施主們布施的,各位隻管随意遊覽,随意遊覽!” 石中玉聽他說全是施主布施的,忙道:“老道長,我們能不能也上點香油錢?” “本來庵觀寺院,就靠十方施主布施,如今施主們要布施,那老納去拿綠簿。
” 他拿來綠簿,石中玉一看,已經寫滿了兩張,最多的是三千兩,最少的是二百錢! 他接過筆來,大筆一揮,就無名氏敬捐三萬兩,馬上遞過一張全國通用,寶通錢莊的銀票。
老道士一看,眼都直了。
他打從小當老道起,至今當了主持,七八十年了,還沒見過出手這麼大方的呢!連道謝都忘啦! 明珠他們,又去了東南隅的“漢柏院”。
一進漢柏院,就見有五棵老柏樹,除最大的一棵,依然枝幹茂盛外,其餘四棵,樹幹早脫了皮,除了枝上還有點了葉外,已跟地枯木差不多了。
已跟枯木差不多了. 可是老柏之旁還立有石碑,中央石碑上面還刻有柏樹當年的姿态。
另一塊較小的石碑,還刻了一首七律! 可惜因年代久遠,字迹已模糊不清了,僅能看出題目是“漢柏”二字,第一行隻可看出“古柏千年”幾字,其他的就看不清了。
明珠指着碑上漢柏二字問道:“化子伯伯,為啥叫漢柏?” 老化子反問道:“你說呢?” “嗳!人家不懂才問呀!” “你真是聰明長相,笨肚腸!漢柏,當然是漢朝時候種的喽!” “真的是漢朝種的?” “那還錯的了!不但是漢朝時候種的,那棵活的最旺盛的老柏,還是漢武帝劉徹親手種的呢!” “真的?” “真的,假的,不過大家夥全這麼說,不過說的人可是誰也沒親眼看見過!” 石中玉哈哈笑道:“伯父哇,您真行,要是活着的人,看見漢武帝親手種樹,那他不是成了仙,也準是妖怪啦!” “你、你,你小王八蛋,就會挑我的漏!” 大夥又被他們逗了個哄堂大笑. 老化子道:“咱們回客吧!” 明珠問道:“化子伯伯,再往上沒東西好看了嗎?” “當然還有啦!” “那咱們幹嘛就回去?” “據有記載的,先後共有七十二個皇帝,在這岱廟祭過上天,全都到這兒就回客了,你又不想在頂上過夜等着看日出,要再往上走,天黑前可就下不了山啦!” “那上面還有什麼?你說說,讓我們聽聽也好哇!” “你真能磨人,再往上走就是岱頂,那兒有‘南天門’。
” “啊!南天門就在這頂上啊!書上不是說南天門是由二郎神把守着的嗎?” “對,二郎神還養的有一條天狗,專門吃月亮(月蝕)呢!你再上去也不怕它把你吃了!快回去吧!” 大夥見天已過午,再往上爬,回去是太晚了,也就同意老化子的主張,下山了。
人說上山容易,下山難,一點不錯。
上山的時候,隻感覺到前緊(胸部有壓迫感),可是下山的時候,腳後跟先着地震的後腦勺子痛,所以下山走的并不快。
誰知,他們剛過“回馬嶺”還沒到“萬仙樓”的時候,就碰上事了。
啥事? 因為他們之中,就屬石中玉功力高,下山走的也最快,比老化子他們足足快了有一箭之遙.他正昂首闊步往下走的時候,忽然由四面八方如下雨般的飛來一批暗器。
由暗器破空之聲,使他立生驚覺,全身布滿了罡氣,這陣暗器,才沒有傷了他! 可是當他環顧四周時,卻啥也沒看見!難道這陣暗器,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成? 這………可能嗎? 當然不可能!那發射暗器的人呢?可是一個也沒看見!豈不怪哉! 他知這事有蹊跷,大聲道:“明珠,你跟伯父快找背後有掩護的地方,保護大家,有人偷襲。
” 明珠他們一聽,全跳到台階下,找了藏身之所。
如今石中玉沒了後顧之憂了,才對着四周小樹林發話道:“是好漢子,咱們面對面的,見個真章,裝縮頭烏龜,難道全見不得人嗎?” 他罵歸罵,人家就是不理! 他們不理不睬的,他更有主意,忽然以内力發出一聲長嘯,隻驚得樹林内的鳥兒,全撲、撲、撲地展翅而飛。
就在這一刹那,暗器又由四面八方飛至。
這回,他早已留了心,對方發暗器的時候,他已有所
叫文武場打家夥,四個龍套先上,然後秦瓊上場亮相.” 老化子問道:“那沒詞怎麼唱啊?” 明珠道:“沒詞不要緊,上台現編!” “啊!上台現編?怎麼編的?” 明珠道:“他上台先起霸,拉拉胳膊,擡擡腿,然後念定場詩。
” “定場詩怎麼念的?” “大将生來膽氣豪,妥橫秋水雁翎刀,我本唐朝一名将,不知何故打漢朝!” “這都什麼跟什麼呀,亂七八糟的!定場詩完了,還得念引子啊?” “引子好念!” “怎麼念的?” “俺姓秦名瓊,字叔寶,山東人氏!” “好,強調山東人氏,他還真會編,接下去怎麼念的?” “唐王駕前為臣,官封我,天下都招讨,兵馬大元帥!如念奉了将令,前去攻打漢朝,就此起兵前往!” “那拉下來該怎麼唱?” “這場完了,秦瓊下台了,接着關公上場了。
” “那關公上台,他麼唱的? “仍然是四個龍套先上,然後關公出台亮相,首先把那青龍堰月刀一橫,道,咱家關羽,正在營中,錦聽探馬報道,唐将秦瓊,帶領人馬,興兵犯咱,軍士們,迎敵上!” “好,他們唱戲的還真有一套!這兩人該會面了?” “當然,秦瓊出場,兩人一對面,泰瓊用雙把大刀一架道:‘來将通名!’‘關公道,漢将關羽,你是何人?’秦瓊道,‘唐将秦瓊!’老化子笑道:“這兩人弄一塊兒去,可真有意思?那怎麼唱啊?” 明珠道:“嗯!唱詞才好呢!” “怎麼唱的?” “‘關公唱道:‘你在唐來,我在漢,咱兩人打仗為那般?’老化子道:“對呀!不是-個朝代,怎麼打法啊!” 明珠道:“秦瓊唱的更好聽呢!” “他怎麼唱的?” ‘住口!聽一言來怒氣發,不由秦瓊咬鋼牙!叫你打來你就打,咱們惹不起那’這時他左手刀一指天,右手刀一指巡撫的老爹,接着唱道:‘那老王八!’“那以後呢?” “鑼鼓一響兩人開打呀!” “那結果呢?” “當然是關公戰敗了,青龍刀一拖,下台了。
” 石中五這時來了-句:“對,唐朝那時候,漢朝人早已死光了,當然秦瓊勝啦!” 老化子問道:“那秦瓊呢?” “追呀!一追不也下台了嗎!” “那再下來呢?” “卸裝,吃飯哪!” 大夥聽到這兒,全都差點沒笑破了肚子。
他們一路行來,就在說說笑笑中,不知不覺地,已然到了泰山腳下了。
于掬義忽然噫了下子道:“唷!到泰山啦!” 老化子是老江湖,南七北六十三省,他不知走過多少遍啦! 他笑道:“可不是嗎?人說登泰嶽而天下小,秦始皇、漢武帝他們全小過天下呢!” 明珠問道:“化子伯伯,聽您這麼說,秦始皇同漢武帝他們都登過泰山喽?” “當然,豈隻他倆,曆代帝王封禅,都在這兒,所以人們尊為‘五嶽獨宗’嘛!” “那咱們可得上去看看,開開眼界!” 石中玉道:“對,那你也來個祭天封撣,過過皇帝瘾吧!” 明珠道:“你胡說,哪兒有女人做皇帝的?” “那武則天不是嗎?” 啊!你拿我比武則天哪!你壞死啦!”她說着就追着打老公。
這一鬧,直逗得大夥兒捧腹、彎腰。
老化子道:“丫頭,别瞎鬧啦,上山吧!” 大夥上了泰山。
因曆代皇帝的登山封禅,沿途早已修成了登山大道。
他們一路行來,頗為順暢,走着走着就到了“一天門”啦! 一天門是個單牌樓,左有“盤路起足處”右有“天下奇觀”二座石碑.再往前走,是個三門牌樓,頂上五個大字“孔子登臨處”,左右也有兩個石碑,左為“第一山”右為“登高必自”。
明珠笑道:“孔老夫子,就是老夫子!” 石中玉奇怪問道:“你這話什麼意思?” “他老得走不動啦!泰山那麼高,爬到這兒,他就不往上爬,豈不是老得走不動了嗎?” “你胡說!” “嘻嘻!” 他們兩口子這一拌嘴,又給大家逗了樂子. 老化子笑道:“丫頭哇,你年輕,有勁,領頭往上爬呀!” “爬就爬,你們大夥跟我來。
”她帶頭猛往上跑。
大夥在她後面,仍然嘻嘻哈哈的安步當車。
明珠一口氣跑到了“天階”,可是回頭一看哪,人家還在後頭漫步呢!氣得她往台階一坐,噘着嘴生氣。
于掬義到了之後,見她氣得這樣子,逗她道:“姑奶奶早來啦?” “于叔,你們大家都欺負我,不來啦!嗯、嗯、嗯!” 大夥看她這樣子,這笑哇.全在滿地下找牙! 天階,乃紅門前的量後牌樓,上有幅對聯不錯,“人間靈應無爻境;天下巍嚴第一山”.天階牌坊的後面,就是紅門和紅門宮,乃泰山的第一道關口.過了紅門,再往上走,沒多久就到萬仙樓啦! 這萬仙樓建造在一個大門洞的上面,三大間,乃是宮殿式的建築,門洞頂上是一大塊漢白玉(大理石),上刻“萬仙樓”三個大字。
明珠看了笑道:“萬仙樓,萬仙雲集,咱們八個人,正好應了八仙之數,化子伯伯就是鐵拐李,于叔是曹國舅,我嘛何仙姑,中玉哥就是韓湘子,嘻嘻!” 于掬義笑道:“姑奶奶,八仙中隻有一個女的呀!哪兒又會出來四豔哪?” “嘻嘻,叫她們化化裝嘛!” “人家那像你,跟野小子一樣。
” 于掬義這番話,又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老化子道:“丫頭,咱們往上走吧!老化子窮命,成不了仙。
” 他們接着往上走,又見一座石牌坊,上刻三個大字“回馬嶺”。
明珠奇怪問道:“化子伯伯.這兒為什麼叫回馬嶺啊?” “嘿嘿!丫頭啊!你不是何仙姑嗎?八仙,天底下還有不知道的事嗎?” 明珠臊得臉一紅道:“化子伯伯,你在糗我,不來啦!” 石中五也問道:“伯父,你知道原因嗎?” “當然知道,除你們兩口子之外,大夥全知道,不信、你問問于掌櫃的.” 他到沒問,可是明珠問了:“于叔,你真知道嗎?” “姑奶奶,我也不大清楚,不過聽說是當年宋真宗騎馬登山,至此因艱險而回。
” “宋真宗乃一朝皇帝,這麼好的路都不敢走,真壞種!” 老化子道:“丫頭哇,你以為他那時候有這麼好的路!”其實是你錯了,那時候這兒根本沒路,路是以後修的。
” 明珠她可真會用話堵人,問道;“您當時看見啦!嘻嘻1”這一來把老化子堵了個張口結舌。
最後還是于掬義打圓場道:“老爺子,咱們該走啦!” 這才解了老化子的尴尬. 過雲步橋,經迎客松後,忽見了五棵老松樹,彎彎曲曲,樹幹早枯了,隻是頂上還有點綠葉,證明它還活着.明珠看了道:“這五棵樹都快枯死了,還不如幹脆砍了當柴燒!” 老化子現在得到了出氣的機會了,道:“你這丫頭的膽子可不小,居然要砍秦始皇的五位大夫!”然後哈哈狂笑。
明珠被弄得莫名其妙,問于掬義道:‘于叔,是怎麼回事?五棵老松樹,怎麼會是秦始皇的大夫?” 于掬義道:“姑奶奶,是這樣的,相傳當年秦始皇遊泰山遇了大雷雨,曾在這幾棵樹下避過雨,後來他就封了它們大夫之職,所以稱五大夫松.” 石中玉來了一句:“嗯!它們活到如今,可算的上是标準的老官僚啦!” 明珠一聽,丈夫轉着彎幫她說話,喜得嗤嗤直樂。
再走就是中天門了. 一過中天門,見一岔道,明珠問道:“化子伯伯,那條路通哪兒啊?” “經石路.” “經石路是啥玩藝兒?” “經石路的山坡上刻有鬥大字的金剛經,你要不要去念念?” “念經是和尚們的事,我才不念經呢!咱們别進去啦!” 再往上爬,可就到了“岱廟”了. 一進廟門,就見一雕刻精巧的瑞獸浮雕牌坊,柱中有四隻石獅子并列,護持聖城。
岱廟大殿,乃天職殿,宋時所建,為九間寬廣大殿,石柱環列,十分雄偉壯觀。
就在這時,由殿旁走出來一位白胡子老道,一甩手中拂塵,向大家打一問訊,口中念了一句:“無量壽佛!各位施主遊泰山哪?” 因見這老道長的年齡,似乎比他們都大,于是大夥趕緊抱拳為禮。
老化子道:“打擾老道長清修,實在不好意思!” “哪裡、哪裡,庵、觀、寺、院.本來就是施主們布施的,各位隻管随意遊覽,随意遊覽!” 石中玉聽他說全是施主布施的,忙道:“老道長,我們能不能也上點香油錢?” “本來庵觀寺院,就靠十方施主布施,如今施主們要布施,那老納去拿綠簿。
” 他拿來綠簿,石中玉一看,已經寫滿了兩張,最多的是三千兩,最少的是二百錢! 他接過筆來,大筆一揮,就無名氏敬捐三萬兩,馬上遞過一張全國通用,寶通錢莊的銀票。
老道士一看,眼都直了。
他打從小當老道起,至今當了主持,七八十年了,還沒見過出手這麼大方的呢!連道謝都忘啦! 明珠他們,又去了東南隅的“漢柏院”。
一進漢柏院,就見有五棵老柏樹,除最大的一棵,依然枝幹茂盛外,其餘四棵,樹幹早脫了皮,除了枝上還有點了葉外,已跟地枯木差不多了。
已跟枯木差不多了. 可是老柏之旁還立有石碑,中央石碑上面還刻有柏樹當年的姿态。
另一塊較小的石碑,還刻了一首七律! 可惜因年代久遠,字迹已模糊不清了,僅能看出題目是“漢柏”二字,第一行隻可看出“古柏千年”幾字,其他的就看不清了。
明珠指着碑上漢柏二字問道:“化子伯伯,為啥叫漢柏?” 老化子反問道:“你說呢?” “嗳!人家不懂才問呀!” “你真是聰明長相,笨肚腸!漢柏,當然是漢朝時候種的喽!” “真的是漢朝種的?” “那還錯的了!不但是漢朝時候種的,那棵活的最旺盛的老柏,還是漢武帝劉徹親手種的呢!” “真的?” “真的,假的,不過大家夥全這麼說,不過說的人可是誰也沒親眼看見過!” 石中玉哈哈笑道:“伯父哇,您真行,要是活着的人,看見漢武帝親手種樹,那他不是成了仙,也準是妖怪啦!” “你、你,你小王八蛋,就會挑我的漏!” 大夥又被他們逗了個哄堂大笑. 老化子道:“咱們回客吧!” 明珠問道:“化子伯伯,再往上沒東西好看了嗎?” “當然還有啦!” “那咱們幹嘛就回去?” “據有記載的,先後共有七十二個皇帝,在這岱廟祭過上天,全都到這兒就回客了,你又不想在頂上過夜等着看日出,要再往上走,天黑前可就下不了山啦!” “那上面還有什麼?你說說,讓我們聽聽也好哇!” “你真能磨人,再往上走就是岱頂,那兒有‘南天門’。
” “啊!南天門就在這頂上啊!書上不是說南天門是由二郎神把守着的嗎?” “對,二郎神還養的有一條天狗,專門吃月亮(月蝕)呢!你再上去也不怕它把你吃了!快回去吧!” 大夥見天已過午,再往上爬,回去是太晚了,也就同意老化子的主張,下山了。
人說上山容易,下山難,一點不錯。
上山的時候,隻感覺到前緊(胸部有壓迫感),可是下山的時候,腳後跟先着地震的後腦勺子痛,所以下山走的并不快。
誰知,他們剛過“回馬嶺”還沒到“萬仙樓”的時候,就碰上事了。
啥事? 因為他們之中,就屬石中玉功力高,下山走的也最快,比老化子他們足足快了有一箭之遙.他正昂首闊步往下走的時候,忽然由四面八方如下雨般的飛來一批暗器。
由暗器破空之聲,使他立生驚覺,全身布滿了罡氣,這陣暗器,才沒有傷了他! 可是當他環顧四周時,卻啥也沒看見!難道這陣暗器,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成? 這………可能嗎? 當然不可能!那發射暗器的人呢?可是一個也沒看見!豈不怪哉! 他知這事有蹊跷,大聲道:“明珠,你跟伯父快找背後有掩護的地方,保護大家,有人偷襲。
” 明珠他們一聽,全跳到台階下,找了藏身之所。
如今石中玉沒了後顧之憂了,才對着四周小樹林發話道:“是好漢子,咱們面對面的,見個真章,裝縮頭烏龜,難道全見不得人嗎?” 他罵歸罵,人家就是不理! 他們不理不睬的,他更有主意,忽然以内力發出一聲長嘯,隻驚得樹林内的鳥兒,全撲、撲、撲地展翅而飛。
就在這一刹那,暗器又由四面八方飛至。
這回,他早已留了心,對方發暗器的時候,他已有所